?

晚清“洋貨流行”與消費風氣演變

2014-09-02 00:36李長莉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晚清社會生活

李長莉

[摘要]晚清開口通商后,“洋貨”開始大批輸入并逐漸流行,經過初銷、流行階段,直至清末的普及,從作為奢侈品進入上層“剩余消費”領域,到普及于廣大民眾生活日用“必需消費”領域,使工業機器制品進入民眾日常生活,形成近代工業和市場經濟的社會生活基礎。由此引起人們消費風氣的演變,從被國人視為有害道德的炫耀性消費風氣,到人們逐漸接受洋貨,群相趨從,新奇相尚,形成流行時尚性消費風氣,直至洋貨進入日常生活一般消費品領域,形成實用性消費風氣。市場的消費規則,貫穿傳統與近代的日常生活的“經濟實用”消費原則,引導民眾通過與日常生活相連接的市場接受了近代工商業制度,體驗到了近代工商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福祉,認識了近代工商業技術進步的趨勢。這就是洋貨流行給晚清中國人的生活啟蒙,也為當時社會變革與轉型奠定了民眾生活基礎。

[關鍵詞]晚清,洋貨,消費方式,社會生活

[中圖分類號]K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457-6241(2014)02-0003-09

自鴉片戰爭后開口通商,西洋各國開始向中國大批量輸入推銷西洋機器制品——時稱“洋貨”,中國人的生活世界開始發生巨大改變。此后迄清末的70年時間里,隨著洋貨輸入銷售持續增多,中國人購買使用洋貨的人數也持續增多,地域日廣,形成“洋貨流行”并日益擴展的景象。與此相伴隨,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及消費方式也發生了極大改觀,由此形成了民眾日常生活的啟蒙,成為晚清近代工商業發展及社會轉型的民眾生活基礎。對此問題以往少有關注,本人在以前的論著中曾對若干側面作過一些討論,但對于“洋貨流行”的發展過程及引起民眾消費方式的變化,以及與中國社會近代化轉型的深層聯系,均尚需作深入的考察剖析,本文即擬對此作一嘗試。

一、洋貨初銷、流行與普及

歐洲器物早在明末清初就通過海上貿易運到中國,主要是鐘表、八音盒、溫度計、玻璃制品、毛織品等,因制作奇巧,為中國所無,一般稱為“西洋奇器”或“西洋奇貨”。又因數量有限,價格昂貴,一般不是生活必需的實用物品,而主要是供人觀賞的“玩好之物”,故被視為域外奢侈品,有的作為貢品進獻于皇帝,或藏于宮廷,或賞賜給親貴官宦,也有一些與對外貿易有關或貿易口岸的富商官宦購買,用以賞玩炫耀,而一般百姓難得見到,更無力購買。

鴉片戰爭后開口通商,西方列強開始向中國批量輸入西洋制品,并向各地市場銷售,成為在市場上流通、人們在街頭商鋪里可以看到或購買的貨品,人們通稱之為“洋貨”。在1842年開口通商直至1912年清朝滅亡的70年間,洋貨從開始批量輸入銷售,到日漸推廣行銷而流行開來,直至普及到城鄉民眾的日常生活,經過了一個持續發展過程,呈現洋貨日漸流行的趨勢。這一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洋貨初銷時期(1840~1860年代)

自五口通商以后,原來僅有廣州一口狹窄渠道的中西通商大門,首先從東南沿?;砣欢撮_,英、法為首的歐美各國商人通過這些口岸開始批量輸入商品。1860年后東北沿海和長江流域又增開多處通商口岸,初步形成覆蓋全國東部和中部廣大地區的洋貨輸入主干線。在此二三十年間,進出口貿易逐年增長,洋貨輸入的數量和種類持續增多。據統計,僅從主要對華進口國英國每年輸入商品量來看,1845年時輸入總值為240萬鎊,1860年增至436萬鎊,到1869年時增至800萬鎊,二十多年間增加三倍多。

但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在小農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條件下,一般民眾的衣食住行生活日用物品,基本上是自產自用、自給自足,只有少量不能自產自制的物品,通過本地集市交換補充也基本可以滿足,因而生活日用品對外來物品需求甚少。又由于人們普遍生活不富裕,對超出必需生活物品的需求十分有限,生活日用品的市場狹小,所以輸入的洋貨起初銷售并未很快增長。通商初期進口的洋貨,原有的鐘表、玻璃制品、毛織品等非實用的“玩好之物”,仍然是少數人問津的“奢侈品”,輸入量增加不多。新增及輸入量增長較快的是具有一定實用性的生活日用品,開始批量輸入。其中鴉片由于是新開辟并具獨占性的依賴性嗜好消費領域,沒有舊貨的市場競爭,吸食人數也不斷增多,因而通商初期一直是進口洋貨的大宗,約占一半左右。后來隨著輸入日用雜貨種類增多,特別是棉織品及其他一些低端日用雜貨批量輸入,市場逐漸擴大,銷量日增,鴉片的比例有所下降,日用洋雜貨的比例持續上升,特別是一些適用而又價格不高的低端日用洋貨,因銷售量增大而進口量有所增加。如價低實用的洋針,上海在1867年時進口21百萬枚,兩年后增至89百萬枚,可見這類日用小洋雜貨行銷日廣。

