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新聞,是娛樂還是新聞
——從娛樂新聞報道看媒介人的素養提升

2015-03-19 14:03于松明
新聞愛好者 2015年1期
關鍵詞:明星娛樂媒介

□于松明 潘 潔

娛樂新聞,是娛樂還是新聞
——從娛樂新聞報道看媒介人的素養提升

□于松明 潘 潔

《南方都市報》2014年9月28日報道:十二年后的謝霆鋒,在愛的原野上,已經策馬追上了王菲。王菲和謝霆鋒復合,與此同時,張柏芝卻因腸胃炎入院,在醫院輸液,白色被單上,一只枯瘦的手。聽說鋒菲復合,張柏芝哭得非常傷心。言語之間,有無限情義。而王菲和謝霆鋒卻走出了這個叢林,與他們有關的新聞里,看不到“為情所困”“聞言痛哭”,王菲的幾次婚戀,都泰然終結。有家媒體做的“鋒菲戀”專題,題目叫《王菲和謝霆鋒,從女高男低到并駕齊驅》?!度A夏時報》同日則報道,風行工作室單偉繼跟拍文章的婚外戀在圈內引起巨大反響后,他們用4天時間跟蹤拍攝“鋒菲舊情復燃”照,曝光了他們80個小時的私密生活細節。人民網北京9月28日也發電文稱:有網友27日早上在北京機場巧遇王菲,低頭滑手機的模樣被拍下,引發外界聯想她正與謝霆鋒熱線。王菲、謝霆鋒復合,占據著不少媒體的頭條位置。似乎只要是“天后”王菲的新聞,總能讓人們津津樂道,即使是王菲的個人資料、成名道路、情史婚史都被翻了個底朝天。

其實,稍加留意就可發現,翻開報紙、打開電視,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好友圈,自9月20日以來都被“鋒菲舊情復燃”這條信息占據著重要位置,成為各方媒體津津樂道的新聞。華夏時報甚至認為謝霆鋒、王菲復合是娛樂圈的一次ST重組。從“鋒芝婚變”到“董潔潘粵明婚戰”再到“王菲李亞鵬離婚”,以及“文馬案”、高曉松離婚,再到鋒菲復合等等,近年來娛樂圈鬧出的離婚事件真的不在少數,每個事件都是鬧得滿城風雨。在其發生的過程中,應該說媒體充當了重要的推手作用。娛樂新聞作為新聞傳播的內容之一,正常的報道和傳播是必要的,但是在傳播過程中使得娛樂新聞變為低俗化、媚俗化的東西,與媒體人的職業道德和素養密切相關。

一、娛樂新聞及其新聞價值

(一)娛樂新聞的定義

娛樂新聞,是媒體為了滿足受眾的休閑娛樂需要而采編的新聞報道,屬于軟新聞,在內容上強調日常性和娛樂性,減少了嚴肅新聞的比例;在表現形式上,強調故事性和情節性,凸顯煽情、刺激的方面。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娛樂新聞卻只關注那些明星的各種生活動態,例如明星的緋聞、言論、服飾、婚變等等所謂的“八卦”消息。[1]

(二)娛樂新聞的新聞價值

娛樂新聞具有以下幾點新聞價值:(1)提供娛樂。傳播并不都是單純的以報道客觀事實為目的的,它還要滿足受眾的精神娛樂需求。隨著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大眾化和通俗化,受眾渴望更多刺激和消遣的內容。娛樂新聞所報道的內容恰恰滿足了受眾的這種心理需求。(2)市場化背景下的消費邏輯。媒體的發展是建立在經濟發展與變革的基礎之上的,經濟的全球化和商業化使得媒體不可避免地進行商業化操作從而獲得生存和發展,而娛樂新聞則具有很強的經濟效應,能夠提高媒體的收視率或發行量。(3)滿足大眾對明星人物的好奇心理。在這個缺少英雄的大眾文化時代,明星注定是全社會關注的對象。對于出現在大屏幕上光彩亮麗的明星,大眾總是希望看到他們鮮為人知的一面,希望了解他們光環背后的故事。娛樂新聞的誕生正是基于對這種心理的滿足。

