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完善大學生就業保障機制

2014-10-21 11:07龔先紅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保障機制就業大學生

龔先紅

摘要:隨著上世紀90年代的高校擴招,我國大學生就業人數逐年上升,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黨和國家政府將大學生就業問題列為國計民生的大事,并出臺了相應的保障政策促進大學生就業。本文試著從大學生就業形勢、就業困難的原因及國家現有的就業保障政策出發,提出完善大學生就業保障政策的更多建議,以期進一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促進大學生更好的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保障機制

根據教育部的官方數據顯示,僅201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有699萬人,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而今年有727萬人,再加上往屆待業學生,這個數字還要攀升,被稱史上最最難就業年,面對如此巨大的就業壓力,黨和國家政府已經將就業問題列為國計民生的大事。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傮w來說,大學畢業生具有較高的人力資本水平,是勞動力市場上的優勢群體。但現有教育培訓體系缺乏必要的就業市場需求導向,缺乏對創業行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結構上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存在脫節,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分析

整體來說,大學畢業生規模逐年增加,就業率逐年下降,待業人數逐年增加。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就業人數巨大

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為699萬,今年則再創新高,共有727萬應屆畢業生,再加上上一年及上上年未就業大學生,這個數字還要攀升??上攵?,大學生就業壓力空前,競爭也異常激烈。

(二)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勞動力市場上用人單位招不到滿意的員工,另一方面求職的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學校專業以及學生對各種職業的追求冷熱不均,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對實際工作眼高手低的現象屢見不鮮。大學生更傾向于輕松體面的工作,對工廠技術工種等不太感興趣,并且由高校剛畢業出來的大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結構不能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一些普通高校畢業的大學生還不如職高職中的學生有就業優勢。

(三)創業率低

國家出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大學生創業率不足百分之一。雖然國家的優惠政策惠及所有大學生,可是普通大學生申請項目和資金還是非常困難,讓很多想創業的大學生們望而卻步。再加上很多大學生空有創業熱情,沒有經驗、耐力和應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對市場又缺乏了解,對創業行為缺少研究,創業成功率低。

(四)大學生就業的空間分布不均衡

很多大學生在大城市中學習生活四年后,不愿到小縣城和農村等基層去,更不愿意到西部地區就業。在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教育部等5部委提出了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生活費補貼和助學貸款代償等舉措積極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鍛煉,去基層崗位工作[1]。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擴招

我們可以從下表看出來,自從2000年以來,畢業生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2014年畢業生的人數是2000年的7倍。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增加,找工作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就業也就越來越難了。高校的擴招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難度,但從國家長遠的利益看,高校的擴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個選擇。高校的擴招對大學生就業有影響,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響。

(二)大學生的就業意向過于集中

大學生就業的意向表明,70%左右畢業生就業出路主要是到各類企業和城鄉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就業或自主創業、靈活就業。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鄉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就業,而是包括了去各類企業(私營企業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等等)以及靈活創業的比例。其中自主創業的的比例只占0.3%,愿意到城鄉基層服務崗位的人數就不多了??梢?,大學生雖然多,大學生不愿到基層去工作,有業不就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問題突出的一個原因。

(三)大學生就業的空間分布不均衡

大學生就業大多數集中到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就業,愿意到欠發達地區工作的較少。其中廣州、上海、北京應屆大學生畢業生的首選,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區就業。有一項對3000余名本科畢業生的調查表明,首選到北京工作的高達74.8%,首選去中西部地區的僅有2%。這些畢業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堅決不干。這樣就造成了重東部,輕西部;重高層,輕基層的不合理分布[2]。如果大學生就業空間分布合理的話,就業問題就不會如此嚴峻。

(四)教育機制的弊端

我們的教育機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問題。有的專業過熱,出現了扎堆的現象,有的專業則無人問津,人才過缺。很多的大學生在大學白白地浪費了寶貴的青春,沒有提高自己的能力。這與大學教育的機制有關系,很多教育活動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務,沒有深入激發學生的潛能,注重知識掌握,能力培養欠缺。有的大學生反應,他們的學習水平和創新能力比高中時候下降了很多,而且為數不少。再有就是教學內容與社會脫節。大學生畢業后到工作單位不能快速勝任,需要長時間的培訓與鍛煉,這加重了用人單位對對新近畢業大學生的排斥。尤其是就業市場的主力軍民營中小企業不愿招聘新近畢業生。

(五)勞動保障發展不均衡

大學生就業保障政策發展不平衡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區間的不平衡,包括東部沿海城市與西部內陸城市的不平衡,大城市與中等城市的不平衡以及城市與農村的不平衡。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相對許多中心發達城市而言,邊緣城市、貧困區縣的基層相關福利保障政策尚沒有完全落實到位,無法為員工提供健全的醫療保障,無法提供基本的住房條件,無法得到公平的養老保障,而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在擇業時卻比較看重這些福利的標準。二是行業間的不平衡,包括黨政事業單位與企業的不平衡,國有大中型企業與私營企業的不平衡。相對民營企業和私人企業而言,大中型企業、外企和一些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擁有健全的人事制度、激勵晉升制度,因而除在薪資上比較穩定之外,由于財力充足,員工還可以享受住房、醫療、養老保險等方面的一系列社會福利保障。

