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民族認同視野下秦良玉軍征研究

2015-03-20 19:47彭福榮譚清宣
貴州民族研究 2015年9期
關鍵詞:土司

彭福榮 譚清宣

(長江師范學院,重慶 408100)

石砫土司秦良玉出身貢生之家,因父秦葵教導而文武雙全,自幼有揮軍馳騁疆場之志,自明萬歷“平播”至清初壽終,率軍“征討播州,剿匪平叛”;“北上援遼,渾河血戰”;“解圍成都,收復播州,蕩平重慶”;“萬里請纓,勤王建功”;“抗衡義軍,兵敗夔州”;“固守石砫,保境安民,復明抗清”,[1]戎馬事跡見諸《明史》、《四川通志》、《石砫廳志》及《馬氏家乘》等史志文獻和家族譜牒,史稱其軍征為“平叛”、“援遼”、“鎮賊”、“保境”等,被視“巾幗英雄”、“民族英雄”和“愛國女將”。筆者擬從國家和民族角度,分析秦氏在明清易代之際的軍事征戰。

一、“平叛”:堅守國家認同,消弭王朝內亂

國家認同是一國公民因對自身國家之歷史文化傳統、道德價值觀念及領土主權等的認可而產生的歸屬意識和行為選擇,人們通過自覺的身份意識及與此相關的文化歸屬感、國家感情、國家政治意識等表現出來。[2]我國王朝時代不同民族的國家認同主要是文化認同,政治認同甚為重要,元明清等朝土司制度之作用應予重視,“國家認同當是土司問題研究在當前及未來一定時期可取的獨特視角?!盵3]

石砫土司在西南地區漸具影響,以踐行職位承襲制度、履行朝貢納賦義務、奉調參與軍事征戰和振興領轄地區文教等強化自身與中央政府的聯系,維系國家統治。明代石砫土司秦良玉戎馬40余年,維護國家穩定,維持明朝社稷,因軍功官至太子少保太傅、都督總兵、誥封忠貞侯一品夫人?!扒亓加裎奈潆p全,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二十五史》載入將相列傳的女將軍,填補了正史將相列傳中長期以來無女性的歷史空白?!盵4]面對悖逆中央的行為,秦氏應檄奉調,或主動請纓,于“平播”“討奢”中表現出強烈的國家認同意識。

明代播州土司楊應龍“嗜殺雄猜”,因私欲膨脹而對抗中央政府??偠嚼罨堄谌f歷二十七年(1599)發動“平播之役”。石砫土司馬千乘奉調赴戰,秦良玉統卒五百,“裹糧自隨”,征播建功是其國家認同的態度和行為?!睹魇贰で亓加窳袀鳌酚涊d:秦氏等“與副將周國柱扼賊鄧坎。明年正月二日,賊乘官軍宴,夜襲。良玉夫婦首擊敗之,追入賊境,連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陽諸軍直取桑木關,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功第一。賊平,良玉不言功?!盵5]《秦太保忠貞侯家傳》云是役“太保夫婦功第一。督臣李化龍匿不以聞,然太保亦不自言也?!盵6]

明朝于泰昌、天啟年間調兵“援遼”,四川永寧奢崇明與貴州水西安邦彥等土司趁機對抗中央政府,奢氏兵圍成都,樊龍等竊據重慶,安氏軍困貴陽?!霸|”的秦良玉因“再征兵二千”而回石砫,被奢崇明黨樊龍齌金帛結援。結果,秦氏斬使發兵,“率民屏及邦屏子翼明、拱明,溯流西上,度渝城,奄至重慶南坪關,扼賊歸路。伏兵襲兩河,焚其舟。分兵守忠州,馳檄夔州,令急防翟塘上下……已而奢崇明圍成都急,巡撫朱燮元檄良玉討……獨良玉鼓行而西,收新都,長驅抵成都。賊遂解圍去。良玉乃還軍,攻二郎關,民屏先登;已克佛圖關,復重慶……良玉益感奮,先后攻克紅崖墩、觀音寺、青山墩諸大巢,蜀賊底定?!盵5]何曰愈《書明都督總兵秦良玉佚事》云:“奢崇明之圍成都也,畏白桿兵,遣使樊定邦賚重金求助。良玉大怒曰:‘賊奴,敢污我耶?焚其書,以其金帛犒三軍。往援成都……玉兵適至,與賊戰,斬獲無算。崇明大敗遁去,圍遂解。玉旋復重慶,蜀平?!盵7]是役,秦氏發兵“扼賊歸路”、伏兵襲焚舟船,分兵駐防忠州,檄令夔州亟防瞿塘等,周全而縝密;身負反叛謠言而應檄解圍成都,大異于受賂不前的平茶、邑梅等土司。王朝國家亦對秦氏等的功勛亦“數赍金幣”,“優詔報之”,使其得以加官進爵秦良玉在土司“反叛”中,以睿智預見、周密部署、堅定立場和顯赫戰功等表現了對明朝的忠誠,維護了國家治統和西南穩定,強化石砫土司與中央政府的聯系,國家認同意識強烈。受此影響,石砫土兵追隨秦氏侄秦拱明討平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之亂。普名聲于崇禎四年(1631)興兵對抗中央政府,次年亡故后,其妻萬氏等仍悖逆國家?!吨抑葜彪`州志·人物志二》“忠烈”條記載:秦拱明以征普名聲“叛亂”殉難,同書《諸臣錄》云忠州秦氏值“普名聲之亂,與賊力斗死。乾隆四十一年賜謚烈愍,祀忠義祠?!盵8]

