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雙師素質提升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2014-10-09 19:47張艷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青年教師高職院校

摘 要:青年教師作為師資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未來教學、科研、產業的后備軍,其雙師素質的提升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認為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雙師素質提升存在基礎差、辦法少、任務重等多重障礙,并根據高職教育特點提出若干對策。拋磚引玉以期喚起各方對青年教師發展的重視和著力培養,為學校專業發展和我國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 青年教師 雙師素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215-02

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理念的引領和指導下,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迎來內涵提升的關鍵階段,能否把“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理念切實貫徹到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培養等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成為內涵提升的突破口和落腳點。其中,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執行者和教學理念的貫徹者,能否主動把“項目化教學”“校企合作共建課程”“做、學、教一體化”等新做法真實融入教學過程成為能否實現內涵提升的關鍵。而青年教師作為師資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未來教學、科研、產業的后備軍,其雙師素質的提升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然而,據筆者對多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展開調查后發現,目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雙師素質提升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本文根據調查情況,對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雙師素質提升存在的障礙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若干對策,供全國高職院校借鑒參考。

1 高職院校專業教師雙師素質的界定

高職教育需配備“雙師型”教師的提法由來已久,且已經作為專業教學評估的重要指標。然而,對如何來界定“雙師型”教師,或者說教師的“雙師素質”卻一直未有定論。目前較為普遍的界定標準有兩種:(1)依據專業技術職稱類別,既有教師系列職稱又有專業技術系列職稱,如某教師既為講師又是工程師,才是“雙師型”教師;(2)依據教師是否具有與專業相關的執業資格證書進行判定,如某教師專業技術職稱為教師系列,同時又持有建設部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或其他證書,才是“雙師型”教師。

筆者認為,這兩種方法雖然方便操作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師在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術技能兩方面的水平,但卻不盡然。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應該體現為“教學專家+行業能手”,即: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專業理論上有深厚功底且掌握專業發展前沿動態,同時,是技術上的行家里手,從事過大量所教專業或課程相關的技術服務或生產項目,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技能上都是專家能手。

2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雙師素質提升存在的障礙

2.1 基礎差

(1)青年教師普遍實踐技能弱、生產經驗少。

在參與訪談的100名3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中,有企業經歷的僅有10%,40%的老師有參與校內對外技術服務項目經驗,其余50%的老師均沒有參與生產實踐經驗。相對應地,在教師教學能力需求方面,高職教育因其“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與企業生產一線緊密相連”的辦學特點,其教學過程本身實踐性非常強,尤其是工科類專業。以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為例,無論是工程測量、工程制圖類專業基礎課,還是公路勘測設計、道路橋梁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等專業主干課,對教師實踐技能的要求都非常高。教師只有真正干過相關工作才能對相應技能的核心技術要點和理論基礎知識準確把握,才能在授課時將課程內容與對應崗位技能要點結合,正確、熟練、生動地傳授給學生。而目前青年教師的雙師素質現狀與教學需求還相差甚遠。

(2)青年教師實踐先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程度仍然很低。

自2009年我國高職教育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理念的引領下蓬勃發展以來,“理實一體”“做中學、學中做”“情境化設計”“項目化課程”“工學任務單”等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讓人耳目一新,在好的設計下非常有利于學生掌握崗位技能、提升職業素養。然而,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盡管對于這些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每一位老師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真正按照這些方法去授課的老師并不多。有些課程甚至已經被評為校級或省級精品課程,但是在平時上課過程中真正能按照精品課程的標準給學生上課的也并不多?!罢f一套,做另外一套”的現象確實存在。如何推動和鼓勵廣大青年教師學習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課程改革,并勇于將課改成果真正融入日常教學惠及廣大學生,成為提升教學水平的關鍵。

2.2 辦法少:青年教師雙師素質培養的途徑較為單一

在調查過程中,青年教師普遍認為目前在校進行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徑非常有限。在學校進行自我提升的途徑一般包括以下幾種:(1)國內(外)教學類或專業技術類培訓或會議等,時間一般在一周之內;(2)企業掛職鍛煉或頂崗鍛煉;(3)參與校內對外技術服務項目;(4)進行教改教研項目,如精品課程建設、課程資源建設、教材編寫等;(5)學歷提升。但對于青年教師而言,能夠到企業頂崗或掛職的機會非常有限,較為常見的自我提升方式往往僅限于培訓會議和參與教研教改項目此類形式。然而,這些形式的效果往往僅限于了解新理念、行業發展新趨勢等,要真正提升參培教師的自身技能素養還需通過后期不斷實踐。所以,無論在青年教師最缺乏的實踐技能的提升方面還是教學能力的提升方面,均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或長效的機制。

2.3 任務重:青年教師擔任多重工作導致無時間精力自我提升

在大規模擴大招生規模的當下,專業授課任務不斷加重,同時學校教學資源并沒有相應足夠配備,導致每一位教師包括青年教師的授課任務不斷加重,往往出現跨專業授課,所授課程教師自己都不懂就被安排去上課,備課及上課過程痛苦不堪、耗時間、耗精力。另外,對于青年教師而言,往往除了需要授課之外,往往還會被安排其他如行政、輔導員等工作,扮演多重角色,致使專業技能長時間得不到訓練而生疏,更無從談起加強或提升。

