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欠發達地區高等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構建研究*

2014-09-17 07:00張宏遠朱國軍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體系

張宏遠,朱國軍

(淮海工學院 商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一、引言

高校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橋梁。高校大學生能否成為品學兼優的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素質教育的成敗。近年來,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日漸下滑,這一問題引起高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當代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其各方面的素養必然體現了我們國家的整體國民素養。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如果不能適應生產力迅速發展的需求,使人們的精神追求步入畸形的發展軌道,就會嚴重制約社會進步。因此,分析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和問題,加強大學生素質培養,對大學生成長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現狀及體系開展研究,正確認識大學生素質教育現狀和搭建體系框架,尋找突破現狀的對策,對于我國政治、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外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經驗借鑒

目前,發達國家教育部門和專家無一例外地高度重視素質教育和大學生的發展,他們在這一領域普遍都進行了深入研究。雖然有些國家并不存在“素質教育”這一概念,但如果從素質教育的內涵上去考察和理解則可以發現,它們的教育理念與我國的“素質教育”在內涵上有著很多相同點,當然各個國家也有自己獨特的教育觀念。

(一) 美國

美國大學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特別重視基礎階段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強調就業者必須通過學習各種知識來拓展自己,為將來的職業做準備,因此美國的教育部門在大學基礎階段為學生安排了人文科學、自然科學以及實用技能等素質教育課程。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都規定,大學低年級學生須修滿“核心課程”,其中包括文學與藝術、歷史、自然科學、社會分析與道德觀、外國文化等五大類。此外,美國的通識教育還注重在職業價值方面的教育。 美國的各大高等院校已經意識到學生職業價值以及與職業有關的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它們認為從事這方面的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功利主義的不良影響,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并使得學生在較為廣泛的范圍內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還十分注重促進學生特有階段教育內容的教育,如賓夕法尼亞大學概括了大學生階段特有的三個方面的品德發展教育內容:(1) 幫助學生掌握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中的各種人際交往、處事原則,遵守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契約;(2) 促進學生情感、同一性等方面的個性發展,完善心理調節功能;(3) 培養學生價值辨析能力,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整合的人生哲學等。

(二) 日本

日本實施的高等教育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教育,并將集體主義與個性教育相結合。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規定:“教育必須以完成陶冶人格為目的,培養出和平國家及社會的建設者,愛好真理和正義、尊重個人的價值、注重勞動和責任、充滿獨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國民?!绷硗?日本文部省制定“教育改革計劃”,要求革新教育制度,培養學生富有人性;在寬松愉快的教育環境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能力,等等。再有,道德教育方面,日本提倡要重視社會志愿服務體驗和自然體驗等的體驗性學習,培養學生遵守社會生活規范和基本社會公德的倫理觀。

(三) 韓國

韓國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做法是:一方面,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鼓勵實業家支持和興辦教育。學校為了加強學生的實踐,都有較先進的教學設備,如瑞逸??拼髮W的每個??贫加袑嶒炇?學生可邊聽講,邊操作。這種做法使學生在學理論的同時也進行了實踐,因而學生對社會的適應力較強,業務素質較高。此外,重視師資隊伍的質量,教師在韓國享有較高的地位。學校對教師的錄用十分嚴格,并非師范院校的畢業生都可錄用,而是還要經過錄用考試。教師會根據考試成績的高低,分別由不同等級的學校錄用。學校對在職教師的業務情況,如進修情況、參加編寫教材情況、擬定論文情況、任課情況、校外兼職情況等都會進行記錄。另一方面,韓國的大學生素質教育有明確的培養目標。為確保大學生的培養質量,韓國對高等學校提出了明確的辦學要求,例如,成豆??拼髮W的目的是培養適應發達工業社會各職業需要的中堅技術人才,而非簡單地將四年制大學學制縮短為2~3年;應當將??拼髮W辦成與四年制大學相對獨立的高等教育機構,通過合理安排教學,保證畢業生可直接從事所學專業的職業崗位工作,并且對教學目的提出了“陶冶學生的健全民主人格,幫助學生確立作為中堅技術人才的修養和職業觀念,從產業實際社會工作人員的角度探討研究實用專業技術并學習與將來所從事職業有關的各種專業知識,提高適應社會變化和技術變化的應變能力”的明確要求。

