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觸摸信仰

2014-10-14 05:18
旅游世界 2014年10期
關鍵詞:大昭寺喇嘛寺廟

在離天堂最近的青藏高原,宗教和信仰簡直可以說是藏民的氧氣和水,不可或缺。在這片雪域上,信仰之于生命,猶如青稞酒酥油茶之于生活。未到西藏之前,我只在書中略知宗教之一二;去了一趟西藏,我才醒悟什么才是這世上真正的宗教,什么才是虔誠的信仰。

在拉薩人來車往的街道上,我們親眼見到一男一女兩名藏胞一前一后地磕著長頭。他們雙手合掌高舉過頭,然后降至鼻尖,胸口,身體迅速前撲,雙臂前伸平放在地上劃一記號,全身匍匐,然后起身,跨前兩三步到記號處,再重復以上動作。由于前額及鼻尖貼了地,所以其上都有灰土沾成了圓點。他們的藏袍外罩著一件帆布長圍裙,雙手墊著木板。他們一絲不茍,任憑時尚和現代的東西在身邊一閃而過,他們的心不為之動,信仰不為之變,我行我素。

據說他們中許多人還是從四川、青海、甘肅等地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歷時往往一年或幾年,不辭風霜,不辭千里,不惜拋家棄產,沿途乞討也要到拉薩,所以在拉薩乞討的人很多。他們往往因朝拜而拋其所有,最后除了信仰便身無分文。這些乞討的人總令我們敬佩,他們是精神的富者。在八廓街大昭寺前,我們也見到無數磕長頭的人和乞討的信徒。我不想對他們說長道短地評論,但他們的虔誠確實令我感動無言。我心靈所受的悸動,也許并不亞于1818年,白人探險家第一次發現在北極冰雪世界里竟有頑強生活著的愛斯基摩人時的震驚。在這難得真誠、信仰早已支離破碎的后工業時代,我終于看見這世上還有如此純粹靠信仰而活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身體,一寸寸地丈量著通往終極的無窮路。

在西藏,我們隨時可見迎著寒風飄揚的經幡(又名風馬旗)。每家屋頂,每個山頭山口、河邊、樹頂、橋上,甚至熱鬧的街上十字路口,都插有這些代表藏民信仰與崇拜的經幡。據說經幡中的五色,其藍象征天,其白象征云,其紅象征火,其黃象征地,其綠象征水和木。藏民們相信,印滿經文和圖騰的經幡每飄動一次,就等于向上天傳送一次經文和祈禱。因此,每每見到經幡,我都會不由自主豎耳聆聽。我不知道蒼天在上是否也在傾聽,這千萬遍經風經雨的祈禱聲。

在西藏,人人口中念念有詞。他們都在念誦六字真言。整個西藏變成了一個“六字真言”的嘛呢世界。人們走到哪里,都手搖嘛呢筒,轉嘛呢輪,繞嘛呢石堆(又名瑪尼堆),誦嘛呢咒。就像十九世紀一英國學者所描述的:“在西藏的每個十字路口,每走一步,都有某種形式的六字真言在注視著旅行者”。也許每個西藏的孩子自呱呱墜地時,便在父母的嗡嗡嘛呢聲中逐漸學會了唱誦真言,至老也念著六字真言坦然離世。絕大多數的藏民,從早到晚,從生到死,一舉一動,無不與他們的宗教和信仰有關。他們的家里大多有一個小佛堂或小小的神龕臺,還有酥油燈、哈達,香和八寶吉祥物等供獻品,供家人早晚叩拜祈禱。不論男女老少,出門人均配戴“格馬”或“松科”等護身符,手不離念珠。念珠都有108顆珠子,不念時繞在左手腕上。在藏民眼里,神靈無所不在,每座山每條江每片湖每棵樹甚至每個人身上,都有可供朝拜的種種神靈。神山圣湖,寺院古跡,都是朝圣的對象。

在西藏,人們心甘情愿地供養著喇嘛。喇嘛如同漢語里的“和尚”,藏語意即“上人”。人們相信喇嘛是引導他們進入佛道的唯一導師。子女出生要請喇嘛命名,男女婚嫁須請喇嘛占卜,患病要喇嘛醫治,人死后要喇嘛念經。在藏傳佛教的西藏,喇嘛無論是寧瑪派(紅教)、噶舉派(白教)、薩迦派(花教)、格魯派(黃教),還是本教(黑教)的,都很受普通藏民的尊敬。難怪藏俗語有說:“日月高于山巔,喇嘛高于國王?!痹谖鞑匚覀冇鲆姛o數身披袈裟,面帶微笑的喇嘛,其中有一位年逾花甲、須發皆白、慈眉善目的喇嘛,他滿面紅光,身體健碩,見我們上了車,便主動牽扶我們,一直微笑,欲言又止,我們用眼神微笑交流著一切。我仿佛覺得眼前的他本身就像一尊佛。西藏就是這樣,全民信教,人皆好佛。

