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出版編輯的時間管理

2015-02-21 03:38劉慧靜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5年7期
關鍵詞:圖書流程計劃

■劉慧靜

論出版編輯的時間管理

■劉慧靜

在速食文化盛行和快節奏生活的今天,時效性是圖書競爭力的重要表現。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及其在各個行業中的滲透和應用,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快,人們的閱讀需求不斷加大。面對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我們常常會發現出版編輯案頭的工作越堆越高,事情越積越多,時間總是不夠用,編輯在各種書稿和編輯活動中捉襟見肘,騰挪不開。讓人不禁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那么,出版編輯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是如何流逝的?又該如何解決?這正是本文力圖與大家一起分析探討的:如何做好出版編輯的時間管理。

一、探尋出版編輯時間流逝的方向

在出版編輯的實際工作中,從策劃到市場,圖書出版往往需要的時間跨度較長,有時是幾個月甚至是幾年,加之牽涉部門及人員又多,致使時間管理的難度加大。即便制定了計劃,如果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時間也會悄然流逝,造成效率低下,管理混亂。因此,學習掌握時間管理方法前,我們先要弄清時間流逝的方向,然后才能有的放矢,進行科學調整。

1.流逝在無計劃的被動工作中。有些編輯沒有時間觀念,工作沒有計劃和目標,每天上班只是應付工作,被動等待分配,工作無效率。

2.流逝在對時間的容忍度上。有些編輯雖然事前也做了精細的規劃,甚至認真做了時間進度表,但卻因為對時間的容忍度比較高,不能保證計劃如期完成,從而任時間“流逝”。有調查顯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平均每八分鐘就會受到一次打擾,每次被打擾的時間大約五分鐘,而每次被打擾后重新回到原來的思路就需要三分鐘。很多時候工作完成的速度常常取決于我們對時間的容忍度。如果對時間期限的容忍度比較高,或是沒有期限,那問題就永遠懸在那里,工作只會越來越亂,我們越來越忙,越來越無力。同時,因為不能按計劃完成的挫敗感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對個人的認識,產生負面心理。

3.流逝在網絡上。網絡這個深潭,隨時就可能把我們吸引過去而讓人不自知。有時候我們為了查資料而上網,資料還未找到,問題未弄清,卻被某個鏈接給拽了去,常常會因此浪費了三四倍的時間,甚至到最后忘了查找資料的初衷。還有些人把網絡當成工作間隙的放松,卻一不小心就會將“放松”變成了“放縱”。正是在這個擋箭牌下,我們讓時間流失在了關注朋友動態,閱讀心靈雞湯、勵志故事等活動中,卻將正常的工作時間擠得少之又少,由此又生發了時間不夠用之感。

二、認識時間管理的概念

時間管理是各種商務培訓中經常提到的名詞,但對我們出版編輯工作者來說,同樣需要。拋卻高深的理論解釋,對于出版編輯來說,時間管理就是對自我行為的管理。出版工作必須要未雨綢繆,設定好工作目標,做出合理的計劃,統籌安排,把握好關鍵節點,才能實現圖書出版的價值最大化。

哲學家說時間是物質運動的循序性和持續性,其特點是一維性,是一種特殊的資源。這種特殊的資源有四個特性:供給定量,毫無彈性;無法蓄積,必須消費;無法取代和無法失而復得。時間管理所探索的正是如何減少時間浪費,以便高效達成目標。所以,時間管理的本質上并不是對“時間”的研究,而是指對自我的管理,即在可支配的時間內,管理自我的行為和方法,運用技巧合理有效地利用時間,以期高效完成目標。①但有效地利用時間,并不是指必須要加快速度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務,因為這種不分主次的辛苦忙碌,不僅會讓自己覺得疲憊,還容易欲速則不達,影響工作效率和目標的達成。運用時間管理就是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剔除前進道路上的雜草,不被急事所奴役,不被他人所左右,對面前的事務做出正確的取舍和排序,朝著工作目標堅定邁進。而這種取舍,正是自我管理的行為訓練。時間管理方法不是完全的掌控和對計劃的絕對遵從,而是為了降低計劃的變動性,確保工作按計劃進行。②

