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論視閾中的當代中國之“審美泛化”現象

2014-11-22 02:24趙寶軍
理論導刊 2014年11期
關鍵詞:價值評價價值論生活實踐

摘 要:當代中國社會鋪天蓋地般的“審美泛化”已成為一種強力介入人的生活實踐并使“美的幽靈”時刻滲透于“物性”和“心性”層面的社會現象。以價值哲學的視閾觀之,一方面,從價值“效應論”的界定出發,審美泛化使人在知、情、意、需、能諸方面顯露出了新的特征。另一方面,從價值評估的理論出發,對審美泛化現象的價值評價應該以“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為評價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理解審美泛化勃興的社會歷史必然性。

關鍵詞:價值論;生活實踐;審美泛化;價值評價

中圖分類號:B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4)11-0048-04

基金項目:寶雞文理學院2010年重點科研項目“審美泛化現象的哲學反思”(ZK105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趙寶軍(1982-),男,陜西鳳翔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寶雞文理學院哲學系講師,研究方向:價值哲學。

“審美泛化”無疑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和社會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其意義已經突破了原來的文學理論與美學的界限而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致于有學者指出:“審美泛化已成為當代社會理論家把握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大命題?!盵1]在中國,自從審美泛化在本世紀初被一些學者發起討論以后,有關此問題的思考與研究便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很多學者從美學、文學、文化、社會歷史、政治、經濟等視閾或者綜合運用多種視閾對審美泛化現象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富有價值的觀點。但囿于學科的局限性以及“擬科學”思維方式的影響(對此現象只作事實性的描述,而不作價值判斷),在審美泛化對人的價值(對人的現實的生存狀態的全面而深刻的影響)以及如何正確評價審美泛化現象方面稍有欠缺。因此,本文嘗試從哲學價值論的角度探討上述存在的問題。

一、從“唯審美”到“審美泛化”的反思

誠然,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傳統審美觀表現出了強烈的“唯審美”的傾向,即強調審美的“超越性精神體驗”“無利害性”“非現實性”“拒斥商品性”“審美與生活對立”等重要特征。但自工業革命以來,“市場的邏輯”“資本的邏輯”“技術的邏輯”瘋狂地席卷著整個人類社會,并已成為塑造人類社會的重要力量。20世紀60年代,美國文藝批評家費德勒(L·Fiedler)高呼“跨越邊界、填平鴻溝”,并以此來消解藝術與非藝術、審美與非審美、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而要求藝術向亞文化開放。于是,壓抑在人們心頭已久的審美“烏托邦”、幾乎專屬于“精英階層”的審美專有權落入尋常百姓之中,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傳媒技術的手段向日常生活大肆擴展,使得“美的幽靈”時刻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亦即將審美原則應用到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日常事物,從而出現了“審美泛化”的現象。正如德國當代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沃爾夫岡·韋爾施所說:“毫無疑問,當前我們正在經歷著一場美學的勃興。它從個人風格、都市規劃和經濟一直延伸到理論?,F實中,越來越多的要素正在被披上美學的外衣,現實作為一個整體,也愈來愈被我們視為一種美學的建構?!盵2]3-4同時,韋爾施對審美泛化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反思,認為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日常生活審美化,即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街心花園,甚至包括人的身心等都在經歷著一場審美化的過程。第二,技術和傳媒審美化,即新材料技術的變革導致生產過程的變化。同時,社會現實經傳媒,特別是經電視傳媒傳遞和塑造以來,也經歷著劇烈的審美化過程。第三,生活實踐和道德方向的審美化。道德本身被打上了審美的烙印,任何時候都總有多種可供選擇的道德規范,這些規范之間往往還是相互沖突的。這時人們的選擇往往就帶有明顯的審美化色彩。第四,認識論審美化,即美學在基礎層面上直接從屬于知識和現實以及真理、知識和現實越來越具有審美的外觀。[2]

