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干預研究

2014-09-30 06:59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講座新生輔導

樊 超

(西安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高等院校共350名新生,發放問卷350份,有效回收335份,回收率及有效率95.71%,其中男性182人,女性153人,平均年齡19.1±0.5歲。獨生子女295人,非獨生子女40人;家庭經濟方面,主要是用家庭人均收入進行比較即家庭總收入/家庭總人數(包括學員本身)。將學員家庭收入情況分為三個檔次,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有48人,人均收入在3000-7000元的有187人,人均收入在7000元以上的有7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以班級為單位統一發放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問卷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解釋指導,調查對象認真填寫,及時收回。指標設定包括焦慮情緒、人際敏感、強迫、抑郁、偏執、敵對性、恐怖、精神病性、軀體化等9個評價因子。本次調查為了更好的了解相關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設置了一個基本情況調查問卷來得到相關因素的信息,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年齡、以及是否為獨生子女等項目。

1.2.2 以SCL-90陽性均分或9個癥狀因子任一項≥2分則考慮有心理問題發生。以各因子≥2分計檢出率排序,調查高校大學生主要心理問題。

1.2.3 采用SPSS18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2.干預措施與方法

2.1 學校宣傳教育

對于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在其中起著主導型的作用以及地位。因此,利用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以及影響力積極發揮對于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與提升。

一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類課程供全校學生選修。全校在國家教育部以及上海市教育局的政策引導下開設了包括《管理心理學》、《旅游心理學》、《心理素質》、《普通心理學》、《心理素質與訓練》、《思想道德修養》等課程。

二是積極舉辦各類專題研討和講座。針對全校本???、研究生共組織了多場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就業等實際問題的專題講座,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與管理的能力。

2.2 心理講座

心理講座是目前國內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手段與方式,心理講座是指面向全校學生或不同學生群體舉辦的,由校外專家、學者或學校教師講授的各類課外學術講座(報告、座談會)。不同的學校對于心理講座的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是主要是圍繞大學新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后的獨立生活、學習以及與高中學習的差異性等幾方面所展開的。因此,本研究中的心理講座也大致是圍繞上述及部分展開,講座主要是從正反兩面為同學們生動地闡釋了人際交往的重要性,讓同學們意識到良好的人際互動是打破冷漠的關鍵。老師引導大家要多了解自我、認識自我、表達自我,以達到成就自我的目標。幫助大學生逐步意識到在與他人建立人際關系時,應克服刻板印象的認知偏見與自我投射的認識障礙,把握好交往的黃金規則。

2.3 提供及時的心理輔導服務

一是堅持個別心理輔導服務。許多的心理輔導服務不單單是簡單的電話交流所能夠解決的,因此對于那些無法在電話或是講座等形式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還為學生提供面對面的心理輔導。中心每天下午5點至7點有3—3名輔導教師值班,累計無償為近千人次提供了個別和團體心理輔導服務。

二是廣泛開展團體輔導活動。把輔導的理念、科學的方法運用到班團組織建設、寢室建設、課堂建設、社團建設等學生集體的建設工作上。開展新生適應教育活動、社團輔導,開展學生溝通技巧小組、自我認識小組、自信訓練小組、情緒整理小組、沖突處理小組、學習適應小組、前途發展小組等個人成長小組活動。

2.4 重視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

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心理活動,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認識以及對自身潛能的發掘,從而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并增強其幸福感。團體成員走出輔導環境,普遍帶著良好的心態去接納別人、影響別人,從而改變了宿舍、班級的人際狀況。

3.結果

表1的結論,顯示目前我國高校大學新生的心理狀況總體情況而言,不容樂觀,有多達90人的因子分≥2,檢測率達28.1%,其中20人有兩項甚至更多的評價因子分數大于2,其中擁有軀體化的學生人數最多,高達45人,檢測率達14.1%;焦慮情緒27人,檢測率8.4%;強迫18人,檢測率5.6%;人際敏感15人,檢測率4.7%;抑郁10人,檢測率3.1%;偏執5人,檢測率1.6%;恐怖5人,檢測率1.6%;敵對性4人,檢測率1.3%;精神病性1人,檢測率0.1%。其中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偏執、恐怖與國內同一年齡層次的學生以及全國軍人均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較為突出。

而通過合理的心理治療干預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狀況,其中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恐怖以及偏執等評分都有顯著性改善(P<0.01)。

表1 我國高校大學生SCL-90測評結果(X(—)±S)

4.討論

4.1 評價工具分析

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很多高校近年來都在嘗試用各種心理測評量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如:SCL-90(90項癥狀清單)、MMPI(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16PF(卡氏16種人格因素測驗),EPQ(艾森克人格問卷)等量表,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測評標準,各地測量出的結果差別懸殊,而且舊標準大多移植自國外,設計的題目從語言翻譯、表達方式上不太符合我們國家民眾的思維模式[1]。在一些滲透價值觀的問題上存在較大差異性,加之這些測評量表多數是面向社會人士,不符合中國大學生的文化心理,對大學生群體測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選擇的SCL-90(90項癥狀清單):又名癥狀自評量表。量表內容量大,反映癥狀豐富,主要包含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如睡眠及飲食等因子,能較準確的描述病人自覺的癥狀特點,故應用較廣泛。但其項目全面性不夠,缺乏“情緒高漲”、“思維飄忽”等項目,應用受一定的限制[2]。

4.2 干預措施及方式

針對我國目前大學生日益堪憂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關專家建議大學生不要封閉自己,要多與老鄉、高年級學生交流,以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學校應轉變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入校初期,學校和家庭有效的情感支持能防止大學生在第二次“斷乳期”出現種種不適,這包括家庭對出門在外孩子感情上的安撫,學校對于貧困學生的經濟支援等多方面內容。最重要的是,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3]。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狀況和考入大學時“天之驕子”的社會贊譽之間形成的心理預期差距太大,許多學生精神壓力很大,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心理問題隨之產生。事實上,大學生在畢業后真正失業的極為少見,多數是因為工作與預期的差距較大,大學生應樹立“先就業、再創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念,避免過大的心理起伏。除了大學生自身觀念以及心態的調整之外,從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合理的干預預防措施也是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4]。

從此次調查與研究的成果而言,我國高校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高達26.7%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并且因子分遠高于全國常模平均水平。而覃干超等人曾經就我國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做過相應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國成人常模[5]。與此同時,由于目前我國高校與其他國家綜合型大學的差異性,導致我國目前許多的高校沒有固定的心理咨詢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及心理問題咨詢,雖然我國一些心理學家在心理咨詢和治療方面做了若干嘗試,也試圖將心理咨詢引入其中[6],但是由于學校的特殊性最終還是沒有能夠實施。因此,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予進一步關注,以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1]Styron T.How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ffec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J].Child Abuse Negl,1997,20(10):1015-1023

[2]HaysL.R.etal:Treating psychiatric problems inmedical students[J].Am JPsychiatry1986,(143):1428-1431.

[3]顧凌,陶金花.安徽師范大學2006級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皖南醫學院學報[J].2007,26(4):304-306.

[4]張瑩,姜潔,唐達.某高校學生抑郁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校醫,2007,21(6):628-629.

[5]覃干超,歐陽丹.高師院校新生調查分析[J].高教論壇,2006,8(4):148-150.

[6]王洪燕.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J].科學與財富,2012,(9):307.

猜你喜歡
講座新生輔導
重獲新生 庇佑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他只做有“思享”的講座,讓小小微信裝下一個“萬人體育場”
書法史講座(十二)
書法史講座(五)
新生娃萌萌噠
新生改版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