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趨向

2014-12-25 01:25王志剛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趨向大眾化思想道德

王志剛

摘 要: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全民化的系統工程,只有通過大眾參與的大眾化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將先進的思想道德精髓全面灌輸到廣大群眾的思想精神領域,真正成為絕大多數人的主觀認識,實實在在地體現到人們自覺的行為舉止間,繼而實現推進社會發展、促進人文進步的實效。如何正確把握這種趨向和潮流,如何引領這種勢態向著健康有益的道路發展,如何從中獲取效益的最大化等問題,已成為思想道德建設領域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筆者立足于社會基層層面對此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思想道德,大眾化,趨向

中圖分類號:D261文獻標識碼: 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并有效地在全社會形成了思想道德教育聲勢,呈現出全民參與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態勢,在促進反腐倡廉,提升全民素質,營造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良好氛圍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這不僅為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為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營造了強烈的聲勢。時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已成為一種趨向。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具備的前提條件。

1.良好的社會基礎為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奠定了良好的根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了系統的思想道德建設教育體系,從中小學教育開始,開設了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在全社會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實踐活動等,逐步在全社會形成了較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聲勢,思想道德教育形勢呈現喜人的良好態勢,在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推進全民素質提升中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有了較為成熟的條件。

2.群眾對思想道德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豐富,人們對文化思想領域的需求呈現出一種追求文明向上的新格局,人們的求知欲和對文明高尚情趣的追求欲望正在不斷增強。無論是尋常百姓的審美情趣,還是子女教育的主流導向,還是企業管理中的文化取向都無不滲透著濃濃的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情懷,一種追求文明,崇尚進步,講求科學的社會意識形態新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3.科技發展為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以及互聯網絡傳播媒體不斷豐富和互動技術的不斷完善,人們互動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言論自由的氛圍更加活躍豐富,從央視廣播到個人網站;從人民日報到個人博客都無不滲透著民主、透明的良好氣氛。所有這些,不僅為大眾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而且更像一針無形的催化劑,刺激著這一大眾化教育逐步成為一種時尚。

二、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的重要意義

1.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反腐倡廉斗爭工作的需要。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在以后,黨和國家反腐敗力度和規模不斷加大,取得了不少成績,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是,某些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仍然有禁不止,腐敗現象賴以滋生的土壤和條件還沒能從根本上鏟除。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監督力度外,目前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欠乏、氛圍不濃,是致使信念危機、價值觀偏差等現象抬頭的一項重要原因。因此,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我們建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機制,實施長效性管理,而且必須通過大眾參與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形成全社會崇尚社會公德、講究職業道德,弘揚社會正氣,傳遞正能量的良好社會氛圍,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上大多數人對反腐倡廉工作抱著事不關已、冷漠處之的心態。

2.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思想道德水準是社會發展的標志、文明進步的標志,更是全民素質的標志,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引領人們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在人民大人心中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二是要引領大眾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崇尚禮儀、崇尚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聚合眾人之力營造文明公正、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三是要弘揚華夏文明古老的傳統文化精髓,發展和傳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這三方面的內容均遍及整個民族、整個社會,反映的是整個群體的精神和意識,必然具有大眾化的趨向。同時,三者又呈相輔相成,共融共進的格局。因而,提高全民素質就必須推進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

3.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是豐富和引導良好的群眾文化需求導向的需要。廣義而言,作為上層建筑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種文化。從理論上講,它是意識完成,意識一致,意識結果,由靈感變成理論,由社會群體用來使世界更利于他們所理解的解釋框架。從實用上講,它在滿足人們表情達意愿望的同時,直接指導人們反映社會、改變社會現實生活,追求文明進步的實際行動。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一方面直接滿足了群眾對思想道德文化領域的需求,有利于促進精神文化市場供求的豐富和繁榮。另一方面,則突出地體現了其引導教育功能,確保思想道德教育事業順著健康有益、高效快捷的軌道發展。

4.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需要。首先,思想道德教育和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內涵是完全一致的。其次,從各行各業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思想道德建設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和體會看,有效地證明了:大力加強道德建設,努力建立與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對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健康發展,做到每個人都有夢想、有信仰、有追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了,和諧社會建設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三、正確把握和駕馭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趨向。

