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性肝癌與肝局灶性增生結節的超聲對比觀察

2015-01-31 10:10謝秀娟,蔣澤波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灶性門脈造影劑

【摘要】目的 觀察原發性肝癌與肝局灶性增生結節的超聲影像。方法原發性肝癌患者和肝局灶性增生結節患者均行二維彩超掃查和超聲造影,比較兩者結果。結果 原發性肝癌與肝局灶性增生結節在時相、造影增強方式上有顯著差異。結論 在時相、造影增強方式上,超聲造影可正確區分原發性肝癌與肝局灶性增生結節,這樣有助于減少誤診,指導臨床診斷。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24

作者單位:513000 廣東省英德市人民醫院功能科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and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s Ultrasonic Observation

XIE Xiujuan JIANG Zebo (The function division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Yingde Guangdong 51300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ultrasound images on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the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the patients with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all Line-dimensional ultrasound scan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then copare the results . Results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in phas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s. Conclusion The ultrasound contrast’s methods can distinguish the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on the phase and on the contrast enhancement. Then this can reduce misdiagnosis and guid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s, Ultrasound contrast

原發性肝癌與肝局部性增生結節的彩超檢查分辨率不高,均表現為血供豐富的占位性病變,尤其是肝局部性增生結節伴有低回聲暈時,更容易造成誤診,給患者帶來心理負擔;而超聲造影檢查則能清楚、有區別地顯示兩種病癥的填充方式和過程,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接下來將對原發性肝癌和肝局部性增生結節的超聲造影結果進行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別選取2014年9月~2014年12月期間入住本院的原發性肝癌患者4例和肝局灶性增生結節患者4例,分別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性3例,女性1例,年齡35~70歲,病灶直徑3cm~11.5cm;對照組男性2例,女性2例,年齡38~69歲,病灶直徑2cm~12.4cm。兩組均經病理學檢查證實,均無超聲造影相關禁忌證。

1.2 方法

兩組均行二維彩超掃查,造影儀器飛利浦iUelite,材料為第二代超聲造影劑六氟化硫(SF6)。

造影檢查具體過程為:事先采用5 ml生理鹽水和59 mg SF6配置混懸液,混懸劑微泡濃度以2×10 8個/m 2為宜,微泡平均直徑以2.5μm為宜;采用二維彩超檢查確定肝臟病變部位的血流情況和內部回聲,觀察切面,然后從患者肘部淺靜脈彈丸式快速推注造影劑2.4 ml,推注時間不超過5 s;接著采用生理鹽水沖洗,注射造影劑的同時啟動記時器,以實時動態圖像的形式記錄造影全程,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醫師對動態圖像進行判讀,判讀內容包括造影時相、造影增強方式等。比較兩組的超聲造影結果。

1.3 結果判定

肝臟造影有動脈相、門脈相、延遲相3個時相,動脈相:造影劑注入10~35 s,門脈相:造影劑注入30~120 s,延遲相:造影劑注入120 s之后至微泡消失之時。

肝腫瘤超聲造影增強方式包括中央型、周邊型、整體型,中央型為造影劑從病灶中央向周邊填充,周邊型為造影劑從病灶周邊向中央填充,整體型為造影劑快速填充整個病灶 [2]。

2 結果

2.1 原發性肝癌造影結果

4例患者肝實質、肝內血管分支、病灶回聲強度清晰可見,動脈相表現為病灶快速整體增強,且多為不規則增強,有2例患者的病灶中心有不增強無規則區,開始增強時間在(15.7±5.4)s,動脈相后期,病變逐漸消退,門脈相期則快速消退,且門脈相、延遲相病灶回聲較低。也就是說,原發性肝癌造影方式為快進快退型,門脈相、延遲相呈低回聲。

2.2 肝局灶性增生結節造影結果

動脈相上,肝局灶性增生結節患者變現為脈相快速增強,其中3例為中央型,脈相狀態從中央向周邊呈輪輻狀快速增強,1例為周邊型,脈相狀態從周邊向中央快速增強;在門脈相上,4例患者表現為高回聲,部分與正常肝實質增強呈等回聲;在延遲相上,3例患者表現為增強高回聲,1例患者呈等回聲。

總而言之,肝局灶性增生結節的造影方式多為中央型,且多為有規則增強,門脈相、延遲相多為高回聲或較高回聲,與原發性肝癌有顯著差異。

3 討論

超聲造影,即聲學造影,是利用造影劑使后散射回聲增強以提高超聲診斷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技術,可有效增強心肌、肝、腎、腦等實質器官的二維超聲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號,目前多用于肝臟病變的診斷。以注入造影劑后的時間為據,可將肝臟的顯像分為動脈相、門脈相和延遲相;根據各期相病灶內造影劑進入與退出的模式,即快慢、方式及強度等的不同,對病灶作出特異性的診斷。

肝局灶性增生結節屬良性病變,是肝臟組織出現假瘤樣增生病癥所致,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且使用B超檢查差異性不高,難以與肝癌、肝血管瘤等做出明確區別;一旦誤診為肝癌,將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對治療也不利。然而,對肝局灶性增生結節患者行超聲造影時,病灶的動脈相呈輪輻狀,從中央向四周增強,且多數病灶為持續增強,在延遲相也可看到。而原發性肝癌則表現為快進快退,消退時間早于肝局灶性增生結節??梢?,兩組病癥的超聲造影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有助于減少誤診,指導臨床診斷;且在超聲造影中,病癥的充盈方式、消退時間是鑒別、診斷肝局灶性增生結節、原發性肝癌的關鍵。

猜你喜歡
灶性門脈造影劑
基于門脈期CT影像組學預測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價值
循證護理在增強CT檢查中減少造影劑外漏發生的作用
造影劑腎病的研究進展
肝臟多灶性結節狀脂肪浸潤的影像診斷與鑒別診斷
“造影劑腎病”你了解嗎
門脈高壓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時間的分析及臨床護理
針康法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缺損及缺血區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血管抑制素蛋白表達的影響
靶向超聲造影劑在冠心病中的應用
良性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的手術治療分析
特利加壓素聯合經頸內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治療門脈高壓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