(六)大學生自身方面

教育成本的逐年攀升推高了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值,大部分普通高校大學生初次就業期望月薪在2000到4000元以上。過高的就業期望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福利待遇之間產生的矛盾,導致部分學生寧愿待業,也不愿意“屈就”。另外,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也有待提高。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思想道德素質、專業技能素質、社會適應能力、心理素質及擇業技巧等方面的綜合體現,是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客觀反映,近年高校畢業生整體就業能力有下降趨勢。如今,少數大學畢業生中出現了就業履歷造假、隨意地簽約和毀約、極度缺乏敬業精神與團隊精神、眼高手低等不良現象,已引起社會與用人單位的極大擔憂,今年年初,還出現了一波90后大學生“裸辭”風潮,辭職的理由也千奇百怪,比如,起不來早床、失戀、想休息一段時間等等。

三、國家現已出臺的相關保障政策

本文所指的大學生就業保障政策,主要是指促進和保障大學生就業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等。目前,大學生就業困境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不合理布局,影響著千萬家庭的幸福、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經濟的發展等方面,因此,為促進大學生就業、維護社會的穩定及和諧、保證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國家已出臺一系列的政策。

(一)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激勵大學生創業、就業此《決定》明確規定了要進一步使工商注冊便利化,支持各種形式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并要整合發展國家就業創業基金、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方便大學生創業。同時還表示要由政府出資購買服務以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面對2014年空前嚴峻的就業形式,國務院召開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專門會議,并下發了關于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通知。通知給出了指導性方針,包括:

1、鼓勵去基層、小微企業和自主創業,通知在要求繼續落實好統籌實施基層項目等現有政策的同時,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例如,要結合城鎮化進程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基層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的就業潛力,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同時,對小型微型企業是吸納畢業生就業的給予補貼。通知還提出,2014至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通過加強創業教育培訓、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公共服務,引導和幫扶更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逐步提高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

2、加強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通知要求針對離校未就業大學生要創新服務方式,改進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

3、創造就業公平,推動人才培養,用人單位招聘要公平,消除歧視,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要公開[3]。

(三)《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

針對目前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知識和技能結構上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存在脫節現旬,國務院在今年5月作出決定,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決定指出,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統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尤其明確了要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4]。

四、關于完善大學生就業保障政策的建議

從目前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四大成因分析來看:大學生就業形勢不會再短期內發生變化,就業壓力將是長期而又艱巨的。國家在多個方面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引導大學生就業、創業,但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

(一)有計劃的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目前,有些省市已試點政府購買服務以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如山西、安徽。山西政府購買基層公共服務崗位所需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省財政廳將政府購買基層公共服務崗位所需資金列入年度預算,按時撥付給承接方。每個鄉鎮、社區開發1個公共管理崗位、1個社會服務崗位,每個崗位財政補助2.5萬元。每年年末根據實際聘用人員情況進行結算,并對承接方進行績效考核,并實行與后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掛鉤??己撕细竦?,繼續支持開展購買服務合作;考核不合格的,取消一定時期內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資格。根據該省鄉鎮和社區數,全年約可完成6800個崗位招聘。各省市可根據實際情況購買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用于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二)均衡發展各地區勞動保障改善大學生就業環境

各地教育部門,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要加大力度改善大學生就業環境,完善勞動保障保障政策,引導大學生就業擇地趨向平衡化。

(三)教育體質改革改善未來大學就業形勢

教育體質是一個大的體質,從小學到大學整個體質都有可能影響到大學生的就業,但就目前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來看主要是專業扎堆、教學重知識親能力、教學內容和社會脫節這三方面的問題最為嚴重。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可以說都是高校擴招引起的。因此,高校教育體質改革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

(四)進一步完善創業機制

高校要設立專門的學生創業服務中心,對有意愿創業的同學進行指導并全程跟進,而不是停留在紙上談兵。工商部門也要簡化大學生創業登記注冊程序,相關政府部門要對大學生創業專項資金加強監管,讓錢用到刀刃上。大學生自身要做好創業的準備,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等等。

(五)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

目前,絕大部分高校已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課程,據筆者走訪了解,這門課程雖是必修課,然而大多采用年級或專業集體授課,課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如筆者調查了解到:長沙某高校2015屆700多名畢業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只在大四第一學期開設五周課程,每周一次,每次四課時,對學生實質性的幫助較少。為大學生的終生發展考慮,職業生涯規劃要貫穿大學生四年學習,從大一新入校開始,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能力、興趣、所學專業,職業意向等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六)高??蓳袌鲂枨蠼ⅰ坝唵问脚囵B”模式

高校要多考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在學生學好專業的同時,有針對性提升學生素質和能力。同時,也可與企業合作,建立“訂單式培養“模式。這樣能有效緩解目前企業招工難,大學生就業難的矛盾,對大學生和企業來說是雙贏的好事。

(七)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求職和失業保障政策

做好大學生就業保障工作,應做好大學生失業保障工作,把大學生新失業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對一定時期內沒有找到工作的大學生給予安置和幫助[5]。進一步推廣和提高對農村大學生、貧困大學生、殘疾大學生的就業補貼。如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今年發出了《關于申報2014年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的通知》,對家庭享受低保的大學生、孤兒、殘疾大學生每人給予800元的求職補貼。

五、總結

大學生就業問題己經成為一個值得各方高度關注,同時,各方均在給予高度關注的社會問題,它預示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矛盾,關系到我國的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和中國教育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盧紅梅.我國大學生失業問題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科學探究.2005, (4)

[2]王曉扔.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G).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國政府網

[4]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 中國政府網

[5]朱艷.大學生失業保險制度建設的對策分析.商業經濟

猜你喜歡
保障機制就業大學生
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保障機制研究
大學生就業趨勢
中央發千億“縣級政府低保金”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關于印發《中央財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