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外語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培養研究

2014-11-03 10:46唐良玉
山東青年 2014年9期
關鍵詞:外語教師信息素養

唐良玉

摘要:隨著信息化在大學外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外語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教學改革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文章探討了外語教師在信息化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外語教學改革;信息素養;外語教師

一、引言

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軍事變革的重要力量。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早在上世紀90年就制定了具體的信息化發展規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美國克林頓政府于 1993 年 9 月提出的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簡稱 NII)建設計劃,俗稱“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計劃①,其主要目標是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綜合化信息服務體系和推進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作為社會大系統組成部分的教育,自然也是深受影響。我國在《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在推進社會信息化方面必須“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續推進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雹?/p>

大學英語作為大學里耗時最長、學時最多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關系到幾乎每一位大學生。近三十年來,大學英語教學一直在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不斷革新,但改革力度最大的當屬 2004 年初以來由教育部直接推動的基于信息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其核心內容是“各高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 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③顯然,在這一改革中教師的信息素質和信息水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莊麗娜④,李淑萍⑤,陳偉紅⑥,楊發青⑦等調查都表明,我國目前高校外語教師的信息化狀況并不盡如人意,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這些正是本文想要探討和關注的。

二、外語教師在信息化素養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教育信息意識薄弱。有些教師沒有隨著大學英語教學信息化的推進而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教學仍然以教材、黑板和粉筆為主,堅持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要課堂活動,采用語法、翻譯教學法,現代信息技術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這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大學英語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在于提倡學生自己發現和探究知識并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倡個性化教學、交互式教學和研究性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扮演導師的角色和助學者的角色。還有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信息化教學應以學習者為中心,重點在于培養學習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在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卻仍然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存在“五重五輕”現象,即重視教師的教而輕視學生的學,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輕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對課堂的控制而輕視對課堂的開放,重視統一化培養而輕視個性化培養,重視學生的接受性學習而輕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⑧

第二,教師信息素養不高。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主要是指信息技術素養,即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教與學問題的能力以及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一般認為,信息素養包括技術和人文兩個層面的含義:從技術層面來說,信息素養是指人們利用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從人文層面來講,信息素養反映了人們面對信息的心理狀態,也可以說是面對信息的修養。⑨部分教師因為早期的知識結構不同而對現代信息技術掌握不足,又因為年齡或興趣等其它原因而不愿重新學習,久而久之,他們逐漸對現代信息技術產生畏懼心理和抵觸情緒,在教學中會回避甚至拒絕使用網絡化信息技術。另有部分教師雖然具備信息化技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但在課件制作、網頁制作以及信息化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信息化活用技術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此外,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使得信息資源高速膨脹,出現了信息爆炸、信息危機的局面,教師如何才能給那些隨意而無結構的信息賦予結構和意義,如何為學生設計學習環境、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才能保證學生擁有查找、獲取、接受、判別并和別人交流他們所獲取的信息的能力,這些都對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戰。

第三,硬件條件限制。根據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在 2009-2010 年對全國 530所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所做的調查⑩,53.2%的高校建有大學英語教學專用網絡機房,平均每校有 343 個座位;有 78.2%的高校建有大學英語教學專用語音室,平均每校有 467 個座位。這些數據說明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視硬件設施的建設,為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提供物質條件,但這些機房、語音室主要針對聽說課程和學生自主學習之用,精讀課程還是在普通教室進行,很多教師只有在要參加競賽時才能使用上多媒體教室,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運用。

三、提升外語教師信息素養的對策

基于信息化的大學英語改革是大勢所趨,要保證這場改革順利地開展實施,外語教師信息化素質培養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亟待解決。為此,我們提出以下策略:

第一,轉變觀念,提升教師信息化意識。進入21世紀,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整個社會都融入到信息化當中,傳統的以黑板、粉筆為主的單一教學環境正在逐步被以多媒體計算機和普通教室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學習環境所替代?;旌蠈W習原有含義是指各種學習或教學方式的結合,其理念和思想在以往的教學中已經存在。Margaret對混合學習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她指出混合學習意味著學習過程可以是基于web技術結合(或者混合), 以實現某一教學目標; 是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或者非教學技術)的結合, 共同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是任何形式的教學技術與基于面對面的教師教學培訓方式的結合; 是教學技術與具體的工作任務的結合, 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或工作效果?;旌蠈W習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為主體,教師則主要起到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作用。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面對信息化帶來的挑戰要主動面對,與時俱進,轉變舊觀念,了解信息化技術在現代教育領域中的地位與作用,培養運用信息化技術促進教學改革的意識,并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大學英語改革當中,學習和靈活運用各種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以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

