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人 精明而小氣的“愣蒙人”

2014-11-15 13:20siberrina
環球人文地理 2014年7期
關鍵詞:撲克呼和浩特春筍

siberrina

在呼和浩特,扎堆玩撲克的“老頑童”會像孩子一樣賭氣,或借著突然吹來的風耍賴地扒拉掉一把爛牌;女人們逛遍整個菜市場只為省兩毛錢,刷卡買衣服卻毫不吝嗇;“小男人”在聚會時理直氣壯地讓別人請客,卻為博美人一笑而大把大把地花錢。這群“愣蒙人”,可以一天三頓只吃羊肉還不需要變花樣,那超大份的“一鍋燴”能嚇壞外地人……

當你走到一座城市,發現每一條街道的指示牌上,都有著彎彎扭扭的蒙語和漢語同時存在的時候,毫無疑問,這一定是內蒙古的某座城;當你再看到飯桌上一大鍋一大鍋的燴菜悶面和一大盤一大盤的涼拌莜面,并對自己的食量產生懷疑的時候,那么你基本可以確定,這座城就是呼和浩特了。

在騰格爾低沉的聲音中,一曲《天堂》勾起我們對草原的無窮想象,大青山下的呼和浩特人已經在他們的“天堂”里策馬馳騁,那里有藍藍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綠綠的草原和群群的牛羊……

愛“戳火”的呼市人 會“耍賴”的老頑童

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青青的牧草尖上,北風喚醒了沉睡在草原懷抱里的“青城”,呼和浩特人的一天也就伴隨著風沙開始了。雖然,這里的風沙并不大,但來得卻特別突然,那說變就變的氣候,很像這座城市里人們的脾氣。

清晨的小區廣場或各大公園,往往是老年人施展“一技之長”的好去處。他們會起個大早,分頭到各處去跳廣場舞,或者吼上幾嗓子民歌,一些“老兵”還會懷舊地唱起革命歌曲,在他們滄桑的回憶中,或許裝滿了沉甸甸的人生故事。

等到日上三竿,“晨練”結束之后,這些老年人往往就跟孩子一樣玩起來了,簡直就像“老頑童”。10點左右,他們從廣場轉戰休閑娛樂區,4個人組成一個“撲克團”,玩起一種本地流行的游戲——“打大尖兒”。這種類似“拖拉機”的撲克游戲講究與對家合作,分成兩方對抗。運氣好的時候,他們可以兩人合作,心平氣和地玩一整個上午,“戰斗”氛圍和諧而愉快;運氣不好的時候,一兩輪下來,可能王老太就吵著要換搭檔了:“nia(方言,意同“人家”)色鬧甚了?載還能耍了?”(“你們看他在干什么啊,這還怎么玩?”)對面的搭檔李老漢也氣呼呼地把牌一摔:“料料,甚也巒求不成!” (“你們瞧瞧,她就是什么事都做不成!”)兩人這么一賭氣,“撲克團”只能不歡而散。

有時候艷陽高照,幾人玩得正盡興,狂風突起,揚起一陣沙塵,這“不速之客”的打擾,最是讓人“戳火”(生氣)——它常常會隨意地卷起撲克牌,亂扔一氣。但是玩得興致高昂的呼市人,不僅脾氣像孩子,有時候還懂得借助這說變就變的“天時”,化被動為主動。

所以這“風大爺”的攪局,有時候也未必是壞事???,那位李大爺半瞇著眼睛,瞅著自己手里的牌,怎么看怎么憂愁,再瞅瞅左右兩家臉上的喜色,心里直打鼓。要是這時候“風大爺”駕到,他保準順勢把手里的牌一扔,還要把桌面上的牌也扒拉幾下:“則灰個泡天氣定蒙間倒抽開蘭,欠欠兒撮害額一把好牌!還得重新抬牌……” (“這風又來搗蛋哩,壞了我一把好牌,重新拿牌吧……”)

精明的小女人和摳門的小男人

呼市人的性格在酒文化里滲透得淋漓盡致,熱情奔放、不拘小節,但有點出了名的“摳門兒”——不過呼市本地人把這叫做“精明”。

話說李太太去菜場買菜,瞄了一眼菜場最東邊攤位上的春筍,問了聲老板“載個1經多錢蘭?”(“這個1斤多少錢呢?”)“3塊2!”她搖搖頭,霸氣地走到另一個攤前:“載1經多錢?”“3塊1?!彼簧岬乜纯催@個攤位上的春筍,繼續前行,問遍整個菜場,最終選定了一家無人問津的攤位??吹綌傊魇莻€老頭兒,她撿起一根春筍,嘴角浮現好幾道欲要嫵媚卻難以上翹的笑紋:“載1經多錢?”老頭兒也熱情地回應:“3塊1!”她熟練地討價還價:“便宜點哇,明兒個還來買喲?!薄昂冒?!那就3塊,要幾個呀?”“1個管夠蘭!”李太太心中暗喜,以為攤主中了她的“美人計”,這可省下2毛錢了。

她美滋滋地回了家,把剛買回的春筍左一層右一層地剝,結果最后只剝出一根鉆滿了蟲子的細細的空殼?!拜d狗的,載還能了?”——她圍裙也來不及解,氣沖沖地轉頭就奔菜場去“討公道”去了。往往遇上這種情況,攤主就會咬定不認了:“可真有意思了,我可沒見你在我的攤位上買過菜!”誰也不肯善罷甘休,為了幾毛錢,甚至不介意在菜場大吵一架……

