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收與稅源背離的現狀及原因探析

2014-09-22 11:15楊楊王立
會計之友 2014年27期
關鍵詞:稅源

楊楊++王立

【摘 要】 稅收收入與稅源應符合一致性原則,這是稅收公平的基本要求和體現,對欠發達地區意義重大。文章選取貴州省2005—2012年的相關數據,采用統計分析法揭示了貴州省稅收與稅源背離的現狀,并從制度和貴州發展層面進行了原因探析。最后,結合貴州實際情況,提出解決貴州省稅收流失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稅收移出; 總部經濟; 稅源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7-0068-04

一、引言

稅源是指各類稅收收入的最終經濟來源,其廣度與經濟發展情況密切相關。從理論上來講,稅收收入與稅源應符合一致性原則,即誰提供稅源,誰就能按照其實際提供稅源的多少進行稅收分配,這是稅收公平的基本要求和體現。1994年的財稅體制改革解決了中央和地方縱向的稅收收入分配問題,而對于各地方政府之間的稅收橫向分配問題并沒有作出明確具體的制度安排,導致我國稅收與稅源背離的矛盾逐漸凸顯。從總體上來看,這種背離現象表現為稅收收入由經濟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資源豐富地區向資源貧乏地區轉移。若長此以往,欠發達地區的稅收流失問題將變得十分嚴峻。

貴州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地理支點,在承接成渝經濟區、泛珠三角區和東盟自由貿易區時具有極其重要的區域戰略地位。測算貴州稅收與稅源關系的真實情況,找出稅收收入轉移的深層次原因,爭取實現貴州稅收收益的最大化。這對加快貴州脫貧致富步伐,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貴州省稅收與稅源關系的基本情況

稅源的形成和發展通常需要耗費當地巨大的公共資源,而稅收收入的移出會導致當地政府無法獲取本地稅源產生的稅收,對稅收移出地政府的財政支付能力產生削弱作用,降低政府的工作積極性,最終阻礙當地經濟發展。如何獲取稅收轉移這塊蛋糕,是各級地方政府都努力博弈和追求的財政目標之一。貴州省稅收與稅源的關系究竟如何,本文將按以下公式進行測算:

背離程度=區域稅收收入/全國稅收收入-區域GDP/全國GDP

如果差額為負,則表明該區域的稅收收入移出;如果差額為正,則該區域存在稅收移入;如果差額為零,該區域的稅收與稅源則不存在背離情況。

筆者選取2005—2012年的相關稅收和GDP數據(本文所指的稅收收入包括中央和地方兩級收入),對貴州省及全國其他省市自治區稅收與稅源的關系進行了測算,測算結果如表1所示。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近八年來貴州省的稅收收入都處于移出的狀態,雖然其移出的幅度相對于其他省份比較平緩,但最近幾年開始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種移出態勢,本文根據貴州省第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較大的省情(一度達到了49%左右),特選取營業稅這個稅種來測算貴州省營業稅收收入的背離情況。由于營業稅主要來自于第三產業,所以其測算公式為:營業稅背離程度=營業稅占比-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測算結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貴州省的營業稅收入在8年里有5年是處于移出狀態,移出趨勢比較明顯。

三、貴州省稅收與稅源背離的原因分析

(一)總部經濟引發的稅收移出

總部經濟是由總部產業和總部基地構成的一種經濟形態。由總部經濟導致稅收移出的渠道有兩條:一是總公司和分公司之間通過制定內部價格,在原材料和生產基地表現出低的所得額與增值額,而將所得額與增值額的大頭部分轉移到銷售總部,致使所得稅和增值稅收入的大量外轉。二是由于我國現行稅法規定,如果總公司對各分公司在財務上是統一核算的,那么分公司的企業所得稅必須匯總到總公司注冊登記地納稅。由于匯總繳納允許各分支機構盈虧相抵之后再繳納所得稅,所以企業集團或設有分公司的企業更愿采取這種納稅方式,造成企業所得稅從經營、生產地流向總公司機構所在地或注冊地。近年來,貴州的總部經濟有所發展,但其發展速度相對緩慢,遠遠落后于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甚至同四川、云南等西部鄰省也有較大差距。北京社科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年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評估報告”顯示,這35個主要城市的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被劃分為4個等級,貴州省只有貴陽一個城市上榜,居于第4等級的倒數第5名,全國排名第31位。2013年中國500強企業中有超過兩成企業的總部基地是設在北京、上海這兩大直轄市。其中北京有77家,名列第一,上海有42家。西南部省份中,四川有8家,云南有7家,而貴州只有2家。

