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行只是暫時 前景依然看好從容應對全球礦業發展“寒冬期”

2014-12-24 07:02李平
地球 2014年10期
關鍵詞:中國礦業礦山企業礦業

文/李平

礦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礦業的支撐。中國礦業與新中國一起成長。在當代中國,礦業仍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95%的能源資源和80%的原材料。

中國經濟的大發展,成就了中國礦業的繁榮;中國礦業的繁榮,助推了中國經濟的大發展。中國礦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撐。

基業曙光初照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礦業與華夏文明是同生的。礦業的發展,創造了華夏文明。中國古代礦業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在古代,中國是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然而,中國近代礦業是在連年戰火的條件下誕生與發展的。自1840年至1949年這110年間,經歷連年戰爭的影響和舊的社會制度對生產力的束縛,中國現代礦業走過了一條極其困難的道路。

從歷史的發展來講,與中國古代的礦業作縱向比較,確有質的進步與大的發展,但在同一時間段里與世界其他礦業發達國家作橫向比較,則中國礦業處在一個落后的狀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東方大地上宣告成立,從而開啟了中國礦業發展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礦業自此進入了現代礦業發展的新時期。

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于列強的掠奪和多年的戰爭,在近代興建的一些礦山均遭嚴重破壞,設備陳舊損壞,井巷年久失修,采掘失調,后備可采資源情況不明,礦工生活處于饑寒交迫狀態,至全國解放時,礦業生產幾乎處于癱瘓狀態。

1949年全國主要礦產品產量:原煤僅有3243萬噸,原油12萬噸,天然氣0.07億立方米,鐵礦石59萬噸,黃金4.073噸,10種有色金屬1.3萬噸,原鹽298.5萬噸,磷礦石1.3萬噸,硫鐵礦1.5萬噸。

為了醫治長年戰爭遺留下來的創傷,為了恢復與發展國民經濟、穩定與改善人民生活,恢復與發展礦業來提供經濟社會所需礦產資源,就成為整個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這樣的形勢下,毛澤東主席于1952年2月在蘇聯訪問期間為中國留學生任湘題詞時就發出了“開發礦業”的偉大號召。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礦業生產主要有兩方面任務:一是抓緊恢復因戰爭損壞的礦山生產;二是組織地質隊伍對現有礦山的資源情況進行勘查,摸清資源家底,以便為恢復生產和擴大建設新礦山創造條件。

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自此,中國礦業的發展也就進入了計劃經濟時期。

在1953年~1978年這25年間,就礦業來說,這是一個大發展的時期。盡管期間因“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給礦業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和許多困難,但是,由于全國礦冶戰線職工的努力奮斗,礦產勘查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礦業開發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通向市場之路

中國礦業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之后,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積極消除“洋冒進”時期提出的“搞十個大慶”、“建十個鞍鋼”等不切實際的高指標給礦業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從實際出發安排礦業生產,礦產勘查開發取得重大成就。

到2000年底,全國發現礦產171種,探明儲量的礦產155種,其中能源礦產8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0種,水氣礦產3種。

據原地質礦產部資料,截止到1996年底全國探明儲量潛在價值985437億元,僅次于美國和獨聯體國家,居世界第三位。

截至2000年底,累計發現礦產地25000多處,全國建成各類礦山有153063座,其中國有礦山9000多座。2000年全國礦石采掘量54億噸,主要礦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中國從此由一個礦業小國躍入世界礦業大國行列,成為居美國、俄羅斯之后的第三大礦業國。

隨著整個國家經濟體制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轉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礦業也隨著改革大潮進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軌道,從而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

礦業經濟由單一公有制轉變為多元所有制。改革開放時期,在礦業經濟所有制結構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由計劃經濟時期的公有制一統天下,轉變為全民、集體、股份、民營、個體、中外合資、外資等多種所有制成分并存與共同發展的格局。

礦山企業進行了公司化改造。改革開放時期中國礦山企業也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公司化改造。

