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配公平與中國夢

2015-03-27 18:59曹小嬌
關鍵詞:社會和諧中國夢

分配公平與中國夢

曹小嬌

(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孜孜以求的夢想,深刻的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的主題和主線。分配公平作為評價國民幸福指數和社會良性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實現中國夢必不可少的條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社會財富日益積累,但是,分配不公引起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不僅影響了社會和諧,也成為中國夢實現的障礙。社會和諧是中國夢實現的基礎,而分配公平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因此中國夢的實現必須以分配公平為前提。

關鍵詞:中國夢;社會和諧;分配公平

習近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果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國夢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寄予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和憧憬。體現了人們對于“中國制度”的認同,“中國道路”的自信,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飽受艱辛的歷史期待。中國夢的提出有其必然性也具有重要意義,它極大的調動了廣大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中國夢的實現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不懈努力的長期的過程,也是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國夢的實現同樣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條件和現實路徑。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生命線就是群眾路線,構建中國夢,要堅持以人為本,這也是中國夢的生命力和根基所在。孟子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馬克思說:“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其實,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在創造這一切”[1]同樣的,人民群眾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中國夢的本質是人民的夢,必須為人民實現夢想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每個人敢做夢,能做夢,有條件實現夢。人民的夢以民生為支撐,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分配問題由于其涉及的范圍廣一直都是人民群眾關心的焦點,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由于社會和諧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和基礎,而分配公平又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分配公平的實現關系到中國夢實現的時間和程度。強調分配公平,強調公平正義,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沒有特權階層,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夢的本質要求,更是實現條件。

一、分配公平的缺失對實現中國夢的考驗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古訓,然而分配不公的現象卻一直存在,行業之間,地區之間的差距總是難以打破。由于國家政策的執行力度等種種原因的存在,社會主義制度帶來的福利難以惠及所有人,程度也不同。一部分人總是國家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而另一些人則生活的相對貧困。在古代,地主階級擁有大量土地而農民階級只能成為被雇傭者依附于地主就能鮮明的說明這一點,這是社會矛盾不斷積累的主要原因,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長此以往,勢必帶來很大的社會問題,直到威脅統治階級的統治。由農民階級領導和自發組成的太平天國運動基于廣大人民迫切希望實現分配公平的愿望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期望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處不平等”的理想社會,他們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違背了客觀規律,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這個愿景也最終破滅。建國后一段時間,中國實行平均主義大鍋飯,挫傷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改革開放后采取的一些過分重視經濟成果和鼓勵積極性的措施,忽視了社會的綜合平衡協調,對教育,衛生及貧富懸殊的問題沒有及時的防治和解決。長期積累的問題在當前社會不斷發生,對經濟社會發展極為不利。中國福利制度二元性的存在嚴重的割裂了社會群體,造成了貧富差距,削弱了社會公平,抑制了普通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如果任其發展,人們對生活的感知度,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只會逐漸降低,民族認同感和向心力勢必堪憂,更何來共同的夢想呢?中國夢就只剩下了一個空洞的口號。

夢想是人的夢想,中國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其目標就是為所有的中國人謀福利,讓人們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然而分配不公的存在卻是實現共同富裕,實現中國夢的很大阻礙。有研究表明,中國的基尼系數已超過了貧富差距過大的臨界點,貧富差距之大可想而知,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等都已經向我們發出了警鐘。黨和政府一直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把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作為處事原則,所以才會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戴和支持。也是這個原因,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我們取得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我們國家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的變化,敏銳而果斷的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發展的前途和巨大潛力。為了實現國家的長遠發展,我們允許一些有能力的人靠誠實勞動先富裕起來,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我們的初衷和愿望是好的,然而過程中卻出現了貧富差距過大的危險,對我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帶來了挑戰。不僅從宏觀上還是微觀上貧富差距都已經到了不能忽視的地步。比如人均收入,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東中西部相差懸殊,所有這些

都不利于社會的和諧和穩定,長期下去,社會的公平正義難以維系,共同富裕的目標便難以實現,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是遙遙無期。為此,我們承擔不起分配不公的代價,唯一的選擇就是采取各種措施扭轉當前分配不公的現狀,創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