二、“援遼”:嚴分夷夏大防,“驅胡捍衛華夏”

元明清等朝的更迭為中華民族不同成員爭奪國家正統的結果,[3]中原文化的認同、共享和傳播是重要基礎。女真上層貴族建立后金政權,也與明朝爭奪國家正統。秦良玉深受家庭教育和中原文化的影響,儒家道德倫常和嚴分夷夏的民族觀念使其數次北上“援遼”、維護明朝治統。

(一)御敵后金軍隊即“援遼”反滿

后金軍隊襲擾東北邊境,威脅明朝社稷,秦良玉多次卷入事關國家治統的“援遼”戰爭?!睹魇贰で亓加窳袀鳌?記載:明泰昌、天啟“援遼”,秦氏與兄弟子侄率軍北上勤王,如《明史稿·秦良玉列傳》等文獻多載其功勛。[9]

秦氏及麾下“白桿兵”“援遼”事有三:一是渾河血戰。泰昌元年(1620),秦氏遣兄弟秦邦屏、秦民屏率三千土兵北上“援遼”,得賜三品服、授職都司僉書與守備等。天啟元年(1621),秦邦屏渾河戰死,秦民屏負傷逃回。二是守護榆關。渾河敗北后,秦氏與子馬祥麟統數千土兵赴榆關阻擊后金軍隊,馬氏即使目中流矢也策馬而前。秦氏被詔加二品服,馬祥麟得職指揮使,秦邦屏獲贈都督僉事,秦民屏進職都司僉書,奉命回川練兵赴援。三是奉詔勤王。崇禎三年(1630),秦氏與侄秦翼明等自出家財濟餉勤王,得明莊烈帝平臺召見并賜采幣詩酒,以失地光復、蜀地有亂而撤兵還鎮。

秦良玉及石砫土兵因“援遼”戰事而代價巨大。天啟元年(1621),秦良玉奏稱“援遼”“渾河之戰”:“邦屏先登殺賊,為國捐軀,族兵數百、部目千余同時戰沒”。對此,兵部尚書張鶴鳴云“渾河血戰”“殺奴數千,皆石砫、酉陽二司土兵之力。邦屏等既陷陣,秦氏先遣人來京,作棉襖一千五百件,給與殘兵,又自押兵三千至關?!盵11]因此,國家亦肯定秦氏等功勛,以升職加銜、優詔撫恤和賜詩旌獎?!妒颀旇b》稱秦氏誓師勤王,“駐兵宣武門外,商民安堵。召見平臺,賜良玉詩四章,有‘世間不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之句。六年,以蜀有百丈關警,命還蜀。良玉留子祥麟、婦張氏駐京防守。七年,還蜀?!盵12]

盡管明朝大勢已去,秦良玉仍欲應征起兵以反滿抗清,體現遺臣重振朱明社稷和延續治統之意,昭其謹奉明朝正統和秉持“夷夏大防”的觀念?!肚靥V邑懞罴覀鳌吩疲骸疤仆趼∥涠辏ㄇ屙樦稳?,1646),遣使征太保兵,加太子太保,封忠貞侯,賜以印。太保奉詔將行,會大清兵克福州,遂不果?!盵6]

