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2014-10-21 11:07周建妮劉新梅李彩鳳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自主創新發展對策

周建妮 劉新梅 李彩鳳

摘要: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是陜西省經濟發展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對西安乃至陜西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深入分析了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依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促進其發展的對策,本文研究對政策制定能提供一定的依據,對相關行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IC設計產業;發展對策;自主創新

引言

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陜西省經濟發展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是推動陜西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核心與基礎,同時也是轉變陜西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以及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撐,而且IC設計產業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問題[1],值得理論界和商界研究。

在過去十多年里,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形成了京津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中西部地區等四個產業發展區域,產業規模也在持續擴大,其中,西安市地處西部,研發人力資源、資本投資等設計產業發展因素受限,設計產業的發展較為緩慢,極大地制約著陜西省經濟的發展。根據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可知: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銷售額也以平均每年超過30.5%的速率快速增長;截止2012年,銷售額達13.8億元。然而,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銷售額僅占全國的2.2%,而且與全國的數據相比,其增長速率也較為緩慢,整體水平相對落后,因此,如何加速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速度,如何提出有效策略是理論界和實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該問題能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能有效促進西安以及陜西省經濟發展。

一、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一)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設計產業在集成電路產業結構中發展狀況

西安是我國西部地區科學研究、高等教育、現代國防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西安一直是我國集成電路主要的科研與教育基地之一,具有相對完善的集成電路研發的技術裝備和雄厚的技術和人才儲備。經過50多年的發展,西安市已經形成包括設計、加工制造、封裝測試、設備與材料在內的完整的產業體系。目前,西安市有集成電路企業70多家,其中設計企業40多家,制造封裝企業8家,硅材料生產企業10家,設備制造企業8家,測試與分析中心3個,相關科研機構約18個,學歷教育機構8個,專業培訓機構2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以及以西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產業有良好的發展基礎。

根據陜西省半導體產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可知:截止2012年,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總銷售收入達128.44億元,占全國總產值的6%,年平均增長率超過30%,其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銷售收入為13.8億元,晶元制造業收入15.49億元,封裝測試業收入29.45億元,材料與設備業收入69.7億元。盡管自2006年以來,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開始高速增長,但是與其他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其占整個產業的比重從2005年至今一直徘徊在12%左右,而設備與材料業及封裝測試業的比重之和卻長期高于70%,見圖1所示。由此可知,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依然是以加工與制造為主的發展狀態,設計業還起到不到龍頭引領的作業,這種情形不適宜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

圖1: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各子產業占比

數據來源:陜西省半導體產業協會

(二)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整體建設情況

2000年11月,在國發[2000]18號文件的號召下,西安市繼上海之后建立起了全國第二個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集成電路設計西安產業化基地?;匾訣DA設計與服務平臺、測試分析平臺、培訓平臺、MPW&IP平臺和信息平臺為依托,構成專業技術支撐體系,以技術轉移平臺、招商與咨詢平臺、項目與合作交流平臺為依托,構成咨詢服務體系。于此同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被納入省委省政府“一線兩帶”建設和市委市政府“建強創佳”的重要內容。為此,省政府還專門印發了《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市政府也出臺了《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加速我市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關于軟件產業發展若干意見》, 為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優化政策環境的同時,市政府主管部門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扶持措施,建立起了相關的產業支撐體系;成立了由市政府領導掛帥的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以及由鄭南寧院士、沈緒榜院士為核心的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共同營造政策環境,形成了以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西安產業化基地為中心,高新區為產業基礎環境支撐,其他部門共同推進的良好局面;再者,市政府主管部門積極籌集產業扶持資金,支持產業支撐環境、投融資服務體系、咨詢服務體系的建設和新產品的開發,組建了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心,專職服務于產業支撐環境和咨詢服務體系建設,并成立了西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和西安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聯合西安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共同關注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投融資需求。從集成電路設計西安產業化基地建起成至今,在國家和省市政府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引導下,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無論是在產業規模、產業鏈完善,還是在自主創新、人才吸引和培養、公共技術支撐與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截止2012年,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實現總產值13.8億元,同比增長26.8%;而且,在過去的七年里,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以平均每年30.5%的速率增長,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出3.8個百分點,如圖2所示。

