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對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及意義

2015-01-31 10:10陸秀偉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干休所慢性病程度

作者單位:200080 海軍上海水電路干休所門診部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護理應用于干休所高齡慢性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取得的效果。方法 選擇干休所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對照組30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30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結果 觀察組焦慮程度以及抑郁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針對干休所高齡慢性病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以及抑郁程度。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83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LU Xiuwei ( Navy Shanghai give up clinics hydropower road, Shanghai 20008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icacy applied to a sanatorium for retired cadres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 6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a sanatorium for retired cadres were chosen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ing with the treatm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o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sanatorium for retired cadres,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Key words] Give up,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Psychological care, Effect

本次研究通過對近幾年干休所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以及心理護理,探討兩組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將詳細研究過程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4月~2014年2月干休所60例高齡慢性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針對60例患者實施分組處理,30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其余30例患者則歸入觀察組。對照組30例中男患者28例,其余2例為女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齡均處于80~97歲范圍內;觀察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其余1例為女患者,本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有80歲,年齡最大的有9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加強各項基礎護理工作。針對行動不方便或者不能實現生活自理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積極提供協助,指導患者家屬幫助患者進行翻身,給予擦身護理,重視口腔清潔工作,保持皮膚干凈 [1]。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方法,具體操作為:首先,重視健康宣傳教育,向患者全面闡述慢性疾病相關知識,促進其對于慢性疾病的了解和認識,緩解患者的緊張和恐懼情緒,讓其明白慢性疾病的主要危害以及治療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配合度。其次,護理人員應該要積極與患者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真實想法,掌握患者具體病情,避免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最后,由于干休所中患慢性疾病的大部分屬于領導人員,其退休之后很容易出現心理落差,感到自己被忽視,心理相對比較敏感,在對其進行臨床護理時,一定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使其體會到被重視和關心的感覺,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提高其配合度和護理配合度 [2]。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研究對象接受護理后的焦慮狀況以及抑郁狀況進行觀察分析,針對其具體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開展統計學分析。選擇臨床自評量表SAS/SDS分別對患者的焦慮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實施評估,患者應該遵循護理人員的指導,正確填寫自評量表SAS/ SDS,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現象和抑郁現象越嚴重 [3]。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數據軟件包實施研究數據分析處理工作,若P<0.05,則表示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相關數據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通過接受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其SAS評分為(23.57±6.18)分,分數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38.46±7.21)分,表明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焦慮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DS評分為(24.38±5.9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21±7.64)分,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抑郁程度比對照組患者輕(P<0.05)。

3 討論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通常發病時間相對較長,很容易出現病情復發,要想徹底治愈相對比較困難,給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帶來嚴重威脅,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慢性疾病患者通常會存在焦慮以及抑郁等臨床癥狀。目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干休所離退休人員患上慢性疾病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臨床上必須要高度重視對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臨床護理 [4]。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其取得的SAS評分以及SDS評分分別為(23.57±6.18)分和(24.38±5.9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8.46±7.21)分和(40.21±7.64)分,這表明觀察組患者焦慮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均明顯輕于對照組。

總而言之,針對干休所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同時,給予其科學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其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降低其焦慮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提升臨床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干休所慢性病程度
肥胖是種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應用
精致和嚴謹程度讓人驚嘆 Sonus Faber(意大利勢霸)PALLADIO(帕拉迪奧)PW-562/PC-562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男女身高受歡迎程度表
探索兩高期干休所空巢獨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逆轉慢性病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慢性病候選人!
干休所會計內部控制機制探討
將內燃機摩擦減小到最低程度
對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