第二,提高教師的信息知識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的傳播、更新速度是其他工具所不能比擬的,這就對教師的信息知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知識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對信息進行收集、整序、利用和評價的能力。在信息化環境中,全球化網絡就是一個巨型圖書館,對外語教師信息知識能力的培養,目的是讓教師了解信息檢索的專業知識與各學科的知識,讓他們知道采用哪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可以獲得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信息,從而具備信息理論和信息實踐兩方面的能力。同時,教師信息知識能力的提高還可以使他們能幫助學生獲得、解釋、組織和轉換大量的信息。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第三,建立長效穩定的培訓機制,提高教師信息化運用能力。學校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方面應該建立長效穩定的制度,例如規定每個新進教師都必須參加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并獲得經過考核頒發的合格證;鼓勵教師利用寒暑假或者其它空閑時間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同時學校也要擴大培訓面,使絕大多數教師都能參與進來。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每兩年左右學校就會有一次信息技術培訓計劃,但涉及的對象主要是網絡中心的專任教師和各系部推薦的骨干教師,其他教師則再由這些受過培訓的教師進行培訓,但最終這樣的間接培訓只是走走過場,并未起到任何實際性的作用。

此外,培訓的內容也應做適當調整。筆者也曾參加過幾種不同形式的計算機培訓,在培訓之時感覺收獲很多,可在實際運用中卻時常無法自如運用。究其原因在于這些培訓主要側重于計算機技術本身,認為教師只要掌握了計算機技術,便能自然將其運用于語言教學。顯然,這種單純以技術操作為主的培訓內容,對外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能力難以起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培訓機構或高校需要及時更新教師發展項目的內容和方式,將技術培訓與語言課程設計整合起來,將重點轉移到以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和實施為主的方面來,將培養與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師積極接受信息化教育。學校還可以定期、不定期地聘請國內外教育技術專家深入到學校,并以專家講座、示范課、競賽課等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理論與實踐等全方位的指導,使教師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第四,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為教師信息化能力的運用提供保障。要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首先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資源建設,為培養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正如之前提到的,大部分高校都建有專門的網絡機房和專用語音室,但與學生的總數相比還遠遠不夠,可供實施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教室也遠不能滿足需求,高校在硬件建設方面還需加強建設,為教師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提供平臺。軟件方面,除購買相關出版社制作的軟件或學習系統外,還應鼓勵和組織信息技術人員和信息化能力較強的教師自行制作課件、開設網站,建立外語學習資源庫,為教師的教學科研及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提供豐富的信息源。

四、結語

自2004年至今,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當中的應用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信息技術拓展了教學空間,使之從單一的教室延伸至空中課堂教室和網絡虛擬教室;信息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和學習資源,互聯網將全球資源共享,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各類資料應有盡有;信息技術還轉變了“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更主動、自由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信息技術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它對外語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挑戰,外語教師要迎難而上,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只有外語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更深入的開展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人才,使我們在21世紀全球人才戰略競爭中取得優先權和主動權。

[參考文獻]

[1]李湘虹, 龐景安. 信息化浪潮[M]. 北京:京華出版社, 1998:??127-130.

[2]中共中央、國務院. 2006-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6。

[3]莊麗娜,孟凡一.對高校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5): 464-465.

[4]李淑平.高校教師信息素養調查研究[J].情報科學,2009 (6):851-853.

[5]偉紅.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地方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調查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2010 (7): 126-130.

[6]楊發青.平頂山市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現狀調查與分析[J].職業時空,2008 (4): 85-87.

[7]劉長江,吳鼎民.實施研究性學習,創新英語教學觀念[J].瘋狂英語(教師版), 2008(1):46-49.

[8] 李豫穎. 信息技術教學論[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8: 197.

[9]王守仁,王海嘯.2011,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9):?4-11.

[1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

[11] 劉文宇, 查吉安. 混合學習環境下的英語學習有效性研究[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9,(10): 23-26.

本文基金項目:2011年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混合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習策略的研究與實踐》(湘教通[2011]315號);2012年湖南科技學院教改立項項目《新規定下的大學英語分級分類教學模式探討》(項目編號:XKYJ20122005)。

猜你喜歡
外語教師信息素養
“互聯網+教育”下的外語教師TPACK框架構建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信系統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通識課
從信息流的維度探討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建設
大學外語教師信念研究之二
大學外語教師信念研究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