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元明以降汴水的變遷

2015-03-27 19:28胡天生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汴河

·綜合論壇·

略論元明以降汴水的變遷

胡天生

(阜陽市檔案局,安徽 阜陽236000)

摘要:汴水是黃淮之間早已存在的古河道,有別于汴河。后者從隋朝開始,成為整條河流的統稱,曾發揮重要作用。汴河自北宋末年始逐漸衰落,明朝時已經基本消失,清朝時的地圖上已找不到該河流的名稱。汴河的衰落,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其中,人為的因素占主要成分。

關鍵詞:汴水;汴河;通濟渠

收稿日期:2015-06-01

基金項目:本文系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元明以降淮北地區社會變遷研究”(編號:14YJA77000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胡天生(1957-),男,安徽阜陽人,阜陽市檔案局副局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為古代水系變遷。

中圖分類號:K92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275(2015)04-0120-04

Abstract:Bianshui is an ancient river between Huanghe and Huaihe, and is different from Bianhe. Bianhe is a general designation for the whole river from Tang Dynasty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Bianhe gradually weakened since the later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almost disappeared in Ming Dynasty, and the name of the river couldn’t be found in Qing Dynasty’s maps. The reasons of Bianhe’s falling lie in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but human factors are the major elements.

汴水是黃淮之間早已存在的古河道。它上通河濟,下達淮泗,在王朝定都中原的時候,它是王朝的命脈。為了向帝都運送軍需民用物資的需要,統治者一直高度重視汴水,而且命名了兩條以“汴”為名的河流。它們或顯耀于一時,或通津于數世,最后都在元明之際,由于黃河和人為的影響,或斷流,或湮滅,最終默默無聞。它們的興衰,既受大自然的影響,也受到人工的嚴重制約,因而非常具有代表性。了解它們的歷史,對于研究黃淮之間的眾多河道,尤其是長期受黃河影響的河道的變遷,更具典型意義。

一、汴水、汴河辨析

汴水是一條古老的河流,但它最初的河道很短。汴字原作“汳”,音biàn?!墩f文解字·汳》:“汳水,受陳留浚(xùn)儀(今河南開封西北)陰溝,至蒙(河南商丘市北四十里)為邕水,東入于泗?!笨梢娗貪h間的汳水在今河南開封從陰溝水分出,到商丘北就改稱邕(甾)水,①流入泗水。汳水只是很短的一部分,主河道應該是商丘以下的甾水(甾獲水)。

在《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漢·兗豫青徐刺史部》圖上,這條河上游為狼湯渠,中游為甾獲渠,過了盟諸澤(即古孟渚澤,在河南虞縣北)為獲水,杼秋(今安徽碭山縣東南六十里)以下為谷水,至彭城(江蘇徐州)入泗水。這是根據《水經注》的記載而編繪,不為無據。而所謂的卞水(不是“汴水”),則自河南密縣發源,曲折北流,經今滎陽、古滎陽,北流入狼湯渠,與《說文》的汳水根本不是一回事。這是據《漢書·地理志·河南郡·滎陽》:“卞水在(滎陽)西南?!彪m然與《說文》同是東漢的著作,表述卻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中國歷史地圖集》東漢的《豫兗徐青刺史部》中,卞水改名“旃然水”,狼湯渠改稱鴻溝;汴渠在鴻溝的上游,僅很短一段河道;鴻溝到浚儀東與陰溝水會合,在這里形成一個十字形交叉:東流為汳水(汴渠),到蒙縣北為雍水(或是邕水的誤寫),再往東不遠又稱汴水,最后到彭城入泗水;鴻溝和陰溝水在浚儀東會合后往南流為狼湯渠,到項縣(今河南沈丘)入潁水,與《說文》所記稍別,而與《水經注》合。不過《說文》說陰溝水是汳水的上游,而從圖上看,說鴻溝是汳水上游更確切些,因為它們都是從西往東流,河道銜接較為自然。后來河道名稱的變化也證實了這一點(鴻溝后來也改稱汴水)??傮w來看,汴水是由幾條河流銜接而成,從黃河或古濟水發源,橫貫黃淮平原大部,最后流入泗水的一條河道,雖然汳水只是其中的一段,但這只是名稱的不同,整條河其實是全線貫通的。