(二)堅守夷夏大防有文化基礎

元明清等朝承續國家治統,中國封建社會在此兩度出現“以少治多”格局,中原文化和儒家倫常日漸為西南等地歷代土司和各族土民認同、共享?!八麄兘宰苑Q為華夏‘先王’之后,在族源上與漢族認同,造成各族同為一源、同為一家的‘華夷一體’的觀念;同時主動接受漢族文化,在境內推行漢化政策,在文化上以中華自居?!盵13]因此,秦良玉之堅守夷夏大防自有其因。

1.土司家世認同漢裔。石砫土司在宋元時期的世系模糊,《明史·四川土司傳二》 不載其族屬,《清史稿·土司傳二》“四川·川東道重慶鎮轄”條稱其先祖馬定虎源出漢馬援,“南宋時封安撫使”,[14]目前其族屬有漢族說和土家族說之異。石砫馬氏土司長期與武陵山區土家族共處一地,與各族土民形成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共同體,即使漢族也被“蠻化”成土家族。[15]

馬氏土司雖身為土家族“蠻酋”,自視為馬援后裔,卻高度認同漢族血統和中原文化。道光《馬氏家乘》 記載馬定虎“公陜西東扶風茂陵莊人,漢伏波將軍三十九代孫也……時五溪蠻因朝廷多故,連結土司秦勾等陷施州衛大田所、南賓諸郡,擾及大江之南,官兵屢討不克。大臣范宗尹奏曰:‘五溪蠻敬畏伏波將軍如神,倘得其裔往征,必克?!咦谠首?,因詔定虎公領兵由建始入川,駐兵于南賓縣之水車壩……溪蠻聞定虎公為伏波之后,已自懾服欲降……捷聞……因封公為石柱安撫司,世襲節制九溪十八峒?!盵16]馬氏土司或為彰顯地方統治的合法性與權威性而認同漢族,意在顯示血統純正和家世不凡,中原文化已被其滲透、認同和內化。清馬斗火彗《八景詩序》稱“若夫心懷忠孝,景仰前賢,與夫維風范俗之旨,皆隱約于其中?!盵17]受中原文化影響,“土司內部的宗族文化具有適應土司制度的特性”,儒家忠孝倫理能穩固土司政權,可增強土司對王朝的向心力,利于維系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盵18]

2.中原文化認同共享。各族歷代土司承認元明清等朝代表的國家治統,維護以皇帝為中心的封建統治,認同共享中原文化。秦良玉堅決抵擋女真部落及滿族入主中原,全力反對后金軍隊對大明江山的侵蝕與威脅。秦氏《固守石砫檄文》有“我高皇帝以布衣提三尺劍,四征不庭,乃定丕基。今皇上神圣英武,獨運廟謨”[16]等語,高度認同明室統治。石砫土司馬宗大《顯英王廟記》云“事無關與吏治民生,君子不舉;若土地人民之患,有父母斯民之責者難坐視也”,[17]具有明顯民本思想。

秦氏援遼“勤王”等軍征活動是其家學淵源影響、中原文化共享和儒家文化認同的結果,其夷夏之防的民族觀有深厚的心理和文化基礎。因父秦葵的教育,秦氏文武雙全而智勇護國?!吨抑葜彪`州志·人物志六》“鄉賢”條載:貢生秦葵“好讀書,不汲汲于榮名,尤長于兵法。嘗謂其二子曰:‘天下將有事矣。爾曹能執干戈以衛社稷者,方稱為吾子也?!罅加褚砸粙D人晉職太保,子邦屏、民屏、孫拱明、翼明皆以武功名,皆葵庭訓,有以致之?!盵8]清末而民國的學者云:“葵嘗戒諸子曰:‘汝曹能荷戈,不忠于明者,非吾子孫也?!晕ㄎā?,故“教諸子成干城,一家馳驅王路以紓國難,女為奇女子,男為烈丈夫,忠烈出于一門,彪炳史策?!盵7]

三、“鎮賊”:延續朱明治統,力挽王朝頹敗

元明鼎革而延續國家治統,西南等民族地區各族土司順附明朝,歷代石砫土司自明洪武年就向王朝國家效忠納誠。秦良玉身為“王臣”,為延續明朝治統而數次鎮壓張獻忠等農民義軍,史稱“鎮賊”。