礦山企業實行多種經營。改革開放期間礦山企業均由單一礦業生產向“以礦為主,礦與非礦并舉,實行多種經營”轉變。

中國礦業由封閉走向開放。根據國家對外開放的方針,中國礦業也走上了對外開放的大道,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對外開放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礦業技術、先進儀器設備與管理經驗,為我所用;二是引進外資參與合作勘查開發國內礦產資源。2000年,外商投資的礦山企業項目有164個。這一方面以能源資源勘查開發特別是中國石油海洋總公司與國外資本合作開發海上油氣的成效最為顯著。

礦業機制進步從容應對“寒冬期”

中國礦業從無法可依走上有法可依的法治軌道。1986年月3月19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明確重申礦產資源為國家所有,并實行探礦、采礦登記許可證制度,以及變礦產資源無償使用為礦產資源有償開采制度等一系列有關礦產勘查開發監督與管理的方針政策。國務院還發布了一系列與之相匹配的法規條例。從而使中國礦業走上有法可依的軌道。之后還頒布有煤炭、石油等方面的一些法規。

礦產勘查開發技術有了很大進步。礦產勘查開發技術的進步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我所用;二是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由于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對外交往日益頻繁,信息交流也更為便捷,加上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所以有條件也有可能將國外先進技術引進為我所用,以提高我國礦業生產效率和水平。這個時期,國外的一些先進礦產勘查開發技術方法被廣泛引進并應用于地質勘查工作和礦山生產過程之中,采礦設備大型化、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顯著提高。改革開放期間由于我國礦業戰線廣大技術人員的精心研究也為提高我國礦業生產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礦業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改革開放時期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礦業管理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到2000年,在國務院內設機構中,除地質礦產部與國家土地局、國家測繪局和國家海洋局合并組成國土資源部負責礦產勘查開發監督管理外,其余與礦業有關的各工業部,有的轉變為全國性大集團公司和區域性、專業性公司;有的撤銷,只是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內設有幾個職能局負責相關礦業的管理,但不直接管理礦業和經濟工作。原地質礦產部在各?。▍^、市)的地質隊伍和其他幾個工業部門的部分地質隊伍被下放給各?。▍^、市)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地質礦產部所屬新星石油公司也劃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其間為了加強對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管理,還成立了由國土資源部歸口管理的中國地質調查局。

從重開發輕保護向開發與保護并重轉變。在改革開放之初和之前,人們的環境保護和資源保護意識比較淡薄,認為破壞生態環境是礦業開發過程中必然的事,從而不注意節約與保護資源,不注意在開發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以致造成資源的損失與浪費,造成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人們從資源環境破壞造成的損失和給國家及人民帶來的不良影響中逐漸清醒過來,開始認識到保護資源和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在礦業開發過程中注意認真處理礦業開發過程中出現的“三廢”(廢石、廢水、廢氣),注意開發過程中盡量少占用土地,少破壞土地,對已破壞的土地進行復墾,注意在開發過程中盡量減少對資源的破壞與浪費。

國土資源部作為礦產資源主管部門,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要求,在資源保護、節約集約、生態補償、嚴格監管、責任考核等方面,不斷加大制度創新力度,積極構建礦山生態文明建設治理新機制,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

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系增速放緩的影響,加之我國已經進入三期疊加的新階段,即經濟增長的“換擋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全球礦業呈現重大調整、下行趨勢,礦山企業高利潤時代也漸進尾聲,全球礦業進入發展“寒冬期”。

但中國經濟體的結構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在將來保持相對高速但更加健康更加穩定的經濟增長,意味著中國對能源和其他礦產資源的需求仍將保持比較高的規模和比較高的增長速度。巨大的內在市場需求正在不斷釋放,世界經濟的變化正在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加快從外需拉動型走向內需拉動型。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快速推進,資源需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剛性上升。因此,當前的礦業下行趨勢是暫時的。從中長期看,中國礦業的前景依舊看好。

猜你喜歡
中國礦業礦山企業礦業
《礦業安全與環?!氛鞲搴唲t
探索高原礦山企業黨建工作“六有+N”模式
礦業安全與環保(2020年5期)2020-11-04
2019年中國礦業十大事件
《礦業安全與環?!氛鞲搴唲t
礦山企業安全員量化考核體系建設
基于礦山企業的資金管理探析
全球礦業或將開啟新的周期
中國礦業投資指南(2017)
2015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