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2015-01-16 08:20李學慧
北方經貿 2015年3期
關鍵詞:西北地區城鎮化率城鎮

李學慧

(蘭州商學院經濟學院,蘭州730020)

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李學慧

(蘭州商學院經濟學院,蘭州730020)

基于新型城鎮化內涵,結合西北地區發展實際,構建了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指標體系,采用線性回歸的分析方法,運用Eviews軟件對2000-2013年中國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顯示:第一,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和城鎮登記失業率是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主要影響因素;第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文化教育發展有助于推動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第三,經濟發展落后和基礎設施欠缺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有較大的制約。

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

一、引言

新型城鎮化區別于傳統城鎮化,它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追求經濟、資源、環境、社會協調發展與高效發展,新型城鎮化的實質是農村人口變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包含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根本轉變,涉及經濟、環境、社會等諸多方面的深刻變革。改革開放以來,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地區GDP年平均增長率達22.7%,城鎮化水平也逐年提高,由1978年的16.3%增加到2013年的51.3%,增長了3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比如基礎設施不完善、城鄉差距明顯、資源利用不合理、教育水平低下等,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加快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就必須分析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問題。

已有一些學者對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如曹廣忠和王純潔(2008)運用因子分析方法考察了東部沿海省區人口城鎮化影響因素的差異、特征,不同的省份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沿海省份的城鎮化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吳江和申麗娟(2011)運用主成分回歸分析方法,對重慶地區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經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力素質發揮一定的支持作用,產業提升和充分穩定的非農產業就業機會具有重要意義,城鄉分離的戶籍制度、就業政策、市場體制等可能成為阻礙因素;軒會永和閻文峰(2014)通過建立城鎮化影響因素向量自回歸模型對1978-2011年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認為農村居民純收入對新型城鎮化的貢獻率最大,居民消費次之,工業化對新型城鎮化貢獻不顯著,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最低。

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做出研究的文獻較少:如劉科偉(2004)結合西北地區自身優勢與農村城鎮發展的實際,對西北地區農村城鎮化發展前景進行展望,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張杰(2010)采用面板數據計量方法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動力機制進行研究,對制約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深層原因進行探索,認為特殊的地理環境、相對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遠離中國經濟核心區是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落后的主要原因;陳懷錄(2013)立足于西北地區發展建設的特征,探索西北小城鎮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規劃路徑,在經濟發展、城鄉統籌、生態環境等方面進行路徑重構;李曉娟(2014)以陜西省為例,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地方性內涵與路徑進行了探討研究。關于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已有文獻多數又以定性分析為主而缺乏定量分析,本文通過構建影響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指標體系,建立回歸模型,分析了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二、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一)指標選取

新型城鎮化水平通過城鎮化率來衡量,城鎮化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城鎮人口與總人口的比率,本文選取城鎮化率(Yt)作為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的指標選取如下:選取人均GDP(X1)和第二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X2)作為經濟發展對城鎮化率的影響指標,選取城鎮登記失業率(X3)和每萬人擁有大學生數(X4)作為人口就業對城鎮化率的影響指標,選取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X5)作為產業發展的代表指標,選取人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X6)作為社會進步對城鎮化率的影響指標,選取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X7)作為城鄉統籌的代表指標。

(二)模型建立

由于影響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因素單位不統一,取值大小懸殊,如果選用簡單的線性回歸模型,得出的回歸系數差異將會很大,無法深入研究各因素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影響程度,因此選用對數線性回歸模型進行研究:

其中,c表示常數,aj(j=1,2…7)為因素xi(i=1,2…7)對城鎮化率Yt的彈性系數,即xi每增長1%所引起的城鎮化率增長率為aj%。

表1 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指標體系

(三)實證分析

經過原始數據取對數處理之后,運用Eviews8.0軟件對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之間的定量關系,回歸結果如下。

表2 各變量的回歸結果情況

lnYt=4.152+0.108lnX1t+0.017lnX2t-0.081lnX3t-0.346lnX4t+ 0.232lnX5t+0.148lnX6t-0.373lnX7t為回歸表達式,從表達式中可以看出,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很好(AdjustR2=0.9961),回歸系數通過了t檢驗,方程整體通過了F檢驗,方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能力很強。依據回歸結果,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為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獲得較高的收入是農村勞動力遷移的主要動力,其次是城鎮登記失業率,影響排在第三的是每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數,人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人均GDP的影響排在第四、第五位,影響程度最小的是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和第二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表明西北地區產業結構不合理。其中,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這三個因素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是逆向的,其影響方向對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具有抑制作用。