崇禎七年(1634)二月,張獻忠部奪占夔州。秦氏率石砫土兵抵敵,《明史·秦良玉列傳》稱義軍俟“良玉至,乃走”。崇禎十二年(1639),明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奉命督鎮亂。崇禎十三年(1640年),秦氏阻擊羅汝才部義軍?!睹魇贰で亓加窳袀鳌酚涊d:“汝才犯夔州,良玉師至乃去。已,邀之馬家寨,斬首六百;追敗之留馬埡,斬其魁東山虎。復合他將,大敗之譚家坪北山,又破之仙寺嶺。良玉奪汝才大纛,擒其渠副塌天,賊勢漸衰?!鼻厥铣盃幧綂Z險”之計和“發卒廩半”之請不為主將所用,還遭遇了敗績。秦氏偕張令扼挫義軍,張氏“為賊所殪”。秦氏“趨救不克,轉斗復敗,所部三萬人略盡”。秦氏單騎奔告川撫邵捷春,請求發兵二萬,“自廩其半,半餼之官”,遭主將謝而不用。對此,《蜀碧》 云:“良玉力偕張令扼賊于竹菌坪,大殺賊。已乘勝出,而賊以伏弩射張令喉。令死,官軍潰。良玉力救之不得,還顧石柱兵皆奔,無一駐者,乃急集余眾轉戰。大敗,遂單騎入重慶城?!盵19]張獻忠部義軍“將復入蜀”,秦氏“圖全蜀形勢”,益兵扼守險隘之策再遭川撫陳士奇拒用。崇禎十七年春,張獻忠部義軍再逼夔州,秦氏所率土兵不敵敗潰。全蜀盡陷,秦氏令所部嚴守石砫四境。秦良玉率石砫土兵抵敵農民義軍,拱衛明朝在四川的統治,表明“王臣”延續治統的意愿。

四、“保境”:退守石砫自處,確保一方平安

元明清等朝推行土司制度,土司麾下的各族土兵平時主要“保境安民”,維護領地秩序,緝拿罪犯盜賊。在國勢飄搖之時,秦良玉亦盡臣職而大義滅親,利用土兵退守領地以求自保。

(一)立志保境以弘揚家聲

秦良玉自青少年便有巾幗掌兵、建功天下之志,后助夫練兵保境,弘揚家聲門第。秦氏少小行伍之志未見諸《明史》等文獻,口述資料或可豐富秦氏傳記。除道光何曰愈《書明都督總兵秦良玉佚事》外,還有清末《國粹學報》之《史篇外》亦載:“良玉對曰:‘使兒得掌兵柄,出入萬軍中,冼夫人何足道哉?’既歸馬氏,間語千乘曰:‘近天多故,石砫界黔楚蜀交,不可不練兵為保境計。且男兒當立功萬里,繼先高祖新息侯家聲?!背赡瓿黾?,秦氏與夫馬千乘訓練“白桿兵”,意在保境安民和為國建功。

(二)國勢飄搖而盡忠臣職責

秦良玉身為明朝保境安民,不隱惡匿兇,有亂世忠臣風范。崇禎末年,秦氏族人秦纘勛“為賊耳目,被禽,殺獄卒遁去。良玉捕執以獻,無脫者?!盵5]在治統難續、社稷敗亡和皇帝殉國之際,秦良玉身為遺臣,遙祭國難而哀慟三軍?!堆a輯石砫廳志·土司志》記載:“十七年甲申為我朝順治元年……繼聞李自成陷北京,明莊烈帝殉國。良玉躃踴號痛,氣絕者再。旋更衰麻,哭臨萬壽宮。哀動三軍,紛紛雨泣?!盵17]

(三)國家敗亡而守護領地

秦良玉目睹國家敗亡、全蜀盡陷,堅決不以余年奉事“逆賊”,戒告“有從賊者,族無赦”,保境安民以待時變?!端拇ㄍㄖ尽と宋镏尽贰扒亓加瘛睏l記載:“十七年春……及全蜀盡陷,良玉慷慨語眾曰……悉召所部,約曰:‘有從賊者,族無赦!’乃分兵,守四境。賊遍招土司,獨無敢至石砫者?!盵20]《忠州直隸州志·人物志一》“秦良玉”條亦載:張“獻忠鑄金印,齎之,易其官,不為屈。賊黨無敢入其境者,於是秦良玉亦死?!盵7]“因秦氏聲威,張獻忠等義軍不敢進攻石砫?!盵21]石砫土司地區成明末亂世中的避難所?!妒d廳志·承襲志》和《補輯石砫廳志·土司志》均載:“獻賊屠戮全川,忠、萬、豐人民襁負來石砫避賊者,踵相接?!盵10]另外,《秦太保忠貞侯家傳》云:“賊之入川也,所至多屠戮一空。忠、豐人民襁負來石避難,踵相接?!盵6]明楚王遠裔朱容藩受命入蜀,秦良玉拒其征糧要求?!睹魇犯濉で亓加駛鳌?記載:朱容藩承桂王命,“征糧于良玉。良玉拒之。容藩怒,將攻良玉諸師,李占春等不應。良玉乃求援于占春,占春擊殺蛟龍?!盵9]