近年來,貴州省以貴陽市和貴安新區為發展核心,積極“引銀入筑”和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工、農、中、建和中信、光大、興業、民生等十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均在貴陽開設分行;三大通訊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也均已紛紛落戶貴安,但是由于這些超大型企業的總部都沒有設立在貴州,而其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也大都屬于匯總繳納,所以并不會對貴州的稅收收入帶來較大的實質性利益。

(二)跨區經營引起的稅收移出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厘清了中央和地方的縱向稅收收入分配關系,但對于管道、鐵路運輸和水電站建設等這類廣泛存在跨區域經營行業,在地方的稅收橫向分配問題并未作出清楚有效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是中央政府“一案一裁”,或是由地方政府間進行多邊談判和磋商,嚴重影響了稅收分配的統一性、科學性和公平性。這一問題在貴州表現得最為突出的就是天生橋水電站。天生橋水電站是天生橋一級和二級水電站的總稱,電站壩區工程橫跨貴州、廣西兩個省份,兩個水電站的總管理機構歸屬廣東省轄區,分管理機構位于貴州省轄區,致使水電站在生產環節產生的稅收無法全部歸電站所在地貴州省所有。雖然國家已經明確具有一般納稅人核算條件的天生橋水電站應按增值稅應納稅額在當地繳納入庫,讓稅收收益盡可能留在發電地區。但在實際執行中因為涉及到各個省份的既得利益,所以給協調解決問題帶來了一定難度。此外,由貴州向東部省份輸送電力的過程中,電網公司建立了很多換流、變電設施,由此發生的人工投入及設備成本費用共同構成過網費的價格。而這類過網費用的收入往往被注冊在貴州省以外的電網公司給收取了,并向當地繳納稅收,使得稅收與稅源再一次發生背離。據有關學者測算,貴州每年至少有4 000多萬元的企業所得稅轉移到省外。endprint

貴州作為“西電東輸”中的電力輸出大省,理應在電力生產、加工和銷售過程中獲取較大利益來補償當地政府和人民在移民安置、土地征用中的各種損失和犧牲。但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不管是在增值稅還是所得稅方面,都出現了稅收與稅源相背離的問題,而無法從GDP增長中得到稅收上的實惠。

(三)農產品加工不夠導致的稅收移出

國家為了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權益和更好地支持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的農業初級產品實行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從稅收收入的角度來看,這減少了像貴州這類“農業弱省、農民大省”的稅收總收入量,使得價格低廉的初級農產品在銷往其他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加工省份中,出現隱性的稅收轉移。因此,農產品加工業的發達程度是一個地方參與稅收競爭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來,貴州省的農產品加工業有所發展,但受地理環境、經濟實力的制約,農產品加工程度還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1年,貴州省的農業生產總值為655.3億元,全國的農業生產總平均值為1 312.15億元,比值為1:2。同年,貴州實現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值僅為146.66億元,全國的平均產值為1 352.27億元,但比值卻拉大到了1:9.3。這充分說明貴州的農業生產方式粗放,農產品的附加值低,加工產業鏈短,隱性的稅收移出比較多。表3為貴州省近5年來農業總值、農副產品加工值同全國平均值的占比。

四、解決貴州省稅收與稅源背離的對策建議

(一)利用總部內遷機遇,壯大貴州總部經濟

目前有很多內外資企業都存在向內陸遷徙的態勢。隨著2008年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統一,外商投資企業所享受的各種優惠政策將逐步取消。沿海發達地區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的優勢將逐漸消失。目前,浙江、廣東等發達地區企業集團總部出現的遷徙,充分反映了這個趨勢。

近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間歇性出現用工荒,勞動力成本驟升,空置土地和能源的有效供應愈發吃緊。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為了擴大企業規模,降低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紛紛將投資和加工重心移入內地省份。