毋庸置疑,韋爾施敏銳地洞察到了審美泛化在當代社會表現的四個形式,為我們繼續深入地思考此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發。在我國,很多學者聯系中國的社會現實也反思了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及其對人的影響或作用。但應該指出的是,這些反思尚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對審美泛化問題的討論更多地囿于美學和文學的界限,從而缺乏從當下“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出發進行討論的實踐思維,導致了人們對其“恨之不留,愛之全取”的極端態度。比如,極力推崇傳統審美觀超越性精神體驗所具有的養育心性、提升人的精神品格的功能,認為審美泛化使得審美與藝術走向庸俗和墮落的觀點缺乏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代傳媒技術和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的發展程度的深入分析,更沒有具體地、歷史地揭示出這個不可遏止的社會現象與人水乳交融的情境。因此,不管這種批判顯得多么的慷慨激昂、義憤填膺和正義凜然,仍然難逃抽象審美主義和道德理想主義的批判模式的窠臼。與此相反,有人認為審美泛化體現了民主化及弱勢群體的利益,即“審美與藝術活動不再是少數精英階層的專利,也不再局限于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等傳統的審美活動場所,它借助現代傳媒,特別是電視普及化、‘民主化了,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3]這種對審美泛化持盲目贊成和接受的觀點忽視了其“魚龍混雜”的現實特征。實際上,審美泛化的消極作用很多,而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與審美泛化緊密聯系的消費主義控制整個社會生活的境地禁錮了人的政治和文化自由,人們幾乎將全部目光聚焦到自己物質生活的滿足方面。二是審美泛化導致從“藝術”走向“娛術”。

第二,立足于當下之中國“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審美泛化對其產生了哪些影響?誠然,不管是從美學、文學,還是從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討論審美泛化問題,其終極的指向都是對“人”的思考與關照,或者說,正是通過文學、美學、經濟學等學科來體現人的生存狀態。但是,在上述學科視閾內探討審美泛化對“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的影響顯然只是間接的,而且也是不全面的,從根本上來說,應該上升到哲學價值論的高度,即直接以審美泛化(客體)對作為主體的人的影響和作用的高度。endprint

二、“審美泛化”的價值

雖然對價值定義的言說像是在描述一個“四不像”的類屬,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理由,但這是價值哲學中的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我們傾向于贊同這樣一種觀點:“價值”屬于一種關系范疇,它存在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關系之中,是“客體對于主體的作用和影響,即客體對主體效應”。[4]如果客體對主體產生的是正效應,那就是正價值;反之,就是負價值。

立足于對價值的“效應論”界定,“審美泛化”的價值就是指它對人的作用和影響。那么,在當代中國,這些作用和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眾所周知,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實踐活動就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體因素里起了支配作用的就是認知、情感、意志、需要和能力。作為一種強力介入人的生活實踐并使“美的幽靈”時時滲透于“物性”層面(“大眾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作為經濟策略的審美化”)和“心性”層面(“新材料技術”“通過媒體建構現實”)的社會現象,審美泛化對人的知、情、意、需、能諸方面產生了作用和影響,并使得人在這些方面顯露出了新的特征。

1.認知和需要:追求“眼球”刺激的審美形式外觀。認知是主體為了某種目的而運用一定的中介手段對特定客體能動地思考和探索。這種行為的最終目的還是為獲取價值(掌握規律,服務于人)。但是在審美泛化狂潮的席卷下,人們的認知表現出追求“眼球”刺激效應的特征,而且這種特征的對象往往表現為“物性”層面,即通過審美裝飾因素的滲透而賦予“物”以形式美感來刺激人們的“眼球”,如精致美觀的商品包裝外表、美輪美奐的建筑物、鱗次櫛比的商場等等無不顯露出現實的審美裝飾。在這方面,大眾傳媒所具有的平面化特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般認為,所謂“平面化”是指以電子處理器為載體的大眾媒介的廣泛流行使得信息傳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從而使信息本身和我們對信息理解淺表化,不可能有以往印刷媒介時代的那種深度意義和深度理解。美國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著名評論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指出后現代主義文化的一個特征就是“平面化”。詹姆遜說:“我用某種深度的消失語來描繪此點(I describe this in terms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a certain depth)……我不但指視覺深度——這在現代繪畫中已經消失,而且指闡釋深度,即如下觀念——某物很迷人,因其深藏秘密,只有通過闡釋,這些秘密才得以昭示。然而,這一切都消失了?!盵5]在詹姆遜看來,后現代文化“某種深度的消失”可以在當前社會以“視像”(image)及“模擬體”(simulacrum,或譯作“類象”)[6]為主導的新文化形式中體驗到。在這方面,“視像”首先俘獲的就是“眼球”。這是因為:“其一,現代世界是一個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的和限定刺激與交際能力的方式,為人們看見和相見(不是讀見和聽見)事物提供了大量優越機會。其二,就是當代傾向的性質,它包括渴望行為(與關照相反)、追求新奇、貪圖轟動。而最能滿足這些迫切欲望的莫過于藝術中的視覺成份了?!盵7]“視像”(image)依賴其可視性(審美化的外表)不斷地刺激我們的“眼球”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眼球的快感,其背后往往特意突出了人的消費和消費能力,比如,如何讓產品特別是新面市的產品更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并喚醒他們的購買欲望?美國營銷界就總結出了“7秒定律”——消費者會在7秒內決定其購買意愿。而在這短短7秒內色彩印象占67%的決定因素。所以,人們開始研究“色彩印象營銷”,希望借此可以幫助企業在第一眼給消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打開冰山,為品牌帶來全方位的超強效果。所有的這一切,一言以蔽之,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經濟利益。

