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高校社團活動中的應用研究

2014-10-09 19:47劉力為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新媒體應用大學生

劉力為

摘 要: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對當前大學生與新媒體之間的使用需求、偏好、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并運用傳播學、社會學等相關理論,結合已有實踐經驗,針對進一步運用新媒體開展高校社團活動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生 高校社團活動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06-02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觸摸媒體等。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較之于傳統媒體,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渠道廣泛、覆蓋率高、精準到達、性價比高、推廣方便等特點在現代傳媒產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本文重點從新媒體在高校社團活動中的應用進行探討研究。

1 新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為了解新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以“在長十所高?!睘檠芯繉ο箝_展了新媒體對大學生影響的抽樣調查和個別訪談。

1.1 新媒體是大學生鐘情的電子產品

調查數據顯示,當代大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智能手機的擁有率為90.2%,而電腦、MPX系列產品則以50%的擁有率緊隨其后,而且同時擁有以上新媒體產品的接近半數。相比其他電子產品(如相機、學習機、游戲機等),大學生更希望擁有新媒體。在訪談中,絕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新媒體的便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是他們青睞的主要原因,而且擁有新媒體是身份的象征,是時尚的象征。

1.2 新媒體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隨著大學生擁有新媒體比率的上升,以及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更新,短信、微信、QQ等形式成了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主要溝通手段,大學生一改以往通過傳統媒介(如報紙、電視、廣播等)獲取信息的方式,而且采取更加便捷的新媒體獲取信息。調查顯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90%以上的信息來自于新媒體。

1.3 新媒體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調查訪談中,幾乎所有受訪對象都有過運用新媒體技術輔助學習的經歷,而且長期習慣于使用電腦和網絡查資料的占75.2%。70%的學生認為新媒體技術對他們的學習方式、方法、內容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對知識的更新有著重要的作用;5%的學生認為新媒體技術對學習的影響是弊大于利,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調查還發現,受訪對象都認可新媒體對大學生生活習慣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人際溝通方式的影響,傳統的書信溝通方式幾乎很少見了。而且新媒體技術的使用嚴重影響著學生的休息,60%的學生因使用新媒體而減少休息時間,甚至打亂了正常的作息時間。

2 新媒體在高校社團活動中的應用

筆者設計了關于“新媒體在高校社團建設中的影響與應用”的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對“在長十所高?!钡?00個學生社團進行了實踐調研和問卷分析,從而對新媒體與高校社團活動的關系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剖析。

2.1 高校社團活動使用新媒體情況

(1)高校社團對新媒體的需求。伴隨大學生人際溝通方式和信息獲取載體的改變,高校社團也開始利用新媒體進行活動組織、內部交流和外部宣傳等,以方便工作開展,豐富社團互動形式,提高社團知名度(見表1)。

高校社團利用新媒體充分拓展了社團交流和展示的時域與空域,一方面為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勤思考、多交流、開放互動式的吸收知識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另一方面提供了一個較為私密的環境與社團中其他成員的溝通和交流,符合年輕人的心理需求和話語體系,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2)高校社團使用新媒體的效果比較(見表2)。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學校共有55個學生社團,原先僅有20個社團利用新媒體開展活動,且形式和載體都比較單一、簡易,效果不明顯。目前校系學生社團共建有3個公共主頁,2個視頻平臺,3個手機報,QQ群100%全覆蓋,公眾信息平臺100%全覆蓋,微信群100%全覆蓋,各社團與校團委、校社團聯合會互聽,大大提高了社團內部溝通的效率、對外宣傳的力度和范圍,更好了促進了社團活動的開展。