三、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構建

目前,大學生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欠發達地區高等院校教學工作和教學管理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隨著欠發達地區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高等院校素質教育在教學質量、師生隊伍建設、思想道德認識、心理健康認識等方面有了長遠的發展。但是,欠發達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其他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大學生素質教育在這些地區仍然處于比較薄弱的環節。在欠發達地區,學校素質教育比較容易被忽視,并且學校素質教育的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和教學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少數高校缺乏對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墨守成規,思想陳舊,將學校素質教育簡單地理解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只是一味的給學生灌輸書本上的思想道德理論知識,從而導致很多學校素質教育師資人員不足,管理體制不健全。即便是在發達地區,一些高校素質教育教研活動的橫向交流也很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素質教育發展的總體水平。

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學校管理體制、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對于高校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大學生素質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系統性特點從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社會實踐教育體系、師資隊伍建設體系、校園文化建設體系、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以期達到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 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教育實踐是以課程為軸心展開的?!闭n程內容的設置與實施是構建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長期以來,很多高校重視專業課程,忽視素質教育課程,嚴重制約著學生的發展。高校的教育教學不應當局限于純粹的專業文化訓練,而應以素質教育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要認識到素質教育才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在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應當努力克服忽視素質教育重視專業文化的傾向,將素質教育課程規劃到教學課程系統中,進而確立素質教育課程的基礎地位。

高校素質教育課程不僅要包括文學、歷史、藝術、審美、政治等知識方面的內容,還應當包括道德修養、心理健康、創新能力、溝通技巧等人文素養方面的內容。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在總體上需要兼顧和滿足學生的基礎性以及發展性的要求,從而幫助學生獲取比較系統的知識,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建立一個有內涵而非形式主義的課程體系。

此外,在構建課程體系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要敢于刪除那些過于陳舊不實用的課程,增并一些高水平的綜合課、新興課,使課程與社會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努力反映世界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的最新成就。第二,對現有課程進行內容上的改革,要求教師在所開設課程的教學大綱中增加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理論知識,以期不斷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例如,理工科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定理、定律、公式時,應酌情講解相關科學家的生平簡歷,該定理、定律的發現經過及該科學家在整個科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以加強理工科大學生的人文修養。文科課程教學應設置系列科技課程,改造文科教學內容和體系,使其跟上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充分吸取現代科技的成果,使文科學生能了解和學習現代科技最基本的知識、思想方法,并掌握有關科技手段,保持與現代科技密切的聯系。針對此,筆者設計了高校素質教育課程的內容和目標(見表1)。

表1 高校素質教育的課程內容及目標要求

(二) 社會實踐教育體系

社會實踐教育是高校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體系,可以很好地促進高校大學生了解社會,鍛煉意志品質,培養良好的品格,增長各方面才能,為社會奉獻,同時能夠有效地實現大學生知識的內化以及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社會實踐教育體系對增強高校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其具體構建途徑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首先,重視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一是要充分發掘利用當地豐富的教育資源,如紀念館、展覽館、歷史遺跡、革命圣地、大好河山等。二是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如“校中企”“企中?!钡?。這些都可作為穩定的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直接或間接的人文素質教育。其次,強化思政課社會實踐。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是構建社會實踐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政課實踐教學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達到學以致用目標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引導學生深入認識國情、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這些本身也是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再次,抓好實習實訓中人文滲透。實習實訓既是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社會實踐的有效載體。最后,組織開展社會實踐。要使學生在輔導員或任課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利用課余時間、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等開展社會調查、勤工助學、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空間和外延,使其成為院校社會實踐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 師資隊伍體系建設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僅在于教師“如何教”以及“教什么”,還在于教師的自身素質。高校應從加強專門人文教師隊伍建設入手,進行人員整合,強化培訓,努力提高教師人文素養,特別注重提高教師的人文精神。因此,強調人文師資隊伍體系的核心和關鍵是教師人文精神的內化。 要注重人文教師專業化,應依托專門的機構及專業訓練體系,通過對人文教師科學的管理和培養,使其掌握必備的工作知識和技能,全面有效地履行人文素質教育職責。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及兼職教師等都需要人文能力的專業化。 人文教師教育崗位的職業化,就是要求人文教師從職業選擇、價值認同、資格準入、工作待遇、業績考核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準備。另外,應建立獎懲機制,營造競爭上崗的職業氛圍。

