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中學生不再“談文色變”

2014-10-21 20:09涂明琴
語文周報·初中教研版 2014年29期
關鍵詞:新課標評價作文

涂明琴

一、改善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表現自我、展現自我是每個學生都愿意積極去做的事情。新課標中明確提出:“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不拘于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寫下來?!边@就告訴我們對于作文指導要從學生的興趣著手,要想使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首先必須開啟他們興趣的大門。在作文教學中,一旦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動筆的強烈愿望,有了這種愿望,他們便樂于寫出自己心底的故事,寫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展開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這樣寫作對于他們不再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而將是一種快樂的享受和美好的訴說過程。

二、豐富作文素材,讓學生“能寫”

1.積累生活素材。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樣的文字?!奔毿挠^察是寫作的前提。作文教學應走出教材、走出課堂、走出學校,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如何觀察、如何捕捉生活素材,指導學生如何寫觀察日記、生活日記,從而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2.積累書本素材。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廣泛閱讀是提高寫作的基石。多讀多背,是讓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自讀自悟,體會語言的妙用,領悟寫作的技巧。積累書本素材,教師要加以指導,如怎樣選擇閱讀的書籍、如何分類寫讀書筆記、如何分類收集名篇佳句等都應提供技術支持。

3.積累網絡素材。網絡資源、影視歌舞、電子書籍等媒體為學生作文提供了豐富寫作資源,可有選擇地積累寫作素材。另一方面,有條件的學生也可運用網絡技術進行網絡作文,記錄自己的心理歷程,多角度積累寫作素材。

三、開放作文評改方式,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新課標規定:“在作文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組織他們自己修改和相互修改?!毙抡n標還強調:“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睂嵺`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

學生評改作文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自評自改。在對自己的作文反復閱讀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并評價。

2.互評互改。兩人一組,你改我的,我改你的,改后發表批改意見及評價。

3.輪流評改。你改我的,我改他的,他改你的,批改完后相互交換意見。

4.小組評改。四到五人一小組,由一位“小先生”執筆,讓所有參加的同學充分發表意見進行評改。

讓學生評改作文,這并不意味著教師放手不管,教師事先必須講清楚有關評改必須注意的事項、評改的具體要求,組織他們學習了解中考作文評分標準。這樣,學生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了別人的長處,使寫作能力不斷進步。

當然,除了指導學生評改作文外,我們也不能忽略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改,而且在評改中,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多給學生展示習作的機會

發表欲,是學生共有的心理。學生總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績展示給大家。即使是差生,表現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班上朗讀,這是口頭發表。還要做好精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訓練內容有:交流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交流的內容要體現出是自己最滿意的一次演講。每節課訓練1人,輪流演講,要求人人能上臺表演。通過演講,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提高了。除此以外,還以大組為單位辦小手抄報,每半個月出一期,讓每個人都投稿。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收到小報上、貼到墻上,心里真是比吃上蜜糖還甜。給了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我發現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練筆,作文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班級里形成了一種喜歡作文的氛圍。

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而流不歇”。我鼓勵學生讓生活走進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描述生活。其實,要讓學生寫好作文并非易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蔽蚁嘈?,只要長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勤積累,多思考、多練筆,就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猜你喜歡
新課標評價作文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