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喘緩釋片的制備及其體外多成分釋藥規律研究

2015-01-20 23:42劉陶世程建明趙新慧畢肖林蔡寶昌
中國醫藥科學 2014年23期
關鍵詞:緩釋片

劉陶世+程建明+趙新慧+畢肖林+蔡寶昌

[摘要]目的 研究定喘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及其體外釋藥規律。 方法 采用單因素試驗法優選制劑成型工藝參數;采用體外釋放度測定法,以相似因子比較法、釋放模型擬合法以及Peppas方程研究定喘緩釋片中麻黃堿等4種代表性成分的釋放規律與機制。 結果 優選的制劑處方為藥物64%,HPMC 30%,乳糖5%和硬脂酸鎂1%,采用濕顆粒壓片法。定喘緩釋片中的麻黃堿、甘草酸、黃芩苷和苦杏仁苷的體外釋放曲線相互之間的相似因子均大于80%,均以Higuchi釋放模型為最佳擬合模型,釋放機制均為擴散協同骨架溶蝕作用。 結論 定喘緩釋片的制備工藝科學可行,在體外具有明顯的緩釋特性和多成分均衡釋放特性。

[關鍵詞]緩釋片;麻黃堿;黃芩苷;甘草酸;苦杏仁苷

[中圖分類號] TQ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3-09-05

定喘緩釋片處方來源于經典名方“定喘湯”,由麻黃、白果、甘草、黃芩和杏仁等藥材組成,具有宣肺降氣、祛痰平喘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等病,療效顯著。由于本品所治疾病為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湯劑臨時煎煮不便,為提高患者服藥順應性和提高臨床療效,擬將定喘湯研制成緩釋片。本研究重點開展定喘緩釋片的制劑成型工藝研究,并以麻黃堿、甘草酸、黃芩苷和苦杏仁苷4種代表性有效成分為指標,研究其體外多成分釋藥規律以初步評價其緩釋性能。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

DP-30d單沖壓片機(北京國藥龍立科技有限公司),78X-2B型片劑四用測定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PYS-20型片劑硬度計(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RC610型智能藥物溶出儀(天津醫療器械研究所),Waters 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515泵,Waters 2487紫外-可見檢測器,Rheodyne 進樣器),KQ-500E型超聲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藥

定喘湯精制浸膏(自制,批號20131018),乙腈(HPLC純,美國默克公司),甲醇(HPLC純,江蘇淮安市恒天工貿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HPMC K 100M、HPMC K 15M 、HPMC K 4M(上??房倒荆?,乳糖(上?;瘜W試劑公司),硬脂酸鎂(上?;瘜W試劑公司),微粉硅膠(上?;瘜W試劑公司)。鹽酸麻黃堿(171241-201107),甘草酸單銨鹽(110731-201308),黃芩苷(110715-201213),苦杏仁苷(110820-201302)對照品均為含量測定用,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1.3 方法

1.3.1 定喘緩釋片的制備 取麻黃和黃芩等藥材,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h,第2次加水7倍量1.0h,合并濾液,濃縮至0.5g藥材/mL,高速離心。取上清液過預處理過的AB-8和 D101混合樹脂柱,蒸餾水5BV洗脫雜質,50%乙醇和 70%乙醇各3BV洗脫活性成分,減壓回收乙醇,真空干燥,粉碎,即得定喘浸膏粉(中間體)。取浸膏粉,HPMC和乳糖等輔料混勻,用70%乙醇濕法制粒,60℃烘干,加入硬脂酸鎂,混勻,壓片(0.5g/片),即得定喘緩釋片。本部分采用單因素試驗法篩選輔料種類與用量,并對制劑成型工藝參數進行優選。

1.3.2 定喘緩釋片中4種活性成分的體外釋放度測定法 采用2010版中國藥典二部附錄釋放度測定第一法“轉籃法”。溶出介質是脫氣的蒸餾水900mL,溫度(37.0±0.5)℃。取定喘緩釋片6片,精密稱定,投入6個干燥的轉籃內,調節轉籃轉速100r/min,待其平穩后,將轉籃降入恒溫的溶出杯中,自樣品接觸溶出介質起立即計時,至規定時間,直接取樣3mL(每次取樣后補充介質3mL),用0.22μm微孔濾膜濾過,取濾液進行HPLC測定。

