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踐

2014-10-21 19:53呂效一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有效性課堂教學

呂效一

【摘 要】課堂教學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生物實驗的作用,能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運用獨特創新的評價,促進學生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生物學課堂教學實現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標。勿容置疑,新課程改革受到教師們的歡迎,通過新課程的培訓后,教師們在接受新課程理念后,開始嘗試將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在實踐中我感受到,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組織學生探究性學習等都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把生物課教學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們從生活中學習生物,更會取得意外的收獲。因此,轉變教學理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是提高生物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課堂教學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人們學習時保持注意,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的極其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激勵人們產生力求認識周圍世界,獲取知識,探究事物內部規律的愿望,并伴隨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激發求知欲,調動自身和各種積極因素,使學習者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興趣屬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對認知活動起著指導、調節和強化的作用,是學習順利的心理條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觀察、深思生物現象、認識現象本質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感到興奮和激動,使之體會到學習生物學知識的樂趣和成功的愉快。

課堂教學生活化,留給學生更多的反思。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教學質量,更應注重育人的效果。一堂好課,不應局限于課堂45分鐘的效果,應留給學生更多的反思,有的甚至能讓學生受益終生。如環境意識雖然人皆有之,但學生往往會產生這樣一個錯覺:環境保護是政府的事,我們無能為力。所以,在學習《疾病與免疫》時,給學生介紹了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它可切斷消化道傳染?。ㄈ缂赘危┑膫鞑ネ緩???曜邮侵袊税l明的,而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但他們不自己生產,而是到中國來進口。日本人一次性筷子用了以后,不是隨手丟棄,而是回收制成紙漿,賣到中國,賺回買筷子的錢。這是耐人尋味的!不用老師多說,學生就會深切感受到發展科技,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喚起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對“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一耳熟能詳的標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發揮生物實驗的作用,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體的自然科學,現代生物科學的發展尤其依賴科學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學生在實驗中鍛煉其動手能力,掌握實驗的技能,更能激發其探索求知的欲望。實驗教學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觀察和實踐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如在做“觀察植物細胞”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兩個實驗時,因教材中文字表達的局限性和七年級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差一些,所以教師要逐步演示并指導學生實驗:撕下的洋蔥表皮不帶果肉——薄,就要撕得快;蓋蓋玻片時要強調使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水滴邊緣,然后輕輕蓋上,避開出現氣泡。生物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它以觀察和實驗為研究策略,而初中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直觀的觀察與實驗在學習中就更為重要。初中生物義務教育的新教材也正是將探究實驗放在了非常的地位,那么如何使這些探究實驗發揮其最大作用,是每位生物學教師必須解決的。

用好“實驗及標本”,是開啟高效課堂的新航道。實驗與標本是我們生物學科的特點,實現生物學課堂教學高效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實驗教學,加強直觀教學。近期使用的各種版本的中學生物教材,都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選編了大量的實驗內容。因此我在教學中盡量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才能,設計好教材中實驗的教學。通過學生大量的動手實驗,能夠增強學好生物學的信心,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三、獨特創新的評價是促進學生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只在于教師事先精心設計好的每一句教學語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師生雙向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充滿教育機智的教學評價的有效發揮。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停留于表層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銜接,而是在整體深刻理解文本和學生實際后煥發的自然而然的創設和生成。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機智幽默、生動優美的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風細雨、詼諧輕松,可以使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匡正糾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機智幽默、生動的評價語言,更是可以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

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薄安粚?!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我在教學中則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有時,學生說錯了,我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最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以鼓勵學生。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我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這一系列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和風細雨的老師,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么?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后地發言了。評價語言的確不應拘于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學習。有一種內在的魔力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教學達到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境界。技巧性、藝術性的評價語是形成這種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教學作為一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交互作用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進行的。任何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既離不開學生,也離不開教師,師生雙方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兩者缺一不可。在某種程度上,學生的行為還取決于教師的態度和行為,因為,學生正處于認知、情感、價值觀的發展階段,他們的知識水平和社會閱歷都有限,大部分學生對于自主學習還有一個適應過程,他們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教學過程的發展、教學節奏的調控、教學效果的評價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課程改革后的課堂教學已不再是教師所能預設的,而是呈現出雙邊共時、動態生成的特性。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教師做什么、怎樣做,也對其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廣大教師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創造出新的教育經驗,產生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猜你喜歡
初中生物學有效性課堂教學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新課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措施探討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探究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