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民族地區農戶收入增長的ぢ肪堆≡瘢 投資還是消費

2015-01-20 03:40李學術向其鳳
金融經濟 2014年11期
關鍵詞:投資消費

李學術 向其鳳

摘要:本文運用西部民族地區的家庭微觀數據,分析了該地區農戶家庭的投資與消費現狀,并建立回歸模型實證檢驗了投資與農戶收入的關系,結果發現:人均資本對農戶的收入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投資的增收效應持續期為3年,增加1元投資的累積增收效應為036元。最后據此提出了引導農戶合理投資與消費、促進收入增長的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西部民族地區;投資;消費;收入增長

一、引言

長期以來,消費不足、特別是農村消費不足一直是我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在國內市場消費不足的大背景下,農村消費現狀尤其不容樂觀。來自商務部的統計顯示,目前,占全國人口總數三分之二的農村,只消費了全國三分之一的商品,農村人均日消費僅有5元多。如今“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墒?,如果制約農村消費的主要原因——農民增收緩慢,缺乏長效增長機制——得不到解決,那么農村的消費勢必難于真正啟動,尤其是對廣袤而貧窮的西部民族地區。

農戶作為農村經濟活動的主體,即是生產活動的投資者,又是消費活動的消費者。在現階段政府對農業投資極少的情形下,農戶是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投資者。在總收入既定的前提下,今天消費多一點,就意味著明天的消費少一些,反之,今天消費少一點,就意味著明天能消費的更多。農戶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戶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關系到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能否協調發展。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西部民族地區農戶人均積累的年均增量和增速均低于中東部地區,由此導致的人均資本存量不足已經嚴重制約了農戶的收入增長,使得東西部的差距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西部民族地區的農村是否還應該鼓勵消費?

二、理論和文獻回顧

社會再生產中的消費與投資比例關系問題,一直是經濟學研究中的重點。從歷史上看,資產階級古典學派經濟學家早已開始注意國民收入中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其代表人物魁奈就明確指出了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對社會再生產的決定性影響:“由于生產支出和不生產支出彼此間所占優勢的不同,每年再生產的收入就可能發生變動?!彼€注意到維持一定消費需求對維持再生產規模的必要性??卧谒慕洕碇?,把“純產品”按1:1的比例分為給“生產的支出”和“不生產的支出”,這是經濟史上第一次明確給出的定量化的積累消費比例。

現代西方經濟學關于消費與儲蓄的比例關系分析中,J·M·凱恩斯給出了一個似乎為各派所接受的合理比例關系的定性標準。凱恩斯從總需求的角度來研究消費——投資關系,凱恩斯認為,要使國民經濟均衡,就要使供給和需求相等,既要使消費+投資=消費+儲蓄,于是投資=儲蓄。凱恩斯認為“合理的投資水平應是以一定的總產出均衡水平為標準的與消費互補的水平,也應當是以實現充分就業為標準的與消費互補的水平”。

對實際消費率以及儲蓄(投資)率的形成,各派經濟學家又有著不同的理論解釋。這些理論解釋的起點是消費理論。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認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儲蓄率,從而投資率也將逐步提高。以杜森貝里為代表人物的相對收入理論則認為:一個家庭的收入用于消費的部分依賴于其相對于同等的家庭收入的收入水平,而不是依賴于家庭收入的絕對水平,因此,當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消費者仍想保持原有的消費增長速度,邊際消費傾向上升,儲蓄率下降。而莫迪利亞尼的生命周期假說則認為:“個人是在更長的時期范圍內計劃他們的消費和儲蓄行為的,以在他們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消費的最佳配置,從而把儲蓄看成是主要源于個人想為他們年老時消費做準備的愿望的結果?!迸c莫迪利亞尼的生命周期模型相類似,弗里德曼用持久收入理論來解釋消費率的形成。他認為,現行收入的概念應為持久收入的概念所取代,消費也應分為持久的部分和暫時的部分,其結論是持久消費是持久收入的一個常數比例。