3 提升青年教師雙師素質的實現途徑

3.1 學院層面為青年教師發展進行系統規劃、提供支持

“老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半桶水”,師資強則學生強。師資隊伍的科學配置和可持續發展是專業建設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對于青年教師的發展,學院層面應有系統的設計和規劃。如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提出“四大工程助力青年教師圓夢”,即“師德建設工程”“技能提升工程”“企業實踐工程”和“博士培養工程”為青年教師實現“德、技、力”的全方位可持續發展提供優質平臺和堅實支持,值得借鑒。

3.2 加強“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拓寬培養途徑

在強調“整合資源、優勢互補”的大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過程中,“人”的資源的共享和共建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即如何通過一些方式和途徑實現學校教師、企業專家的優勢發揮和共同成長,使其智力資源共同服務于教學、專業發展和企業發展,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提前規劃的事情。在目前項目驅動式的合作方式下,如教育部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資源庫建設項目匯聚全國同專業精英團隊共建共享課程資源、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等,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效果非常好,但僅限于深度參與項目的教師,面不大,且項目不常有,培養不可持續。所以需要提前規劃、理順關系,使項目常有、合作常新。具體做法可采取多種形式,如同課程教師互派教學一學期、企業專家與學校青年教師“一對一、手拉手”共同成長計劃、青年教師企業實踐計劃等。當然要實施這些計劃,困難必然存在,所以提前系統規劃尤其重要。

3.3 狠抓頂崗實踐,有計劃、分層次輪流培訓

實踐證明,只有真正在相關崗位上干過的人才會深刻領會勝任該崗位所需要的素質和技能。對于青年教師,提升職業技能的核心在于“到崗位上真正去干”。所以,學院可以考慮與合作企業生產情況向銜接,有計劃地安排專業對口的教師到企業參加為期至少半年的頂崗培訓,一方面為企業解決人才問題;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參陪教師。同時,有計劃地安排2~3名教師進行培訓對于維持日常教學秩序的影響也不大。對于培訓考核,完全由企業人員把關,如果企業認為教師在崗位技能方面不過關,學院做到不予接納返校、繼續待崗鍛煉。

3.4 理順雙系列職稱評定關系,鼓勵雙職稱

當前,“雙師型”教師數量和比例是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評估中的重要指標,然而對于“雙師型教師”的身份界定卻一直沒有明確標準,普遍意義上以教師是否既具有教師系列職稱又具有專業技術系列職稱或者是否持有專業相關的執業資格證書進行判定。然而,目前在職稱評定過程中教師要評雙系列職稱的難度卻越來越大,即職稱評定機構不認同高職教育需要“雙師型”教師的觀點,認為教師只需要有教師系列職稱就足夠了。這就讓面臨職稱評定的青年教師非常為難,工作中兩個系列職稱都需要,但是不能評,矛盾突出。

3.5 鼓勵執業資格考試和學歷提升

專業相關執業資格證書是行業認可的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資格。要在青年教師中營造參加專業相關各類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氛圍,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通過考證,教師一方面專業知識得以充實、專業技能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也為參與企業或學校生產項目做好準備打好基礎。學歷提升也是系統提升專業技能的有效途徑,需在政策上予以鼓勵支持,并長效化。

3.6 帶著任務去培訓、培訓效果成果化

即一方面繼續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各式各樣教育類或專業技術類短期培訓或會議;另一方面采取措施使培訓效果落到實處、提升培訓質量。長期以來,廣大教師都把能出去培訓視為個人福利,認為培訓學習是次要、出去走走才重要,培訓效果不明顯。那么既然目前此類形式屬于青年教師培養的主要形式,就應該采取措施提高培訓效果。例如可以采取“帶著任務去培訓、培訓效果成果化”的制度約束,通過與財務掛鉤等方式讓參培教師在認識上重視培訓學習本身,進而進一步結合自身情況深度思考和反饋,應用于實際工作中,使培訓真正產生效果。

4 結語

本文是對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影響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發展尤其是雙師素質提升的障礙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改進對策,實為拋磚引玉,意在喚起廣大高職院校及相關各方對青年教師發展的重視和著力培養,為各自院校的專業發展提供支持,更為我國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艷.論高職院校獨立舉辦高職本科層次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167-169.

[2] “四大工程”助力青年教師“圓夢”[EB/OL],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http://61.164.87.131/web/zgm/articleview.aspxid=20130530161952826&cata;_id=N336,2013-05-30.

[3] 甄曉紅,淺談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128-130.

[4] 馬立軍.新型雙師教師培養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13(1).

[5] 尹玉珍.“雙師型”教師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1):24-26.

[6] 楊浩,李建興,解建寶.高等職業教育教師能力素質及“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3(11):69-70.

[7] 呂超.淺談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建設[J].教育時空,2013(9).

[8] 馮昊.淺談國外職業院?!半p師型”隊伍建設的特點及啟示[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6-7.

猜你喜歡
青年教師高職院校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論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團隊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