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心律失常的臨床特點與病因分析

2015-02-14 07:33張云珊田偉盟錢海東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5年1期
關鍵詞:房性早搏心電圖年齡

張云珊 田偉盟 錢海東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云南昆明650204)

?論著/心律失常?

老年心律失常的臨床特點與病因分析

張云珊 田偉盟 錢海東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云南昆明650204)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性心律失?;颊甙l病期間的臨床特點,并分析其疾病發生原因,以有效的指導臨床實踐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開展的時間為2013年3月-2014年4月,研究中共入選研究對象260例,均為該段時間內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心律失?;颊?,患者年齡均在60歲以上,詳細分析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和病例資料,對所有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或常規12導聯心電圖檢查,探究不同類型心律失常與患者性別、年齡以及基礎疾病之間的關系。結果 經研究顯示,老年心律失常的發生和發展與患者性別之間無明顯聯系,P>0.05;心律失常的發生率與患者的年齡之間呈反比例關系,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按不同年齡階段分析表現為,60-69歲150例,占所有患者的57.7%,70-79歲的患者共80例,占其中的30.8%,80歲以上的患者共30例,占總人數的11.5%。結論 老年心律失?;颊叩牟“Y主要表現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顫動等,發病誘因主要有甲亢、肺心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

老年患者;心律失常;臨床特點;發病原因;發病率

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因心臟沖動的節律、頻率起源部位、激動次序和傳導速度等發生的異常疾病,是心血管內科臨床中十分常見的病癥,在老年人群中多發,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具有嚴重的威脅[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的增加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心律失常的發病率也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2],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分析心律失常的疾病特點和發病原因對于開展疾病的臨床試驗研究,幫助推動心律失常的研究進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心律失?;颊邽槿脒x對象,入選研究的時間為2013年3月-2014年4月,對其疾病特點和誘發原因進行分析,現將研究情況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于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間開展,組中入選的對象均為該時期內本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颊?,共260例。其中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122例,分別占總人數的53.1%、46.9%?;颊吣挲g最大87歲,最小60歲,年齡中位數為(70.27± 4.20)歲。

1.2 方 法

所有患者臨床期間均給予常規動態心電圖檢查或12導聯心電圖檢查[3],同時按照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住院原因、疾病類型進行分組研究,深入分析心律失常的發生與年齡、性別以及基礎疾病之間的關系。

1.3 統計分析

對本組研究中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s)表示,分別采用卡方和t檢驗。

2 結果

2.1 心律失常與患者年齡和性別之間的關系

研究中男性患者共138例,女性患者122例,患者的性別構成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證實心律失常的發生與患者性別無聯系。按照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對患者進行分組,60-69歲組共150例,占總患者數的57.7%,70-79歲組中共納入對象80例,占所有患者的30.8%,年齡高于80歲的患者共30例,占總病例數的11.5%,三組患者的病例數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心律失常的發生與患者的年齡之間關系密切,隨年齡的增加而呈遞減趨勢。

2.2 心律失常的疾病類型和疾病誘因

所有入選患者均給予心電圖進行常規檢查,分析其疾病類型和疾病發生的原因,詳見表1、表2所示。

表1 老年心律失?;颊叩募膊“l作類型與年齡的關系分析

表2 老年心律失?;颊叩募膊“l生原因分析[n(%)]

3 討論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心跳節律不規整,同時還伴有不同程度的頭暈、心悸和胸悶,癥狀嚴重的患者還會發生暈厥現象[4]。隨著老齡化速度的不斷加快,心律失常的發病率也逐漸上升。目前臨床治療心律失常的主要措施是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以調節其心臟功能和心律失常狀態,進而達到幫助老年患者恢復正常心律的目的。

心律失常的發生在具有器質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中較為多見,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有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和冠心病,因心律失常發作而引發的血流動力學改變主要受患者的發作類型、性質及其自身心臟功能等影響,通常會引起較為嚴重的后果[5]。臨床檢查和診斷心律失常主要依靠體格檢查、病史分析、動態心電圖或心電圖檢查,其中以心電圖檢查診斷最為常見。

本研究中入選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別為138例、122例,據統計分析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心律失常的發生不受性別影響。對患者的年齡情況進行分組比較,得知老年心律失常的發生與年齡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其機制主要是在患者年齡增長的同時,其心肌會逐漸發生褐色萎縮和淀粉樣變性,同時,其起搏傳導系統逐漸變形和老化,P細胞遞減,最終引發混合型心律失?;騻鲗ё铚?。對患者的發作類型進行分析,以房性早搏最為多見,心房顫動次之。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器質性心臟病變會引起房內呀的增加,進而引起心肌缺血,降低心房肌膜電位,導致自律性的增強,容易引發早搏。在老年患者發生房性早搏時,應對其發作的早搏類型進行嚴格的檢查和鑒別,由于多源性房性早搏和頻發性房性早搏是房顫發生的前兆[6],在臨床中應積極的對其進行預防和治療,同時,還應加強患者原發性疾病的治療。一旦老年患者發生房顫癥狀就會導致多種疾病發生,故做好房性心律失常的積極檢查和治療對其臨床預后意義重大。

[1] 宋劍輝.老年心律失常的臨床特點與病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5):116-116,117.

[2] Hirota T,Suzuki E,ItoI.Coronaryarterycalcification,arterial stiffness and renal insufficiencyassociate with serum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Japan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12,10(01):58-65.

[3] 常國斌,范美桃.老年心律失?;颊叩男碾妶D改變及臨床意義[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0):153-153,147.

[4] Henskens LH,Kroon AA,Van Oostenbrugge RJ.Increased 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 is associated with silent cerebral small-vessel disea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Hypertension, 2013,22(06):1120-1126.

[5] Whang W,Albert CM,Sears SJ.Depression as a predictor for appropriate shocks among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results from the Triggers of VentricularArrhythmias (TOVA)study [J].Journalof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2,33(2):140-141.

[6] 王莉.應用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颊?4例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5):131.

張云珊,1978年生,女,白族,云南鶴慶人,學士學位,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學及老年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歡
房性早搏心電圖年齡
變小的年齡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應用
SmartPatch與動態心電圖對房顫的診斷價值分析
心電圖機檢定方法分析及簡化
《思考心電圖之176》
房性早搏誘發陣發性心房顫動的動態心電圖特征分析
年齡歧視
算年齡
入職體檢者心電圖呈ST-T改變的意義
穩心顆粒治療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