圖2: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產值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陜西省半導體產業協會

二、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和省市政府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引導下,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得到長足發展,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適用性人才不足和資金不足制約產業發展。雖然西安市各大高校為產業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畢業生,為產業的發展積累了基礎型人才,但擁有豐富設計經驗、對市場有著敏銳洞察力的高級設計人才和工藝開發人才仍無法有效地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企業普遍存在融資能力不強的問題,亟需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跨越式發展。因此,建立有效的工程化教育、職業培訓和技能訓練機制,以及構建起順暢的融資渠道,為企業解決適用性人才和產業發展資金的缺口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產業鏈整體弱小,行業缺少龍頭企業。西安半導體產業在“十一五”時期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在全國所占的比重仍然較小,產業鏈比較薄弱。從集成電路產業鏈各環節來看,雖然設計企業已有40多家,但設計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欠缺,支撐業相對滯后,材料和專用設備等配套企業較少,產業鏈各環節普遍缺少國際型領軍企業,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此外,目前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缺乏知名品牌,而且企業在研發力量、資金實力、生產規模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三)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低,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有待加強。目前,雖然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擁有100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但是多數并沒有形成生產規模,而且從知識產權專利到規?;a之間的過度也不順暢。再者,由于設計企業不能準確定位產品,造成了產品與市場的嚴重脫節,使得很多優秀產品與電子整機無法結合,應用推廣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科技成果的低質轉化制約了西安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發展。

三、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對策

(一)建立多方合作的技術和市場戰略聯盟??膳c世界著名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比如,Philips、Intel、NEC、國家半導體、臺灣威盛等加強戰略聯盟合作,從而在技術和市場方面開展戰略聯盟,同時可以提高IC設計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戰略聯盟也可快速推進集成電路的產業化進程。

(二)打造IC 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產業簇群

打破地區界限,打破地區觀念,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IC設計產業簇群,能形成大范圍的有一定規模的產業簇群,形成類似美國硅谷和臺灣新竹工業區的產業簇群,有利于利用簇群交易成本低和信息暢通有效交流的特征,加速產業簇群集聚力,充分發揮產業簇群對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的助推動作用,加速IC設計產業健康穩健發展。

(三)鼓勵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真正發展,必須建立在自主創新基礎之上。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得設計產業需要尋找技術突破口,努力自主創新,實現跨越發展。加強商業化自主知識產權設計技術,生產出可在國際市場領先的產品設計。同時,在項目研發中,多鼓勵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之間戰略聯盟合作,一方面,促進技術的交流,加速擴散,另一方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加速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跨越式發展。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支持主要集中在發展環境、產業政策和宏觀指導上。通過政府支持,能為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政策支持,比如稅收、研發、人才、資金和市場保護等多方面。借助政府的力量,能有效地規范金融市場,完善風險投資機制,為設計產業發展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

綜上所述,設計產業與制造和封裝、測試業緊密相關,通過發展設計業專業化服務,促進與制造業對接,是優化集成電路產業結構和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2]。為使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持續而健康的發展,我們還必須重視完整的IC產業鏈帶來的群聚效應,樹立以IC設計為龍頭,以IC制造為核心,帶動其他環節的發展思路,從而使西安集成電路產業具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并處于國際市場領先水平。

參考文獻:

[1]葉艷艷.經濟增長的核心因素分析[J].技術經濟,2006(5), P127-128

[2]李天舒.工業設計產業的市場需求環境和發展途徑分析[J].社會科學期刊,2010(2),P120-124

猜你喜歡
自主創新發展對策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
論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場現狀與發展對策
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LED照明系統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