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是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基石

2014-12-25 01:25何瑞霞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基石經濟發展新疆

何瑞霞

摘要:發展是破解一切難題的“總鑰匙”,也是解決新疆一切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新疆的經濟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新疆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沒有根本改變,與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且這種差距還在不斷擴大。新疆要想實現中央提出的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新疆與全國同步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只有經濟發展了,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團結統一、實現人民幸福,才能有感召力和說服力,才能有更多資源和手段。

關鍵詞:新疆;經濟發展;基石

中圖分類號:G353文獻標識碼: A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新疆考察時指出,要堅定不移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同時必須緊緊圍繞改善民生、爭取人心來推動經濟發展。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這一指示,是結合時代主題與新疆實際所作出的科學論斷,是科學發展觀在新疆的深化和具體化,對新疆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對于發展有了更明確的定義:發展是新疆問題的總鑰匙。著眼于長治久安的發展,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源泉。強調穩定,不是不發展,而是要改變發展方式,實現參與式、包容性、融合式發展,讓發展惠及民生,贏得民心。對于新疆而言,要想實現中央提出的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新疆與全國同步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發展是破解一切難題的“總鑰匙”,也是解決新疆一切問題的關鍵。

一、新疆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央時隔四年再次召開新疆工作會議,提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總目標”,與四年前的“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目標有所區別,有人就認為新疆可以慢發展或者可以不發展?這種觀點是要不得的。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政策,實際上早在2010年新疆工作座談會之前,就已經基本成形。西部大開發政策下的不少重大工程項目,都落戶于新疆。2009年至今,中央又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新政策,如重新確定資源稅稅率和分成,啟動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等??梢哉f,在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方面,相關的政策措施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體系。這些政策措施的成效,也是非常明顯的。新疆GDP從2009年的4277.1億元提升到2013年的8510億元,年均增長11.5%,增速在全國位次由2009年的第30位躍升至2013年的第6位,今年一季度又攀升到全國第4位,連續4年實現新增千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由2009年的19942元增加到2013年的37847元,年均增長1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的12258元增加到2013年的19982元,相當于2009年的1.63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5153元增加到7394元,相當于2009年的1.4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四年累計完成2.26萬億元,相當于2000年至2009年10年總和的1.6倍。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新疆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沒有根本改變,與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且這種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一是提高新疆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是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但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科學研究所編制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方案》測算,2011年,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只有67.3%,雖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已達六成多,但是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總體進程還是比較落后。因起點低、發展慢,新疆小康實現程度與全國的差距由2000年的14.3個百分點,擴大到2011年的15.9個百分點。具體說,六大指標實現程度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差距最大的是生活質量,相差21.2個百分點;差距最小的是民主法制,相差4.8個百分點;其他依次為文化教育低17.6個百分點,經濟發展低16.7個百分點,資源環境低15.4個百分點,社會和諧低14.6個百分點。當前新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的各項指標中有強有弱。比如在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等方面,新疆的發展速度趕超全面,可是在民生建設、環境資源、文化教育等方面,屬于薄弱環節。在未來的發展中,如果更加關注薄弱環節,加大投入力度,到2020年時,才能穩扎穩打地建成小康社會。但難度也是相當大。至少以年均增長5%計算,到2020年,新疆才能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因此,中央舉全國之力在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前提下加快推進新疆跨越發展,是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

二是推進中央“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戰略選擇。

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的歷史存在和過分擴大,是一個長期困擾中國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全局性問題。支持西部地區開發建設,實現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是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方針,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當前新疆在西部大開發中一直是處于重要地位的,早在2004年中央就做出了“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部署,明確了新疆在西部大開發中的重點地位。2006年、2007年、2014年胡錦濤、溫家寶和習近平先后到新疆視察工作,多次明確提出新疆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基地,是西北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我國西北邊疆的戰略屏障。中央之所以推進新疆跨越發展,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選擇。