布達拉宮

最無價的寺

布達拉宮是西藏集寺院和宮殿建筑為一身的古代藏族建筑史上的光輝典范之作?!安歼_拉”系梵文的藏語音譯,指觀世音住錫地佛教世界里的四大圣地之一的普陀山,意為持航解脫海島之舟。

在整體布局上,布達拉宮體現出藏傳佛教基苯教義“三界”的思想,追求縱深的空間意向。如果說古代城堡建筑的空間縱深、矗立凌空,是強調王權的至尊和顯赫,那么布達拉宮由低向高的空間序列強調的則是諸法無常,常樂寂靜,由欲界循序漸進,循著“之”字形巨大條石階梯,精進修證,到達終極目標涅槃常樂的美學范疇。因而在建筑上,利用量度、比例和色彩、明暗等手段巧妙地象征和體現世俗的污濁和天國的極樂。

紅宮、白宮和“雪”由上而下呈三個層次段的縱向排列,無疑是藏傳佛教“三界”(無色界、色界、欲界)思想的充分體現。

城堡“雪”位于紅山底部,建筑有西藏舊政府噶廈機關、藏軍司令部、監獄、印經院及民用建筑,周圍城垣環繞,設東、南、西三門,城堡東南、西南建有碉樓,為典型的城堡建筑。按佛教來看,它是凡夫俗子們來往的世界,為食欲、情欲等有情之所,是欲界的象征。

位于城堡“雪”上的白宮,則利用空間組合,架構出一組組錯綜復雜的狹小空間,搖曳的酥油燈,幽昏的光影,狹窄的天窗,縱深幽遠的回廊,強調出一種神秘沉重的氣氛,七情六欲在此化為烏有,心中唯有對佛法、神靈的虔誠。禁欲主義在空間組合和光影調配中得到充分體現。佛教把人的“六欲”看作是成佛道路上的障礙,一切罪惡和痛苦的淵源。

紅宮中修建的五世達賴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高聳玉立,金皮包裹,珍珠、瑪瑙、翡翠嚴飾,號稱“世界一飾”。紅宮宮頂,歇山漢宮、雁隊斗拱,飛檐銜獸,經幢飛金。三座金殿和五尊金塔聳立云霄,金光閃閃,與日爭輝。梵我不二,解脫輪回之苦,涅槃極樂的佛國世界在此得到充分的體現。

禁欲主義和極樂世界在布達拉宮建筑上得到完美的諧調。布達拉宮構思獨特,建筑精美,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昭寺

心靈之軸

“到拉薩沒去大昭寺就等于沒去拉薩”這是大昭寺著名的喇嘛尼瑪次仁的話。在拉薩,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為“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你還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場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還有更多的人每天圍繞著大昭寺轉經,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擺開架勢,向過路的人唱經化緣。

薩迦寺

“灰白色”寺廟

薩迦,在西藏歷史上一直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地名。元王朝時期,西藏正式并入中國版圖,薩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因深得元朝統治者信任,而在薩迦建立地方政權,掌管全藏。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寺中藏有《貝葉經》、《布德甲龍馬》和《大藏經》,還有元代壇城壁畫、古瓷器等價值連城的文物,因此又被稱為“第二敦煌”。

如果沒有提前做功課,來到薩迦,你一定會疑惑眼前的建筑到底哪個才是薩迦寺。因為,一下車你便會被對面山上金碧輝煌、層層疊疊的宏偉寺廟所吸引,而在你身邊卻又矗立著一座灰白色建筑。是的,灰白色的建筑就是你要找的?!八_迦”在藏語里就是“灰白土”的意思。薩迦寺就是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和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還有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涂抹墻壁的。這也是薩迦派被稱為“花教”的原因。

真正使薩迦寺名揚海內外的,除了它獨特的城堡式建筑外,還屬寺中所藏的大量經文和為數不少的稀世珍寶。這些寺藏文物大致可概括為“經書墻”、“瓷器墻”、“壁畫墻”和“佛像墻”。

在安靜的午后,風吹動主殿屋檐下懸掛的銅鈴,發出清脆的聲音,為這個歷史悠久的寺廟在莊嚴肅穆中平添了幾分輕松俏皮。一群群鴿子在寺廟的建筑上飛飛停停,或許它們就是這樣世世代代陪伴著薩迦寺在輝煌與沒落的歷史中一年年流轉。