麻黃堿等指標成分的HPLC測定方法(方法學考察另文發表):(1)麻黃堿:色譜柱為Kromasil 反相C18柱(5μm,4.6mm×250mm),柱溫30℃,測定波長210nm,流動相為乙腈-水-三乙胺-磷酸(5︰95︰0.05︰0.01),流速1.0mL/min。(2)黃芩苷:色譜柱和操作條件同上,測定波長276nm,流動相為甲醇-0.6%磷酸水(45︰55)。(3)甘草酸:色譜柱和操作條件同上,測定波長250nm,流動相為甲醇-0.2mol/L醋酸銨水溶液-冰醋酸(67︰33︰1)。(4)苦杏仁苷:色譜柱和操作條件同上,測定波長207n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溶液(8︰92)。

1.3.3 定喘緩釋片的緩釋性能評價標準 本制劑每日服用2次,因此需考察12h內的體外累積釋藥百分率。本制劑各成分體外釋藥需達到以下設計目標:2h累積釋放30%(Y2,評價是否存在突釋),6h累積釋放55%(Y6評價是否具緩釋性)和12h釋放90%以上(評價生物利用度是否符合要求)。以X值為綜合評價指標優選處方和制劑成型工藝參數,X值越小說明釋放越接近設計目標,通常X<0.2即可。

(當Y12≥90%,K=0;當Y12<90%,K=1)

1.3.4 定喘緩釋片中4種活性成分的釋放模型擬合 將麻黃堿、甘草酸、黃芩苷和苦杏仁苷4種成分的體外累積釋放百分率(F)和時間(t)分別按 Higuchi方程、零級釋放模型和一級釋放模型進行擬合,求出釋放方程,以相關系數r最大者為最優釋放模型。

1.3.5 定喘緩釋片中4種活性成分體外釋放均衡性的評價(體外釋放曲線的相似性評價) 采用Kok. K.P提出的相似因子判斷兩條釋藥曲線的相似性,見下式。f為相似因子,Xti和XTi分別表示兩條釋放曲線在同一時間的累積釋放率,如果f大于50,則認為兩條曲線是相似的。

1.3.6 定喘緩釋片中4種活性成分的釋放機制探討 采用Peppas方程Ft /F∞ = ktn探討釋放機制,式中 Ft / F∞是t時刻的累計釋放百分率,k為釋放速率常數,n為釋放參數,當0.450.89時,藥物釋放機制為骨架溶蝕作用。將Peppas方程兩邊取對數:lg Ft/F∞ = nlg t + lg k,釋放度數據以此方程進行擬合,由回歸方程斜率n可闡明藥物釋放機制[1]。

2 結果

2.1 定喘緩釋片制劑處方及其輔料篩選

本品藥材處方經水提和大孔樹脂吸附分離工藝精制后得到浸膏粉2.56g(研究資料另文發表),共制成緩釋片8片;每次口服4片,每日2次;片重0.5g,每片含浸膏粉0.32g,輔料0.18g。由于浸膏粉劑量大,成分復雜,因此選擇工藝簡單、輔料用量少、緩釋可控性強、多成分釋藥均衡性好的水凝膠骨架型緩釋片為本品劑型。

高分子水凝膠材料是定喘緩釋片的關鍵緩釋輔料。表1結果表明,低粘度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 K4M)和中粘度的HPMC K15M制備的定喘緩釋片中麻黃堿的體外釋放均很快,而高粘度的HPMC K100M則釋放較慢,將HPMC K100M和HPMC K4M 以2︰1的比例混合使用,能使藥物的

釋放速度達到較滿意的緩釋效果。表2結果表明,以處方2(浸膏粉64%、HPMC 30%、乳糖用量5%、硬脂酸鎂1%)制備的定喘緩釋片體外釋藥性能最好。

經過篩選,定喘緩釋片的制劑處方為(1000片量,0.5g/片):藥物浸膏粉320g、HPMC 4M 50g、HPMC 100M 100g、乳糖25g、硬脂酸鎂5g。

