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園林綠化大樹移植相關技術措施

2014-10-21 19:53吳彥敏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修剪移植管護

吳彥敏

【摘 要】大樹一旦移植成活,就能在最短時間改變一座城市或建筑群的自然環境面貌。大樹不僅能很好、很快地發揮綠色景觀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樹形滿足不同的造型需求從而達到對所需移植地區進行裝飾的效果。本文主要說明大樹移植的意義及園林綠化大樹移植的相關管理養護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大樹;移植;修剪;運輸;管護

一、大樹移植在園林綠化建設中的意義

(一)提升園林景觀

一般園林景觀設計中,在以建筑特點展示自身意境美的同時,植物造景更是充分呈現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途徑。在對園林進行合理優化配置過程中,實現喬、灌、草等植物相結合的復層結構,進一步強調綠量和生態環境效益,設計方案上草、灌、喬的種植比例應保持在1:3:6左右。而以往實踐過程也表明,在耗水量方面喬木供水量遠低于其余植物景觀,而產生的生態效益則遠高于其余景觀。因此一些景觀效果好的大樹一旦成功移植,則會在最短時間內改變整個園林景觀和綠化生態效益比。

(二)保護古老、稀有植物物種

在國民經濟快速提升的同時,城鎮現代化建設也如火如荼展開,一些名貴、古老、稀有植物物種面臨被砍或絕種境況。大樹移植技術的開展和成熟,可將稀有物種轉移規劃之地,即有利于提升當地生態環境和生態植物鏈,也是保護名木古樹的最佳解決方案。

(三)有利于提升園林生態效益

園林綠化質量由園林景區綠化量決定,而綠化量取決于綠化樹木單葉表面積。據統計,一顆直徑 30cm懸鈴木,其葉面積為樹冠面積的 15 倍左右,而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進行光合作用方面大樹比相同單位面積內的草坪產值高約 6 倍左右,其吸塵量比草坪高約 5 倍,鑒于大樹極強的自我生長能力,其養護成本只有草坪的1/10。因此,園林綠化中對大樹進行有效移植對園林景區生態效益有較大提升。

二、大樹移植的技術要點

(一)前期準備工作

1.大樹移植的預處理

在城市園林大樹的實際移植過程中,應該事先對確定需要移植的對象進行斷根處理,一般情況下能夠提前 3 至 6 個月為宜,這樣可以盡快促成大樹生成新根。與此同時,還要對樹冠部分進行適當的修剪,以減少枝葉的蒸騰作用,從而穩定大樹自身的代謝平衡和水分運輸平衡,具體修剪量要結合樹木種類、樹木年齡、移植的季節以及生長的環境而定。

2.斷根縮坨

大樹移植能否成功,雖說與起掘、吊運、栽植和栽后養護管理技術等方面有密切聯系,但其主要成活原因其實取決于根系所帶土球范圍內細根的多少。在對近5年內未經過移植或切根的大樹,都要在移植前一年春季或秋季時,然后以樹干為中心,以大樹的胸徑的3倍為半徑畫圓,圓的外圍還必須開挖寬度40cm、深度50~70cm 的溝槽,并將溝內的根系全部切斷。在我們挖掘時,一旦遇到較粗壯的根系,就必須應用修枝剪或手鋸切斷才行,從而使其與溝內的內壁部位齊平才行,但為了保證大樹的存活率等問題建議保留兩至三條粗根不進行切斷。其后對移植溝內進行填土夯實,定期澆水等措施也必須及時進行。只有做到這些才可以在一定基礎上提高大樹移植的成活率問題。

3.樹穴的準備和處理

理想狀況下的移植季節是秋冬季。秋冬季節進行樹穴開挖,可以加速基肥的分解和土壤的風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大樹移植的成活幾率,然而實際的城市園林樹木移植施工并不可能像預先設想的那樣完美,往往很難做到選擇特定時間開挖樹穴。同時,樹穴的挖掘并非想象中隨意,需要施工人員能夠充分把握好適宜的大小和深淺,這需要施工人員通過對樹木規格和土層厚度以及坡度、地下水位的綜合分析來決定,不僅需要豐富的技術知識,還要有豐厚的樹木移栽經驗。在以往的園林大樹移植實踐中,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稍大的樹坑有利于大樹的根系生長和發育。