二、當前娛樂新聞內容的庸俗化

(一)娛樂新聞庸俗化的表現

娛樂新聞強調的是故事性、情節性,在報道的過程中適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強調事件煽情、刺激的方面,表現出消遣、通俗的品質。它的產生和發展是一個必然結果,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單單滿足于追求溫飽問題,而是更多地需要休閑文化。受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決定了它成為眾多媒體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制勝法寶。

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娛樂新聞已然成為新聞領域中別具一格的內容,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狀態,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能在茶余飯后拿幾件娛樂圈的事情講得津津有味。目前的娛樂新聞所體現出的庸俗化和媚俗化,使得受眾在聽到娛樂新聞的字眼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娛樂圈各個明星的緋聞,看到娛樂記者就會冠之以“狗仔隊”,娛樂新聞在觀眾觀念中不再具備新聞的本來屬性,媒介人的形象也大打折扣,[2]媒介公信力在逐漸降低。

娛樂新聞庸俗化主要表現在:

1.娛樂新聞變明星新聞

娛樂圈始終是娛樂新聞的中堅力量,是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作為娛樂圈中心的明星們自然而然也就成為娛樂新聞報道的重中之重,只要是和明星能沾上邊的任何細節都會是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娛樂新聞不再是報道一些能夠供百姓消遣娛樂的內容,而是專注于明星的新聞,更可以說是專注于明星隱私和丑聞的新聞。拿“王菲李亞鵬離婚”事件來說,本身只是二人緣分已盡的離婚,但是娛樂媒體在報道事件的同時更是挖出二人各自的戀愛史,還將其曾經的男女朋友做成關系圖來博取受眾的眼球。這些大肆的宣揚儼然已經偏離了娛樂新聞原本的意義,純粹是明星新聞專用。

2.假新聞大行其道

世界上自從有了新聞后,假新聞就像是幽靈般無處不在,而娛樂圈更是假新聞的重災區。今天哪些明星被傳出婚變、明天哪個明星又成了小三等等,這些假新聞在娛樂圈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幾乎每幾天就會有一條假新聞爆出。比如被“文馬案”牽涉的明星就不在少數,孫儷鄧超、白百合陳羽凡等等“被離婚”,都是媒體為了找些看點和噱頭來吸引受眾的眼球。媒體的捕風捉影無疑為假新聞的肆虐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3.窺探個人隱私

娛樂新聞中最夸張的報道內容就是關于明星各種緋聞的報道,這樣在報道過程中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問題,即過分地對緋聞的追求會不可避免地侵犯到明星的隱私。如對“鋒菲舊情復燃”的報道就是記者利用4天時間跟蹤拍攝的結果。這些“娛記”無處不在的跟蹤行為應該說是侵犯了明星的隱私。

4.情色新聞泛濫

2004年寧波市一都市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 《布萊尼與男女上演“春色秀”》的報道,公然使用了一幅男女相疊于地上的猥褻照片。自此之后,類似的新聞蜂擁不斷,以性和色相為賣點,大肆刊登偷拍、裸照等照片,以此來吸引受眾。無論是報紙、電視還是網絡,有關明星的“走光照”或“裸照艷照”似乎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這類帶有顏色的不良新聞,無疑會對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二)庸俗化產生的原因

1.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促成變相娛樂新聞的發展

經濟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競爭的激烈等都會造成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面對巨大的壓力,人們需要一個突破口去宣泄和釋放,渴求一種輕松娛樂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那些輕松幽默、聳人聽聞的離奇事件和刺激情節正好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放松自己的契機和場所。隨著這種需求的不斷增加,過去普通的娛樂新聞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當大家都持有這種心理狀態時,整個社會環境就演變成一個為變相的娛樂新聞提供發展和生存的場所。在這種社會文化的大環境下,娛樂新聞漸漸脫離了原本提供娛樂和消遣的目的,成為迎合社會環境需求的低俗化和媚俗化的東西。