2.情感:“符號消費”和“娛樂至上”。情感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態度和體驗。如人受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喜、怒、悲、恐、愛、憎等都屬于情感范疇。顯而易見,審美泛化對人的情感的影響比較大,因為其直接刺激和挑動了人們的符號消費觀念(行為)以及人們的感官娛樂。很顯然,這是審美泛化對人“心性”層面的影響,即通過大眾傳媒為手段建構現實。

首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審美泛化常常充當了商品審美包裝的外衣,其背后往往隱藏著商品消費的邏輯。關于消費社會中的“消費”,依鮑德里亞所言,“消費并不是一種物質性的實踐,也不是‘豐產的現象學,它的定義,不在于我們所消化的食物、不在于我們身上穿的衣服、不在于我們使用的汽車、也不在于影像和訊息的口腔或視覺實質,而是在于,把所有以上這些元素組織為有表達意義功能的實質;它是一個虛擬的全體,其中所有的物品和訊息,由這時開始,構成了……一種記號的系統化操控活動?!盵8]在鮑德里亞看來,對物的消費并不是對物的占有和消耗,而是指向符號的消費,而符號消費的實質在于實現自我價值的認同,顯示與眾不同的個性,更為重要的是要宣示由符號所代表的特殊身份。不可否認,今日之中國,隨著物質財富的極大增長,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包括人的身體)在審美外衣的“粉飾”之下被大量地消費,而人們正是從消費中感受到了代表著自己存在的價值的“符號”。因此,各種“尊貴典雅”“魅力超凡”“我的地盤我做主”式的口號借助大眾傳媒不斷沖擊著人們的情感。一句話,處于消費控制整個生活境地的人們在情感上無疑被符號消費所俘虜。

其次,由于審美普遍與商品的聯姻,審美就只是一種追求物質利益的手段而已,審美愉悅常常被貶低為一種僅供感官快適的東西了。在現實生活中,越能刺激人的本能性感官快適的噱頭越能引起大眾的興趣,因此,借助于大眾傳媒,大眾的審美不斷地向娛樂靠近,娛樂也因此開始了霸權主義式的擴張。你言我語、肆無忌憚式的譏諷逗笑,惡搞褻瀆、粗俗鄙陋式的感官刺激,零散破碎、插科打諢式的油腔滑調充斥于各種藝術作品之中,似乎藝術作品不體現娛樂人們就不能在情感上接受它。因此,正是由于大眾審美追求娛樂性,娛樂文化和娛樂經濟才迅速崛起,并正在把“娛樂至上”的觀念推向極致。endprint

3.意志:減弱或被消磨。這也是審美泛化對人“心性”層面的影響。意志是指主體在理性的支配下確立活動的目的,并為實現此目的自覺地激勵和調整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果說馬爾庫塞所闡述的發達資本主義工業所造就的人是僅僅追求物質欲望,沉醉在物質享受之中而失去了社會批判能力的話,那么,進入到現代消費社會,隨著高技術發展,特別是傳媒技術大發展的時代,人們對物品的享用已經變成了對符號的消費。各種各樣的符號充斥于人們的生活之中,使得人們眼花繚亂,逐漸喪失了自己理性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更為重要的是,它使得人們陶醉在符號所代表的生活品質里,只關心自己如何獲得安逸優越的生活(漂亮的房子、車子和身子等等),意志力逐漸減弱或被消磨。如果說,人們還有堅強的意志力的話,那也是支撐自己賺取更多金錢用以改善物質生活的意志力。應該指出,在這一過程之中,大眾傳媒仍然起了建構生活意義的作用,所以,此也是審美泛化對人“心性”層面的影響。

4.能力:美化和包裝的能力凸顯其重要性。審美向日常生活的大肆擴張以及傳統藝術與生活界限的消失使得人們對商品(包括人的身體)等的美化和包裝成為可能。盡管這種美化和包裝在傳統審美觀看來是粗俗鄙陋的,但在市場經濟中,美學和商品聯姻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強烈地刺激了每一個人。不僅商品、身體需要美化和包裝,就是購物廣場、街心花園、房間居室等也需要美化和包裝。由此,美化和包裝就成為了刺激人的眼球,進而吸引人的注意力和刺激消費的重要手段。既然其如,那么,在當今社會,美化和包裝的能力就格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例如,應聘工作者在面試之前要有美化包裝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會對應聘的成功起到幫助作用,有時甚至會起到決定作用。其實,只要注意一下快速發展的化妝品產業以及急劇增加的美容院數量,我們就會知道:在一個特別注重對外表進行美化和包裝的社會里,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的能力就成為一種重要的能力了。

