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區干預效果觀察

2015-01-31 10:10楊曉瑋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糖耐量空腹人群

【摘要】 目的 探討對沈陽市鐵西區衛工社區糖尿病前期人群實施社區干預的觀察與效果,提高社區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保健意識和生命質量。方法 對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本社區內45歲以上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結果 128例患者中105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明顯降低,占82%;17例餐后2小時血糖明顯下降、空腹血糖控制在原有水平,占13.3%;6例血糖未得到很好的控制進入糖尿病期,占4.7%;社區干預效果總有效率達95.3%。結論 通過對Ⅱ型糖尿病前期人群實施社區干預,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從醫性及生活質量。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64

作者單位:110023 沈陽市鐵西區衛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Pre-diabetes Populations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Effect Observation

YANG Xiaowei ( WeiG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enyang Liaoning 110023,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enyang I WeiGong community pre-diabetes populations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improve the community people at high risk of diabetes self-care conscious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October 2013, 45 years and older were taken population screening for diabetes. Results 105 cases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sugar 2 hours after meal, accounted for 82%, 17 cas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blood sugar 2 hours after meal, fasting blood glucose control at the original level, accounting for 13.3%, 6 cases into diabetes blood sugar without control, accounting for 4.7%. Community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 Conclusion Through typeⅡ pre-diabetes populations, community intervention can increase awareness of self health care to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diabetes and health behavior,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sugar levels, improve patients and high risk groups with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re-diabetes, Patients, Screening, Community intervention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復合病因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學作用障礙引起的 [1]。近3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顯著增加,而糖尿病前期是幾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經歷過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指由血糖調節正常發展為血糖調節受損,但血糖升高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過程。該過程中包括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異常及血脂異常等改變;有些病例,以上指標可單獨出現異常,也有兩種指標同時出現異?,F象。我們通過對本社區內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綜合干預,使糖尿病前期患者能正確的認識疾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積極配合治療和自我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對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社區干預的效果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選自2013年6月~2013年10月對本社區內45歲以上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化驗項目為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值和糖耐量測量,根據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1999)提出的診斷標準和分類標準,篩查結果中確診為Ⅱ型糖尿病前期128例患者;其中男66例,女62例,年齡45~80歲之間。所有被確診糖尿病前期患者均無“三多一少”癥狀,其中血糖升高伴有血脂升高者45例,同時伴有冠心病者26例、伴有高血壓病者15例、伴有脂肪肝者11例。

1.2 糖尿病前期的診斷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處于正常人與糖尿病患者之間的一個中間階段。正常人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NGR)在<6.1 mmol/L,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2h PPG)<7.8 mmol/L;空腹血糖受損(IFG)6.1~<7.0 mmol/L,2h PPG<7.8 mmol/L;糖耐量減低是空腹血糖<7.0 mmol/L,2h PPG 7.8~<11.1 mmol/L;具有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減低其中一項者即可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 [2]。Ⅱ型糖尿病是屬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見于30歲以上的成年人,在糖尿病患者占80%~90%以上。

1.3 社區干預方法

對確診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社區內建立病例,要求患者監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析患者發生糖尿病前期的時間及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在社區內請糖尿病專家進行糖尿病疾病及相關知識講座、設立社區宣傳欄、發放糖尿病防治材料,教會患者自我監測方法和記錄方法,每月到社區進行一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測定,每三個月測定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值及血脂等相關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患者進行飲食、運動、用藥及心理指導。設專人對12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綜合干預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128例患者中105例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明顯降低,占82%;17例餐后2小時血糖明顯下降、空腹血糖控制在原有水平,占13.3%;6例血糖未得到很好的控制進入糖尿病期,占4.7%;社區干預效果總有效率達95.3%。

3 討論

糖尿病前期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存在缺陷,應該在人群中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教育和宣傳,讓人們了解糖尿病的發生是一個慢性過程,是可以治療和控制的疾病階段,醫務人員要加強對社區人員的管理和疾病知識教育。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社區醫務人員進行疾病調查和治療效果評價。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隨著人們對糖尿病前期危險性的逐漸認識和重視,糖尿病的疾病控制和防治意識將更加深入和完善。到落實。

4 結論

加強對糖尿病前期人群實施社區綜合項目干預,可增強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保健意識和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培養,有效地控制高危人群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從醫性及生活質量。糖尿病前期是個可逆過程,若能在此期對患者進行社區干預,加強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管理和監測,其結果可減少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 [3]。因此,要加強對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預和有效的管理,控制糖尿病所引起的機體各系統的嚴重危害,促進我國人群的健康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歡
糖耐量空腹人群
對妊娠期糖耐量異常孕婦實施產科門診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
采血為何要空腹
空腹運動,瘦得更快?
糖尿病早預防、早控制
人過40歲查查糖耐量
我走進人群
財富焦慮人群
空腹喝水
辛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在合并糖耐量減低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中應用的臨床觀察
秘書緣何成為『高危人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