從隋朝開始,汴河成為整條河流的統稱。這也是大多數河流名稱變化的普遍規律,即上游(尤其是處于或接近政治中心的上游)的名稱取代中、下游的名稱而成為整條河道的統稱。汴水源頭接近東都洛陽,從洛陽或長安出來的皇親國戚、官員大佬們顯然不能接受眼前的汴水走著走著突然變成了甾獲水、雍水什么的,再加上南北朝時期這一帶的民眾大量南逃,十不存一,也使當地小段河流的名稱被忘卻,于是少數服從多數,整條河 “統一”到河道大段的名稱,一條河只有一個名,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從長安或洛陽出發,經水路到淮河,汴水是一條比較便捷的路線。但是,古汴水需要從徐州轉入泗水才能到淮河,水程相對較遠。所以隋煬帝于大業元年(605)三月,先后征發百余萬民夫,開通了一條由洛陽經黃河直達淮河的水運通道,此即隋唐大運河的一段重要河道——通濟渠。

通濟渠到唐代改稱廣濟渠(《中國歷史地圖集》作“汴水”,似誤),到了宋代改稱汴河。而歷史上的汴水,到了隋唐以后,則成了“古汴渠”或“古汴河”?!端问贰ず忧尽罚骸般旰?,自隋大業初,疏通濟渠,引黃河通淮,至唐,改名廣濟。宋都大梁,以孟州河陰縣(鄭州市西北七十里任莊)南為汴首受黃河之口,屬于淮、泗。每歲自春及冬,常于河口均調水勢,止深六尺,以通行重載為準。歲漕江、淮、湖、浙米數百萬,及至東南之產,百物眾寶,不可勝計。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輸京師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內外仰給焉。故于諸水,莫此為重?!彼未你旰?,是從黃河直接引水,分水口在鄭州西北的河陰縣西,東南經開封城,再東南經陳留、雍丘(杞縣)東,襄邑(睢縣)南,寧陵、南京(商丘)、永城西,進入今安徽境內,經宿州、靈璧、虹縣(泗縣)南,入江蘇境,曲折東經青陽鎮(今泗洪縣)折向南,在泗州(盱眙)入淮(此時洪澤湖還沒有西擴)。這條河道,上通黃河,下達淮水,無論是對于建都長安、洛陽(神都、東都)的隋唐,還是建都開封的北宋,都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命脈,對北宋尤其重要。

這條“汴河”,是通濟渠、廣濟渠的新名,具西北——東南走向,下游在今江蘇盱眙直接流入淮河,是淮河的一級支流;而同時存在的“古汴渠”則大致取西——東偏南走向,在今江蘇徐州入泗水,是淮河的二級支流。二者雖同名“汴”,卻完全不是一回事。從古汴渠到淮河,要經過泗水,彎度很大,多出很多水運里程;而這條汴河則是直通淮河,中間不需要轉那么多的彎道。

在中國歷史上,汴水和黃淮之間的許多河流一樣,曾經為保障帝都的錢糧供給發揮過重要作用。由于北宋以前國都長期設在從開封到咸陽的中原地帶,而自南北朝以后,中原水位下降,土地逐漸貧瘠,人口卻越來越多,京師供給難以保障;但是,淮南和江南由于北方移民的大量涌入和大力開發,很快成為了中國重要的糧食基地,京師的軍需民用物資多數來自江淮,內陸運輸都是在揚州集結,轉往淮河,然后運往京師。大運河的開通,為內河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成了隋、唐、宋三代中國的經濟命脈。

北宋定都開封,汴河對京師的重要性比前朝更加顯著。但是,由于汴河水深只有六尺,受季節、河汛的影響很大,一旦長期干旱,尤其是到了冬季,河道水位下降,勢必影響大貨船的航行?;谶@一點,唐朝于元和十一年(816)就開通了揚子運使,從揚州出發,通過淮河、潁河向上游運送南方物產,再把北方物資運往南方。潁河也是唐宋時代至關重要的經濟命脈。

二、汴河的衰落和消失

到了宋朝,揚子運使改為淮南轉運使,經管從揚州經潁州到郾城縣的錢糧轉運等賦稅錢糧事務?;实v元年(1049)春,歐陽修從揚州移知潁州。此時,淮南轉運使呂紹寧、許元,到京師述職并解運錢糧后回揚州。歐陽修與二人是好友,在揚州時又在同一座城市,本希望能在二人經過潁州時一聚,不料二人剛剛過去,沒能在潁州相會。歐陽修為此寫了《初至潁州西湖,種瑞蓮、黃楊,寄淮南轉運呂度支、發運許主客》,表達他的遺憾之情。此可見淮南轉運使經管淮河——潁河水運。

當然,在豐水季節,取道汴河前往東南確實是一條捷徑。慶歷五年(1045),歐陽修自河北轉運使貶至滁州,就是由河北先到京師,然后由汴河轉揚州再轉滁州的,有《自河北貶滁州初入汴河聞雁》詩記其事。汴河作為帝國經濟命脈,確實是一條重要運河,在北宋時代達到了繁榮的極致。