三是我國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中國更要在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上謀求發展,這就要提高西部開放水平,進一步形成“陸上開放”與“海上開放”、西部的沿邊開放與東部的沿海開放并進的對外開放格局。而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緣優勢,在我國向西開放中發揮著獨特的和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首先,新疆是中國向西出口的商品中轉基地。多年來新疆對中亞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占到中國對中亞國家貿易額的60%以上。其次,新疆是中國能源資源的戰略通道。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產生了巨大的需求,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從能源安全的角度來講,俄羅斯及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是中國石油進口最為安全的來源之一,輸送的石油經新疆直接通往內地,安全系數高。中國與俄羅斯及中南亞國家的能源合作是新疆建設中國與中南亞國家能源合作重要戰略通道的現實推動條件。再者,新疆還是我國開拓中亞市場的“新亞歐大陸橋”。陸橋優勢主要體現在新亞歐大陸橋、中吉烏鐵路以及新疆的公路和鐵路建設方面,這使得中國向西開放的通道越來越便捷和暢通。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提出,進一步釋放出中國希望進一步強化與中亞地區多邊合作的積極信號,這不僅有利于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邊境穩定,同時也為雙方經濟社會繁榮和文化發展營造了穩定的周邊環境。這一戰略構想,既傳承了以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古絲綢之路精神,也順應了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時代潮流。隨著歐亞大陸橋作用的進一步發揮和新疆沿邊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斷優化,依托新疆向西開放,開展與中亞地區經貿和文化交流,成為中國向西開放戰略的重要選擇。這是從純經濟意義上來講的。這也是新疆對中央、對國家來說最實惠的一個方面。

四是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確保邊疆長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新疆地處多民族、多宗教、多種文化融匯的西部邊疆欠發達地區,如果沒有社會政治的安全穩定,新疆的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經濟不斷發展、民生持續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雙雙位居全國前列。這一切,得益于各民族團結一致的共同努力,得益于新疆穩定的發展環境和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今天的新疆,正處于跨越發展的關鍵階段。越是在這個時候,越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這樣發展才能乘勢而上;反之,如果社會動亂動蕩,生命財產安全都難以保證,又談何跨越發展?新疆穩定中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是發展不足或發展不均衡造成的。新疆各民族不能從發展中受益,就業、貧困和教育等民生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是最大的不穩定。

新疆的地緣從經濟上看具有優勢,但從政治上看則具有許多不利因素,使我們的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面臨重大挑戰,困難重重。由于新疆自然條件較差,經濟發展和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較低,因人民內部某些局部性利益矛盾處理欠妥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也時有發生。這不僅直接影響了事件發生地區的社會穩定,而且會被敵對勢力所利用,蒙騙、蠱惑、煽動一些涉世不深、愚昧無知的人同政府發生沖突,以圖制造社會動亂,這對我國國家安全和新疆穩定均構成現實的威脅。正因如此,今天的新疆,人心思穩、人心思安,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各族群眾的所盼所望。所以,在未來的若干年,中央政府、其他省市與新疆政府共同建設新疆,奠定新疆穩定、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是必然的。

二、新疆實現跨越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盡管新疆在60年的時間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和19個省市的對口援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但同時也面臨著重大挑戰。

一是新疆與內地的發展差距呈逐步擴大態勢。新疆發展的快,內地發達地區發展的更快。新疆不僅與東部差距拉大,而且在西部不占優勢,更重要的是與全國平均水平之間也有較大的差距。2013年新疆人均GDP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9.1%,最關鍵的是新疆的GDP只是名義上的,它的40%以上是由石油和煤等能源部門創造,而這些部門產生的GDP的60%以上并不留在新疆;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1.4%;新疆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5.3%。這種差距,不僅僅是在經濟和收入上的,在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以及人的觀念等方面也都有差距,是全方位的落后。

二是新疆內部發展不平衡。特別是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和克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全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南疆三地州總人口占全疆總人口的44%,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疆總人口的近7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只有全疆的35.3%,農村人口占全疆人口50%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占全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多,富余勞動力占全疆的63%,貧困人口占全疆人口80%多。

