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014-10-21 20:07崔濤
數字化用戶 2014年20期
關鍵詞:主動性激發興趣積極性

崔濤

【摘 要】語文基礎知識、常識以及閱讀、寫作教學的一些知識原理、分析歸納方法和思路,重要詞、句、段的把握等,有相當一部分光靠學生自己的感悟也確實不能解決,再加上訓練的過程中必然要求教師指導,指導主要靠語言,因此,講授自然成了課堂教學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此激發興趣主動性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興趣;主動性;積極性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否教育好學生,直接關系到整個全民素質的提高。俗話說,對癥下藥。在語文教改實踐中,涌現出數以百計的教學模式,令人欣喜,但是,語文學科學生的課業負擔并沒有完全減輕。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就必須找出語文課堂教學中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原因。一個有成就的教師,特別注重處理好師生雙邊的關系,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能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友好關系,便會使學生感到精神舒暢,并積極主動參與各種學習活動。然而,現在的大多數學生課程多,壓力大,可支配時間少,這就大大地限制了孩子以后的發展,所以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已成為全社會的重要話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關系到培養創新人才的大事,這已成為每個教師的共識。但是,怎樣為學生的書包“減肥”,使他們從紛繁的作業堆中解脫出來,獲得發展自己個性和愛好的自由呢?據我摸索和嘗試,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做法。

1教師的講授是必要的,但是不要過分夸大講授的作用

語文基礎知識、常識以及閱讀、寫作教學的一些知識原理、分析歸納方法和思路,重要詞、句、段的把握等,有相當一部分光靠學生自己的感悟也確實不能解決,再加上訓練的過程中必然要求教師指導,指導主要靠語言,因此,講授自然成了課堂教學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必須”靠講完成教學任務與“必要”的講是兩回事。是直接的灌輸還是啟發式的講;是光講不練或少練,還是有講有練或精講多練;是講語文知識還是在講知識的同時講方法、講思路;是滿堂灌還是擇其精要則授之;是洋洋灑灑不著邊際還是緊扣目標講深講透;是語無倫次、貧乏無力還是精要有序、形象生動。前者使學生聽起來感到吃力,做起來感到頭痛,“必要”的講應該是后者。對于人物語言、動作多的課文,讓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課文內容。

2上好課,教學內容作業化

融課外作業于課堂教學內容之中,是一條既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能達到教學目的的捷徑。首先,要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改變“講深講透、一講到底”的教風,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授課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寓教于樂,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提高學生聽課的消化率。從“一課一得”、“一得一練”入手,以練代講、講文為練,使知識在課堂訓練中得到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得到提高。其次,采用“愉快教學”、“目標教學”、“異步教學”等優化教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下功夫。再次,運用多媒體設施開展語文活動,加強直觀教學,節省授課時間,達到快捷、高質、高量的目的。第四,改過多的課后書面作業形式為課堂上的讀書、背誦、復述、口答、自查互測等。課后練習集中反映了課文最基本的目的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將有關練習安排到恰當的授課環節中,課文分析理解好了,練習也差不多完成了,必須掌握的生字和新詞也結合課文去講,課外大可不必機械重復地抄寫了。

3 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感悟

學習的主人是學生,如果沒有主人積極主動的感悟,語文課無論怎么上都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學習論告訴我們:“教育情景中的學習可以定義為:憑借經驗產生的,按照教育目標要求的比較持久的能力或傾向的變化”。這就是說,學習首先是一種變化,必須是學生主體發生了內在的變化,即“能力或傾向的變化”。我們判斷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是否有學習產生,就要看他們內心是否發生了新的變化。差生之所以差,就是因為在相當多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并沒有用心參加活動,其思想、心理卻游離在學習活動之外。因此,要使學習有效、輕松,首先要讓學生直接地去感悟教材。感悟,包括感知和領悟。心理學研究表明:“感覺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開端,是知識的源泉?!彼?,在學習活動開始之時,就要先對學習對象進行感知,不僅要對其個別屬性逐一感知,而且要對其各種屬性作整體感知。語文課的工具性質和教材的例文形式,只有先通過學生的親身感知和體味,才能領悟到學習對象的內在意義。語文知識的廣泛性和內隱性也只有通過學生認真而系統的感知后才能領悟到其中的要點和妙處,漢語的表意性要靠感悟才能心領神會,“其義自見”。文學作品的含蓄性、形象性,要靠感悟才能深諳其義、印象深刻。也只有這樣,學生學習就感到輕松愉快。然而,在語文課堂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中,卻出現奇怪的現象,不是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而是一開始就架空分析課文中的某些考試可能考的段落,分析來分析去,學生始終不明白該段落的作用;不是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而是一開始就出一些習題,融入到習題指導上去,學生始終在這一段有幾句、幾個層次,這句照應哪一句,使用哪些方法等練習之間打轉轉。這樣,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更累。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忽視了感悟,并沒有首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感悟教材,這是學生課業負擔加重的開端。

4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激發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它對推動學生積極思維,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有重要作用,興趣與能力的培養極為密切,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愉快地積極地去學習,調動自主的內在潛能,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學生對某一件事或某一項活動的興趣越濃,與之有關的能力發展的就快。教師要利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問題。

由于采用上述方法,改革了課堂教學和課內外作業,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給學生留下更多個性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還給他們一個五彩斑斕、充滿歡樂的少年世界,使他們覺得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役。

猜你喜歡
主動性激發興趣積極性
激發興趣,走出誤區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初探
巧創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讓趣味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提供語言交往平臺,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預學的實效性
如何調動高校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