隨著輸入量增多,洋貨作為一種新商品日漸進入銷售市場。首先是在通商城市里,出現了專門售賣洋貨的洋貨行和洋雜貨店,或是原來的土貨店也增加了洋雜貨品。如上海在開埠數年后,租界地區已隨處可見中外商行店鋪里,擺放著各種奇巧洋貨。1860年代一位上海人記述道:“闐閱間所陳西洋奇器……如觀星鏡、顯微鏡、寒暑針、風雨針、電氣秘機、火輪機器、自鳴蟲鳥能行,天地球之類,下至燈瓶盂碟一切玩具,制甚精巧,亦他地所無?!边@些還屬于實用性不強的奢侈品,而在一些日用雜貨零售店鋪里,也可以看到日用洋雜貨。如1862年《上海新報》上刊登一家商行售賣“外國雜貨”的廣告,開列有“新到什錦餅干、酸果、洋醋、呂宋煙、罷(白)蘭地、小面鏡仔、東洋竹籃仔等”。

但是,在開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間,像洋布、洋針、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貨,雖多制作精致,外觀漂亮,有的也比土貨更好用,但由于售價比土貨貴,普通人家還很少購用,人們只是把它們看作有錢人為好奇炫新才會買的奢侈品、高檔品。所以,這一時期進口的洋貨大多銷售不旺。例如作為洋貨中比較普通的洋布,直至上海開埠七八年后,上海才出現了第一家專門賣洋布的清洋布店。所以,到1849年,上海進口總值才增為1209千鎊,比五年前只增加了一倍多。只是到了五十年代后半期,特別是六十年代以后,增長幅度才開始增大。

(二)洋貨流行時期(1870年代—1894年)

進入1870年代以后,一方面洋貨市場持續開拓,一方面洋貨制造和運輸成本降低,使零售價普遍下降,遂使洋貨銷售進入了暢銷期,洋貨的輸入量呈激增態勢。如據一項統計,1870年進口洋貨總值6400萬海關兩,比六年前增長了近38%,1880年增至7900萬海關兩,1890年更增至12700萬海關兩,比1870年增加一倍。貨物品種的比例也有變化,初期一直占進口貨物大宗的鴉片比例有所下降,棉織品及其他雜貨的比例上升。

這一時期洋貨暢銷表現在銷售量大且種類繁多,一些經濟實用的日用洋貨更多地散布于市場。如上海70年代專門經營進口雜貨的洋廣雜貨店就不下百十家。在1872年4月30日《申報》創刊號上,一家“衡隆洋貨號”刊登的廣告上可以看到,這個洋貨號所售的有鏡子、洋紡織品等日用洋貨,洋紡織品的品種即有哈唰大呢、哆啰彩呢、羽毛、嗶嘰、花素羽紗、羽繭、羽縐、羽綾、新式五彩花布、各樣牌子原布、粗細斜紋、洋標布等十多種。武漢于1860年開埠后,雜貨行號也廣泛經銷日用五金、鐘表眼鏡、火柴肥皂、假珠寶、化妝品、玩具、針織襪等日用洋貨。

通商城市的周圍地區,因商賈販運之便和受城市風氣的影響而隨之出現洋貨流行之風。有人記上海周邊地區洋貨流行情況,如松江府:“上海番舶所聚,洋貨充斥,民易炫惑。洋貨率始貴而后賤,市商易于財利,喜為販運,大而服食器用,小而戲耍玩物,漸推漸廣,莫之能遏?!?880年代中期,有人記鄰近天津的玉田,人們日常所需洋貨“至不可勝數”,甚至說“飲食日用日洋貨者,殆不啻十之五矣”。到了1870—1880年代以后,日用洋貨不僅成了城市居民的日常流行用品,而且也流行于內地村鎮。在深居腹地的四川,就有從武漢沿長江運來的洋貨銷往各地。1870年代后期,一個外來游客在鄰近四川的偏僻地區云南昭通,就在商店里看到陳列著不少洋貨,有洋布、鐘表、鈕扣、玻璃、洋鐵器等。

但這一時期,多數洋貨還被視為時尚物品和中高檔用品,在城里人和鄉鎮中上社會流行,在內地、特別是鄉村下層社會,由于購買力有限,一般生活日用品還大多沿用成本極低的舊物。在廣大內地城鄉地區,購用洋貨被人們視為是趕時髦、追時尚的過度消費。