三、做好科學的時間管理

1.統籌考慮,制定計劃

詳盡完善的計劃是做好時間管理的前提。在制定工作計劃時,要盡可能地落實步驟細節,制定量化標準,以便日后對照查漏補缺。對于出版編輯來說,一本書的誕生大致要經歷幾個流程:搜集資料、提出選題、遴選作者、組織約稿、編輯加工、宣傳營銷、跟蹤總結。這幾個流程中每一條的牽涉面的都很大,需要我們在選題誕生之初就要做好謀劃,在腦海中建立模型,制定出詳細的工作計劃,才能著力推行,提高效率。同時,每一本書的出版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從書稿內容到版式都具有唯一性,可以說每一本書的出版都是一次創新。鑒于圖書出版的不可復制性特點,需要編輯根據每個選題及作者的特點,合理分配管理時間,量身訂做每本圖書的編輯出版流程和時間節點計劃表??蓮牧鞒套詈笠粋€環節倒退,排產時從市場需求見書的最后時間出發倒計時,根據每個環節的工作量及具體經辦人員的情況合理規劃時間,直至得出最初策劃選題開始的時間。③

我們不僅要求出版編輯在做圖書策劃方案時列出詳細的出版計劃,更為發稿圖書制作了流程表,流程表隨初審稿件發稿,流經環節都需簽上收稿及退稿時間,把控每個節點,促使各環節工作人員注意時間,提高效率,更有效地達成出版目標。

2.科學管理,掌握方法

出版編輯流程因為涉及部門多、人多,時間節點多,前一環節不完成就無法開展后一階段的工作,因此對工作的時間節點要求更強烈,要想達成目的,探尋適合自己的、科學有效的時間管理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1)做到計劃分解,要事為先。出版計劃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將出版計劃逐步分解,制定出周計劃和日計劃。我們每天工作和生活要分清輕重緩急,可以給事情排序;但要注意要事并不等于急事,不能總被所謂的“急事”綁架而放棄原則,打亂計劃。④(2)掌握好二八原則。這里所謂的二八原則即指時間管理領域內頗為著名的帕累托原則(Pareto Principle)——用20%的專注時間投入達到80%的成果效率。人們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也有波峰和波谷,如果我們能夠把一天中頭腦最清醒、思維最敏捷的時間用在解決要事上,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我們是在精力波谷期處理要事,即便投入80%的時間也只會有20%效率。因此,我們要根據自身情況(每個人的精力高峰期到來的時間點不同),找出精力波峰,把握一天中關鍵的 20%。(3)對計劃的全程管控。對于出版編輯來說,并不是做出一個漂亮的計劃就可以做好時間管理,達到增產高效了。我們還需要跟蹤計劃的推進,對計劃做到全程管控。一旦某個環節遇到困難和矛盾,要及時調整方法,進行疏通。(4)做好溝通配合。一本圖書的順利出版涉及多個人和多重環節,必須大家協同配合才能達成。每個部門或個人都有自己的計劃安排,要想按計劃推進,編輯就要及時做好溝通,與相關人員積極配合。比如前期組織約稿時與作者保持良好的溝通,為作者出謀劃策,提供好服務和幫助,可以給作者提交一份盡可能詳細的編寫工作方案,寫作過程中,關心作者疾苦,保證寫作進度按計劃行事。作者交稿后,編輯還需要安排排版、設計和文字加工等,要確保溝通做在流程的前一站,才能推進出版按期完成。同時,圖書出版后后續的圖書營銷、稿酬發放等等,也需緊跟完成。只有將工作排好序,利用好時間管理,及時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積極配合,才能順利完成出版。(5)減少對網絡的依賴。(6)學會利用“碎片時間”,化零為整。

總之,在“互聯網+”的高效時代,掌握好時間管理,做好時間的統籌安排是我們必備的基本能力。出版編輯的時間管理觀念和能力越強,就越善于管理時間,越能提高圖書本身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增加出版的活力。

注釋:

① 張甲祥:《工作計劃與時間管理》,http://wenku.baidu.com/view/551333f9f705cc17552709cd.html,2012年4月20日。

② 呂曉鳳:《向時間管理要效益——談圖書編輯的高效工作方法》,《現代出版》,2012年第6期。

③④[美]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高新勇等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135頁。

(作者系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教材分社副總編輯)

【責任編輯:張毓強】

猜你喜歡
圖書流程計劃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圖書推薦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違反流程 致命誤判
班里有個圖書角
暑假計劃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學做假期計劃
學做假期計劃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學做假期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