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2015-03-11 01:05王倩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年2期
關鍵詞: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案例教學

王倩

摘 要 總結多年案例教學經驗,并經過進一步的研究探索,提出全新的“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教學模式,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2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2-0084-03

1982年,錢夢龍同志首次提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全新教學思想,并逐步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這種思想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是知識的發現者、探求者,這是一種“學”的行為;而將教師定位于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而進行,教師應引導、指點和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并逐步培養其學習能力,而這則是一種“導”的行為。

1 “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教學模式的提出

筆者認為在開放教育的成人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存在很多矛盾的。例如: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學習的功利性太強,缺乏積極主動性,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要解決這些矛盾,構建教師與學生在“導學”中的和諧關系是極其重要的。為此,筆者總結了自己在多年案例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形成了一種新的開放教育教學模式——“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教學模式,以期達到這一目的。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其主要框架如圖1所示。

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強調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之間要處于一種和諧發展的狀態。在教學過程中,“導”與“學”這兩種活動始終交替進行,其中的三導(“誘導”—“引導”—“開導”)與三學(“試學”—“探學”—“活學”)也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在案例教學這種開放式、自主式的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這種創新的自主“導”“學”活動,都將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能,實現知、情、意、行的全面發展,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

2 “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古代“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的教學思想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學家朱熹曾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由于開放教育的成人學生中,很多人年齡差距大,知識結構基礎參差不齊,專業水平差異大,對同一問題的觀點往往難以統一,這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模式時應該充分考慮這一問題,實現因材施教。

“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 《學記》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教學論著,就最先闡述了教與學的辯證關系。它提出學習要和實踐相結合,認為“學然后知不足”,即只有通過“學”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在知識方面的貧乏,才能力求上進;同時認為“教然后知困”,即只有通過“教”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方面的差距,才能鞭策自己進步,進而得出“教學相長”的正確結論。此外,《學記》還特別重視啟發式教學和教學的循序漸進,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根據以上理論,這就強調教學模式應在一種開放式和自主性較強的環境中進行,而案例教學就比較適合。同時,在教學中的“導—學”活動應是一種動態調整的過程,不應一成不變。

雙主體教學論 雙主體教學論最早是由甘其勛老師提出的,他將現代科學方法論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結合在一起,提出了“雙主體”的觀點,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同樣是主體,是“進行著認知活動和實踐活動的人”,要經歷從不知到有知再到不知,從不適應到適應再到不適應,并循環往復、不斷向前運動的認識與實踐過程?!叭龑龑W和諧發展”教學模式就強調,教學過程應始終處于動態發展的過程中,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應當發揮師生雙方的主體作用。

和諧教育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的和諧教育思想,將教學過程看作主系統,將教師、學生、教材、方法等看作一個個子系統,要求系統中的每個要素、每個部分都應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并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才能從整體上增強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叭龑龑W和諧發展”教學模式在設計時就體現了這種思想,要求教學過程中的所有要素互動融合,和諧發展。

人本主義學習觀與教學觀 人本主義學習觀與教學觀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他強調教育教學要以人為本,培養人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創造性,同時注重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只有這樣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個性充分發展,具有靈活的適應能力,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人。同時他還極力批判傳統教學中將教師和書本置于教學活動重心的做法,認為這樣只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奴隸”。在他看來,在課堂中應創造一種自由的可接受的氛圍,并圍繞發展個人或小組的目標進行,同時不斷轉變教師的角色。按照這種理論,如果將“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教學模式應用在案例教學過程中,那學生和教師都將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實現知、情、意、行的全面發展。

3 “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教學模式的實踐操作

“誘導”—“試學”

1)教師課前“誘導”。教師在新課教學前應做好預習引導工作??梢詫⒄n前預習的東西放在論壇里或QQ群中,并提出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誘發學生產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同時,教師還應根據課程的難度、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個體差異進行差別教學,分別建議試學范圍并為基礎差的學生適當補充專業知識,方便學生自主預習;并可以通過論壇交流、個別電話溝通和試卷調查等方式了解試學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為后期的教學奠定基礎。

2)學生自主“試學”。學生可以在教師建議的試學范圍基礎上學習相關資料,專業基礎薄弱的可以適當補充專業知識,并把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留待后期師生和生生之間合作解決。

“引導”—“探學”

