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體化模式在英語文學中的應用研究報告

2014-10-21 19:53王哲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立體化表演自媒體

王哲

【摘 要】本報告主要研究了在英語文學中應用立體化模式的方式,過程,結果及意義,進而展現了立體化模式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通過此次研究,我們發現立體化模式的可行性,同時立體化模式在英語文學學習中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陶冶他們的情操。

【關鍵詞】立體化;自媒體;表演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英語文學的理解和掌握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因為英語文學是英語語言的最高表現形式和最精華的呈現形式,也是因為文學作品是民族的精神,靈魂和氣質的最集中體現,是民族文化最凝練的表達形式。 因此,對于文學的學習就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文化素養的修煉,以及人文知識的擴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過去的學習只注重于對于文本內容和文字形式的泛泛記憶和死記硬背。這種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對于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并沒有更加深入持久的幫助。而本項目要研究的,正是立體化模式在文學學習中的應用。

現在國內對于立體化模式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教學模式上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在教學上通過多種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多媒體、網絡等現代科學手段,以及電影電視劇等媒介形式來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然而,這些僅僅是集中在教上,而如何在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技巧等方面研究的并不多。 對于立體化表演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研究的更少。人們還沒有對文學表演給予足夠的尊重和重視,也沒有意識到將文學表演和文學學習相結合是一種更加扎實有效又靈活有趣的學習手段。表演的魅力在文學學習中還未得到體現,表演對于文學學習的功能及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在現階段的學生生活和教學活動中,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標志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而所謂的自媒體即每個人自己都能成為媒體傳播的內容和載體。在這里提到自媒體的發展是因為自媒體這一形式的發展和創新激發了當今社會情況下大部分人的表演欲望和傳播能力,同時自媒體還兼具了傳播及記錄的能力。將表演這一形式與文學學習相結合,并把自媒體引入到表演的終端,使其成為一種傳播及記錄的工具,就會極大地刺激學生對于學習文學內容以及自身參與其中進行表演的興趣。也就是說,英語的學習也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獲和進步,同時利用自媒體還能使英語學習進一步獲得視野上的開闊和知識內容上的豐富和提高。

在自媒體發展的大趨勢之下,本研究將英語文學學習進行立體化探討,研究如何有效的學習英語,并在學習中享受快樂,并通過學習開發自己的潛能,激發自己的創造能力。本研究能夠深入挖掘英語文學立體化模式對于英語學習的提高和促進作用,為文學領域的教學和發展提供一條更加活潑,更為通俗的,更容易為人所接受并理解的道路。通過表演來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熱愛,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并激發他們對文學的興趣、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然而所謂立體化模式在英語文學中的應用,是指在英語文學的學習中建立一個立體的模式。這個立體,是指在文本本身以及文本所改編的電影的基礎之上,由學生表演文本,形成戲劇化的立體化效果。這種表演將原本二維的文本和平面上的電影立體化,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在以前的教學和學習之中,學生通過觀看英語電影或英語劇集來提高他們的聽力能力。然而這種立體化并不完整,應為它缺少了學生的實際參與,同時缺少了對于學生口語能力的直接練習。而學生本身具有自己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如果將這些能力加以發展,自己來改編文學作品并記下臺詞進行表演,才是真正的完整的文學立體化學習。因為它把文學作品從紙面變成了親身參與的形式,這將對學生的英語詞匯能力,口語能力,以及對文學的理解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對于英語文學學習的立體化,我們并不是說要把整本經典完完全全照搬出來去進行排練演出,而是通過刪減縮略,或選取其中最為經典的部分進行改編展示。這一形式已經在我們的英國文學課堂上進行了初步的試驗,例如在學習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時,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名著并進行分組排練展示,通過或正劇或喜劇的方式將這些讀起來或許生澀且讓學生難以提起興趣的名著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僅讓學生體驗到了表演的樂趣,更讓他們加深了對于文學本身的認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刻畫。通過后續調查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們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名著比單純教師講述知識點要有更高的參與熱情和興趣,對于文本的了解也更深入。

以本次研究中的重點活動——演繹莎士比亞名著《奧賽羅》為例,我們研究小組的四名學生從確立課題之初就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首先主要圍繞選取莎士比亞的哪一部著作進行改編描繪更合適展開,有的同學提出《羅密歐與朱麗葉》做為一部世人皆知的名著,其故事情節已經家喻戶曉,且已經被翻拍或搬上舞臺多次,所以并不適合我們進行進一步的創作和開發。于是我們將目標轉移到相對知名但又改變較少的著作上,同時我們的研究小組為四個人,所以在角色的選擇上也應該與之相符合。有同學提出可以將莎士比亞的短篇《馴悍記》與《麥克白》相結合,但是仔細研究和討論之后我們認為這兩部著作之間的相互連接并不太適合進行改編和再創作,因為兩部著作的人物性格及場面描寫相差較大。所以在指導老師的建議下,我們最終選擇了《奧賽羅》作為我們的主攻方向。確定文本之后的一大問題就是選擇哪一幕劇進行演練,在仔細研究過之后我們選擇了ACT IV Scene III 和ACT V Scene II, 這兩幕劇在整個《奧賽羅》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分別展現了奧莉薇雅和奧賽羅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同時暗示和引導了整個悲劇的發展。

選取方向之后,我們的準備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文本,更仔細研究了劇本的原著,以及戲劇原稿,從對白入手,不僅擴展了大量的單詞,更接觸了最原汁原味的文字。除此之外,我們還在老師的建議下從網上找到了多明戈版本的歌劇《奧賽羅》和美國演員拍攝的短片進行學習,逐步掌握了如何去把握每個人將會負責的角色。同時也進一步地了解了怎樣去解讀一本名著。在整個研究的最后我們將以視頻形式將研究討論及排練的過程記錄下來,發揮自媒體的功效,對我們的研究進行總結及匯總。

可以說在研究中,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對作品本身詳實的閱讀和理解,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閱讀時的語感。而以原文本為基礎的改編更是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擴大了詞匯量,深入掌握了重點單詞。

此外,在表演的過程中提高了口語能力,糾正了學生的口語發音,強化了口語表達,從而大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水品。

再次,通過表演,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鍛煉,增強自信心,同時研究小組內部彼此協作,培養了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合作精神。

最后,通過此次研究,我們發現立體化模式的可行性,同時立體化模式在英語文學學習中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陶冶他們的情操。文學是人文的最高級表現形式,在當今宣揚文化價值鼓勵文化消費的時代,對文學的演繹和熱愛更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

注:本文為東北電力大學學生項目《立體化模式在英語文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結項文章。

猜你喜歡
立體化表演自媒體
中國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項原則
構建“教會、勤練、常賽”的立體化學校體育新樣態實踐研究
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圖書選題的立體化經營思路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義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大眾文摘期刊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實現“內容突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