2.迎合現代社會部分受眾的需要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精神高度緊張、心理負擔加重,普通新聞的娛樂功能已經不能幫助人們排解煩悶,這也就加劇了人們渴望通過娛樂新聞來宣泄情感和緩解心理壓力的迫切性。與其他新聞相比,娛樂新聞的報道形式與手段更加通俗,更能被受眾所接受,因為它只需要受眾享受消遣的過程,而不用像其他新聞一樣需要消耗體力和腦力去消化。輕松活潑的語言和有趣幽默的報道風格所營造出的輕松的氛圍,為受眾提供了情緒宣泄的出口,使受眾緩解了心理壓力。受眾對娛樂的這種需求,成了娛樂新聞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3.經濟利益的不斷驅動

自從新聞媒體走向市場,實現自負盈虧的商業化運作后,面對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多數傳媒都必須依靠自己的實力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尋求自我發展的道路。市場決定了誰能贏得更多的受眾,誰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為了能夠擁有較大的市場,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過去的運作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媒體謀求利益。因此,一些媒體就將目光盯向了那些“擦邊球”,只要能抓住市場,什么道義、責任都統統拋向一邊。受眾喜歡什么,他們就提供什么,受眾想看明星的隱私,他們就費盡心思去挖別人的隱私。舍棄了媒體本身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專注于一些無關緊要的緋聞,使得低俗化和媚俗化浸染了整個娛樂新聞。媒體這么做,歸根結底皆為“名利”二字。

三、娛樂新聞報道中媒介人素養問題探討

隨著娛樂新聞不斷充斥著緋聞、暴力、色情等內容,娛樂記者在受眾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娛樂記者本身素養的缺失。

(一)娛樂新聞報道中媒介人素養缺失的表現

1.熱衷于娛樂炒作,缺乏有效信息

娛樂新聞雖然為受眾提供了娛樂,但它仍然是具有新聞屬性的,在報道過程中應該先新聞,后娛樂。但是當前很多娛樂新聞的定義卻遭到了質疑,有的甚至已經成了“炒作”“緋聞”的代名詞。娛樂新聞也變成了“娛樂圈的新聞”,媒介人在報道內容的選擇上,都是關于娛樂圈明星的婚戀、情變、緋聞、丑聞等能夠吸引受眾眼球,成為受眾茶余飯后談資的內容。媒介人在對娛樂事件的報道上,將重心全都放在了這些更容易吸引受眾眼球的內容上,最終造成受眾只是對這件事情的表面現象好奇和關注,而對其他重要信息則不感興趣。

2.報道內容庸俗,侵蝕主流文化

現在的娛樂新聞報道許多都是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擠走了學者,緋聞頂替了事實,娛樂覆蓋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莊”。在媒介人的筆下,受眾眼中光鮮亮麗的明星們成了“奢侈、炫富、小三、情感生活混亂等”的形象,娛樂圈已然是大染缸,一提起娛樂圈大家紛紛想到的是“一夜成名、一脫成名、潛規則”等。這些都使得娛樂新聞原本應該存在的正面功能已經不復存在,反而走向了另一種極端方向。娛樂記者在報道過程中,善于運用各種醒目的大標題和大圖片來吸引受眾,引導受眾去關注流行文化,他們顛倒是非、模糊榮辱的做法也正在排擠著健康且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媒體對明星丑聞、緋聞的炒作和過度關注,在無形中向受眾傳達著一些有悖于倫理道德的負面信息,再加上明星本身的高關注度,很容易助長社會不良風氣。

3.偏離輿論導向,誤導受眾觀念

在娛樂新聞的受眾群中,很顯然青少年是龐大的群體。他們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處于逐步形成階段,在迅速接收信息的同時并不能及時準確地去甄別這些信息,且很容易產生“跟風心理”,認為流行的就是好的,他們在對娛樂信息的接受上缺少一種正確的辨別能力,更容易被負面信息所浸染。媒介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過度報道一些暴力、色情、虛假的信息來吸引受眾,不但偏離了正常的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還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媒介人責任意識缺失的原因

娛樂新聞本身的產生和傳播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媒體在現實中將這些新聞無限放大,運用各種鮮明的圖片或者標題將明星的私生活等提供給受眾時,已經在無形中引導了受眾的新聞選擇。正是在這種風氣的促使下,有些新聞從業人員經常做出一些不顧職業精神、倫理道德的事情。從“沉默的螺旋”理論角度來解釋,當娛樂新聞不再是那些健康積極向上的信息,整個社會已然讓這些負面的報道方式占據主體時,另一方積極正面的呼聲就會逐漸減小,從而使得負面的氣焰越來越高漲,正面的氣勢越來越降低,漸漸的就造成了一種“螺旋狀上升”的狀態,社會上必然形成低俗化、媚俗化的風氣。

