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通識課

2016-11-10 09:10李秀
計算機教育 2016年7期
關鍵詞:信息素養

李秀

摘要:如何借助MOOC和開放式教學團隊,將備受“基礎”二字困惑的信息素養通識課設計并打造成一門既經典又前沿,既有趣又有視野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

關鍵詞:MOOC;信息素養;普適計算思維;計算文化

1.背景

計算機課程,特別是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課程,要側重在某種技術的實踐應用上講授相關知識概念。對于第一門計算機課程,不僅要通過實踐環節解決學生后續的學習問題,還要讓學習者對信息技術建立一個系統的認知。目前,高校的解決方案無外乎兩種,一種側重應用能力,一種側重編程能力。前者強調培養普適的計算思想,后者強調建立計算思維。不論采用哪種方案,在課程建設和教改中,都備受“基礎”二字困惑,因為這是一門以生機勃勃的信息技術為內容載體,為各領域的專業人才鋪墊信息素養的公共基礎課程,課程講授內容的日新月異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學內容如何設置,才能既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又能幫助學習者系統梳理必備的知識和概念?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一線教師的課程建設。

近兩年興起的MOOC網課制作給這類既經典又須前沿的基礎課程帶來了機遇,如何借助MOOC將信息素養通識課打造得既有趣又有廣闊視野?筆者以清華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網課建設為例,介紹打造MOOC網課時的心得和經驗,和同行交流分享。

2.MOOC帶來了兼顧經典和前沿的課程內容框架

MOOC課程視頻制作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精致”搬家,線下視頻內容制作的多元化直接帶來的是教學內容呈現形式的多樣化。視頻一方面包括多年教學積累的經典理論部分,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參觀、訪談、講座等形式引入前沿內容,這樣的引入效率遠比紙介質教材出版高得多,也形象得多。

借助MOOC形式,我們將這門經典且前沿的信息技術基礎課打造成“文化”味道濃厚的信息技術通識課。我們把教學視頻內容分為理論、實踐、講座、訪談、線上參觀、特色等6種呈現形式(見表1),并盡可能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到每一次授課中,一方面從知識體系的角度解開信息技術背后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從應用實踐的角度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3.MOOC網課組成了普適計算思維的教學團隊

要及時打造一門有趣且視野廣闊的信息素養通識課,對于現有的教學團隊來說是有困難的,課程組決定采用開放的思路來制作課程。

雖然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是一門傳統意義上的“概論課”,但是借助MOOC制作,老師就能將平日里“口說無憑”的示例,采用現場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力求做到“有圖有聲有真相”。而且,出現在課堂上的不只有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隊伍,還有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會講述自己與計算機的特別故事,為學習者提供理解信息技術的全新視角。

例如,在聯想創新中心,我們與聯想全球副總裁一起探討,在即將迎來的可穿戴智能設備時代中,臺式機將如何定位?騰訊大數據部總經理以講座的方式帶領學習者走進大數據,聊聊如何在大數據中“精準”生活。通過線上參觀方式,我們與并行計算專家一道走進國家超算中心,探秘超級計算機強勁的計算能力。對于人人都關心的信息安全話題,課程的視角竟然是從黑客角度展開的,這離不開360網絡安防中心的支持。更有意思的是,風投專家、資深創業人也被邀請到課堂里,一位談談他具體投資并參與研發的一款手機APP,一位則從技術革命到行業革命的角度探討信息技術交叉應用的魅力……

正是這樣一支開放且具有普適計算思維的教學團隊,真正做到立足當下,將過去與未來串聯起來,不僅讓學習者能夠從身邊的文化現象感受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的信息技術,而且還能從不斷涌現的各種新技術、新名詞和新應用中“未卜先知”地去鑒別信息技術。彩蛋連連的MOOC版計算機文化基礎變成了一門人人都需要的計算機入門課程。

最后,用一位教師學員對該門課程的點評作為文章總結:清華大學的這門課程真正把“計算文化”作為了課程的主體,介紹“計算機基礎”的課程很多,僅從知識層面上說,有很多課程都很精彩,但從“情懷”的角度說,其他課程怕是難出其右。只能感慨,不愧是清華。

猜你喜歡
信息素養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信系統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從信息流的維度探討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