秦良玉未雨綢繆,營建萬壽寨以自守求存?!恶R氏家乘·秦太保夫人傳》記載:明清鼎革,秦氏率部回到石砫,臨終告知裔孫馬萬年、馬萬春等,已在城東萬壽山屯積火藥糧草以避險求活,董戒士卒要法律嚴明,守御縝密貴在和協眾志?!妒d廳志·承襲志》記載:石砫土司馬萬年遵祖母命,率民避兵萬壽山,“一境獲免”。[10]

晚年,秦良玉與破山禪師頗有交往?!镀粕蕉U師語錄·年譜》 記載:破山禪師于崇禎十七年“耑使馳書達石柱司秦總戎良玉夫人處。秦即差官同永貞上人過忠州,迎入石柱之三教寺”。[22](卷二十P724)因國家敗亡、江山易主和百姓罹難,秦氏抑郁寡歡而身染沉疴。破山禪師為書寬之,“傳聞道況殊佳,寒署乘隙,覺主宰不勝于平日矣。人謂之苦,我謂之樂,何也?百骸調適,靡所不為,恨不如佛如仙,飛身拔宅,正眼看來,猶是眼中金屑也。胡不聞病為良導,上古圣賢三日無病,祈禱求病,無非要人覺此有限身心,不作千年調耳。身世尚幻,況其他為?此是老僧淺識,諒賢臺過量處,不如是見耶!”[22](卷十三P366)民間口承資料表明,秦氏誓死不踏清朝王土,寓居都督府玉音樓至壽終,故清陶澍《庚午典試蜀中后歸舟晚泊西界沱寄題秦太保良玉玉音樓》詩贊其“閉關坐臥小樓中,大節直同文相國”。

[1]鄭敬東,鄭微波.郭沫若所作秦良玉贊美詩辯[J].當代文壇,2008,(1).

[2]鄭曉云.當代邊疆地區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從云南談起[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4).

[3]彭福榮.國家認同:土司研究的新視角[J].廣西民族研究,2012,(3).

[4]徐志奇.我國古代唯一被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秦良玉[J].文史月刊,2011(5).

[5](清)張廷玉.明史(卷270)[Z].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1986.

[6]秦良玉史研究編纂委員會.秦良玉史料集成[Z].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

[7](清)何曰愈.書明都督總兵秦良玉佚事[A].存誠齋文集(卷9)[C].中華文史叢書第81冊第十輯本影印本臺灣華文書局,1969.

[8](清)侯若源.忠州直隸州志(卷10)[Z].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9](清)王鴻緒.明史稿·秦良玉列傳[Z].文海出版社敬慎堂刊本.

[10](清)王縈緒.石砫廳志·承襲志[Z].乾隆四十年(刻本).

[11]明熹宗實錄(卷13)[Z].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68年??北?

[12](清)劉景伯.蜀龜鑒(卷1)[Z].巴蜀書社,2000.P5.

[13]王保國.“夷夏之辨”與中原文化[J].鄭州大學學報,2009,(5).

[14](民國)趙爾巽.清史稿(卷513)[Z].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1986.

[15]彭福榮,李良品.石砫土司文化研究[M].重慶出版社,2009.

[16](清)馬氏家乘[Z].清道光年間木刻本.

[17](清)王槐齡.補輯石砫廳志·藝文志下[Z].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18]岳小國.武陵民族走廊土司宗族文化研究——以容美土司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11,(6).

[19](清)彭遵泗.蜀碧(卷7)[Z].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本,1935.

[20](清)常明.四川通志(卷152)[Z].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

[21]都興智.明末女將秦良玉[J].軍事歷史,1994,(3).

[22](明)海明破山.破山海明禪師語錄(卷20)[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土司
貴州土司史籍編年系列總序
明清時期“三位一體”的土司制度治理
再論土司制度的終結
從土司軍事活動窺探土司文化
“土司文化圈”的內涵、特征與意義
Fort Besieged
從土司到土司學:中國土司文化研究的新進展
——李良品《中國土司學導論》讀書札記
崇左土司遺存現狀及保護利用對策
明代石砫土司民族關系研究
鄂西南土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