2.2 制劑成型工藝研究

表3結果表明,濕法制粒壓片制得的片子質量最好。經篩選定喘緩釋片的制劑成型工藝為:稱取藥物浸膏粉、HPMC和乳糖,混勻,用70%乙醇濕法制粒,過20目篩,60℃烘干,加入硬脂酸鎂,混勻,壓片。

2.3 定喘緩釋片中麻黃堿等4種指標成分體外釋放度曲線的測定

表4和圖1結果表明,定喘緩釋片(批號20131018)中4種代表性有效成分(麻黃堿、甘草酸、黃芩苷和苦杏仁苷)2h體外累積釋放率均在30%左右,6h體外累積釋放率均在55%左右,而12h體外累積釋放率均大于90%,符合設計要求,表明定喘緩釋片具有良好的緩釋特性。

2.4 麻黃堿等4種指標成分體外釋放均衡性的評價

表5結果表明,定喘緩釋片中麻黃堿等4種指標成分的體外釋放曲線兩兩比較相似因子均大于80,說明定喘緩釋片中各有效成分具有均衡釋放特性。

2.5 麻黃堿等4種指標成分的釋放模型擬合和釋放機制

表6和表7結果表明,定喘緩釋片中麻黃堿等4種指標成分的釋放規律均以Higuchi釋放模型為最佳擬合模型(r最大),釋放機制均為擴散協同骨架溶蝕作用。

3 討論

定喘緩釋片屬于中藥復方緩釋制劑,是當前中藥制劑現代化的研究熱點和難點,該復方由麻黃、甘草和黃芩等9味藥材組成,其中每味藥材均含有結構和理化性質各異的數百種成分,此外在提取分離過程中還可能產生新的成分,這些成分的結構、理化性質(溶解性、極性、解離常數等)、藥動學(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和藥效學性質(作用機制和量效關系)目前多數不清楚,且在復方中的主次地位不明。而化學藥物緩控釋制劑的研發理論僅適合于單個成分或數個成分組成的簡單復方,不適合成分復雜的中藥復方,因此中藥復方緩控釋制劑的設計需要全新的思路。在傳統中藥劑型中,丸劑(蜜丸、糊丸等)是一種緩釋劑型,“丸者緩也”,“丸藥以舒緩為治”,在丸劑中藥物成分的釋放多數具有多成分同步均衡釋放特性 [3-11]。因此根據處方中君藥和臣藥的已知的主要活性成分來做為指標成分對中藥復方緩控釋制劑進行設計,使其藥效成分滿足多成分同步均衡釋放,可以做為當前中藥緩控釋制劑研究的權宜思路。

水凝膠骨架片與中藥糊丸劑在輔料和釋藥機制具有相似性,是以親水性高分子材料為骨架材料制備的緩釋劑型,該類片劑口服后遇到消化液在片子表面發生水化作用生成凝膠,由于凝膠的屏障效應而控制藥物的釋放速度。與膜控性和滲透泵緩控釋制劑相比,具有生產工藝簡單,釋藥速度調節方法多,不易發生崩釋,具有多成分均衡釋藥等有點,因此是目前對中藥復方復雜成分特點具有較好適宜性的緩控釋給藥系統[12-22]。

本研究以定喘緩釋片中君藥麻黃的主要活性成分麻黃堿為指標優選制劑處方和制劑成型工藝參數,并結合復方中的其他代表性有效成分黃芩苷、甘草酸和苦杏仁苷,探討了定喘緩釋片的體外釋藥規律,結果表明具有不同結構和理化性質的四種成分的體外釋放具有同步性和均衡性,表現在四種成分的體外12h釋放曲線高度相似(兩兩之間的相似因子均大于80%),各個時間點的累計釋放百分率比較接近,各成分的釋放模型均以Higuchi方程為最佳擬合模型,釋放機制均為擴散協同骨架溶蝕作用,以上說明定喘緩釋片的劑型選擇與制備工藝是科學合理的。

[參考文獻]

[1] 崔福德.藥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22-426.

[2] 劉文,王群,宋信莉,等.戊己胃漂浮緩釋片多組分體外釋放行為研究[J].中成藥,2013,35(11):2394-2398.