1.對經濟利益的過分追求

娛樂新聞從通俗化演變成庸俗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聞行業內部激烈的競爭導致媒介對經濟利益的過分追求。在娛樂媒體的思維定式中,受眾就是市場,誰能搶占更多的受眾,誰就能占據更多的市場,同時也就能夠獲得更豐厚的經濟利益。在不斷的競爭過程中,媒體逐漸發現那些刺激、血腥、色情等低俗化的內容更能夠吸引受眾的眼球,炒作這些新聞,也就意味著他們能夠在競爭中獲勝,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究其根本,對巨大經濟利益的追求,是媒體在行業內部競爭的主要推動力量。要想在層出不窮的媒體中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想方設法挖掘出一些新鮮勁爆的獨家新聞,這也就形成了現在的媒介人素養低下的一個原因。

2.“受眾即市場”的思維定式

在傳播學中,把受眾看作是大眾傳播的市場,是一種很普遍的受眾觀。從麥奎爾的觀點來看,如果從市場的角度來考慮,那么受眾就是一個集合體,這個集合體可以反映出媒體和信息所指向的內容,同時也是一個特定的社會經濟的側面像。但是,我們不得不注意的一點是,雖然“受眾即市場”的觀點能夠反映出傳播活動的某些特性,但也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麥奎爾早前提出這個理論很容易產生一個誤區,就是將收視率和發行量作為判定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而把公益性和社會效益的標準放在了次要位置。在媒體不斷豐富的今天,面對激烈的競爭,各個媒體為了生存下去,在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就會越來越多地注重經濟效益,忽略了他們傳播的內容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影響。因此,對經濟利益的過分追求,以及對“受眾即市場”理念的偏激理解,使得現在的媒體逐漸放棄了一個媒介人應該具備的社會責任,造成現如今娛樂新聞低俗化的現象。

3.“把關人”責任意識缺失

庫爾特·盧因在傳播學中提出了 “把關人”的概念。他認為,在群體傳播的過程中,需要存在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范或者符合把關人價值標準的內容才能進入傳播渠道。很明顯,選取新聞素材就構成了一個取舍的過程,而大眾傳媒在其中則扮演著一個“關口”的角色,所有來自于社會的新聞素材都需要經過媒介人的緊密把關才能傳播給受眾。從根本上來看,把關人其實是一種社會責任。大眾媒體要想在社會中生存,就必須肩負起對整個社會的責任。但是,現在不少媒體由于對經濟利益的過分追求而忽略了社會效益,這正是社會責任意識缺失的體現。

作為一名娛樂記者,采訪誰,提出怎樣的問題,采用怎樣的素材,按理說應該是取決于事實本身,但是現在一些媒介人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就算是同一件新聞事實本身,也會被撰寫出不同的版本,報道的內容已經完全取決于媒介人的態度,最后到達受眾的自然也就成了那些被他們篡改過的、添油加醋,甚至是胡編亂造的內容。

(三)娛樂新聞報道中媒介人應擔負的責任

大眾傳媒既然是一種社會公器,傳播者就必須站在受眾的立場,為受眾作全面、客觀、公正的報道。[3]雖然娛樂新聞反映的是媒體的娛樂功能,但是媒介在報道過程中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肩負著怎樣的社會責任。

1.協調社會的責任

在現實社會中,傳媒充當著人們相互溝通的重要工具。娛樂新聞本身在社會新聞中就屬于關注度較高的種類,無論是農民還是城市居民或多或少都會將注意力放在其上。因此,媒體對娛樂新聞報道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社會中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3]例如,經常在娛樂版面可以看到有關炫富、明星奢侈生活的細節描寫等報道,這些很可能會擴大不同群體之間的心理差距,甚至會引起社會底層的 “仇富”心理,造成社會的動蕩和不安。