對于貴州來說,在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土地成本優勢吸引大企業到貴州投資建廠的同時,還要力爭讓這些大企業集團將總部遷徙到貴州。利用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在國家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制定財稅優惠政策,例如對于把總部設立在貴州的企業,可以按其注冊資本或對本地區財政稅收貢獻額度,給予一定返還。此外,還要進一步規范租賃和勞工市場,削減政府的行政審批事項,讓市場發力,優化投資環境,引金入黔。

(二)爭取跨區經營工程的合理稅收收益

天生橋水電站存在巨大的稅收收入移出,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水電等資源開發具有占地面積廣、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見效慢等特點,通常需要轄區政府間的合作開發、共同投資和共享稅收。在橫向稅收分配制度缺位的情況下,稅收與稅源出現背離是不可避免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由同級政府之間協商談判,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稅收收入歸屬機制。根據電力公司跨區經營所繳納的增值稅,確定科學的分配比例,形成透明規范的稅收收入分配方式,在區域間進行合理劃分,保證貴州獲取合理匹配的稅收權益。二是嚴格按照《電力產品增值稅管理辦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進行管理。雖然資源轄區在經濟與政治實力上與總機構轄區存在巨大差距,在談判協商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但國家已經明確要盡可能把稅收利益留在發電地區,補償資源轄區經濟,要嚴格按照以上管理辦法,對跨區經營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非獨立核算的電站就地全額征收,改變貴州有稅源無稅收的尷尬現狀。

(三)發展貴州特色農業,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積極發展貴州特色優勢農業,用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的辦法,構建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的高效農業產業體系。這樣不僅能實現農業生產、生態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還能扭轉貴州稅收收入的隱性流失,為稅收收入的增加作貢獻。

從貴州省的農業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加工業的市場前景來看,都處在潛力巨大、大有作為的時期。要堅持走貴州省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著力強化政策、科技、人才和體制支撐,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穩步提高農產品生產加工能力,培育壯大一批產銷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加工組織,在全國形成區域競爭優勢。一是著力打造“酒、煙、茶、藥、食品”5張名片,加快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帶的建設,優化品種、提高品質、打造加工農產品的品牌效應。二是狠抓項目工程建設,加快推進“5個100工程”中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區的建設,豐富園區產業加工內容。三是加大政策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力度,對于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加工深度、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在稅收和貸款方面給予適當優惠,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和加工技術來改造傳統的粗放式農業生產,促進農產品的轉化增值。

【參考文獻】

[1] 靳萬軍.關于區域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的初步思考[J].稅務研究,2007(1):26-32.

[2] 施勇.中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行榜揭曉[J].中國科技產業,2011(8):62.

[3] 稅收與稅源課題組.區域稅收轉移調查[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7:294.

[4] 林穎.稅收競爭框架下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研究——以湖北為例[J].財政經濟評論,2011(6):100-101.endprint

貴州作為“西電東輸”中的電力輸出大省,理應在電力生產、加工和銷售過程中獲取較大利益來補償當地政府和人民在移民安置、土地征用中的各種損失和犧牲。但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不管是在增值稅還是所得稅方面,都出現了稅收與稅源相背離的問題,而無法從GDP增長中得到稅收上的實惠。

(三)農產品加工不夠導致的稅收移出

國家為了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權益和更好地支持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的農業初級產品實行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從稅收收入的角度來看,這減少了像貴州這類“農業弱省、農民大省”的稅收總收入量,使得價格低廉的初級農產品在銷往其他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加工省份中,出現隱性的稅收轉移。因此,農產品加工業的發達程度是一個地方參與稅收競爭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來,貴州省的農產品加工業有所發展,但受地理環境、經濟實力的制約,農產品加工程度還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1年,貴州省的農業生產總值為655.3億元,全國的農業生產總平均值為1 312.15億元,比值為1:2。同年,貴州實現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值僅為146.66億元,全國的平均產值為1 352.27億元,但比值卻拉大到了1:9.3。這充分說明貴州的農業生產方式粗放,農產品的附加值低,加工產業鏈短,隱性的稅收移出比較多。表3為貴州省近5年來農業總值、農副產品加工值同全國平均值的占比。