(四) 校園文化體系構建

校園文化建設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高校應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積極向上的、學生喜聞樂見的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等活動,建設以社會主義文化和優秀的民族文化為主體、健康生動的校園文化。首先,應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校園物質文化就是物質形態的文化實物,是以校園基本設施、圖書資料為主,既包括校容、校貌,又包括校園的整體布局、建筑風格、綠化美化凈化等,是學校的外顯課程。具體表現為美化校園環境,抓好?;?、校訓、校歌、校服、雕塑、樓名、路名、校園風景、室內環境等校園標志性建設;優化各種教育教學設施布局,在物質層次上突出學生、地域、學校歷史等的特點等。 其次,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高等院校師生的理想、信念、行為、價值和道德觀念水平高低的標志,也是學校重要的隱性課程。包括觀念型文化,如思想、道德、價值和審美等觀念;智能型文化,如課程文化等;素質型文化,如校風、學風、教風、心理素質等。優秀的民族文化為主體、健康生動的校園文化。再次,加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校園制度文化建設包括了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等。高等院校制定規章制度時,力求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需要和社會要求出發,努力做到情、理、法的有機統一,形成良好的制度體系,使學生心悅誠服地去執行。通過規范學生的言行,校園文化風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最后,加強校園行為文化建設。院校積極鼓勵學生參與人文講座,開展人文讀書活動;參加各種形式技能、文體競賽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各種創建文明活動等,既提高道德水平,又養成文明行為,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行為文化。

(五) 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完善的人文素質教育考核評價體系有利于構建人文素質培養模式,有利于學生知識、素質、能力的全面協調發展。 首先,要確立科學素質教育考核評價標準和方法。制定科學的、可操作的人文素質教育考核評價標準。針對每一項評價內容制定評價標準,這個標準應結合有關教育文件、學校實際和同院校的標桿做法來制定。它應該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并且是有層次的,如達標標準、優秀標準、示范標準。確立科學的人文素質教育評價方法,主要是“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并非所有的項目都能量化測評,因此應當將兩種評價方法有機結合,在定量分析中合理運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標的含義更清晰。具體方法包括查閱相關檔案材料,召開相關領導、教師、學生座談會,實地考察、個別訪談,設計調查問卷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科學統計與分析等。其次,要構建完善的素質教育考核評價內容。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評價內容應包括四個方面即:課程體系的評價;社會實踐的評價;師資隊伍的評價;校園文化環境的評價和運行機制的評價。具體包括課程內容是否涵蓋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人文素質核心課程、人文素質拓展課程以及人文素質隱性課程的開設學時、方法、學生人數,人文素質教育類課程在專業所開設所有課程中所處的位置等;教師隊伍的人數、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職稱結構,以及主要授課情況,學術科研情況等;完善健全的學校規章制度、先進的辦學理念、健康的校風、校訓、良好的周邊環境,凈化、綠化、美化的校內環境等;是否有組織領導、是否有工作機制,是否有經費保障,是否有考核等。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大學文化的本質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1):21-22.

[2] 王祚橋,張加明.論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體系的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5):62-64.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教育體系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