(三)洋貨普及時期(1895—1911年)

中日甲午戰爭后直至清末,全國又增開了數十處通商口岸,全國通商口岸達到百余個,遍布南北各地,洋貨通過這些口岸源源輸入,持續增長,銷售地域也更廣。同時,中國本土出現發展近代工商業的熱潮,中外商人設廠仿造一些低端日用“洋貨”,如火柴、洋布、紙煙等。這些本土“仿造洋貨”成本比輸入品低,因而價格更低廉,雖然往往質量比輸入品差,但功能仍優于土貨,因而受到消費能力不高的中下層人歡迎。這時人們俗稱的“洋貨”,既有西洋貨,也有來自日本的東洋貨,一般也包括本土以西法仿造的“仿洋貨”(包括我國商人設廠制造的“國貨”),實為西式機制品的總稱。洋貨量多價廉促使更廣更快地持續流行,導致洋貨的普及。這一時期,一些生活實用洋貨,特別是一些物美價廉又經濟實用的低端日用洋雜貨(包括仿洋貨),日漸普及到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基本取代了原有土貨而成為人們的日用必需品,特別是本土的“仿洋貨”以經濟實用的優勢,加速了機制品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

這一時期日用洋貨的普及,體現在無論城鄉上下各個階層民眾,普遍購用洋貨作為生活日用品,而且涉及面廣。如1904年有文論道:

自通商以來,洋貨之灌入中國者,幾不可以數計,大約外自各城巨鎮,內至窮鄉僻壤,上自豪商巨賈,下自窮戶小民,惟一日三餐或猶守其舊俗,不盡喜食西人之物,其余則身之所衣,手之所用,殆無一不于洋貨是賴?!`謂近人喜用洋貨之習業已滔滔皆是,不可復挽,而洋貨亦實有可以暢銷之理,更非人力所能禁遏。

進入人們生活的洋貨不僅數量大增,而且種類豐富多樣,幾乎遍及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如據在北京的日本人1905—1906年調查,北京市場上的日用雜貨只有少部分土產品,多數已經是來自上海、廣東、天津的機制品,即俗稱的“洋貨”。其種類繁多,常見的生活日用品如火柴、洋燈、鐘表、棉布、衣服、帽子、毛巾、手帕、紐扣、洋針、顏料、紙煙、蠟燭、香皂、香水、玻璃鏡、洋傘、紙類、文具、機械類、皮包等。

城鎮居民由于生活日用品大多需要購自市場,因而購用洋貨更為普遍,特別是通商城市居民,衣食起居生活日用更是普遍購用洋貨,有的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時人有記云:“家居都會商埠者,則起居衣服飲食及一切日用品奢侈品,更無一而非洋貨,其心目中,固以為非舶來之品,無一適用也?!?/p>

日用洋貨的普及由城市擴展到鄉村。有記上海附近的嘉定縣自光緒中葉以后洋貨逐漸普及的情形道:“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緒乙未(1895年)、丙申(1896年)之際,始改用火柴,俗稱‘自來火,為歐洲之輸入品?!匆氯ス?,曩日皆用本地所產之皂莢,自歐美肥皂行銷中國后,遂無用皂莢者?!案衽f用蠣殼,亦有以紙糊者;光緒中葉以后,則多用玻璃矣?!币恍┤粘I钏璧牡蜋n細小、花費不多的生活日用品,已經銷往城鄉各地,廣為普及,即使是窮鄉僻壤也可見到。有記云:“晚近以來……洋貨進口日增月盛,人之起居衣食,無論富貴貧賤,幾無一人不用洋貨?!蔽闹辛信e火柴、洋布、食糖三種外洋輸入的日常用品,謂:“雖窮鄉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绷碛腥擞浀溃骸把筘浭⑿杏谥袊?,凡鄉僻之地吾人茍能涉足者,如香煙、洋燈、珠絨、面巾等類皆能具之?!?/p>

清末時期雖然洋貨(機制品)在全國各地城鄉日益普及,但城鄉之間、大城市與邊遠鄉村之間還是有差別,甚至有很大差別。一些比較偏遠,特別是交通不便的內地鄉村,人們仍然主要沿襲著傳統自制自用的消費習慣,購用洋貨種類既少,數量也有限,特別是生活貧困的下層鄉民,除衣食生存之外,往往無力有其他消費,生活日用習慣也少有變化。洋貨機制品由城市向鄉村呈階梯性普及,普及程度依不同地區而有較大差距,使得城鄉間生活方式的差別也更拉大。

洋貨流行的路線圖,是沿著洋貨的運輸銷售、路線,以沿海沿江通商城市為中心、向周邊城鎮鄉村輻射擴展,伴隨洋貨的輸入量持續增長、售價逐步下降,從初銷到流行、又至普及而逐步推進。洋貨逐步流行的過程,是機制品大市場開拓與形成的過程,也是中國民眾接受洋貨、引入日常生活,最終成為生活日用必需品的過程。在洋貨逐步流行的不同階段中,中國人形成了一些消費風氣,體現了消費方式的演變。

