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臨床探析

2015-01-31 10:10郭曉非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胸痛心絞痛比例

【摘要】 目的 對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臨床癥狀和發病因素進行研究,在臨床治療中達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目的。 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患者按照有無早期心絞痛現象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臨床表現和治療情況的差異。 結果 非Q波梗死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占有的比例為83.33%、47.36%;Q波梗死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占有的比例為52.63%、16.66%;高血壓史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分別占有的比例為54.54%、45.45%。 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患者比無早期心絞痛患者更容易發生冠狀動脈血管疾病,需要及時進行救治。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38

作者單位:116052 大連市旅順口區人民醫院心內科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Analysis

GUO Xiaofei (Dalian Lushun Liaoning Province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linical symptoms and factors of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so that mortality fro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uld be reduced. Methods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linical data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ce of early angin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general inform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rognosis of differences. Results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was more easier than without early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coronary vascular diseases. Conclusion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was needed in a timely manner.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arly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symptoms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或持續性缺血、缺氧所致,主要表現特征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和進行性心電圖變化 [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絞痛在胸痛消失的7~14天內重新發作稱為發作性心絞痛,目前醫學界的治療水平對其治療的效果較差,缺乏相關性的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患者按照有無早期心絞痛現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3人。觀察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34~85歲,平均年齡(49.2±5.3)歲,均出現早期心絞痛情況;對照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 (46.2±4.3)歲,無早期心絞痛情況出現。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2]

發生以下情況時可以判斷為急性心肌梗死:⑴胸痛癥狀消失后20小時~1個月內再次出現;⑵在胸痛時出現ST段和T波的改變,且變化的頻率較高;⑶胸痛持續時間短,一般低于15 min。

1.3 治療方法

進行心肌酶和心電圖檢查,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具體病情和檢查結果確定系統治療的方案。心絞痛患者首次疼痛時不服用任何藥物,每天三次口服6.50 mg借倍他樂克,連續服用35天,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非Q波梗死中,觀察組中患者有25例,對照組患者5例,分別占有的比例為83.33%、16.66%;Q波梗死中,觀察組患者40例,對照組患者36例,分別占有的比例為52.63%、47.36%;高血壓史中,觀察組中患者有30例,對照組患者25例,分別占有的比例為54.54%、45.45%。106例患者全部治療有效。

3 討論

根據臨床經驗發現,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也是引發再梗和心衰的重要因素。研究結果表明,非Q波梗死、Q波梗死、高血壓史中,觀察組所占有的比例為83.33%、52.63%、54.54%;對照組所占有的比例為16.66%、47.36%、45.45%。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情況出現的原因與非Q波梗死中、Q波梗死、心絞痛、高血壓等因素有明顯的關系,有早期心絞痛患者比無早期心絞痛患者的發病率高。研究結果證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具有以下以下特點:(1)前兩周的發病幾率>后兩周;(2)非Q波梗死比Q波梗死發生幾率更高;(3)非Q波梗死患者缺血情況較為嚴重 [2-3]。

臨床經驗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發生早期心絞痛的概率約為30%,多發生在24小時之內,患者可自行緩解,但是發生在28天以內再次發生心絞痛則可能出現心肌缺血的現象。另外,對患者進行護理也是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夠使患者在住院期間保持情緒的穩定,及時排解患者的消極心理因素,提高患者與家屬的依從性 [4],在飲食上需要告誡患者少食多餐。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嚴密監視患者的血壓與心率的變化。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患者比無早期心絞痛患者更容易發生冠狀動脈血管疾病,及時救治能夠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猜你喜歡
胸痛心絞痛比例
冠心病心絞痛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觀察
胸痛中心成立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響
人體比例知多少
組成比例三法
有些胸痛會猝死
六安市人民醫院組建胸痛急救網絡
胃食管反流病相關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療體會
改良溶栓法治療梗死后心絞痛的效果分析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標
抗心絞痛聯合抗焦慮—抑郁藥物治療41例心絞痛伴焦慮抑郁癥狀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