隨后,在索羅的增長模型里,給出了儲蓄率的變動對消費、經濟增長的影響。索羅認為,儲蓄率的增加使得實際投資線向上移動,從而使人均資本存量上升,實際投資大于持平投資,平均產出的增長率上升,但儲蓄率的永久性增加只造成了個人平均產出率的暫時性增加,然后又返回其初始水平的產出增長率。也就是說:儲蓄率的變化具有水平效應,但不具有增長效應,它改變了經濟的平衡增長路徑,因而改變了任何時點上每個人的產出水平,但不影響平衡路徑上每個人的平均產出增長率。儲蓄率的增加會使得初始時的消費向下跳躍,然后逐漸上升。

在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的實證方面,李斌(2004)考察了投資、消費與經濟內生演進機制在中國的運行狀況,分析了這一機制的總體特征,并依時序發展考察了其演進與變化的過程,結果發現,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資本大量投入帶來的,產業體系并沒有通過發揮報酬遞增效果來促進經濟增長。吳麗麗,尹煜(2009)則依據中國31個?。ㄊ?、區)1986-2005年的面板數據,分析了全國和各省的政府投資、私人投資、政府消費、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發現無論是加大政府投資增長率、政府消費增長率、居民消費率還是提高私人投資率都有利于中國的經濟增長,但地域之間有差別。

綜上所述,現有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幾乎都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論證一國或區域的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或者投資率與消費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很少有從微觀決策主體出發來研究投資與消費關系的。農民作為農村經濟主體的生產者和主要消費者,在每一個生產周期伊始,便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做出了投資與消費的比例抉擇。那么,這種選擇對他們的長期收入增長有何影響,現有的鼓勵農村消費的政策對于貧窮的西部民族地區是否合適?本文將運用西部民族地區的家庭微觀數據,分析該地區農戶家庭的投資與消費現狀,通過回歸模型驗證投資對農戶家庭收入的影響,最后提出引導農戶合理投資與消費、促進收入增長的相關政策建議。

三、西部民族地區農戶的投資與消費現狀

對于早期西部的農戶積累消費水平,余維祥有過研究:1980—1997年間,西部地區農戶的消費大于積累,人均積累從2573元上升到4582元,年均增量和增速分別為126元和364%,人均消費從14128元提高到35161元,年均增量和增速分別為1237元和551%。相比東、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農戶的人均積累年均增量還是增速均低的多,而人均消費的年均增量和增速相對差距較小。人均積累不足是西部地區農戶收入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于最近幾年西部地區農戶的投資與消費情況,本文用云南省紅河州的統計數據給予說明。本文所用數據來自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統計局2006-2009年對3000個農戶的跟蹤調查數據。該調查覆蓋了全州13個縣市,298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隨機抽取10-15戶進行調查,每戶進行了三年的跟蹤調查。經過篩選,一共得到了2647個農戶連續4年的跟蹤調查數據。表1給出了這2647個農戶每年的總收入、生產投資和生活消費的數據。

表1 云南紅河州農戶的總收入、生產投資和

生活消費的均值以及投資率和消費率

年份總收入(元)生產投資(元)投資率(%)

生活消費(元)消費率(%)

2006

427832

188177

4398

213741

4996

2007

495131

219724

4438

251258

5075

2008

582662

258332

4434

283289

4862

2009

632408

264460

4182

308853

4884

從表1可以看出,2006-2009年間,農戶的總收入增加明顯,06-07年平均增加了67299元,07-08年增幅最大,為87531元,08-09年增幅下降,為49746元。這四年的投資率相差不大,前三年的投資率都在44%左右,09年由于收入增加的少,投資率下降到了418%。與此相對應的是,消費率最近兩年也下降了,06、07年的消費率在50%左右,到08、09年,平均消費率降到了不足49%??偟目磥?,紅河州農戶的投資與消費比例比較穩定,消費率略高于投資率,收入增長的減緩,首先會使得投資率下降,同時也會使消費率下降,投資率下降的幅度大于消費率下降的幅度。