二、消費風氣的演變

洋貨從進入人們的消費生活,到逐漸流行直至普及,成為人們生活消費品的主體,由此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面貌,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進而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規則和消費倫理。千百年來,中國廣大民眾過著耕織自給的小農生活,日常生活消費品大多自產自給、自制自用,只有少量不能自制的物品,一般在本地域內也可交換獲得,因而向外的市場需求很小。城市居民雖對市場交換依賴較多,但人數有限,難以形成大規模市場需求。而“洋貨”作為一種外來通過市場行銷的商品,是怎么打破中國人世代相沿的自產自用的消費屏障,取代人們祖輩相傳的自制自用的物品,成為城鄉民眾的生活日用品呢?在此過程中中國人的消費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轉換呢?這需沿著中國人的消費方式所體現的消費原則,通過考察洋貨流行所帶來的消費方式的變化而尋求答案。

人們的生活消費可分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的“必需消費”和超出生存所需的“剩余消費”兩個領域。自古以來中國廣大中下層民眾過著耕織自給的小農生活,大多物質資源緊缺,衣食難得溫飽,特別是廣大農村人口,往往缺衣少食,大多數人僅能支撐維持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用等“必需消費”,是生存型的生活狀態。與這種維持生存的“必需消費”相對應的消費原則是“經濟實用”,即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基本生存需求的滿足,由此形成崇尚“節儉”的消費倫理,并得到古往今來、社會上下的一致肯定和推崇。人們在滿足了維持生存的“必需消費”之上,如還有消費余力,還會尋求滿足享受及增加社會價值等心理需求的消費,可稱之為“剩余消費”,與這種消費相對應的消費原則是“增值原則”,即尋求增加享受快樂和社會價值等心理滿足?!氨匦柘M”基于滿足人維持生存的生理需求,在一定物質條件和一般平均消費水平的基礎上有一定的限度;而“剩余消費”則是基于人追求享樂和占有欲的心理欲求,因而是無止境的。人如果過度追求“剩余消費”的擴張,追求奢侈揮霍,便會損害“必需消費”以至危及人的基本生存之需,正因為如此,在“剩余消費”領域中國傳統消費倫理提倡“戒奢”,與“必需消費”領域的“尚儉”相對應。但由于等級制度和禮制的存在,民間實際生活中,一般有“剩余消費”能力的人是居于上位等級身份的人,他們往往遵行“適度消費”原則,即依自己的身份和財力而適度消費,以使這種“剩余消費”既有“增值”效果,又無危及“必需消費”的弊害。最初作為外來奢侈品的洋貨,正是首先從“剩余消費”領域,在“增值原則”的驅動助推下,進人中國人的消費生活之中。而洋貨由流行到普及,最終取代舊物而成為人們的生活日用品,在中國人的生活世界里扎根發展,又是憑借“經濟實用”的傳統消費原則而走進“必需消費”領域的結果。這一過程表現為洋貨消費風氣的幾度變化。

(一)炫耀性消費風氣

洋貨被中國人所接受,首先是從“剩余消費”領域開始的,表現為富人的“炫耀性消費”風氣,即在洋貨初銷時期作為上層的奢侈品消費方式。

在洋貨初銷時期,進口洋貨還被人們視為是超出實際生活需要的奢侈品和高檔品時,因價格一般比較昂貴,一般人沒有購買能力,購用洋貨的主要是直接從事進出口貿易,經手或接觸洋貨的買辦、商人,以及富家、官宦等城市中上層,他們是易于接觸到洋貨,并有一定“剩余消費”能力的人。他們購買洋貨,大多目的不在其應用價值,而是作為滿足享受心理和社會增值需求的“剩余價值”。洋貨作為奢侈品,奇巧精致、光怪陸離、價格昂貴、新鮮稀少、一般人不易擁有,因而標志著財富、身份、資源和能力,擁有洋貨者,就像以往擁有價格昂貴的珠寶玉器、名貴古董的上等人,還增加了洋人勢力、“發洋財”的資源和新的機會等新價值,對于購買者有增值效果。因此,首先吸引那些有“剩余消費”能力的富人競相購買,并樂于向人炫耀,如擺設、展示、穿著、佩戴、贈送等,形成了炫耀性消費洋貨的風氣。

