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數學課堂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認識

2014-09-17 02:54王惠君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新課改初中數學

王惠君

內容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的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運用,越來越多的一線小學教師樂意采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真正是要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行之有效的開展,絕非易事。在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存在不少的問題,就問題發生的原因有學生自身發面的,也有教師方面的,那么這些問題的具體表現是什么?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這些問題的解決策略是什么?本研究就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 新課改 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

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討論”、“觀察”、“試一試”、“做一做”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的安排上優、中、差各級知識水平學生要合理搭配,以優等生的思維方式來啟迪差生,以優等生的學習熱情來感染差生.在讓學生獨立思考時,要盡量多留一些時間,不能讓優等生的回答剝奪差生的思考.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下面,我談談自己對組織數學課堂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認識:

一、要深刻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小組”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運用,這是體現小組合作學習是否真正有效的兩個關鍵性問題,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不僅僅是推廣和應用一種教學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內在意義是培養學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這正是學生需要培養的社會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二、要學會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發揮小組學習功能的前提。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認知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異質同組,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小組4~6人。這樣既能保證優勢互補,又便于開展公平競爭。教師還要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學生的特長、個性差異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組的成員民主協商,自行分工,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作用與優勢,保證合作學習活動順利實施。在進行合理分工的同時,還要選好組長,組長是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老師的小助手,選好組成直接關系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成敗。我們可以采取個人自薦、組內表決的方法選組長,并對小組長宣布職責及相關要求。在參與全班交流中,小組成員輪流發言,消除優等生的權威,體現地位平等與機會平等,培養學生的平等參與意識。另外,考慮到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時間過長,次數過多后,就會失去新鮮感,降低學習興趣,所以合作小組應該至少每學期調整一次,以便讓學生有更寬的交往空間。

三、要處理好教師的角色意識,及時對合作過程實施調控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首先是通過教師的角色變化來實現的。合作交往中教師的主要行為表現在傾聽、交流、協作、分享,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有時還是學習的合作者,因而教師在合作學習中同時扮演了權威、顧問、同伴三種角色。教師應針對班級、小組的具體情況,用恰當的語言,對學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導與評價,充分展示各種問題的形成過程與解決過程。同時,教師還應注意每個學生的參與度,及時作出指導和調節,促成高效的互動過程。

四、要善于把握合作時機,使學生積極、有效地合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最佳時機,積極、有序、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1、在重點、難點處進行合作學習。教學的重點難點往往是學生理解掌握的難點,在這些地方加強合作,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平方差公式》一節中,經歷平方差的推導過程是滿面學生學習的重點,如何歸納出公式是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先出示四道計算題:(1)(1+2X)(1-2X)(2)(2a+3)(2a-3)(3)(100+1)(100-1)(4)(X-6)(X+6),教師先讓學生求出答案,再啟發:大家自己找一找,這4個題存在什么規律?經過幾分鐘后,再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教師深入到每個小組,針對不同情況加強引導,然后各組中心發言人代表本組與全班同學交流,最終推導出平方差公式。這里,教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街時機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組間交流,較好地發揮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2、在迷惑、混沌處進行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思維處于混沌、迷惑狀態時,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辯論,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例如:在《多項式除以單項式》一節中,教師提出問題:(ad+bd)÷d應該怎么做?用學過的知識能否解決,怎樣轉化?引導學生思索,隨之展開討論,然后各組拿出討論結果,再組間交流、辯論……學生在激烈的語言交流中“學他”和“自檢”,經歷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漸進,分化整合的過程,最終形成準確、清晰的建構。3、在深化、拓展處進行合作學習。深化、拓展處是再創造的生長點之一,往往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此時進行合作,有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靈感,形成獨特的認識。例如:在《平方差公式》一節中,在學生發現了平方差公式后,教師組織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編應用題,看哪組編得又快又多又好。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積極主動,編出了不少有特點的題目,但思維角度基本相同,于是便提醒學生從多角度來編題,這樣就使學生在發散性思維過程中,不僅關注流暢性,還關注變通性,更關注獨創性。

總之,合作學習的意義在于要求教育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并在這一預約寬松的氛圍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由此逐漸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探究精神??梢?,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知識能力的獲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新課改初中數學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作文評改“五步曲”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