對于消費率的變化原因,通過消費的構成變動情況,可以得出原因。表2給出了紅河州農戶家庭的八大類消費支出均值和其在生活消費支出中的比例。從表2可以看出,食品的消費支出仍是農戶家庭最主要的支出,占到了整個生活消費支出的44%以上,個別年份甚至達到了51%;衣著的消費支出比例較為穩定,在4%—5%之間;居住的消費支出近兩年有所下降,從18%降到了15%左右;家庭設備支出的比例也較為穩定,在5%左右;交通通訊的支出比例有小幅上升,從9%上升到了10%;文化教育以及娛樂的支出比例下降了,從10%降到了不足8%;醫療保健支出的比例變化不大,一直在7%左右;其它商品和服務的支出比例較小,一直在2%左右??偟目磥?,西部民族地區的農戶尚未脫貧,溫飽的壓力仍然很大,表現在食品支出的比重過大,收入增加時首先增加了食品的支出。此外,最近幾年的高通脹,尤其是農村地區食品類的價格大幅上漲,可能也是造成農戶的名義收入增長較快、實際收入增長緩慢,食品支出比例上升的原因。

表2 云南紅河州農戶的分類消費支出以及比例

項目

2006200720082009

(元)(%)(元)(%)

(元)(%)(元)(%)

食品94602

4426

112593

4481

144403

5097

146544

4745

衣著

9557

447

12202

486

13221

467

13478

436

居住

37933

1775

45491

1811

40202

1419

47751

1546

家庭設備

10360

485

12143

483

13254

468

15455

500

交通通訊

19087

893

24808

987

26390

932

31539

1021

文教娛樂

21727

1017

22265

886

20020

707

24649

798

醫療保健

15076

705

16415

653

20690

730

22874

741

其他

5400

253

5341

213

5109

180

6564

213

四、農戶投資與收入關系的實證分析

1理論模型

由于農戶即是投資者,又是消費者,因此,每年他必須決策將多少錢用于當年的生產活動,多少錢用于消費。由于借貸行為是允許的,因此當年的投資加消費可能大于當年的總收入,也可能小于當年的總收入,這時農戶家庭存在結余。農戶的決策雖然有跨期,但也存在短視行為,假設他的決策期為T年,他的目標是要是的[0T]內家庭的人均總效用最大,為簡單見,我們假設效用函數就是支出函數,也即使家庭的人均總消費支出最大。設為第t年家庭的人均收入,ct為第t年家庭的人均消費支出,kt為第t年家庭的人均投資額。在[0,T]期間內,總收入等于總消費加上總投資,作為消費者,家庭生產的目的是最大化自己的效應,效用是消費支出的函數,假設貼現率為,則有:

maxu=∫T0u(ct)eρtdt

(1)

∫T0yte-ρtdt=∫T0cte-ρtdt+∫T0kte-ρtdt

(2)

假設農戶家庭的生產函數為Cobb—Dauglas函數:

yt=Akαt t=1,2,…T(3)

以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不考慮折舊,將模型離散并簡化:

maxk1,…,kTu=∑Tt=1ct=∑Tt=1yt-∑Tt=1kt(4)

styt=Akt(5)

由模型可知:yt=f(k1,…,kt) (6)

也就是說,農戶第t年的收入取決于前t年的投資。

2、實證分析

記yit為第i個農戶家庭第t年的人均純收入;xit為第i個農戶家庭第t年的投資率,根據模型(6),選擇線性的函數形式,建立回歸模型:

yit=β0+β1xi,t+β2xi,t-+1+…+βtxi,1(7)

模型(7)實際上是一個分布滯后模型。采用紅河州的農戶數據對模型(7)進行估計,由于樣本時間維度的限制,滯后期最大為3期。對于分布滯后模型,為避免估計結果的偏倚,首先要排除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表3給出了解釋變量之間獨立性的相關系數檢驗。

表3 解釋變量間的簡單相關系數檢驗

相關系數xtxt-1xt-2xt-3

xt

10000

06638

05965

05198xt-1

06638

10000

06583

05204xt-2

05965

06583

10000

06494xt-3

05198

05204

06494

10000

表3的檢驗結果表明,農戶家庭不同年份之間的投資額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相關程度不嚴重,可以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模型(7)進行估計。對模型(7)的最小二乘估計結果顯示,模型存在異方差。其 White異方差檢驗的結果:F統計量為213921,相應的p值為0000,nR2為830407,相應的概率為0000,表示模型存在嚴重的異常差,采用加權最小法對異方差問題進行修正(權重wi=1/|ei|,其中ei為相應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計的殘差),得到如下回歸方程:

yt=277921+01210xt+01292xt-1+01103xt-2+00049xt-3(8)