最初熱衷購用洋貨的是通商城市從事進出口貿易的買辦、商人,他們往往出身低微,由于從事貿易而快速致富,即所謂“發洋財”。他們急于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財富、成功、能力,以及對“發洋財”這一新資源的掌握,希圖提高自己的社會分量,因此他們以易于接觸洋貨的便利和充足的財力,樂于購用被人們視為奢侈品的奇巧昂貴的洋貨向外界炫耀,以此作為達到上述目的的一個手段,遂首先興起炫耀性消費之風。隨之而起的是通商城市里富有的巨紳世宦,富有資財,也樂于購用奇巧洋貨以呈豪斗富。如稍后有人追溯洋貨流行引起奢靡之風的源起情形道:

溯當立約互市之初,濱海大埠,富商巨賈與西商懋遷有無,動致奇贏。財力既裕,遂于起居服食諸事斗異矜奇,視黃金如糞土,見者以為觀美,群起效之?!涫纪ㄉ檀蟛河写孙L氣,繼而沿及內地各處。

隨著富商紳宦競購洋貨以炫耀形成風氣,通商城市文人、商賈及一般市民中也開始追逐此風。商人富紳購用洋貨,主要是作為炫耀富有的奢侈品,文人們購買洋貨,則大多是出于社交需要,作為饋贈、招待親友的禮品。如在上海西人書館助西人譯書的文士王韜,1860年記往某友人家作客,友人“特出西洋名酒為餉,味極甘淳可口”??梢?,洋酒已成為上海文人雅聚的時尚飲品。王韜喜歡交游,他雖收入不多,但也購買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來贈送親朋好友。如他返里應試去訪友,即贈以玻璃杯、洋皂。他攜友人訪妓,也帶著一卷洋布作為送給妓女的禮物,“饋以西洋退紅布一端,(妓女)阿珍喜甚,即寶藏于篋”。在洋貨還被視為奢侈品之時,購買這些日用洋貨以作為饋贈親朋的禮品,成為當時的時尚。

在傳統生活中,由于有既定與傳承的一整套等級禮制,人們需依自己的身份等級而衣食穿用,遵行既定的生活秩序。而一些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物品消費,也相應的具有一定等級禮制寓意或色彩,有的甚至很嚴格細密,如服色輿制、住宅形制等。如若逾越不尊,則會受到社會的壓力甚至懲戒。但是洋貨這種新的外來物品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其社會符號意涵則與傳統物品有所不同。人們在洋貨消費領域,雖然官員儒士或許有一些“華夷之辨”的“政治倫理”負面意識,但沒有等級禮制的約束。人們購用洋貨,不涉及禮制,可以不顧忌等級身份。因此,洋貨消費為社會等級下方之人,在禮制之外打開了一片新的自由消費領域。作為奢侈品和高檔品的奇巧洋貨,其所附有的洋人勢力、商業資源、機會能力等社會價值,在新興商業領域代表著生存優勢資源,因而首先是通商城市的買辦、商人等富有者,競相購買奇巧洋貨,以為炫耀,形成洋貨消費的炫耀性消費風氣。他們也因此在新興的洋貨消費領域居于上端,在這方面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炫耀性消費在洋貨初銷時期,在洋貨數量種類較少、售價較高而被視為奢侈品和高檔品時期,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這一風氣雖后來在奢侈品和高檔品洋貨消費領域繼續存在,但隨著洋貨品類日多、售價日降,越來越多的洋貨日益退去奢侈品光環,進入普通消費領域,炫耀性消費風氣的效應也隨之減弱。同時在此風氣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人追隨這一風氣,并帶入一般洋貨消費中而形成群體規模,遂日益擴展而成流行時尚性消費風氣。

(二)流行時尚性消費風氣

進入1870年代以后,洋貨日漸流行,購買使用洋貨的從原來買辦、商人、富人擴展到通商城市市民,其他鄉鎮中上層社會,人群日益擴大,形成流行時尚性消費風氣。所謂流行時尚消費,即在較短時間內,在較大規模的人群中對某種商品種類或式樣等形成群起崇尚、競相仿效、爭趨購用的群體消費效應,時尚品往往是人們可普遍購用并有一定觀賞性的物品。

1870—1880年代以后,洋貨已由通商城市及沿海一帶,流行到北方和內地廣大地區,尤其是那些適用廉價的生活日用品,在廣大內地城鎮鄉村也受到廣泛歡迎。日用洋貨被人們視為高、中檔品,受到人們崇尚,在通商城市里日漸流行,購用洋貨成為時尚,一些物美價廉的日用品在市民中形成流行之風。這種風氣還日漸擴展到鄉鎮,人們皆以購用洋貨為時尚,形成了洋貨流行之風。90年代初有人回顧通商后洋貨流行的情形道:“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貨物運至中國者,陸離光怪,幾于莫可名言。華人爭先購歸,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內地亦皆爭相愛慕,無不以改用洋貨為奢豪?!焙且?,到這時購用洋貨以為時尚的流行風氣已由通商城市而蔓延至內地。