三、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新型城鎮化內涵,結合西北五省2000-2013年相關數據,構建新型城鎮化影響指標體系,運用回歸模型分析了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是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為-0.373,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每縮小1%,城鎮化率將提高37.3%,在解釋變量中,該指標排名第一,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最為顯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是描述城鄉統籌的指標,城鄉可支配收入差距越大,農村剩余勞動力轉向城鎮的動力越大,但現實可能由于實際收入差異、生活壓力、城鎮就業與社會保障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存在一定的阻礙。

第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起反向影響。這三個指標的彈性系數分別為-0.081、-0.346、-0.373,說明這三者對城鎮化率有反向的抑制作用,即當這三者降低或縮小1%時,城鎮化率相應的提高8.1%、34.6%、37.3%。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解釋變量為負,表明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可能由于城鎮生活壓力大、消費高或是戶籍制度限制的原因受到阻礙,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城鎮失業率越低,表明城鎮提供給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機會越多,較穩定的工作以及高水平的工資預期收入是促使勞動力遷移的動力。

第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文化教育發展有助于推動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第二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的彈性系數為0.017,即當該指標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提高1.7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將創造較多的城鎮就業機會,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但該影響因素的彈性系數排名居于最后,表明西北地區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水平已經束縛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因此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極為重要。每萬人擁有的在校大學生數的彈性系數為0.232,即該指標提高一個百分點,城鎮化率增長23.2個百分點,說明科教事業對城鎮化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每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數在彈性系數排序中排第三位,表明西北地區重視增加科教文衛事業投入,提高城鄉居民整體素質水平,加快西北地區人力資源優勢形成,為經濟快速轉型升級提供較為充足的人才保障。

第四,經濟發展落后和基礎設施欠缺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有著較大的制約。人均GDP的彈性系數為0.108,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每提高1%,城鎮化率將提高10.8%,表明該指標對城鎮化率有正向的促進作用,經濟發展水平推動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但人均GDP在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影響因素的彈性系數排序中僅排第五位,西北地區相對較為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束縛了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夯實經濟基礎勢在必行。人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彈性系數為0.148,即該指標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城鎮化率將提高14.8個百分點。這與預期一致,基礎設施的完善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起促進作用。人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在彈性系數排序中居于第四位,表明城市公共設施建設、交通建設、通信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對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推動作用不顯著,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才能吸引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

[1]杜 萌.中國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影響因素指標體系構建與檢驗[J].商業時代,2014(19):45-46.

[2]吳 江,申麗娟.重慶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2012(2):151-155.

[3]錢 力,肖 琳.甘肅省城鎮居民收入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7):131-133.

[4] 張 毅.我國城鎮化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J].理論研究,2012(5):27-31.

[5]秦 佳,李建民.中國人口城鎮化的空間差異與影響因素[J].人口研究,2013(2):25-40.

[6]陳暉濤,鄭傳芳.福建省城鎮化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福建論壇,2014(4):142-146.

[7]付聘聘,龔新蜀.基于灰色關聯理論的新疆城鎮化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0(2):21-25.

[8]李曉娟.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地方性內涵與路徑——以陜西省為例[J].區域發展,2014(11):91-97.

[9]陳懷錄,賈 睿,唐永偉.新型城鎮化理念下西北地區小城鎮規劃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13(5):28-31.

[10]王瑩瑩,吳 開.浙江省新型城鎮化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9):177-180.

[責任編輯:蘭欣卉]

F291.1

A

1005-913X(2015)03-0041-03

2015-01-07

蘭州商學院科研項目資助(LQ201301);甘肅省高等學?;究蒲袠I務費項目資助。

李學慧(1990-),女,內蒙古包頭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和城市經濟。

猜你喜歡
西北地區城鎮化率城鎮
新一輪新型城鎮化頂層設計來了
西北地區支護樁施工技術應用概述
空間環境因素對西北地區電離層空間特征影響
2.5 MPa及以上城鎮燃氣管道與輸氣管道區別
文化邊城鎮遠
寒露
2016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1.2%
西北地區商業模式設計與實施探索
簡述我國城鎮老年群體輕體育運動的常態化開展
義務教育城鎮化率5年升至72.5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