(44898)(00019) (00018) (00039) (00026)

R2=09376,F=993538(Prob=0000) DW=12793

修正后的模型擬合較好,調整的可決系數達到了09376,F統計量為993538,模型整體在1%的水平顯著。變量xt-3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不顯著,但在10%的水平下顯著,其余變量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

五、結論與建議

從云南紅河州農戶家庭人均純收入對人均投資以及前3年的人均投資的回歸結果看,人均資本擁有量仍然是農戶增收的重要因素。投資對收入的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當第t年的人均投資增加1元時,會使得農戶家庭第t年人均純收入平均增加012元,第t+1年人均純收入平均增加013元,第t+2年人均純收入平均增加011元,第t+3年人均純收入平均增加0005元,投資1元的累積增收效應為036元。投資的增收效應能持續3年,到第4年,增收效應很小,且不顯著。

根據上述結論,為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戶家庭的收入增長,特提出下列政策建議:

1、鼓勵農戶多投資,少消費。從長期來看,投資仍然是拉動農村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雖然從國家層面上看,全國的投資過熱,消費不足,但對廣大的西部民族地區農戶,現有的投資結構決定了農戶家庭依然是農業生產經營投資的主體,政府的投資只能在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農戶收入水平低,積蓄率也遠遠低于東部,導致人均資本存量不足,已經嚴重制約了該地區的農戶的收入增長。因此,現階段,還是應以鼓勵投資為主,這是獲得長期收入增長的必然路徑,只有收入增長了,收入對消費的制約才能緩解,西部民族地區的內需才能真正啟動。

2、引導農民進行合理的消費。雖然現階段西部民族地區農戶的收入水平較低,但也不是沒有節余的可能。由于農村的許多消費誤區,例如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人情消費居高不下……,導致本該有所節余的農戶為此消耗殆盡,許多貧困的農戶甚至為此借錢消費。這些不合理的消費必然會降低人均積累,導致生產投資減少。

2、發展農村金融,降低貸款門檻,為農戶的生產提供資金支持,以彌補農戶自有資金的不足?,F階段,西部民族地區農戶家庭的傳統農業投入逐漸減少,在農業稅賦減免和外出務工收入增加等條件下,農戶自有資金已基本能滿足傳統農業生產資金需求,但從事規模種植、養殖及經營高效農業的投資增加,現代農業對信貸資金的需求明顯增加。政府應大力發展農村金融,降低農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貸款門檻,為農戶開展多種經營、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擺脫傳統生產經營模式,擴大經營規模提供資金支持。

參考文獻:

[1] 羅云毅投資消費比例關系理論研究回顧[A]宏觀經濟研究,1999年第12期

[2] (美)戴維﹒羅默(David Romer)著王根蓓譯高級宏觀經濟學(第三版)[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3] 余維祥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農戶積累消費水平變動分析[A]山區開發,1999年第11期

[4] 李斌,投資消費與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古典角度的實證分析[A]管理世界,2004年第9期

[5] 吳麗麗,尹煜投資、消費關系的協調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區域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A]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5月

[6] 劉世彥投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A]浙江統計,2000年第3期

[7] 蔡躍洲,王玉霞投資消費結構影響因素及合意投資消費區間——基于跨國數據的國際比較和實證分析[A]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年第1期

[8] 房林,鄒衛星中國消費投資失衡的現狀與危害述評[A]消費經濟,2008年10月

項目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民間慈善的西部地區貧困農戶創業基金研究”(7126305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區項目“西部民族地區農戶消費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家庭微觀數據的視角”(12XJC790007)。

猜你喜歡
投資消費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40年消費流變
煤礦建設項目投資控制的探討
包含對賭協議的投資合同初始成本會計處理芻議
關于我國PPP模式應用的問題探討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淺談對銀行投資價值的研究
房地產泡沫現狀及成因的分析探討
消費物價指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