“摳門兒”的同時,呼市人又好面子,特別是女人,給自己穿著打扮,花錢那是眼睛都不眨的。聰明的溫州人在呼和浩特開發了一個又一個讓女人們“傾家蕩產”的基地,比如熱鬧紅火的維多利亞商城,那可是赴湯蹈火也要沖上去消費的地方。有錢的沒錢的,有地位的沒地位的,都要湊到這一地帶,從地下負1層超市逛到地上18層的飲食區,中間還不會漏掉14層的電影城……

來這里的女人大把大把地刷著信用卡,簽名是丈夫的;有些直接付現金的女孩子,掏兜兒的也往往是貼心的“小男人”。一旦男人不掏現了,女孩子就會生氣:“額鬧不機密你一天間是做甚了?”(“我不知道你每天想要做什么呢?”)這個時候,小伙子會笑嘻嘻地拉住女孩子的手認錯:“小個袍子,爺錯蘭(小寶貝,我錯了)!”要是知趣的小伙子,他還會甜言蜜語地向女生討好:“你個灰猴兒可表毛蘭,鬧的爺心壑兒撲煩的(你別生氣了,這樣讓我覺得好心疼)!”若還不見效果,就只得使出“終極殺手锏”了:“看nia niao的,不就點小錢兒嘛!”掏出錢夾“爽快”地付了現金,趾高氣揚地摟著女孩走了……

呼市人掏錢時的這種“肉痛”,可是時常體現在“小男人”身上的,要是與朋友聚會,他們多半都會在臨近結束時悄悄溜走,哪怕被發現了,也會理直氣壯找個托詞:“沒事的,讓nia請吧,nia報銷磕……”

“雜碎就焙子,幸福一輩子”吃不完的大鍋,喝不完的酒

呼和浩特由兩部分組成:明朝所建的舊城及清朝所建的新城。傳說當年參與建設這兩城的勞工們的主食,就是一種叫做“焙子”的回民面點——可以這么說,呼和浩特就是一座“咬著焙子建起的城”。

焙子是呼市人每個早晨都不忘去吃的早餐。當然,正宗呼市人還得加上一碗烏蘭花的羊雜碎——有種說法叫“雜碎就焙子,幸福一輩子”。若要清淡點,就來碗阿媽家的奶茶,或者“牛舌頭就咸菜”也不失為一種享受,如果還嫌意猶未盡,那就不妨再來一屜燒麥……

外來者看著這一大幫子人,圍著焙子、雜碎、奶茶、燒麥吃上一個早晨,心想大概下一頓就該直接省了吧??墒呛羰腥嗽谏衔?1點剛過的時候,就又要準備中午的羊棒骨、手抓肉,還有涼拌的武川莜面了。中午吃飽喝足,傍晚還要再來二兩小酒,整點牛街的羊肉串——當然了,這根本就不算晚飯,因為作為正餐的晚飯,怎么少得了羊肉呢?!于是,內蒙人就被叫成了“愣蒙人”,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傻呼呼”地只吃一種羊肉,而且一天吃三頓,也不需要變花樣。

不過,“愣”雖有“一根筋”的意思,但也有“實在、堅持”之意,雖然文化的大交流、民族的大融合讓呼市人接受了來自草原以外的新鮮事物,但對于吃的習慣和堅持,卻在他們身上代代傳承。

蒙古族人的好客聞名天下,所以每當有客人來時,呼市人巴不得“掏肝掏肺”,將自家最好吃的東西全拿出來。由于游牧民族經常需要遷徙,太多的鍋碗瓢盆不方便攜帶,所以一般家庭的廚具都特別“大個兒”,所以就出現了今天飯桌上讓人驚爆了的“大份兒”一鍋燴——在他們看來,一桌人圍著一個鍋吃,也方便敬酒與劃拳。

實在而又厚道的內蒙人將這一習慣延續至今,所以,如果外地人到呼和浩特的餐館吃飯,要是沒有好心的服務員為你推薦最合適的分量,你一定會被自己點的菜嚇倒。

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只要會說話的都會唱歌,只要會走路的就會跳舞”,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有唱不完的歌和敬不完的酒。遇到美麗的蒙古族姑娘端起酒杯向客人敬酒,豪爽的客人往往是接過來一飲而盡,姑娘取回酒杯,會斟滿了酒,再次敬給客人。如此三四杯下肚,怕是有點招架不住了,便問主人:“這是算怎么回事呀?”主人提醒了“呀呀,nia還?。]有)唱完了,你當噌一個蛋喝光蘭(你咕咚一口就喝干凈了),你可夠厲害的,nia不抬你抬誰了……”這種“歌聲不斷,酒不斷”是在當地酒桌上的習俗,不了解的外鄉人,往往只能一杯接一杯“心甘情愿”地喝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歡
撲克呼和浩特春筍
呼和浩特之旅
聞侄女考取清華大學
像杭州人一樣吃春筍
玩撲克學數學
青青的小春筍
撲克英雄傳
一副“文革”時期撲克賣5萬 撲克收藏成新寵
巧擺撲克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