四、解決貴州省稅收與稅源背離的對策建議

(一)利用總部內遷機遇,壯大貴州總部經濟

目前有很多內外資企業都存在向內陸遷徙的態勢。隨著2008年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統一,外商投資企業所享受的各種優惠政策將逐步取消。沿海發達地區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的優勢將逐漸消失。目前,浙江、廣東等發達地區企業集團總部出現的遷徙,充分反映了這個趨勢。

近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間歇性出現用工荒,勞動力成本驟升,空置土地和能源的有效供應愈發吃緊。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為了擴大企業規模,降低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紛紛將投資和加工重心移入內地省份。

對于貴州來說,在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土地成本優勢吸引大企業到貴州投資建廠的同時,還要力爭讓這些大企業集團將總部遷徙到貴州。利用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在國家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制定財稅優惠政策,例如對于把總部設立在貴州的企業,可以按其注冊資本或對本地區財政稅收貢獻額度,給予一定返還。此外,還要進一步規范租賃和勞工市場,削減政府的行政審批事項,讓市場發力,優化投資環境,引金入黔。

(二)爭取跨區經營工程的合理稅收收益

天生橋水電站存在巨大的稅收收入移出,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水電等資源開發具有占地面積廣、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見效慢等特點,通常需要轄區政府間的合作開發、共同投資和共享稅收。在橫向稅收分配制度缺位的情況下,稅收與稅源出現背離是不可避免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由同級政府之間協商談判,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稅收收入歸屬機制。根據電力公司跨區經營所繳納的增值稅,確定科學的分配比例,形成透明規范的稅收收入分配方式,在區域間進行合理劃分,保證貴州獲取合理匹配的稅收權益。二是嚴格按照《電力產品增值稅管理辦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進行管理。雖然資源轄區在經濟與政治實力上與總機構轄區存在巨大差距,在談判協商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但國家已經明確要盡可能把稅收利益留在發電地區,補償資源轄區經濟,要嚴格按照以上管理辦法,對跨區經營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非獨立核算的電站就地全額征收,改變貴州有稅源無稅收的尷尬現狀。

(三)發展貴州特色農業,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積極發展貴州特色優勢農業,用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的辦法,構建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的高效農業產業體系。這樣不僅能實現農業生產、生態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還能扭轉貴州稅收收入的隱性流失,為稅收收入的增加作貢獻。

從貴州省的農業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加工業的市場前景來看,都處在潛力巨大、大有作為的時期。要堅持走貴州省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著力強化政策、科技、人才和體制支撐,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穩步提高農產品生產加工能力,培育壯大一批產銷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加工組織,在全國形成區域競爭優勢。一是著力打造“酒、煙、茶、藥、食品”5張名片,加快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帶的建設,優化品種、提高品質、打造加工農產品的品牌效應。二是狠抓項目工程建設,加快推進“5個100工程”中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區的建設,豐富園區產業加工內容。三是加大政策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力度,對于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加工深度、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在稅收和貸款方面給予適當優惠,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和加工技術來改造傳統的粗放式農業生產,促進農產品的轉化增值。

【參考文獻】

[1] 靳萬軍.關于區域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的初步思考[J].稅務研究,2007(1):26-32.

[2] 施勇.中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行榜揭曉[J].中國科技產業,2011(8):62.

[3] 稅收與稅源課題組.區域稅收轉移調查[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7:294.

[4] 林穎.稅收競爭框架下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研究——以湖北為例[J].財政經濟評論,2011(6):100-101.endprint

貴州作為“西電東輸”中的電力輸出大省,理應在電力生產、加工和銷售過程中獲取較大利益來補償當地政府和人民在移民安置、土地征用中的各種損失和犧牲。但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不管是在增值稅還是所得稅方面,都出現了稅收與稅源相背離的問題,而無法從GDP增長中得到稅收上的實惠。

(三)農產品加工不夠導致的稅收移出

國家為了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權益和更好地支持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的農業初級產品實行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從稅收收入的角度來看,這減少了像貴州這類“農業弱省、農民大省”的稅收總收入量,使得價格低廉的初級農產品在銷往其他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加工省份中,出現隱性的稅收轉移。因此,農產品加工業的發達程度是一個地方參與稅收競爭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來,貴州省的農產品加工業有所發展,但受地理環境、經濟實力的制約,農產品加工程度還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1年,貴州省的農業生產總值為655.3億元,全國的農業生產總平均值為1 312.15億元,比值為1:2。同年,貴州實現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值僅為146.66億元,全國的平均產值為1 352.27億元,但比值卻拉大到了1:9.3。這充分說明貴州的農業生產方式粗放,農產品的附加值低,加工產業鏈短,隱性的稅收移出比較多。表3為貴州省近5年來農業總值、農副產品加工值同全國平均值的占比。