(二)樹木挖掘和運輸

1.采取正確的起苗和包裝

在起苗前適當疏剪一些枝葉,胸徑在 10~15cm 的苗木最好剪掉50%~70%的枝葉,以降低植物蒸騰作用,其成活率比移栽后再修剪和綁扎的成活率高出 5%~10%。樹木起挖時土球深度應根據不同的樹種確定。一般人工栽植的樹主根不會太深,而未經移植過的樹木主根較深,一般是起挖深度小于土球的直徑,深根樹種土球的深度也不要超過土球的直徑。

土球修成圓形之后,立即用預先濕潤的草包將土球圍住,并用濕潤的草繩橫腰繞, 7- 10圈,捆緊。將圍腰草繩捆好后就開始包扎土球,一般需要2- 3人同時操作。用草繩包土球時,將雙股草繩的一頭系在樹干基部,然后從土球上部往下繞過土球底部,從土球的對面再繞上去,將草繩每隔5- 8繞1圈,這樣從上繞到下,再從下繞到上,反復纏繞,就能將整個土球包住。

2.樹木的及時運輸及中途保護

在挖、運、種三道工序中要保持樹木內部的水分平衡。如果樹木對水分的需求等都有最低限度的要求時,若是缺失就會造成樹木的干枯死亡。因此,把握好挖、運、種三個環節,做到隨挖、隨運、隨種,是充分保持樹體水分平衡、保證新種樹木成活的最有效措施。在運輸過程中要做到輕抬輕放,帶大土球的樹木,要采用吊裝,裝車時必須將土球朝前,樹枝向后,輕輕放置。

(三)大樹定植

大樹運到后必須盡快定植,定植時按照施工要求,分別將大樹輕輕斜吊于定植穴內,撤除纏扎樹冠的繩子,將樹冠立起扶正,仔細審視樹型和環境,移動和調整樹冠方位,盡量符合原來的朝向,去除土球包扎物,將土球放至樹穴中央,調正樹冠并確保定植深度適宜,然后填土并分層夯實,并做好水堰。

三、大樹移植后的管護

(一)支撐

大樹種植后應立即支撐固定,以防傾倒。正三角樁形式最有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二)澆水

大樹移栽后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是提高移栽大樹成活率的關鍵。在大樹挖刨過程中,由于根系受到較大的損傷,吸水能力大為降低。樹體會因供水不足,體內水分代謝失去平衡而枯萎。因此,在栽后措施上應把水分供應作為關鍵。要在栽后連趕三水,第1次澆定根水,栽后立即澆透,邊澆邊用木棍插引水洞,引水下灌,確保將根系的底部澆透。第2次水在栽后第5天澆,第3次水在栽后第10天澆。以后可停水耬劃保墑。

(三)除萌

移植的大樹生根后,全樹上下常會憋發出很多萌蘗,為集中水分和養分,應將樹干2.5m 以下或樹干第1個分枝以下的萌芽除去。對樹冠上的萌芽,為了保留較大的樹葉面積進行光合作用,以盡早復壯樹勢,在生長期一般不作疏除處理,可在休眠期適當整理樹形。選留中央領導干和幾個生長方向好的主枝,將競爭枝、重疊枝疏除。

(四)施肥

移植大樹發芽后應及時補充肥料,由于根系吸肥能力弱,宜采取根外追肥,使用尿素、磷酸二氫鉀等速效肥料配置成濃度為0.3%~0.5% 的肥液,利用早晚時間葉面噴灑,待根系較多時再進行土壤施肥,土壤施肥應薄肥勤施,以防傷根。

(五)病蟲害防治

大樹移植后的緩苗期,由于樹勢較弱,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如各種類型的腐爛病、蛀干害蟲等,同時新生的萌芽或嫩枝,由于組織幼嫩,易遭受病蟲危害,如銹病、尺蠖、蚜蟲等。輕者影響光合作用,重者危及樹木成活,為此要及時防治。

參考文獻:

[1]于永君.關于大樹移植方法的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2.9.

[2]陳旭.園林綠化大樹移植技術初探[J].華章,2010.7.

[3]李偉達.大樹移植技術淺談[J].中國對外貿易,2011.10.

猜你喜歡
修剪移植管護
加強森林資源管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談如何做好海倫市天然商品林管護工作
天保工程森林管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基于FreeRTOS系統和LwIP協議棧的網絡通訊
西方音樂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移植”瘦人糞便能減肥?
內蒙古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后期管護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