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語言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體現

2014-10-21 19:53葉春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大學英語教學語言

葉春

【摘 要】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是人類認知能力的一種體現。在認知語言學中, 認知是指與人們學習和運用語言相關的認知。在運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則體現在要求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認知,感知,以及觀察,來把語言看作是一種認知活動,用來促進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

【關鍵詞】語言;認知語言學;大學英語教學;認知活動

一、引言

語言是認知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認知反映了文化、心理、交際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在言語教育實踐中,認知語言學及相關理論給外語教學帶來了許多新思路、新方法。它優越于其他重視規則的教授方法,是更科學、更體系化的言語教育方法,對改進外語教學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啟示,同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更好的效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積極借鑒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對于促進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大學英語教學是我們英語教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是現代外語教學的一部分。對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來講,需要的是比較全面的聽說讀寫的要求,而對于我們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講,英語的要求又是什么呢?我們的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了我們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同樣需要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F在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部分題型進行了改革,改革后的題型對學生的聽、讀、寫、譯等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對主觀題的測試,重點更是放在對語言的靈活運用上。

三、怎樣運用認知理論來指導英語教學

認知語言學家Andrew Radford (1999)認為: 語言是一個認知系統, 它是人類智力和心理結構的一部分, 是認知活動的產物, 是人類認識能力的體現。認知語言學以認知為出發點, 研究語言形式和意義及其規律, 研究與認知有關的語言的產生、習得、使用理解過程中的一些共同規律及其與思維、記憶有關的語言知識結構模式( 趙艷芳, 2001) 。

在大學英語語言教學中,怎樣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來指導課堂教學,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詞匯,提高學生認知、運用和欣賞語言的能力呢?

第一,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基本上是一種受傳統語言觀影響的語法- 翻譯教學法, 課堂上教學的內容大多數取決于教材內容。我國目前的大學英語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投入大, 效果小, 以教師為中心, 學生被動接受, 課堂以語法講解為主, 枯燥乏味, 效果差。固然傳統的英語教學法的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如果還運用傳統的功能法和語用法來教學, 那將會很難培養出具有實際英語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而認知語言學采用的是基于語用法的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學中適時引入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知識可以化解傳統語法教學遺留的許多難題。傳統的語法教學觀可以概括為三點: ( 1)語言系統是一個由封閉且分割的子系統組成的系統,與一般認知能力沒有聯系;(2)形式與意義、意義與意義之間的系統聯系被忽略; ( 3)非直義語言(如隱喻)的作用與地位沒有得到正確的認識與重視,因而在教學中沒有被關注。認知語言學理論能夠對以上基本問題提供不同而又重要的啟示。認知語言學不再把語言看成是由封閉而又分割的子系統,而是與各種不同認知能力以及各種經驗相聯系,追求發現各層次的型式和原則,那么對語言教學而言,有利于讓學習者把自己的經驗用于理解語言單位之間各種系統關系。

第二,我們還可以把認知語言學理論運用到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去,利用語言學習中的基本范疇理論、原型理論和隱喻概念等,對于促進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十分重要?;痉懂犂碚撜J為,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要重視基本范疇詞匯的講授?;痉懂犜~匯主要是指詞形簡單、構詞能力強、音節較少、大腦激活速度快、習得容易的基本常用詞匯(趙艷芳,2001) 。這些基本范疇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面對已有一定詞匯積累的大學生,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和詞匯使用頻率進行歸類和總結,概括出基本范疇詞匯并進行優先和重點教學,幫助學生從認知的角度建構一個以基本范疇詞為中心,相互聯系,范疇層次明晰的詞匯網絡結構,使學生形成“語鏈”。我們看待和觀察周圍世界時,范疇每時每刻都與我們同在,與我們觀察的方式同在。沒有范疇,我們將無法對這個世界進行正確的把握( Glass and Holyoake , 1986) 。例如,我們可以把常用詞匯總結成食品,旅游,商務等基本范疇,在每一個范疇內去尋找他們的相互關系,這樣去記憶相關單詞。同時,不僅是在本領域之內進行聯想,在各個領域之間進行聯想,從而記得更多的詞匯和理解更深刻的詞匯意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語言日益豐富、發展, 隱喻在語言中更加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說, 離開了隱喻, 絕大部分的抽象概念和新生詞匯都難以表達。 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如何利用隱喻的基本規律加強詞匯教學呢? 主要通過意義聯想,即概念的映射關系來挖掘詞語的引申義。一個詞不僅在某一特定的時刻、在某種系統狀態下應該具有幾個被人接受的意義。而且還具備在不失去原有意義的基礎上獲得的新的意義,也就是它的引申義,而這些引申出來的意義大都是有理有據的,是通過家族相似性以概念隱喻的映射對應關系而形成的。因此,在進行詞匯教學時,啟發學生進行聯想,解釋一些詞的具體義項與抽象義項之間的聯系,不僅可以使他們了解詞義的發展規律、深刻理解其演變機制、而且能幫助他們提高詞語運用能力。教師作為傳授知識的領路人,在認知語言方面要起到引導作用,要讓學生養成學會思維和觀察世界的能力,學會去感受和認識世界,提高他們的語言觀察和感悟能力, 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激發和培養其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并能有通過表象看清本質的能力,剖析各種語言背后的體制,理解隱喻中所蘊涵的文化底蘊,使學生對外語的習得不僅僅耽于字面意義,更應理解其背后所隱藏的真實意義和情感, 幫助學生把零散的語言現象通過隱喻組織起來, 在心理詞典中構成語義網絡, 便于記憶和提取。(王守元等, 2003)從而為掌握大量英語詞匯、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以及寫作奠定基礎。

因此,打破傳統的詞匯教學模式,把有關語義學理論,隱喻學理論等應用到詞匯教學中去, 以便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擴大詞匯量、準確地使用詞匯、牢記中英文的不同之處; 我們可以考慮各個詞項的內在結構,選擇適當的結構進行講解;我們還可以使用同義聯想的方法、反義聯想的方法和分析同義詞之間語義的差異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在進行英語閱讀訓練時,我們可以靈活運用語義學的上下義關系、同義關系、反義關系、搭配關系、利用語境語義關系等來指導閱讀,從而獲得更多有用的、正確信息。從最有用的、使用頻率最高的基本范疇詞匯著手,加強基本詞匯的多義、搭配、辨析及語用等方面的訓練,使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加扎實,從而更進一步幫助學生有效地擴大詞匯量,提高其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總結

認知語言學研究語言運用之道,使人們加深對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認知過程和規律的了解,將新發現的語言現象和規律用于指導教學,利用對語言認知規律的研究提高學生的認知意識、共性意識,培養語感,特別是在語言理解方面,加強認知和心智的培養,既教技,又授道,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認知語言學的引進和研究對探討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Glass A L , Holyoake K J . Cognition [M] . New York : Random

House ,1986 :149O150.

[2] 王守元,劉振前. 隱喻與文化教學[J ] . 外語教學,2003.

[3]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認知語言學大學英語教學語言
基于圖形一背景理論的英語簡單句的認知分析
基于認知語言學“事態把握”的視角分析日語學習者授受表達的使用
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翻轉課堂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多模態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建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