2.引導輿論的責任

所謂輿論引導,就是指新聞媒介通過對不同輿論的反映,擴大自己認為正確的輿論的影響,抑制自己認為錯誤的輿論的影響,促使輿論朝著新聞媒體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形成比較統一的社會輿論,來引導人們的認識和行為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雖說娛樂新聞是為受眾提供娛樂和消遣的,但它仍然具備輿論導向性。如果在娛樂新聞的報道過程中,一味地去追求娛樂性,將報道的目的放在如何快速有效地吸引受眾的眼球上,過分地突出內容的刺激感和新鮮感,久而久之就將受眾的思維和視野局限在了這樣的定式之下,使得受眾一想到娛樂新聞就會想到“炒作、色情、暴力、炫富”等字眼。在受眾群中,特別是青少年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本身就是娛樂新聞的主要接受者,媒體報道娛樂新聞向他們提供娛樂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向他們灌輸和宣揚了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媒體應該肩負起輿論正確導向的社會責任。

3.構建環境的責任

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李普曼在他的《自由與新聞》(1920)、《輿論學》(1922)等論著中提出了現代人“與客觀信息的隔絕”的問題。他認為,現代社會越來越巨大化和復雜化,人們由于實際活動范圍、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和與他們有關的整個外部環境及眾多的事物都保持經驗性接觸,在超出自己親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們只能通過各種“新聞供給機構”去了解。這樣,人的行為已經不再是對客觀環境及其變化的反應,而成了對新聞機構提示的某種“擬態環境”的反應。大眾傳播形成的信息環境(擬態環境),不僅制約了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來對客觀的現實環境產生影響。許許多多的“擬態事件”,包括語言、觀念、價值、生活或行為方式等,最初并不見得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進入大眾傳播渠道,很快就會演化為社會流行現象,變成隨處可見的社會現象。

應該說,受眾對娛樂事件的知曉基本都是來自于媒體的報道。媒體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來傳播信息,形成了一個“擬態環境”,在這個環境里,媒體的報道直接影響到受眾對事件的看法和意見。如果媒體提供的新聞都是些膚淺庸俗、無聊媚俗的,那么受眾接受的也都是這些內容,不能夠引導受眾深層次的思考。例如,自從李天一事件、藥家鑫案、“我爸是李剛”案件發生后,媒體似乎都將目光聚焦到了“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這些人群身上,只要出現一些有悖于常理的案件,媒體報道的重點不是在案件的發生過程、原因、結果、背后的意義等等上,而是大肆宣揚事件主角的身份,引導受眾也將關注點放在了那些“富二代”“星二代”身上,漸漸地給受眾造成一種思維定式:“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等都不是好人,他們的任何行為在受眾眼里都會是一種負面的行為,甚至產生“仇富”心理。媒體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加在了客觀發生的事件上,制約和影響了受眾的認知和行為。因此,媒體應該擔負起構建良好環境的重任。

其次,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使用會計信息化,這就需要會計信息技術人員的支撐。企業推行會計信息化如果缺乏技術人才,會計信息處理便會產生問題,可能由于信息數據操作不當,致使會計信息出現失誤,誘發很大的負面影響。另外,假若會計技術人員道德素質低下,監守自盜,企業將面臨著極大的財產損失的風險。

四、娛樂新聞報道現存問題的解決對策

如今的娛樂新聞已經不再是為人們提供娛樂和消遣那么單純,更多地被冠上了庸俗的標簽。一些媒介人不顧新聞法規與道德,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做出一系列有悖于自己身份的事情,以至于娛樂圈在大眾眼中不再光鮮,娛樂媒介人形象也大打折扣。面對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提高媒介人自身素養

1.當好內容選擇“把關人”

傳媒的責任就是要對整個社會負責、對生活在社會中的所有受眾負責。這就要求媒介人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嚴守“把關人”的職責,追求客觀公正真實的報道。

媒介人本身要知道自己處于一個怎樣的位置,充當著怎樣的角色。作為娛樂新聞的“把關人”,媒介人必須樹立起準確的定位意識,知道自己肩負著怎樣的責任,如何形成一個良性的報道環境。

