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語文課堂“語文味”缺失的思考

2015-02-28 23:35浙江紹興市越城區鑒湖鎮中心小學312000邱榮慶
小學教學參考 2015年10期
關鍵詞:語文味船夫語文課堂

浙江紹興市越城區鑒湖鎮中心小學(312000) 邱榮慶

對語文課堂“語文味”缺失的思考

浙江紹興市越城區鑒湖鎮中心小學(312000) 邱榮慶

“語文味”體現出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語文課堂中,要努力體現閑味、讀味和趣味的和諧統一。讓語文味回歸語文課堂,我們一方面要注重實踐、體驗;另一方面要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化的語文實踐情景。

語文味 閑味 讀味 趣味

“語文味”這一理念自程少堂先生提出以來,得到了教育界的關注。所謂“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體現出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體現出情感激發、語言品味和價值觀引領的統一,體現出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執教者、學習者的個性的統一。審視我們的課堂,那種先出示問題再尋找答案的課堂;那種僅注重分析講解,以完成教學目標為導向的課堂;那種以多媒體演示替代了學生個性化獨特感受的課堂……都缺乏語文課的本色,缺失了“語文味”。那么,語文味究竟是什么味?語文課堂教學的歸宿在哪里呢?

一、閑味——閑而不泛的語言訓練,自由人文的教學氛圍

這里說的“閑味”,絕不是漫無邊際的“閑扯”,風馬牛不相及的“閑聊”,而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點撥和恰當地引導,闡明自己對文本的思考和對作者的理解,這是語文教師學問、素養、智慧的自然流露。那怎樣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地使語文保持這種語文味呢?

(一)導學——開辟自主的空間

具有語文味的課堂應重視學生主動的參與熱情,相信學生的創造能力。導學是教學的起點,是架起整篇課文學習的橋梁,要以學法引路,以自主突破,以班級學情設計合適的方式。如,教學三年級《太陽》一課,教師可以這樣分環節、有步驟地引導學習:首先,讓學生自由閑適地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讀懂課文是基礎,引導學生去思考更值得關注。其次,學習太陽與地球、人類的關系時,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學習內容,標注學習體會,進行學習小組內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后展開合作討論,各抒己見。最后,在學生學習完本課寫作特點后,安排一次小練筆——“閑話月亮”。引導學生觀察熟悉的月亮,然后仿寫,讓知識內化,學以致用。這樣,一改過去那種以串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的興趣被激發了,自主能力得到培養,怎么還會不喜歡這樣的語文課呢?

(二)啟思——激活積極的思維

思維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開發智力的襁褓。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一定要有值得探究的問題。這一問題既可以引導學生去學習課文,又可以讓他們帶著自己的理解去思考,更可以多維度思考,將思維有效激活。如,教學五年級的《將相和》一文時,在出示課題分析其中的人物后,筆者略作思索狀,并提出問題:“既然有‘將’和‘相’和好之結果,那必然有開始的不和?為什么會這樣呢?”學生頗為興趣,課堂氣氛霎時活躍起來。一句閑話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下面的教學環節。這樣的思維啟發,讓學生考慮問題不再呈單向性,而是多角度拓展,從“不和”到“和好”都會吸引他們去思索、探究和解決。

(三)質疑——點燃創造的火花

當前,很多教師對達成教學目標的方法過于簡單,課堂教學只剩下單純的語段分析、字詞理解,缺失語文課特有的味道。因此,我們要深入鉆研文本,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問題情境。要提供質疑的方法,明確質疑的原則,引導學生展開質疑。如,對重點詞句進行質疑;對標題進行質疑;對矛盾處進行質疑;對行文順序、篇章結構進行質疑;對課文插圖質疑,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等。同時,教師要及時梳理,選擇那些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與探究,使“有疑——釋疑”的教學環節成為學生積極參與、共同探求知識的過程。

二、讀味——反復咀嚼的情感體驗,行之有效的積累鞏固

具備“語文味”的課堂就是書聲朗朗的課堂。指導朗讀時,要體現讀書的層次性,每一次讀書都要有不同的要求。

(一)重視朗讀——保持體驗的有效方法

在現實中,很多教師為了節省時間抑或為了課后作業,一篇好好的文章被割裂成幾個大問題??上攵?,這樣的學習效果是不好的。教師如果把講解分析的時間用在朗讀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閱讀教學就得把朗讀進行到底。在一次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上,兩個教師同時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在學習“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一環節時,一位教師先讓學生找出文章從幾個方面表現船夫技術好的,然后就用列表的方式填寫。等大部分學生畫好表格填上內容,半節課時間已經過去了。而另一個教師則完全不同,她讓學生反復讀這個優美的語段,邊讀邊標出體現船夫技術好的詞語,同時注意體會為什么用上這些詞;然后抓住這些重點詞讀出對船夫的贊賞。這樣,不但學生學得輕松自如,讀得興致勃勃,而且對船夫精湛的駕駛技術也就了然于心中了。

(二)進行積累——形成素養的根本途徑

形成語文素養的根本途徑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積累。新課標提出了明確的積累要求。作為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其重要性和實際意義,并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積累方法的滲透。小學語文積累包括語言材料的積累,如文字、詞匯;語言規范的積累,如聽說讀寫的規律;美文的積累,如記誦教材中精彩的語段篇章。這些句、段、篇包含著生動的詞匯、豐富的內涵、精辟的見解、深邃的思想,是創作者嘔心瀝血的產物,是學生模仿、借鑒語言的最佳范本。背誦作為母語教學的一種傳統方法,仍然是當代語文學習者應該牢固掌握的一種武器。

三、趣味——生動有趣的師生互動,豐富多樣的教學途徑

有語文味的課堂要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教學的有效性大多源于興趣的激發。趣味性帶給學生充滿美好和情趣的語文課堂,讓他們真情投入,并且樂此不疲。

(一)創設文本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來自于生活,生活中有情趣,于是語文也有了情趣。當今的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很喜歡表演。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充滿情趣的文本情境,利用課本劇、小品等形式激活課堂,激發學生興趣。那些富有情趣的文本角色,讓學生來演一演、秀一秀,尊重學生在表演中的獨特體驗。這樣會使他們越來越敢說敢演,使課堂變得有生氣。即便有些不適合表演的課文,但學生理解有難度,也要把學生帶進文本情境中。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充分挖掘背景資料、歷史傳記、風土人情,收集大量相關的信息來創設情境。

(二)警惕“花盆效應”,增強實踐能力

反思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雖然現代化教學媒體層出不窮,讓我們的學生大飽眼福,但這樣的教學是在“花盆環境”中進行的,不能讓學生動手實踐,進行探索。教師應該打破常規,拓展課堂,因地制宜地安排一些可操作性,有實際意義的社會實踐項目。例如,教學《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課,如果學生單純地從書本上接受網絡的知識,那肯定是枯燥無味的。教師如果在課前讓學生與父母一起上網去沖浪,記錄上網感受,課堂上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親身體驗與收獲,那課堂一定會生動活潑。

語文味是教學過程中閑味、讀味和趣味的和諧統一。讓語文味回歸語文課堂,我們一方面要注重系統觀、生態觀,注重實踐、體驗;另一方面要不失時機,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化的語文實踐情景。

(責編 韋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10-015

猜你喜歡
語文味船夫語文課堂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船夫和風
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味”的追尋
論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富有語文味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船夫和兒子
話丟了(笑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