比如像50年代還很少有中國人購用的鐘表,到70年代以后,在通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流行起來。如在上海一些煙館、酒樓、妓館等娛樂場所,墻上都掛著鐘表。同時還流行懷表,來往于街頭的士商往往衣服上掛一塊懷表。人們既把它作為計時的工具,同時也作為一種時尚裝飾。如一人記上海人以掛懷表為時尚:“時辰表掛于襟頭,俗式也?!焙髞碓谏虾D女中還流行起女子專用的精致小型“金錢表”,有記道:“光緒中葉,婦女有以小表佩于衣衽間以為飾者,或金或銀,而皆小如制錢,故呼日金錢表?!?/p>

這一時期通商城市人們以購用洋貨為時尚,競相仿效,流行成風。如1872年有人記述在街頭看到時髦的上海人“撐洋傘于路上,掛時表于身旁”。有人記光緒中葉婦女時興戴眼鏡——“自光緒中葉以后,婦女之好修飾者,亦皆戴之以為美觀矣”。又有記洋煙的流行:“光緒中葉,都會商埠盛行雪茄煙與卷煙,遂鮮有吸水煙者矣?!庇腥擞浬虾5馁I辦商賈、富家子弟中,流行購用懷表、墨鏡、西洋香水、紙煙等,以為時尚。有人記這時期時髦的上海人流行打扮:“時新衣服剪紗羅,傾瓶香水渾身灑”,“一段洋煙插口斜,墨晶眼鏡避塵沙”。90年代人們爭用洋貨為時尚的風氣仍不稍減,《申報》刊文諷刺上海富家子弟喜用洋貨而趕時髦趨時尚的風氣道:“一衣服也,綢緞綾羅非不華美,而偏欲以重價購洋綢。一飲饌也,山珍海錯非不鮮肥,而必欲以番菜為適口。圍棋、象戲亦足消閑,而獨以打彈(指西式臺球、保齡球——引者注)為娛樂。水煙、旱煙素所呼吸,而獨以昔加(即雪茄——引者注)為新奇。甚且衣襪、眼鏡、手巾、胰脂,大凡來自外洋者,無不以為珍貴?!?880年代初,有描述天津租界洋式裝飾的時髦打扮道:“原廣東通商最早,得洋氣在先,類多效泰西所為。嘗以紙卷煙葉,銜于口吸食之?!醒笕酥藤遵R夫輩,率多短衫窄绔,頭戴小草帽,口銜煙卷,時辰表鏈,特掛胸前,顧影自憐,唯恐不肖?!蔽錆h也是華夷雜居的通商城市,市民穿戴洋式裝飾之風也頗為盛行。有竹枝詞詠人們流行洋式裝飾和香水的情形道:“不男不女不華洋”,“花露滿身過土擋,一塘臭水也生香。

這種追逐洋貨時尚流行的風氣起于通商城市,后漸延及內地鄉鎮。如湖南興寧縣光緒初年有記衣飾時尚變化過程,以往鄉民皆穿用自家織的土布,但此時卻以穿洋布為時尚,“嗶嘰、哆啰大呢,相習成風,而于婦人尤甚”。還有記北京市郊的順義1900年后衣飾追求時尚化,爭相穿用機織洋布情形道:“自庚子變法,效仿外洋,服布多用洋貨或愛國布?!?/p>

時尚流行性消費風氣,反映了商品市場流通更多地影響人們的生活,人們可以通過大市場流通了解時尚流行風氣,并購買跨地域的流行商品,通過大市場,人們有了范圍更廣的跨地域橫向聯系。人們通過市場與遠方或另一個城市的陌生人群形成超越家族、親緣、地域等封閉性小圈子的消費群體,他們之間雖互不相識,但卻由于市場和流行時尚而形成橫向的無形群體,形成共同的時尚追求、共同的偏好、共同的消費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審美觀和生活情趣也因而趨近。這是對以往封閉、縱向、狹窄的社會人際關系圈子的突破,反映著市場經濟下社會群體擴大,以及個人與社會開放關系的伸展。洋貨跨地域的大市場流通,使消費者得以形成跨地域的社會性群體意識和群體關系,這是以往小市場封閉圈所不可能有的,而個人與社會的這種開放與自由關系,正是近代公民社會的生活基礎。洋貨成為時尚追逐品,代表著精致、奇巧、美觀、時尚、享受、舒適,由這種大規模群體形成的時尚流行消費風氣,意味著橫向聯系的社會群體對洋貨所代表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使人們形成對洋貨所代表的新生活形態的向往心理,這就是大市場和由此形成的時尚流行風所產生的影響社會的力量。同時,也由于與消費時尚遠近、趨離關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成為一種新的劃分社會群體的界線,如城里人與鄉下人,“洋氣”與“土氣”等,其中具有新的社會意涵,形成了新的群體偏好與取向,成為動搖舊社會結構,形成多元而富有改良生機的新社會結構元素。