二、實現中國夢對分配公平的訴求

分配公平是一個歷史范疇,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分配公平之所以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特質,一方面是為了維系人之為人的基本權利和尊嚴;另一方面是基于維系社會合作體系的需要。[2]分配公平包含很多維度,分配不公也會衍生很多問題,影響國家的和諧穩定大局和國民幸福指數的提高。就我國分配領域的現狀來看,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都日益加劇,其結果必然導致資源更多的流向優勢地區,發達地區。長此以往,貧著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將會阻礙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這也不斷考驗著社會公眾的心理承受能力。鄧小平曾說: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沒有太富的人,也沒有太窮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過,[3]這是鄧小平同志對小康社會的定義,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其實是在小康社會的階段目標實現以后更大的目標。我們已經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但發展卻是很不平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但是人均卻遠遠不足,社會利益不斷分化,社會矛盾不斷凸顯。按照鄧小平同志的觀點,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要讓中等收入者占多數,避免貧富差距過大,否者就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中國夢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從追求“大同”和“小康”,到追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努力實現民主,科學,富強,民族振興只是手段和途徑,人民的幸福,安康,社會公平,政治清明,法治健全,人民權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才是“中國夢”的終極目的[4]由此看來,中國夢作為一個途徑和載體是為人民幸福的根本目的服務的。中國夢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振興的三位一體,是社會各階層的幸福生活之夢,熊若愚先生認為它至少包括經濟富強,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文明,安居樂業,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人生出彩等方面的夢想[5]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和諧為實現個人的夢提供條件和環境,個人的夢又組成了中國夢,所以社會和諧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分配公平又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夢想的實現不僅僅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外部條件的加持。[6]所以,個人夢想的實現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來保證個人權利,確保競爭機會均等,同時給予弱者更多的關心和扶持。黨的十八大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這同樣也是實現中國夢的要求。

三、分配公平加快中國夢的實現

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本質上體現了以人為本,中國夢的實現要以民生為根。以民為本,關心民生就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分配問題。只有分配公平社會才能和諧,只有社會和諧中國夢才能實現。為此,我們必須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更加重視分配公平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努力從源頭上減少社會不公,盡快消除一切有違分配公平原則的體制與機制障礙,要更加重視保障公民平等的社會權利,保護和激發廣大人民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健全教育制度,就業制度,戶籍制度,醫療制度和養老制度等,為人自由獨立發展提供良好平臺,要加快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體系,逐步縮小貧富差距,[7]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為此,要通過認真研究如何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來實現這一目標,要發揮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逐步健全相關制度,緩解地區之間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趨勢,推進各部門之間資金分配的公平公正,加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政策調控力度,使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貫徹群眾路線,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力量和才智,引導廣大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眾志成城,同心同德就必須解決社會問題,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分配公平是民心所向,是人們追求的永恒價值目標,我們講分配公平,就是使社會上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不同能力的人們都能各得其所,安居樂業,這樣社會才能和諧。十八大報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使經濟發展,社會和諧與民生的改善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所有人,這樣才能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現實的積淀和實現的可能性。習近平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8]只有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全社會和全體人民的幸福指數。才能順應民心,凝聚民力,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夢。當然,經濟發展的程度,決定分配公平所依賴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分配公平的根本保障,中國夢所追求的公平是經濟社會有較高發展基礎上的共同富裕。只有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才能為分配公平和最終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分配公平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應當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分配公平的逐步實現中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2]何建華,馬思農.分配公平:是否可能及何以可能[J].倫理學研究,2010,(2):20-24.

[3]鄧小平文選(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61-162.

[4]陸衛明,趙述穎.“中國夢”解析:歷史到現實[J].探索,2013,(4):178-181.

[5]熊若愚.中國夢的十個夢[N].學習時報,2013-10-8.

[6]朱可辛.公平正義與中國夢[J].科學社會主義,2013,(3):7.

[7]王小鵬.中國夢的民生旨歸[J].前沿,2013,(20):41-42.

[8]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30.

猜你喜歡
社會和諧中國夢
倫理正義與法律正義的關系研究
生育文明是計劃生育發展的前進方向
關于家庭教育立法的理念和思路
通知“被害人”參加庭審活動,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傳統文化中社會和諧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