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研究

2014-10-27 03:30韓敏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數學思維培養小學數學

韓敏

摘 要:在新課改實施之后,數學思維被越來越多的數學老師所重視,在教學中逐步改變為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教學本質。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內在練習快速接受新知識,用相應原理解決一系列問題,并且進行知識的遷移。本文就從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體現入手進行探討,并就如何對學生數學思維進行培養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思維 培養

通常人們認為學習數學就是學會加減乘除的運算,僅僅看到了數學表面的計算結果,而忽略了在進行數學的學習和解題過程中對于思維的培養,更忽略了數學和其他學科相互之間的聯系。要想學好數學,必須要有良好的推理、總結概括、觀察、想象等能力。而具備了這些能力,往往可以給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現實中某些問題的解決打下堅實的基礎。

1 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各方面的體現

1.1 數學思維體現在學生學習素質上

傳授知識并不是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傳授如何學習知識、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即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若在課堂的教學中忽略了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就會使學生養成死記硬背、不了解知識的原理等不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習效率降低,并且容易對學習產生厭倦。這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將來的高層次學習和工作技能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不了解本質的學習終究是表面的學習,不學會原理就無法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公式,只會生搬硬套,問題稍有改變就無法解決。

1.2 數學思維體現在學生判斷力、總結能力上

數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還體現在學生的判斷力和總結能力上。學生的判斷力表現為學生是否敢于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和老師想法不一致的時候勇于質疑老師、質疑教材,而不是一味的接受老師和教材教授的知識。學生的總結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自主總結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就是在老師講完部分知識之后,學生利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的內在聯系,歸納總結,形成新的知識網絡,從而思維創造力和思維發散能力得到提高。

2 培養小學生優秀數學思維的幾點看法

2.1 為學生營造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環境

古語有句話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提示我們學習和思考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方的忽略都對學生的培養有不利影響。而疑問常常是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起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設置疑問點,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進行大腦的思維活動。提問問題只是思維的一個起始點,它可以給學生思維的構建指明一個方向,思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還要有與獨立思考和同學探討的過程。在提出問題之后,引導學生獨立回憶學過的知識點,尋找相關的知識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再和同學進行討論,亮出自己的觀點,聆聽別人的觀點,然后對各種解題方案進行比較和思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定一個正確答案,而不是依賴于老師給出標準答案。在課堂中通過創意性問題,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思維狀態,并且通過邏輯表述來闡發自己的觀點。

2.2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所有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數學也是一樣。從心理學來說,如果能抓住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進行教學,其結果將是事半功倍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可以讓大腦組織更加活躍,對發現的新要素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造,也是培養數學思維的重要因素。筆者的經驗是,要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是智力因素的主要構成部分,主要是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并且透過現象看本質,并發現規律,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基本教學內容。人們對于知識的認識和運用都是以觀察實踐為基礎,然后再進行總結和推理,對于事物的想象和創造也是依靠觀察來實現的。有意識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并且啟發學生的想象力,不但增加了數學課堂的樂趣,也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3 通過動手實踐讓抽象問題具體化

在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足以解決數學問題之前,一些直觀的表述非常有利于教學。因此要加強實踐的教學,讓學生適當放下書本,走出教室去學習。很多事實案例都證明,動手能力的增強可以很好的促進思維的進步,很多科學發現也都來源于實踐。比如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授的千克、千米等質量和長度單位,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難理解。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帶學生走一段路程,讓學生感知千米的距離,或者讓學生動手稱稱一塊磚、一本書的重量,大概知道公斤的概念。在教授立體幾何的時候,讓學生動手做出邊長一厘米和一分米的正方體進行比較,或者用紙片剪裁出所學過的幾何圖形,掌握各種幾何圖形的特點和計算方法。又比如說小學數學中的“牛吃草”問題,牛一邊吃草,草一邊長,對于小學生來說何時牛才能吃完草是一個非常難以計算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將題目用實物具體化,用粉筆代替草,每次放入一根粉筆并且拿出兩根粉筆,代表長草和吃草的速度,直到牛將草吃完,這樣給學生直觀展示“原來的草+新長的草=牛吃的草”這一動態平衡的原理,方便學生建立方程等式。將抽象問題具體化,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去探索規律。

3 總結

在課堂上,老師要積極引導同學發散思維,提出創造性問題,引發同學興趣,讓學生動腦思考和討論,并且運用手邊事物對題目進行直觀的講解,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樣,學生一定可以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讓他們愛好數學,學好數學,并將數學思維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賈曉虹. 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啟發方法[J]. 學周刊,2013,36:175.

[2]安振璽. 趣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222.

猜你喜歡
數學思維培養小學數學
讓小學數學活動綻放數學思維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