[3] 蔡延渠,陳健,謝吉福.基于指紋圖譜喘平緩釋片復雜成分均衡釋放的評價[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9): 1360-1365.

[4] 朱盛山,袁旭江,李苑新.治療冠心病中藥復方緩釋制劑均衡釋放度的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6,8(1):44-47.

[5] 袁瑜,戴媚,周唯蘭,等.復方丹參兩步釋放給藥系統制備工藝研究[J].中成藥,2014,36(1):72-76.

[6] 孫敏,劉紅斌,劉波,等.燈盞花素緩釋包衣微丸的制備工藝研究[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4):14-18.

[7] 段洪云,張勝,朱鵬飛,等.三七總皂苷滲透泵控釋片的研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 6):6-9.

[8] 薛立安,李元波,郭丹丹,等.復方丹參泡騰性滲透泵片的制備及釋藥機制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 (7):848-851.

[9] 岳紅坤,常明,游雅,等.鹽酸小檗堿胃漂浮片的研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11,32( 1):69-73.

[10] 蔣鳴,劉漢清,謝濤.中藥緩釋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0,7(5):9-11.

[11] 陳麗華,徐德生,馮怡.中藥口服緩控釋制劑體內外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3): 333-338.

[12] 朱盛山,袁旭江,李苑新.復方丹參緩釋片中水溶性成分體外釋放度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1): 37-40.

[13] 黃勝,賀福元,劉文龍,等.總量統計矩相似度法對左金緩釋片多成分釋放相似度的評價研究[J].中成藥,2009,31(1):35-39.

[14] 劉清飛,王義明,羅國安.多指標定量指紋圖譜用于中藥復方緩釋制劑體外釋放度的評價[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2):143-147.

[15] 張偉,宋洪濤,張倩.指紋圖譜評價雷公藤胃漂浮緩釋制劑的體外釋放度研究[J].中草藥,2010,41(3):376-380.

[16] 劉艷華,馬妍妮,王文蘋.載苦參堿的魔芋葡甘聚糖多孔雜化水凝膠緩釋膠囊的制備和體外釋放評價[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2,34(10):1035-1038.

[17] 王興,張衛國,李曉倩,等.乙肝清HPMC K4M/PVP K30骨架緩釋片的研制與體外評價[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2,29(1):50-54.

[18] 李小芳,舒予,劉玲,等.穿心蓮總內酯骨架緩釋片的制備及釋放度測定[J].中成藥,2014,36(3):634-637.

[19] 楊秀,邢建國,王新春,等.香青蘭總黃酮 HPMC骨架片釋放度的影響因素考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8):6-9.

[20] 王博,張來華,李苑新,等.親水凝膠骨架緩釋片釋藥機制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9,40(10):782-786

[21] Conti S,Maggi L,Segale L,et al. Matrices containing NaCMC and HPMC 2. Swelling and release mechanism study[J].Int J Pharm,2007,333(1-2):143-151.

[22] Sankalia JM,Sankalia MG,Mashru RC.Drug release and swelling kinetics of directly compressed glipizide sustained-release matrices:establishment of level A IVIVC[J].J Controlled Release,2008,129(1):49-58.

(收稿日期:2014-10-12)

[9] 岳紅坤,常明,游雅,等.鹽酸小檗堿胃漂浮片的研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11,32( 1):69-73.

[10] 蔣鳴,劉漢清,謝濤.中藥緩釋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0,7(5):9-11.

[11] 陳麗華,徐德生,馮怡.中藥口服緩控釋制劑體內外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3): 333-338.

[12] 朱盛山,袁旭江,李苑新.復方丹參緩釋片中水溶性成分體外釋放度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1): 37-40.

[13] 黃勝,賀福元,劉文龍,等.總量統計矩相似度法對左金緩釋片多成分釋放相似度的評價研究[J].中成藥,2009,31(1):35-39.

[14] 劉清飛,王義明,羅國安.多指標定量指紋圖譜用于中藥復方緩釋制劑體外釋放度的評價[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2):143-147.

[15] 張偉,宋洪濤,張倩.指紋圖譜評價雷公藤胃漂浮緩釋制劑的體外釋放度研究[J].中草藥,2010,41(3):376-380.