三、對審美泛化現象的價值評估

在當代中國,討論如何正確看待審美泛化的問題不應僅僅局限在描述其客觀事實上,而應該提高到價值哲學之價值評價的層面上。毫無疑問,價值評價問題是價值哲學中討論的核心問題。一般認為,價值評價是指“人們在把握對象的基本信息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目的、利益、需要等尺度,對對象的好壞(遭)、利弊、善惡、美丑等加以評定、估量,或者說,對對象有沒有價值,有什么價值進行比較、判斷”。[10]在價值評價中,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是否存在著客觀地、公正地評價和衡量主客體關系的公共性或共同性標準?如前所述,如果我們把價值界定為客體對主體的效應,那么,對審美泛化持反對態度并且希望重回傳統審美道路的人認為其對人產生了負效應,相反,對審美泛化持盲目贊成和接受的人則認為其對人產生了正效應。顯然,雙方都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作出了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價值評價,但是,依這種評價標準而作出的評價結果并不一定就真實的、客觀的反映了價值狀態。所以,問題的關鍵是要找到客觀的、公正的評價和衡量主客體關系的公共性或共同性標準。應該指出,客觀地、公正地評價和衡量主客體關系的公共性或共同性標準的根本標志就在于其要符合主體客觀的內在尺度。在這里,需要闡明三個問題:第一,客體本身并沒有價值尺度的功能,最多也只是體現了或者符合了主體的某種尺度。第二,主體的內在尺度,如主體的需要、目的、利益、能力等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客觀的。比如,口渴的人對水的需要是客觀的,修理電腦的人對修理電腦所需要具備的能力也是客觀的。第三,客體對主體某種內在尺度的滿足過程和結果也是客觀的。比如,饑餓之人吃飯到飽就會停止進餐,這是由人的客觀的生理特征決定的??傊?,雖然價值標準與主體的內在尺度密切相關,但主體內在尺度并不是主觀隨意的,而是客觀的,符合它所指向的現實。所以,對審美泛化現象的價值評價應該以“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為價值標準,而且這種“現實的生活情境”從根本上來說是符合人的內在尺度的,即符合“現實的人”的需要、目的、利益、能力的。

不可否認,浸染在“人的世界中”的人們,常常對“人”感到陌生。因為從不同的意義、層次和含義出發對人的存在狀態有不同的理解。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中外的很多哲學家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人”,他們沒有搞清楚“人并不是抽象的蟄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10]3馬克思和恩格斯公開聲明自己的哲學是從“現實的人”出發的,是對“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的思考與關照。所謂“現實的人”指的是從事著實踐活動的人、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歷史發展著的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唯物史觀的出發點是現實的人,不是抽象的,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認的。正如他們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說:“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來的,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開的現實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是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認?!盵10]516-519而“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10]519

從“現實的人”的角度思考,當代中國“審美泛化”及其所產生的效應無疑是“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實踐生存方式)反映,其勃興具有社會歷史的必然性。這是因為:

1.現實的人的物質生活情境:社會發展的轉型導致人們的藝術和審美之趨向發生變化。自工業革命以來,資本和技術的力量瘋狂地席卷著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人類理性的能力顯示出了巨大的力量。然而,就在憑借著理性的現代主義高歌猛進、歡慶勝利、迷戀陶醉自身之時,它所具有的弊端也充分地暴露了出來。如在現代化過程中,由于過于強調主體性的原則,使得人與自然的關系空前緊張,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由于過于迷戀理性的力量,使得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反而變成了制約人的自由的“異化”的力量,由此導致了道德信仰的缺失和價值觀的迷失等等。因此,降至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和資本主義的高速發展,一種在“現代”之前冠名“后”的哲學思潮出現了,即稱之為“后現代”。這種“后現代”的社會思潮表現在藝術方面,主要是指70年代以后出現的新前衛藝術運動,其在藝術上的主要特征是:反對現代主義的貴族意識和拯救情結,強調藝術的平民化和生活化;反對創作的經典化,追求藝術語言的異質性或矛盾性并存,如此等等。因此,作為藝術最根本、最重要的內容的審美也就出現了大肆向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擴展的趨向。endprint