起于通商城市、后擴及廣大內地城鄉的流行時尚化消費方式,由于近代工商業品物美價廉,數量品種繁多及市場廣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消費空間。近代社會互動增多,社會流動和社會交往加劇,使人們的相互影響及對社會性消費的需求增多。近代城市生活使消費時尚化,新的消費形式由中上社會引導,遍及市民各個階層。如上海、天津等大商業城市市民流行的消費方式,成為新潮時髦、洋氣洋味的流行時尚標志,在這些城市居民中興起而造成的爭奇斗艷、追趕時尚的消費方式和風氣,被守舊人或外地人目為奢靡之風。傳統以生活必需為限的節儉消費觀念,在洋貨市場及流行時尚消費的強力沖擊下,日漸消減。這種超過生存必需的“剩余消費”,是生活日用工業化和市場化帶來的近代消費主義時代的開始。而這種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支柱的近代消費方式,使得城鄉間和貧富階層間形成了清晰的界線。這種消費方式的變化,給社會經濟變動帶來影響,也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生活帶來了深遠影響。

(三)市場實用性消費風氣

在清末洋貨流行并日漸普及,許多低端小洋貨成為廣大城鄉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進入“必需消費”領域以后,人們購買消費這類日用洋貨,已經不再注重其新奇、時尚、高檔等外在性價值,而依據“經濟實用”的準則作選擇。在這種延續傳統的消費準則下,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甚至是洋貨還是土貨、洋貨還是國貨等都已經不再重要,人們更看重的是其實用價值,及與同類商品的“性價比”。這是將洋貨作為實用品的市場理性消費方式。市場理性選擇方式,是大市場下、商品日益數量多、種類多、可比較、自由選擇之下的市場理性消費方式,也是與近代化大生產和大市場相適應的消費方式。從“必需消費”領域適用“經濟實用”原則這一意義上來說,這種“近代”的消費方式與“傳統”的消費方式的原則是相通的,并未發生根本改變,發生改變的是商品和市場,商品由穩定單一變為多樣而多變,市場由封閉狹小而變為開放與大流通,人們的選擇度更高,自由度更大,也更需了解大市場,作理性選擇,這就是近代化市場經濟下的消費方式。這正是洋貨由流行到普及所帶來的人們消費方式的根本性改變。

洋貨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人所要關心、比較、選擇的日用必需品,就需要以市場理性態度,按經濟實用原則,對洋貨與土貨作出比較與選擇,通過比較而認識洋貨性價比優于土貨,洋貨替代土貨成為必然趨勢。如時人所述:

自與各國通商以來,迄今不過七十余年,而洋貨充斥各處,已有洪水滔天之勢。蓋吾國工業素不講究,各種物品,皆粗劣不堪,既不適用,又不悅目,一旦光怪陸離之物雜陳市肆,國人任意選購,儼有拋棄本貨沉溺洋貨之勢。大者佳者無論矣,甚至零星雜物,亦惟洋貨是用。

一部分日用生活用品的洋貨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其既適于用,價格又低廉,符合人們“經濟實用”的消費原則傳統,人們自然樂于購買使用。如火柴的流行普及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傳統取火工具是火石或稱火鐮,用鐵片敲擊出火星,引燃紙媒而取火,為各家皆備的日用品?;鹗m經久耐用,但火石礦有限,因而需錢購買,用其取火時需要反復敲擊,不易引燃。而西洋輸入的機制火柴則以小小木棍,一頭粘上少許硫磺,在藥紙板上輕輕一擦,即燃起火苗,可直接引火點用,遠比傳統火鐮輕巧方便,故人稱之為“自來火,因來自西洋,故又俗稱“洋火”?;鸩癯杀镜蛢r錢便宜,所以頗受人們的歡迎,很快便廣為人們使用,以其適用價廉的優勢,銷售不斷推廣,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日益取代舊火石而成為普及開來的日用品。1872年浙江寧波海關的一份商務報告說:“進口火柴在大部分城市已經侵奪了火石和鐵片的地位,而且火柴的使用正在一年比一年更為普遍?!变徠渌f,這時每盒火柴僅批售一文,價格確實是十分低廉,即使一般下層人也買得起,這樣實用經濟的東西自然受到人們的歡迎,因而其輸入量和銷售量迅速增加。1880年的一份海關商務報告說:“中國輸入的外國制造品中,任何東西都不及火柴這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并如此迅速地增加的?!雹谠诒狈竭|寧通商口岸牛莊1882年也有報告說:“火柴貿易情況很好,它已完全代替了原來的打火石和鐵片的地位?!睋y計,1870年代以后,各口岸火柴的進口量逐年增加,1867年進口量為8萬羅,到1894年時已達662萬羅。當時火柴包裝是每一羅為144盒,660萬羅總計約9·5億盒,如按當時4億人計算,則年均一人兩盒多,足見這時火柴銷售量之大。