[16] 劉艷華,馬妍妮,王文蘋.載苦參堿的魔芋葡甘聚糖多孔雜化水凝膠緩釋膠囊的制備和體外釋放評價[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2,34(10):1035-1038.

[17] 王興,張衛國,李曉倩,等.乙肝清HPMC K4M/PVP K30骨架緩釋片的研制與體外評價[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2,29(1):50-54.

[18] 李小芳,舒予,劉玲,等.穿心蓮總內酯骨架緩釋片的制備及釋放度測定[J].中成藥,2014,36(3):634-637.

[19] 楊秀,邢建國,王新春,等.香青蘭總黃酮 HPMC骨架片釋放度的影響因素考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8):6-9.

[20] 王博,張來華,李苑新,等.親水凝膠骨架緩釋片釋藥機制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9,40(10):782-786

[21] Conti S,Maggi L,Segale L,et al. Matrices containing NaCMC and HPMC 2. Swelling and release mechanism study[J].Int J Pharm,2007,333(1-2):143-151.

[22] Sankalia JM,Sankalia MG,Mashru RC.Drug release and swelling kinetics of directly compressed glipizide sustained-release matrices:establishment of level A IVIVC[J].J Controlled Release,2008,129(1):49-58.

(收稿日期:2014-10-12)

[9] 岳紅坤,常明,游雅,等.鹽酸小檗堿胃漂浮片的研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11,32( 1):69-73.

[10] 蔣鳴,劉漢清,謝濤.中藥緩釋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0,7(5):9-11.

[11] 陳麗華,徐德生,馮怡.中藥口服緩控釋制劑體內外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3): 333-338.

[12] 朱盛山,袁旭江,李苑新.復方丹參緩釋片中水溶性成分體外釋放度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1): 37-40.

[13] 黃勝,賀福元,劉文龍,等.總量統計矩相似度法對左金緩釋片多成分釋放相似度的評價研究[J].中成藥,2009,31(1):35-39.

[14] 劉清飛,王義明,羅國安.多指標定量指紋圖譜用于中藥復方緩釋制劑體外釋放度的評價[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2):143-147.

[15] 張偉,宋洪濤,張倩.指紋圖譜評價雷公藤胃漂浮緩釋制劑的體外釋放度研究[J].中草藥,2010,41(3):376-380.

[16] 劉艷華,馬妍妮,王文蘋.載苦參堿的魔芋葡甘聚糖多孔雜化水凝膠緩釋膠囊的制備和體外釋放評價[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2,34(10):1035-1038.

[17] 王興,張衛國,李曉倩,等.乙肝清HPMC K4M/PVP K30骨架緩釋片的研制與體外評價[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2,29(1):50-54.

[18] 李小芳,舒予,劉玲,等.穿心蓮總內酯骨架緩釋片的制備及釋放度測定[J].中成藥,2014,36(3):634-637.

[19] 楊秀,邢建國,王新春,等.香青蘭總黃酮 HPMC骨架片釋放度的影響因素考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8):6-9.

[20] 王博,張來華,李苑新,等.親水凝膠骨架緩釋片釋藥機制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9,40(10):782-786

[21] Conti S,Maggi L,Segale L,et al. Matrices containing NaCMC and HPMC 2. Swelling and release mechanism study[J].Int J Pharm,2007,333(1-2):143-151.

[22] Sankalia JM,Sankalia MG,Mashru RC.Drug release and swelling kinetics of directly compressed glipizide sustained-release matrices:establishment of level A IVIVC[J].J Controlled Release,2008,129(1):49-58.

(收稿日期:2014-10-12)

猜你喜歡
緩釋片
足量應用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冠心病的效果評價
富馬酸喹硫平片聯合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雙相障礙抑郁發作的療效觀察
觀察克拉霉素緩釋片與速釋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的療效
別嘌醇緩釋片的制備及釋藥機理的初步探討
格列吡嗪緩釋片的制備及工藝研究
鹽酸羅沙替丁醋酸酯緩釋片的藥動學研究
格列吡嗪緩釋片的制備及工藝研究
五加生化緩釋片的制備及體外釋放度的研究
單硝酸異山梨酯擇時給藥緩釋片的研究
氯氮平緩釋片的研制及釋放度的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