四、解決貴州省稅收與稅源背離的對策建議

(一)利用總部內遷機遇,壯大貴州總部經濟

目前有很多內外資企業都存在向內陸遷徙的態勢。隨著2008年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統一,外商投資企業所享受的各種優惠政策將逐步取消。沿海發達地區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的優勢將逐漸消失。目前,浙江、廣東等發達地區企業集團總部出現的遷徙,充分反映了這個趨勢。

近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間歇性出現用工荒,勞動力成本驟升,空置土地和能源的有效供應愈發吃緊。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為了擴大企業規模,降低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紛紛將投資和加工重心移入內地省份。

對于貴州來說,在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土地成本優勢吸引大企業到貴州投資建廠的同時,還要力爭讓這些大企業集團將總部遷徙到貴州。利用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在國家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制定財稅優惠政策,例如對于把總部設立在貴州的企業,可以按其注冊資本或對本地區財政稅收貢獻額度,給予一定返還。此外,還要進一步規范租賃和勞工市場,削減政府的行政審批事項,讓市場發力,優化投資環境,引金入黔。

(二)爭取跨區經營工程的合理稅收收益

天生橋水電站存在巨大的稅收收入移出,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水電等資源開發具有占地面積廣、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見效慢等特點,通常需要轄區政府間的合作開發、共同投資和共享稅收。在橫向稅收分配制度缺位的情況下,稅收與稅源出現背離是不可避免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由同級政府之間協商談判,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稅收收入歸屬機制。根據電力公司跨區經營所繳納的增值稅,確定科學的分配比例,形成透明規范的稅收收入分配方式,在區域間進行合理劃分,保證貴州獲取合理匹配的稅收權益。二是嚴格按照《電力產品增值稅管理辦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進行管理。雖然資源轄區在經濟與政治實力上與總機構轄區存在巨大差距,在談判協商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但國家已經明確要盡可能把稅收利益留在發電地區,補償資源轄區經濟,要嚴格按照以上管理辦法,對跨區經營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非獨立核算的電站就地全額征收,改變貴州有稅源無稅收的尷尬現狀。

(三)發展貴州特色農業,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積極發展貴州特色優勢農業,用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的辦法,構建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的高效農業產業體系。這樣不僅能實現農業生產、生態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還能扭轉貴州稅收收入的隱性流失,為稅收收入的增加作貢獻。

從貴州省的農業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加工業的市場前景來看,都處在潛力巨大、大有作為的時期。要堅持走貴州省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著力強化政策、科技、人才和體制支撐,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穩步提高農產品生產加工能力,培育壯大一批產銷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加工組織,在全國形成區域競爭優勢。一是著力打造“酒、煙、茶、藥、食品”5張名片,加快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帶的建設,優化品種、提高品質、打造加工農產品的品牌效應。二是狠抓項目工程建設,加快推進“5個100工程”中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區的建設,豐富園區產業加工內容。三是加大政策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力度,對于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加工深度、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在稅收和貸款方面給予適當優惠,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和加工技術來改造傳統的粗放式農業生產,促進農產品的轉化增值。

【參考文獻】

[1] 靳萬軍.關于區域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的初步思考[J].稅務研究,2007(1):26-32.

[2] 施勇.中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行榜揭曉[J].中國科技產業,2011(8):62.

[3] 稅收與稅源課題組.區域稅收轉移調查[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7:294.

[4] 林穎.稅收競爭框架下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研究——以湖北為例[J].財政經濟評論,2011(6):100-101.endprint

猜你喜歡
稅源
涵養稅源
區縣級稅收預測方法的探索
從國地稅重點稅源企業視角分析天津市保稅區稅源結構優化路徑
加強重點稅源管控的效應分析及建議
善用現代化技術加強稅收分析工作
稅源專業化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
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的比較與優化
稅收與稅源背離對區域協調的影響研究
淺析如何強化基層稅源管理
建立稅源分析指標體系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