火柴的流行與普及,是由于其物美價廉的優勢,適應“經濟實用”的消費原則,因而被中國人接受為日常生活的必需日用品,從而進入維持生存的“必需消費”領域,使洋貨取代土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扎下了根。稍后有人述及上海開埠后數十年間,人們生活日用洋貨取代土貨的情形道:

優勝劣敗,適者生存,而不適則歸淘汰,此天演之公例也。不必征諸遠,征諸四十年來滬上淘汰之種種事物可矣。試略舉如下事,多不煩引也。如有輪船而沙船淘汰,有洋布而土布淘汰,有洋針而本針淘汰,有皮鞋、線襪而釘鞋、布襪淘汰,有火柴而火石淘汰,有紙煙、雪茄而水煙、旱煙淘汰。

日用洋貨就是憑借著其物美價廉的市場優勢,適應中國人“經濟實用”消費原則,在市場的作用下而進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日用領域,取代了中國人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傳統土制生活用品。

由日用洋貨的普及,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消費”領域,人們延續“經濟實用”的消費原則,以市場理性的自由選擇,棄土取洋的過程,接受了大工業制品和大市場經濟的消費制度。人們通過這種消費方式與市場相連接,通過了解市場,比較品類,理性選擇,由機制品和大市場而聯結為社會整體消費群體,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日益趨近并連為一體,從而有了對市場和產品的相同要求,產生了共同的消費愿望和經濟要求,成為推動市場發展,進而推動工商業發展的民眾基礎和生活消費動力。

三、結語

通過考察晚清時期洋貨在人們消費生活中從初銷、流行到普及的發展過程,以及相應的消費風氣演變,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一些認識。

洋貨進入中國人的生活,最早是以奢侈品而進入高端的“剩余消費”領域,從而避開了廣大中國民眾傳統生活基礎上形成的“自制自用”式維持生存的“必需消費”領域這一長久封閉堅固的消費壁壘,在中國人的生活消費領域打開了缺口。然后,洋貨又以不斷趨近中國人“經濟實用”消費原則的市場優勢而進入日常生活消費領域,直至普及到日用生活必需品的“必需消費”領域,從而使洋貨所代表的工業機器制品,進入民眾的生活日用當中,在民眾日常生活中扎下了根,形成了近代工業和市場經濟的民眾生活基礎。

洋貨以最初的“西洋奇貨”外來奢侈品進入中國人的生活,引起過度消費,形成被國人視為有害道德的炫耀性消費風氣。后隨著人們在消費市場上逐漸接受洋貨,群相趨從,新奇相尚,形成流行時尚性消費風氣。直至洋貨進入日常生活一般消費品領域,人們日益從市場理性態度,以傳統“經濟實用”原則而選擇消費,不再計較洋貨與土貨之別,形成實用性消費風氣。人們開始從市場統一的角度來衡量商品、選擇商品,在關系到生活日用必需品的市場選擇中,任何“華洋之別”的倫理批評和政治阻止都是軟弱無力的。所以,在晚清隨著洋貨的逐漸流行,社會輿論中指責洋貨為損害道德世風的“奇技淫巧”、指責購用洋貨是“崇洋”和“洋奴”的聲音日漸微弱,直至清末洋貨普及之后,隨著最保守的人在實際生活中也不得不用洋貨,這種聲音遂告消失,并且被“提倡國貨”——自己仿造洋貨的上下交相呼吁所取代。市場的消費規則,貫穿傳統與近代的日常生活的“經濟實用”消費原則,引導民眾通過與日常生活相連接的市場接受了近代工商業制度。市場的力量使人們統一了認識,無論新派舊派,從普遍趨同的日常消費生活中,統一了對近代工商業的認可,形成促使近代工商業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強大社會內在動力。

人們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洋貨流行與普及,認識了洋貨及其所代表的近代工商業和大市場的優勢,體驗到了近代工商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福祉,認識了近代工商業技術進步的趨勢。人們在消費洋貨的日常生活體驗中,也親身實踐了大市場中自由比較、理性辨別和自主選擇的自由意識。作為大市場的消費者和消費群體中的一員,個人開始以相對自由自主的姿態來選擇生活,個人開始與開放的社會相連接,這是個人趨向近代市場經濟和社會化生活的進步,也是走向公民社會的進步。這就是洋貨流行給晚清中國人的生活啟蒙,也為當時社會變革與轉型奠定了民眾生活基礎。

【責任編輯:吳丹】

猜你喜歡
晚清社會生活
互聯網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影響
高職輔導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實施途徑
流動的時間,不確定的藝術
晚清師范教育發展的制度變遷分析
論晚清民間戲曲中的“皇權隱退”
《西安晚報》廣告視野中的西安社會生活
有情總被無情惱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