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感也會致命?

2015-03-03 07:08劉楚儀
中外文摘 2015年22期
關鍵詞:咖啡因志愿者社交

□ 劉楚儀

孤獨感也會致命?

□劉楚儀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卑压陋毜母惺軐戇M歌詞,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許多人也會常把“孤獨”掛在嘴邊,或者融進生活。

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孤立之痛”并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問題,一些非希望中的孤獨感更是會影響身體健康。據一項在今年春季發布的研究顯示,孤獨感會使一個人的致命風險增加26%,這樣的健康風險效應甚至與肥胖癥不相上下。

為什么孤獨的人會一直維持在孤獨的狀態?哪些行為會是孤獨的根源?

一般人都會覺得,那些不善社交的人是因為缺少了某種社交技能,或者是他們大多時間都在獨處,社交技能早已喪失了。但新的研究表明,這種觀點完全是一個大大的誤解!那些孤獨的人不僅具備與社交能力,而且在需要表現的時候,往往會比不孤獨的人更出色。只是當他們在需要展現這些能力的時候,他們又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在最近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Franklin&Marshall大學教授MeganL.Knowles完成了四項“孤獨的人在社會壓力下有緊張傾向”的實驗。實驗要求86名大學生志愿者辨別電腦屏幕上的24張臉所表現出的情感:憤怒,恐懼,快樂,悲傷等等。最后結果顯示,當被告知這只是一項普通的知識測試時,孤獨的學生理解情感的表現比不孤獨的學生更好;而被告知是在做社會技能測試時,孤獨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結果卻恰恰相反。

在另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給志愿者們一種近似于能量飲料的飲品,并告訴他們,任何緊張不安的情緒都是源于他們剛剛所攝入的咖啡因(事實上飲料中不含咖啡因),然后讓他們再次接受與之前一樣的理解情感的測試。結果顯示,孤獨的人和不孤獨的人在測試結果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即便他們被告知是在做社會技能測試。

其實,孤獨的人反而對別人情緒的暗示和波動更為敏感,因為他們渴望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因此他們在準確解讀面部表情和聲調的語音解碼方面顯然是更出色的。然而孤獨的人總是過度思考,再三猜測,“該不該指出他的方案有問題呢?”“這個想法好像不太可行,萬一被否決了怎么辦?”焦慮往往會使結果不盡如人意。因此對于這些孤獨的人,很大程度上是要解決“表演性焦慮”的問題。

當然,如果你要保持小公舉的形象,堅持焦慮都是因為咖啡因,而不是自己真正在緊張,這也有點掩耳盜鈴之意。但是如果你真的很想在一些社交場合上留下好印象,也可以試試由哈佛商學院的伍德艾莉森布魯克斯提出的,給“焦慮”換件外衣,告訴自己是因為興奮而已。這樣在面對一些讓你焦慮的社交時,也會表現得更完美。

且不說“孤獨患者”的致命風險是否更高,至少目前的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方式來關注那些孤獨的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看病,一個人不能享受第二個半價,一個人慢慢地習慣了一個人……孤獨的人如果想找到逃離孤獨的出路,可能需要更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小星球”,帶著已經得到的技能邁向實際的生活中。

(摘自《南都周刊》)

猜你喜歡
咖啡因志愿者社交
社交之城
志愿者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我是志愿者
社交距離
我是小小志愿者
咖啡和茶使人脫水?
咖啡因何時起效?
枸櫞酸咖啡因聯合NCPAP治療早產兒頻繁呼吸暫停的療效
咖啡因對急慢性疼痛的調控及其可能的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