2.現實的人的文化生活情境: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的推波助瀾。這是現實的人的文化生活情境。由于市場經濟、科學技術和全球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以及大眾傳媒的飛速發展而造就了一種公共的文化旨趣,這種文化旨趣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表現就是所謂的“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大行其道。傳統審美觀所具有的“唯審美”的傾向使得“審美”這一高高在上的“烏托邦”不可能與大眾文化有緊密的聯系。相反,它還具有排斥大眾文化關涉感官快適的低俗的特征。但是,隨著“審美泛化”現象的勃興,審美則更多地被大眾文化所借用,成為了一種促使大眾文化廣泛流行的手段。同時,也正是因為大眾文化大行其道,“審美泛化”的出現才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消費文化本身作為物質文化的一種當代形式,它與商品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市場條件下,要促成和加快商品交換,就可以把商品像藝術品一樣設計,像藝術品一樣美化。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營銷策略”。因此,“審美泛化”正是消費文化求之不得的用以撬動消費者消費商品的“阿基米德支點”。正所謂“美學一旦與商品聯姻,甚至無人問津的商品也能銷售出去,對于早已銷售得動的商品,銷量則是兩倍三倍地增加”,“不僅如此,那些基于道德和健康的原因而滯銷的商品,通過審美提高身價,便又重出江湖,復又熱銷起來?!盵2]6這就是現實的人所面對和生活的現實情境。

3.現實的人的信息技術生活情境:依靠大眾傳媒傳播信息,使得審美迅速向日常生活傳播?!按蟊妭髅健保╩ass media of communication)其實是大眾媒介(mass media)和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的結合?!按蟊妭鞑ナ怯梢恍C構和技術所構成,專業化群體憑借這些機構和技術,通過技術手段(如報刊、廣播、電影等等)向為數眾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廣泛的受眾傳播符號的內容?!盵11]這里的“專業化群體”是指我們今天所謂的職業傳播者,他們使用的“機構和技術”主要是指工業革命以來逐漸盛行的現代大眾媒介,如電子媒介等。所以,通俗地說來,“大眾傳播”就是指“職業傳播者使用大眾媒介、在廣泛的傳播對象中大量、迅速和連續地傳播信息、以便施加影響的過程”。相應地,“大眾媒介是指大眾傳播得以進行的專業機構和技術”。[1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以大眾傳媒技術為平臺,再輔之以審美泛化為手段,將會使商品的銷售率大大提高。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到,審美泛化的出現正是“現實的人”的“現實的生活情境”的真實反映,對其應該采取積極應對、理性分析、批判繼承的態度。這就說明:一方面,那些批判“審美泛化”違背了“精英主義美學”的道路,仍然深深地眷戀著傳統審美所具有的超越性精神體驗而對其采取消極回避、情緒化排斥甚至主張返回到傳統道路上的評價顯然是錯誤的。另一方面,盲目地、狂熱地歡呼審美泛化帶來了審美民主,但對其表現出來的禁錮政治和文化自由的特征以及“三俗”(庸俗、低俗、媚俗)特征視而不見或緘口不言的評價亦是錯誤的。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代中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大眾傳媒的肆意滲透,審美泛化對人的知、情、意、需、能的作用和影響將會更加明顯。這些新的趨勢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并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分析態度。

參考文獻:

[1]金惠敏.圖像增殖與審美泛化[J].燕趙學術,2013,(1).

[2]沃爾夫岡·韋爾施.重構美學[M].陸洋,張巖冰,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3]陶東風.日常生活審美化與新文化媒介人的興起[J].文藝爭鳴,2003,(6).

[4]王玉樑.價值哲學新探[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0.

[5]佟力.西方后現代主義哲學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17.

[6]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M].陳清僑,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433.

[7]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趙一帆,譯.北京:三聯書店,1989∶154.

[8]鮑德里亞.物體系[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1∶222-223.

[9]孫偉平.湖南農民運動“好得很”還是“糟得很”——從價值評價論的視角、理論和方法看[C]//.毛澤東研究-2012年卷.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3∶41.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11]杰諾維茨.大眾傳播研究[M]//麥奎爾和溫德爾.大眾傳播模式論.祝建華,武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7.

[12]王一川.大眾文化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0. 【責任編輯:宇 輝】endprint

猜你喜歡
價值評價價值論生活實踐
論防衛限度一一基于結果無價值論角度
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重視生活實踐的 “五個結合”
被害人承諾表示之反思——以行為無價值論為基礎
《回疆通志》史學價值論析
陳洪音樂教育思想及當代價值論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