1)教師課上“引導”。對于學生在課前試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應進行總結歸納,挑選典型的問題,作為學生探究的目標,在課上或課后集中進行解決。在解決過程中可以先講解知識點,然后用畫龍點睛和排除故障等方法加以點撥、引導,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同時,在學生探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供記錄學習情況的表格,作為后期考核的依據,如團隊學習情況記錄表、網絡資料搜集記錄表。endprint

2)學生合作“探學”。在探學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學習小組,并注意學生能力的協調搭配。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討論學習過程中,學生應進行詳細的分工合作,通過查找資料、實地調查、共同探討等方法解決問題。

“開導”—“活學”

1)教師課后“開導”。這里的重點應當在課后布置實踐性的作業,目的是開拓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形成靈活的學習思路,并注重在實踐中的應用,做到活學活用。并可以設計學生作業評價表對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小組分工協作等方面進行評價,為學生后期的考核評定提供依據。

2)學生擴展“活學”。學生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基礎學習,應當對于基礎知識理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此時通過實踐性的作業,可以達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掌握理論知識、提高能力素養的目標,最后形成靈活的學習思路和運用不同方式、方法來觀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 “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模式的特點

靈活動態

1)操作程序靈活動態?!叭龑龑W和諧發展”教學模式的三個程序是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誘導—試學”中有“探學”,“引導—探學”中有“試學”,“開導—活學”中亦有“試學”和“探學”,同時在“試學”“探學”中也要“開導活學”,而且每一程序里的具體環節又是變化不定的。

2)教學設計動態靈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教學對象的復雜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和教學環境的隨機性,并應隨時創造性地調整教學設計。教師不應當也不可能僅僅拘泥于課前編寫的教案而一成不變,要知道教學中的每一節課都是由一種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而形成的。

自主創新

1)學生方面自主創新。在這種模式的教學中,學生從課前的試學,到課上的合作探學,再到課下的活學活用,三個階段都有足夠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實踐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個體的潛能,讓他們真正形成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師方面自主創新。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身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再是傳統的講解者。從課前的誘發學習興趣,到課上的因勢導學、因材施教,再到課后的實踐應用拓展開導,其無不是以一個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活躍在教學中。

和諧發展 “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要保持一種和諧發展的狀態,因而模式框架中的三步程序“誘導”—“引導”—“開導”與“試學”—“探學”—“活學”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同時,在這種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導”“學”活動相互配合,強調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自主創新的學習過程中推動模式教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5 “三導三學和諧發展”模式應用中應注意的事項

注意因材施教 從學生構成看,他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是參差不齊的。對此,無論是預習指導、教學設計還是課堂講授,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兼顧各類學生的要求,進行差異教學。通過有差別的課程設計來滿足開放教育學員的個性化需求。

注意教學設計要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 教學設計應是動態變化的,不僅要在“誘導—試學”的基礎上進行的,也要在“引導—探學”和“開導—活學”的過程中進行調整和再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根據在“試學”“探學”和“活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及學生需求,不斷地進行教學分析、判斷和調整,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不斷地進行教學再設計,隨時調整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和諧與發展。

對于思維導圖和相關表格的運用 思維導圖的優點就在于能直觀地表達課程的結構,使學習者無需花費大量時間就能達到快速而深刻理解并記憶的目的。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課程思維導圖,指導學生自學。此外,教師為了隨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在三個階段的學習情況,還應注意運用相關表格進行記錄,如團隊學習情況記錄表、網絡資料搜集記錄表、學生作業評價表。

參考文獻

[1]胡偉.案例教學在財務會計課程中的運用研究[J].社科縱橫,2005(3):35-36.

[2]楊有紅,胡燕,謝萍.關于財務會計案例教學的調查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5(9):17-18.

[3]蔣衛東.導向式教學法在高級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05(7):22-23.

[4]楊淑舜.在財經專業中實施討論式教學初探[J].職教論壇,2003(2):31-32.

[5]楊丹華,李曉丹,馬麗萍.案例教學法在開放教育財經類專業中的運用[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6(11):26-27.endprint

猜你喜歡
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案例教學
網絡新應用環境下JavaWeb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家居空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電大開放教育學生流失原因及對策分析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EXCEL在《投入產出法》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運籌學》教學模式探討
“互聯網+”背景下的開放教育法學專業課程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