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中學生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動機的激發和維持

2014-10-21 19:53張沁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激發學習動機

張沁

【摘 要】高中學生在大環境高考制度的壓力下,對信息技術課程普遍缺乏合理的學習動機,對信息技術課程失去興趣和信心。通過創設合適教育情境、找準教育時機、寬容和鼓勵,激發和維持高中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合理的學習動機。

【關鍵詞】高中生;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動機;激發;維持

引言

信息技術課,學生普遍對它很喜愛,但是喜愛的原因不是因為課程本身,而是在信息技術課上學生可以玩電腦、上網、打游戲??信息技術課程面對的是叫好不叫座,學生真心去學習技術的少,熱衷提高自己素養的少,更多的是局限在“好玩”、“不用動腦”、“休息一下”等休閑課價值觀的定位上。信息技術課怎么了?學生的學習動機究竟在何處呢?怎樣激發和維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合理的學習動機,從而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信息技術課程,真正愛上這門課程。

信息技術作為新興學科,與傳統學科相比,在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有鮮明的學科個性。它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可以既動腦又動手,學生對它充滿新鮮感,它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由于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的新鮮感很快就過去了,學生找不到合理的學習動機,慢慢地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不務正業,懈怠了。特別是高中學生在大環境高考制度的壓力下,學習的重心都放在高考科目上,在時間緊張,課程業務重的事實面前,對信息技術課程普遍失去興趣和信心。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根本目的。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技能,形成個性化發展,還要求學生學會使用信息技術促進交流合作,拓展視野,勇于創新,提高思考和決策水平,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課程不只是機械地教學生如何操作計算機,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實際的促進意義。如何激發和維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合理的學習動機成為信息技術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對策一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次市級信息技術公開課使我有所啟發。本次課的題目是《信息的編程加工》這節課。因為我們學校選修的是網絡技術應用,因此這節課的內容不是考試的重點,而且,在講授中覺得無法下手,學生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只是略微涉及,沒有讓學生親自進行編程設計。而上公開課的老師卻有其獨到的授課方式。開篇的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在計算機中演奏電子琴,電子琴發出了美妙的聲音;在計算機中利用調色盤程序,根據自己的喜好調出了各種顏色;在計算機中的漢諾塔小游戲,利用計算機為我們解決了實際問題。計算機真的很聰明呀!學生感情自然流露,對計算機怎么能做這么多事情充滿興趣,自然地引出了本節的授課內容。然后,教師演示函數圖像的小程序,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新,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通過體驗這個過程,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和體會信息編程加工的原理。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學習的內容有難有易,有深有淺。對于又難又深的內容,我們不能一味地回避它,淺嘗輒止,而應該積極努力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首先可以引入貼近學生平時的生活的例子,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對內容進行簡化和分解,化難為易,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都有事情做,而不應該滿堂灌地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只看教師在講臺上獨自表演,學生只是看客而已。在新課改中,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是值得我們老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對策二找準教育時機,引發學生共鳴

有一次,教室里的投影機出現問題,班級電教員急匆匆地跑到我的辦公室里向我求救。我詢問了他投影機的問題情況,讓他調整一下教室計算機的屏幕分辯率試試看。果然,解決了問題。學生立馬發出感嘆,“老師真厲害”!我抓住時機,告訴他這只是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一個小皮毛,信息技術用處大著呢!學生感覺到,學習信息技術確實是“有用”的,至少可以在班級里展身手啊。還有一次,學生要組織學校辯論賽,需要一個“倒計時”的程序,又跑我這里來求援。我對他們說,我們是不是學習過信息檢索???能不能在網上找找答案呢?網上的寶貝很多啊。很快,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找到了理想的“倒計時”程序,解決了使他們最頭疼的大問題。信息技術的學習不是機械的計算機操作課程,要使學生感受到,經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他們掌握、了解到的知識確實能夠作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法。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要利用信息技術課程的實用性特點,使學生體會到學習信息技術不是為老師學,也不是為家長學,更不是為考試學,而是實實在在地為自己學,自己是學習信息技術的最大收益者,信息技術確實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實際問題。

對策三寬容與鼓勵,使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

對于學生的錯誤的答案,不要一棍子打死,這樣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有教學的藝術。學生在計算機教室的表現與在普通教室的表現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普通的教室,有的學生有可能從小就被套上“差生”的帽子,似乎在教室里不愿聽講不愿發言。但在計算機教室,似乎脫離了原有的固定的環境,個人的表現也有很大的進步。例如: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有些不好。我在課上對他們進行提問時,一開始,有的學生會紅著臉支支吾吾的,不置可否;有的學生就直接說不知道;有的學生甚至就坐在位子上不理老師。對于他們,我首先都會向他們微笑,會問問他們能不能再想一想呢,自己有什么想法和意見都可以和大家談談的。如果學生回答正確了,我會對他的回答給予肯定。比如表揚他:“善于思考”、“反應很快”、“很聰明的”、“很有自己的想法”、“具有創新意識”??使他能夠從回答問題中有滿足感,得到成功的喜悅;如果學生的問題回答不上來,我也不會批評他們,我會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坐下來再想一想,有新的發現可以再和大家分享。使他認識到,回答問題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即使錯了也沒有關系的,只要自己動腦筋思考了,老師都會給予回應。這樣,學生就會敢于回答問題,愿意回答問題,從而促進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思考,上課不懈怠。因為,不管對與錯,自己努力思考的表現都會得到老師和大家的肯定。如果學生的問題回答不上來,也可以問有沒有同學愿意幫助他呢?這樣,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能夠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最后,大家公認的“差生”,在計算機教室里卻是“炙手可熱”,讓大家刮目相看??傊?,對學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尊重學生,要關愛學生,要鼓勵學生,要督促學生,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每個學生都有值得贊美的地方,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并及時積極地加以肯定。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從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出發,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找準教育時機,使學生產生共鳴,真正把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對學生寬容與鼓勵,使學生得到認同和激勵,收獲成功的喜悅。通過這些方法,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充滿興趣和熱情,并有效地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參考文獻:

[1](美)H.C.林格倫著;章志光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美)Barbara L.McCombs,(美)James E.Pope著;伍新春等譯.《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01月.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課程激發學習動機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淺談新課程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講授法簡析
如何將教改精神與創新信息教學融合在高中教學中
激發中職學校旅游酒店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探
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方法
培養想象力,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