三是新疆自身發展水平低,存在問題多。主要體現在:經濟結構不合理、自我發展能力不強、財政自給率低;區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邊境團場農牧民相對貧困,南疆三地州和邊遠山區、高寒山區生存條件艱苦、生產生活條件惡劣,農牧民生活貧困。缺乏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特別是南疆三地州發展困難大。l990年新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為1.92:1,到2013年新疆城鄉收入差距比為2.70:l??κ?、和田和克州三地州人均GDP僅為全疆平均水平的31%。三地州低收入貧困人口占到全區人口的84%以上。新疆目前還有222萬貧困人口,占全疆農牧民人口(1257.37萬人)的17.65%,貧困發生率為19.8%,僅次于西藏、甘肅和貴州;全疆有81萬戶急需入住抗震安居房,此外還有大量的弱勢群體的棚戶區改造任務;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基礎脆弱;現有的基礎實施不能滿足新疆建設小康社會、優勢資源轉換、發揮區位優勢、進行國土開發、實現開放戰略的要求;人才嚴重匱乏,特別是缺乏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實用性人才、專業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等等。

四是相比較內地發達省區,新疆發展面臨特殊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民族團結面臨新的挑戰,仍需要我們積極認真的研究,共同努力的促進。另一方面,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分裂破壞活動,使新疆經濟社會的正常秩序受到影響,需要我們花費更大的精力去打擊、去面對。在新疆,認識和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系,一直是維穩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并隨新疆穩定形勢的變化而變動。理論上說,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經濟發展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證,穩定和發展同等重要。但在實際工作中,穩定和發展的位置常有孰先孰后的考量。官方每次在重申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時,就說明兩者關系的處理需要調整或改善。

為此,我們各級干部群眾必須正確面對、深刻認識這些挑戰和困難,才能夠更加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從而進一步增強新疆加快發展、跨越式發展的動力和決心

三、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謀發展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對今后一段時期新疆發展穩定工作做出了明確部署。自治區黨委八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緊緊圍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緊密結合新疆實際,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為此,我們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堅決把中央和自治區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一)圍繞民生推進新疆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夯實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

2013年,新疆重大案件迭發,維穩形勢嚴峻,新疆工作的特殊性受到更多的關注,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和部署新疆工作,指出:要把著眼點和著力點放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上,將長治久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光靠發展解決不了新疆問題,但許多涉及穩定的深層次問題必須通過發展去解決。堅持以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為著眼點和著力點,緊緊圍繞穩定謀發展,通過發展保穩定,緊貼民生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

當前應全力以赴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堅持以項目促投資、以投資保發展、以發展惠民生,突出重點領域,抓住關鍵環節,在優化結構、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努力擴大投資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萬億元、達到10160億元,增長25%。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施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規劃,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持續擴大穩定就業規模。積極爭取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阿克蘇、庫爾勒兩個紡織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繼續抓好游牧民定居工程、無電地區電力建設以及農村安居工程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教育、民政、衛生等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投入。與此同時,還要千方百計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以民生價格監管為重點,確保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

(二)圍繞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推進新疆全方位開放

絲綢之路經濟帶穿越亞歐18個國家,涵蓋40個國家,覆蓋人口約30億,在世界經濟政治版圖中具有重要意義。新疆應緊緊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機遇,發揮好向西開放的區位優勢,把新疆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教科技中心、醫療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快鐵路、公路、機場建設,打通東聯西出的國際國內大通道,打造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茖W謀劃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產業發展規劃,深化與沿線國家開展區域經濟技術合作。抓好交通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爭取國家從戰略層面推動同沿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和綜合保稅區平臺窗口作用,加快走出去、引進來步伐,加強能源、礦產、農牧業、旅游、文化等領域深度合作。抓好進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建設。做好境外加工制造園區、資源利用園區、商貿物流園區落地服務,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和先進技術設備出口。切實擴大對內開放,高水平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發揮地緣人文優勢,努力把我區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醫療服務中心,積極推動能源、農業、商貿、科技、金融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方位合作。充分發揮國家向西開放戰略核心區作用,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

猜你喜歡
基石經濟發展新疆
曾參殺豬
論實現中國特色文化強國之夢的三大基石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根本完美的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的基石
新疆多怪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