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良好習慣

2015-02-16 02:38焦新霞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平涼路小學730000
學周刊 2015年30期
關鍵詞:務工人員良好習慣因材施教

焦新霞(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平涼路小學730000)

如何培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良好習慣

焦新霞(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平涼路小學730000)

教師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多肯定、激勵,采取生生結對、建立檔案、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全校聯動,全面引導等策略,與家庭社會相互配合,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良好習慣培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城市中出現了大量的務工人員,而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以家庭為單位定居城市的務工人員也越來越多,城市的學校中出現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讀的情況。這些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習慣方面與城市學生有著很大的差異,他們普遍缺乏社會責任感,隨意性行為較多,語言行為、衛生習慣較差,這既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又給學校的教育管理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當然,他們也有許多優點,如:生活節約、自立能力較強,多數學生熱愛勞動,能吃苦耐勞,不嬌氣等,這些都值得城市的學生學習。學校作為落實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對這一特殊群體因材施教,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和課題。我認為,培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良好習慣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肯定激勵,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采取多種方法和途徑,摸清情況,區別對待,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給予更多的關愛,課堂上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樂于參與課堂互動,建立起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隙ú⒓钸M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優點及獨特性,贊賞他們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有進步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敢于展示自我、欣賞自我。同時用真誠的愛來引導感化他們,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這不僅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添他們的勇氣,還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在實施賞識教育過程中,也要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正確對待優點和不足,這樣有助于他們良好習慣的養成。

二、生生結對,創建和諧的班級環境

采用結對子,一幫一的形式讓城市學生帶動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齊頭并進,實行“城”“鄉”結對子活動,可以利用同桌的優勢,讓城市學生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多交流、多溝通,潛移默化,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良好習慣的養成。創設和諧的育人班級環境,教室的黑板報要定期更換,更換的主題要圍繞本課題的內容而定,使學生一進到教室就明確要養成怎樣的良好習慣。通過加強班集體建設,喚醒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自覺加強個性修養的自主意識,凡事多一點寬容、忍讓,相互之間多一份鼓勵和支持,少一些指責和誤會。同學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共同生活在班集體中,體驗班級和學校的溫暖。另外學校要營造友愛、寬松、和諧的校園支持系統,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增強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人格的完美發展,進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全校教師聯動,全面正確引導

充分發揮全體教職員工的育人作用,動員多方力量,整合多種資源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進行思想道德、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指導。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同伴關系、家庭背景等情況,給他們配備專門的導師,從學習上輔導、行為上引導、生活上指導,使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真切地感受到學校和教師的溫情。同時引導他們參加積極向上的課外文化娛樂活動,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經常督促和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指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防止和糾正不良行為的產生和發展,關心學生生活,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四、建立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檔案,因材施教

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成長檔案,進行個案研究,隨時記錄他們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方法。根據學生學習習慣的差異,在實踐中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和諧健康發展。教師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探索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對一些存在比較嚴重的行為偏差現象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根據他們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與家長做好溝通和配合工作,與家長一起制定學生的教育方案,達到教育的一致性,進而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矯正他們的“行為偏差”,鞏固他們的良好行為。建立貼近學生的德育目標,把《學生行為規范》《學生守則》進一步細化,選擇以養成教育作為立足點,在實施中要結合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特點,使目標切合學生實際,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

五、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共同擔負起培養責任

進城務工人員的文化程度偏低,職業不穩定,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學生受著父輩一些比較落后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的影響,缺乏有效管教,他們的行為很容易產生偏差。我們要通過構建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形成合力。建立家訪聯系制度,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訪、電話聯系,舉辦家長學校,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家長提供科學的教育方法,讓他們重視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及行為習慣的需求,通過召開家長會,設立家長開放日等方式,讓家長走進課堂,了解學生在課堂及學校的實際狀況,與教師主動溝通研究教育方法,形成合力,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管理不能單靠學校一方,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形成合力。學校是爭取社會力量支援的協調者、溝通者,要善于發現有利資源,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健康成長把握良機。如城關區教育局舉辦的社區少年宮,采取因地制宜、自愿參加、特色發展和公益性的原則,在學生尤其是外來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設點,學生均可自愿免費參加“社區少年宮”的各項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校外時間既得到一定安全防護,又享受到豐富的課余生活,這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而言是一大福音。

[1]梅曉艷.淺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下,2012(8).

[2]全員育人導師制實施方案.教育科研論壇,2009.

(責編 田彩霞)

猜你喜歡
務工人員良好習慣因材施教
云南:800多名務工人員乘“務工專列”外出就業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至 28171萬人
廣電媒體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關愛報道”的探討
小學生學習英語良好習慣培養策略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良好習慣與成功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