2.堅持傳播主流文化

無論娛樂新聞傳播的內容和手段有怎樣的變化,其本質都是無法改變的。作為新聞的一種,它的前提必須是以客觀真實為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客觀公正、積極向上的主流化娛樂新聞才是娛樂媒體對自身發展的更高要求。因此,媒介人在傳播信息時要選擇健康有益、輕松活潑的文化內容,用先進積極的文化產品滿足受眾對娛樂的需求,并且能夠引領受眾正面的思想。

娛樂新聞記者,應該具有過硬的職業操守。在新聞選擇時要注重新聞的真實性,在報道過程中要追求客觀公正。一名優秀的娛樂新聞記者,要為明星和受眾提供一個能夠及時、真實交流的平臺,在為受眾提供消遣閱讀的同時策劃出一些有深度有意義的新聞來奉獻給受眾。[4]

面對紛繁復雜的娛樂圈,記者要始終保持理智,不忘自己的身份,不忘自己應承擔的責任。面對一些明星的炒作行為,要有專業的辨別能力,堅決予以抵制,堅決不做傳播。同時,娛樂記者除了要明確知道與娛樂傳播有關的法規政策之外,還要對其他的法律常識和知識有所了解,以防在新聞報道中越過法律的界限。

(二)建立嚴格的娛樂媒體行業規范

1.確立正確的娛樂新聞傳播方向

有的學者提出,在娛樂新聞的傳播報道方向上,應該注意題材的選擇和對報道內容的組織,應該從人文的角度在娛樂新聞中體現理解人、關心人、體貼人的內容,找準品位和趣味的結合點。[5]因此,在傳播意識上,娛樂新聞報道要集中體現為受眾服務,為受眾提供理性的、積極正面的信息評價;在報道內容上,選擇積極向上的內容,報道明星新聞時應該以拉近明星與受眾距離為己任,而不是專注于明星的私生活和緋聞等負面消息。

2.建立標準體系和嚴格的監管制度

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體系和嚴格的監管制度,要求每位新聞從業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好傳播度,形成良好的傳播風氣。對那些熱衷于報道明星八卦新聞的記者輕者予以批評教育,重者給予處分,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調離新聞行業。

(三)發揮外界機構的監管作用

1.國家機構的法制化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媒體的行業規范并不能夠約束媒介人的時候,就需要法律來發揮強制性的作用。隨著我國娛樂事業的迅猛發展,娛樂新聞報道已經成為我國新聞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該受到國家新聞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對于娛樂新聞中出現的一系列失當行為,相關部門應該出臺相對應的懲處法律,做出有效的整治。

2.建立相關約束機制

娛樂新聞在其傳播過程中,受害者除了受眾之外,有的被報道者(多為明星)也深受其害。因此,他們可以聯合起來,成立自己行業內部的正當保護團體。在這個團體中,既可以防止明星被外界謠言所傷害,也可以抵制內部明星進行自我炒作而制造假新聞的一系列行為。這種組織的存在,不僅可以形成自我保護,還可以對娛樂媒體形成監督。

3.加強公眾的監督作用

在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公眾也并不是單純地全部接收,雖然好奇心促使他們希望看到關于明星的一些緋聞和隱私等帶有刺激性的內容,但受眾本身的文化程度及其經驗經歷也決定了他們仍然會對那些不良信息作出反應。公眾作為社會的主體部分,其形成的監督力量對媒體的行為有著強大的制約力和影響力。所以,媒體應該積極收集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吸取可取之處進行自我檢討和批評,使自己的報道更加規范,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求。

[1]王超.娛樂新聞報道與媒體的社會責任[J].中外企業家,2011(4).

[2]田華,何純.娛樂新聞中的媒體責任邊緣化及其糾正[J].新聞界,2007(5).

[3]葉紅梅.娛樂新聞:“八卦”與社會責任感的平衡[J].新聞知識,2009(6).

[4]朱朝華.娛樂新聞低俗化現象的成因、影響及其應對措施[J].理論與改革,2006(6).

[5]王逸濤.淺論娛樂新聞傳播中的人文關照.傳媒觀察,2004(4).

(作者單位:南京曉莊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編校:鄭 艷

猜你喜歡
明星娛樂媒介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明星們愛用什么健身APP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扒一扒明星們的
娛樂眼
娛樂眼
娛樂眼
娛樂眼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