1.要把握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的主流和主題。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應體現良好的社會公德和道德情操,崇尚良好的社會禮儀和文化修養,它反映的內容應該既包含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又具有現在人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中國夢”的內涵;其次,思想道德教育應該體現良好的人本原則和人性原則。人類具有豐富的情感世界,錯綜復雜的情感內涵包括著諸如尊老愛幼、關愛感恩等諸多反映思想道德價值取向的內容,為此,我們必須以追求外在美、內在美、人性美的完美結合為目的來加以引導和培育。其三,思想道德教育還應在注重主題、突出主流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個體特性,激發地區、民族、行業甚至公民個人求新、求美,敢于創新的潛能,以個性豐富來彌補主流共性,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進思想道德教育領域的繁榮發展。

2.要科學把握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的運作規律。雖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因行業、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大體上還應遵循以下三結合的規律: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應趨向應該從基礎教育開始?;A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啟蒙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普通中等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必須依托這一基礎,只有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方能卓有成效。反之則成了空中樓閣了。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趨向應該遵循正規和附助相結合的原則。正規教育一般指傳統方式的課堂、課程教育,通常以兒童和年輕人為主。然而,這些作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正規教育,因為受時間、地點、對象的限制,往往顯示了教育面狹隘等諸多的局限性。而附助教育則以單位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社會教育、網絡教育為主要形式,廣泛地突破了課堂等時空限制,使得教育方式更靈活,教育內容更豐富,教育效果更便捷,因此,正規和附助相結合,可實現互補互助,相得益彰的效果。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眾化趨向應該遵循灌輸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灌輸式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使用最廣泛的教育模式,是正面教育的主要渠道,所謂灌輸即輸送、灌注之意,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這種方式應該屬于主流,但這種方式卻存在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缺乏趣味性等缺陷,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因勢利導地順應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趨向中,還必須大量應用“引導”式教育方式。所謂引導,即帶領、影響之意,所謂言傳后的身教,說的就是引導,引導的方式多種多樣,談心交流通過直接溝通實現教育目的;幫扶奉獻通過體驗熏陶達到教育目的;文化娛樂活動更是通過寓教于樂方式完成教育功能。同時,我們還必須知道,思想道德教育在灌輸后還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來消化理論知識,必須讓大眾在實踐中體會、領悟,繼而形成自覺的行為習慣,因此,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引導才能鞏固灌輸的成果,才能真正產生成效。

3.要把握住思想道德教育大眾化強勁的推進勢頭。一要不斷地尋求前進的動力。思想道德教育的前進動力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真正能讓大家認識思想道德水準的提升所能帶來的好處,從中獲得認識上的動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實現“雙贏”或“多贏”的良性循環,并從中獲得客觀利益。這種良性循環就是:道德水準提高帶動公民素質提升,公民素質提升又推進文明程度提高、反腐倡廉增強、執政環境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經濟發展加速,導致人民收益提增。而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了,文化需求加大,這一系列的因素又能反過來促進道德水準提高。實現了這種良性循環,思想道德水準的提升動力就源源不斷,用之不竭。二是要正視教育產生的成效,客觀地分析形勢和現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推進事物發展的重要環節,在思想道德教育領域,了解和掌握其內部所包含的各種矛盾及其關系,并正確運用這種內在的諸因素的互動作用,是確保有效促進工作成效的關鍵。為此,我們必須客觀地分析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弄清其運作發展規律,并遵循這一客觀規律進一步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三是要不斷改進和優化教育體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查糾改進的過程,但這個過程往往是局部的、零星的。而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善于解決局部的、零星的問題,而且還應敢于從全局上調整思路,大膽改進,只要有利于全社會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全民素質提升和社會發展的,我們就應該下大力去不斷地改進和優化。

結論

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的研究是一項博大精深的系統工程,遠非三言兩語所能完美描述和透析的。筆者在此僅立足于淺顯、狹小的社會視角,談些極其膚淺的觀點、看法,旨在能夠在推進思想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工作研究歷程中,給人們帶來一些啟迪。

猜你喜歡
趨向大眾化思想道德
牡丹與梅影:多元文化下宋人的審美趨向
甘肅隴西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及對策
新媒體技術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影響研究
實用趨向
全球治理趨向扁平
新時期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推進路徑研究
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大眾化時代的內在困境
現在進行時
用大眾化方式推進理論大眾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