扎什倫布寺

活佛最多的后藏圣地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扎什倫布寺的金頂,我們跟隨著佛的腳步踏入了這座567年歷史的藏地寺廟。我們小心地隱藏起凡世中的貪婪和欲望,遮擋住浮世繪中的嘴臉,努力地尋找初來人世時那份單純,倏忽,自己的眼睛明亮的些許。

穿著藏紅色僧袍的喇嘛三五成群趕去經堂開始一天的功課,多布瓊大師陪在我們身邊,向我們這些企圖用片刻光影來長久銘刻歷史的人兒講述時間和成長。他懂佛,我們似懂非懂。多布瓊大師從十二歲開始與佛結緣,在扎什倫布寺學習經文和醫學,如今已經小有所成。他說寺廟的生活平靜安詳,因為佛法相伴,再多的喧囂也只是在門口徘徊。

但是近年手機和網絡的出現也改變了喇嘛們的生活方式,他們有了現代化的工具來接觸外面的世界、弘揚佛法。曾經被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摸頂祈福的多布瓊大師嘴角微揚,傳統與現代并行,正是他們所經歷的。

資訊站

黃教

格魯派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藏語格魯意即善律,該派強調嚴守戒律。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創教人宗喀巴,原為噶當派僧人,故該派又被稱為新噶當派。實行活佛轉世制度,最著名的像班禪大師,達賴喇嘛,帕巴拉活佛。自明清之際直到民主改革前,一直是西藏地方的執政教派。

創始人宗喀巴(1357-1419)出生于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地方,本名羅桑扎巴。幼年在噶當派寺廟甲瓊寺出家,依頓珠仁欽學顯教,對噶當派教義有了初步認識。1373年他到衛藏地區學經﹐先后從薩迦﹑噶舉﹑夏魯等派僧人學習。自1400~1409年,宗喀巴積極倡導僧人嚴守戒律,學經須遵循次第。1409年藏歷正月,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權闡化王札巴堅贊和內鄔宗(今拉薩西郊柳梧區)宗本南喀桑布及其侄班覺桑布的支持下,在拉薩發起大祈愿法會,參加的各宗派僧人1萬余人。法會后,宗喀巴又在帕竹地方政權屬下貴族仁欽貝和仁欽倫布父子的資助下﹐在拉薩東北40余公里的旺古爾山,建立甘丹寺,獨樹一派。

寺廟: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扎什倫布寺(位于日喀則),塔爾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附近),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夏河縣)

紅教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之一,相對于以后的其他三大傳承:白教-噶舉、花教-薩加、 黃教-格魯,它是舊派。歷史最久,教理從公元8世紀時傳下來,形成于公元11世紀。尊奉蓮花生大士為其始祖。其教義中最突出的就是所謂“大圓滿法”,認為人的心體本質上是純潔的,通過修法把心體安置于一個理想的境界,就成佛了。寧瑪一詞的意思為“古”或“舊”,寧瑪派即古派或舊宗派。修行者紅衣紅帽,可以娶妻生子,尤其重視“伏藏”。

寺廟:從朗達瑪滅佛后至十七世紀前,寧瑪派的僧人多散居于山中,沒有較有規模的寺廟。十七世紀時建立了六大主寺,再由主寺分出為較小的子寺。在歷史上,寧瑪派并沒有政教合一的領袖。以各主寺的住持為意見領袖。

多吉扎寺(上藏山南地區貢嘎縣的雅魯藏布江江北岸),敏珠林(上藏山南地區的扎囊縣),佐欽寺(中藏康區德格東北),雪謙寺(中藏康區德格),噶陀寺(下藏康區白玉縣),白玉寺(下藏康區白玉縣)

六字真言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唵(ōng)嘛(m?。┠兀╪ī)叭(ba)咪(mēi)吽(hōng)。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咒,源于梵文中,代表一切諸菩薩的慈悲與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擴展,其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至高無上,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

猜你喜歡
大昭寺喇嘛寺廟
《拉喇嘛益西沃廣傳》譯注(三)
世界文化遺產大昭寺文物古跡保護工程啟動
中東鐵路與三喇嘛借款
大昭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
八廓街,人文之街
西藏,一場闊別已久的重逢(1)做一名虔誠的信徙
喇嘛洞
從管理寺廟到監督寺廟*——民國時期宗教立法觀念的轉變
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藏傳佛教寺廟管理的思考
喇嘛“斗法”考——兼論忽必烈及元皇室獨尊藏傳佛教的由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