2.2 新媒體對社團活動的關系與影響

(1)新媒體在高校社團建設中的作用(見表3)。較之傳統媒體,新媒體在高校社團建設中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對海量信息,社團宣傳方式、社團管理方法等社團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創新的思路。同時,新媒體中一些消極的、腐朽的、落后的、頹廢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網絡知識產權和隱私權的侵犯,網絡惡搞事件,虛假信息的傳播等等,對社團建設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高校社團應用新媒體的問題。高校社團在運用新媒體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對于一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某些新媒體技術要求太高;社團應用新媒體的資金短缺,可得到的支持力量薄弱;目前可借鑒的成功案例較少;社團網絡平臺管理者責任意識不強,在網絡建設方面比較膚淺和粗糙等等。這些對于新媒體在高校社團的推廣及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對于高校來說,學生社團應用新媒體的問題上最為關注的當屬“網絡安全問題”。新媒體信息量超乎尋常的大,而且甄別信息真偽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為社團管理帶來了很多困難。

3 運用新媒體開展高校社團活動的建議

3.1 開拓育人陣地,著力機制建設

高校社團要結合實際,深入探索新媒體在社團建設過程中如何有效地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高校社團新媒體體系建設,發揮新媒體在思想引領和服務青年工作中的作用,拓寬社團信息發布平臺,實現正能量傳遞的最大覆蓋。高校社團要制定新媒體應用與高校社團建設的制度標準和實施方案,確保資金扶持。同時加強對平臺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的培養和引導,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論強化正想輿論,屏蔽負面信息,并提供準確輿論決策。將高校社團新媒體建設和運用工作作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重在建設,重在發展,重在創新,切實增強大學生對高校社團的滿意度、各種社團新媒體應用的活躍度。

3.2 雙方特點與功能融合,構建社團發展新空間

學生社團是屬于學生自己的組織,充分展示了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新媒體平臺恰好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三自能力”的培養,引導大學生借助新媒體獲取更多有益于其學習成長和社團發展的知識與信息,引導大學生在合理使用新媒體的前提下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新媒體的交流。反過來,學生社團也可以利用新媒體“熟人世界”的特點,借助微博、QQ等新媒體迅速、精確地掌握信息的來源,促進社團內部成員的交流和對外的宣傳,展開對象明確的輿論引導,建構良性發展空間。

3.3 多種平臺聯動互融,提升社團文化感召力

利用媒體進行信息傳播的載體和形式豐富多樣,高校社團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與其他校園傳統媒體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及時有效地發布社團活動信息、反饋意見、傳播社團正能量。如在校報上刊登各社團的微信二維碼,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獲知社團最新活動動態、有利于擴大社團信息傳播的覆蓋面,促進社團與成員之間的“即時性”溝通。利用社團微博與學生工作信息平臺聯動,提升社團信息的權威性、深刻性、系統性和感召力,同時也加強了學工系統對學生社團的網絡管理與監控。

3.4 加強管理和考核,防范網絡風險

要加強對社團應用新媒體的管理,將社團組織新媒體建設情況作為社團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由相關部門開展定期檢查、指導建設專題網站,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組織專題性課題研究,并對各社團組織新媒體建設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和表彰。明確信息發布基本原則,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章制度,明確社團利用新媒體的邊界和功能定位,避免在社團組織的微博、微信上發表情緒化的個人觀點、看法和未經證實或許可的信息。

面對飛速發展的新媒體和信息化社會,作為時代先鋒的高校社團組織,在思想上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能夠對新媒體這一現代產物的“雙面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要適應形勢的需要,掌握新媒體技術,加強網絡信息辨別、調控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轉變理念,利用新媒體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努力開拓高校社團建設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王傳中.新媒體對大學生生活、學習、思想的影響[J].高校理論戰線,2009(7):21-24.

[2] 高愛芳,高衛松.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調查分析及德育引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132-134.

[3] 陳菊平.新媒體對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山東省團校學報,2010(3):54-57.

[4] 趙婀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上建起新課堂[N].人民日報,2011-07-08.

[5] 王昭倩.論新媒體環境下首都大學生主流價值觀的構建[J].北京:社會科學,2011(6):19-23.

猜你喜歡
新媒體應用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