然而,北宋末年到元朝統一中國,宋、金、元在這一帶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對社會生產力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黃河無人治理,多次泛濫,汴河也遭到了滅頂之災。特別是1234年蒙古軍在寸金淀人為扒開黃河大堤,利用黃河水淹宋軍,對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造成了巨大的、毀滅性的破壞?!痘春铀喪贰?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編,責任編輯蔡蕃,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版)記載:

蒙古軍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在滅金后,為了水淹宋軍,“又決黃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南軍,南軍多溺死”。黃河更加南移,但流經哪些地方,史書沒有具體記載。根據《元史·地理志·杞縣》和《元史·張柔傳》等分析,此后的黃河可能由封丘南、開封東至陳留、杞縣分為三股,主流經渦河入淮,北支經汴水故道和睢水合泗南下入淮,南支亦東流入渦,泛濫及潁河。

寸金淀在開封北,是黃河泛濫之水匯成?!独m資治通鑒》記載了水淹宋軍的這段史實。事實上,這次決河,既然在開封附近決口,首先受害的應該就是汴河,即故廣濟渠。因為距離最近,所以受害最烈。

更為令人發指的是,此次決堤以后,宋軍固然敗退,蒙古軍忙于征服中亞,主力部隊也全部撤走,只留下小股部隊在這里打游擊,任由黃河在黃淮之間自由泛濫,長期無人治理,對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造成了持續性的、無可挽回的破壞:河床抬高,水道淤窄,流量減少,大面積的土壤沙化,昔日的江淮糧倉和經濟命脈,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滾滾黃塵。人民流落失所,土地荒蕪,哀鴻遍野,一派凄涼景象。

元朝定都北京,對南方的軍需民用物資的需求更加迫切。北京距海較近,海運為便。雖然有京杭大運河在,但一是迂遠,二是運量小,三是風險大。因為宋、金、元戰亂以后,黃淮之間人口驟減,許多地區荒無人煙,運河的護衛成了問題,運糧船非常容易遭劫。于是元朝廷遂大力發展海運,絕對依賴海運,導致汴河、濉河、潁河航運的迅速衰退?!对贰の渥诒炯o》至大二年(1309)“秋七月癸未,河決歸德府境”,“己亥,河決汴梁之封丘?!币粋€月兩次決口,沒有治理、堵塞的記錄。這說明不僅在戰亂時期,即使在和平年代,元朝統治者也并不熱心黃泛的治理。到了元末,好大喜功的丞相脫脫和工部尚書賈魯企圖徹底治理黃河,引黃河水北流回歸故道(入渤海)。結果黃河沒有回家,卻引發了紅巾軍在治黃工地大暴動,最終導致元朝的滅亡。

元順帝時,潁州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時任宣文閣鑒書博士兼經筵官的李黼,提出要修復疏浚唐宋運河故道,以備下游堵塞時應急,但是沒有被統治者接受。事實上,李黼的建議是有道理的,甚至是有先見之明的。元朝從建立第一天起就沒有太平過,到了元末,天下亂局已成,雖然當時還沒有全面爆發,但大大小小的起義和暴亂不斷,很容易切斷陸上漕運通道。另外,以倭商為名義的倭寇也開始出現,早在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就敢“焚掠慶元(寧波)”,而且“官軍不能敵”,已經開始威脅到元朝廷的海上安全。而元朝廷對這些潛在的危險視而不見,一直沒有開通漕運。這種一邊倒的政策,在紅巾軍起義爆發、切斷了南糧北運的海上通道后,完全斷絕了元朝廷的經濟命脈,最終要了元韃子的命。

到了元末,昔日盛極一時的汴河,已經只剩下今安徽濉溪境內以下的部分,經宿州、靈璧、虹縣(泗縣),入江蘇泗洪,到盱眙入淮,全長只有宋汴河的三分之一,而且上游(濉溪到靈璧段)還經常干涸斷流,不能穩定通航。這種情況,與昔日繁盛的唐宋汴河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了。

到了明朝,汴河已經基本消失。嘉靖《宿州志》(黃山書社2008年版)卷之一:“(靈璧縣)南:汴河。舊通汴梁,入于淮,今淤塞?!庇郑骸办`璧之汴、沱、[澥]、洨,則又淤塞過半,惟可以泄湖水耳?!笨梢姶藭r的汴河,已經退縮到靈璧縣城南,而且還經常淤塞,根本不能通航了。至于《明史·河渠志》所載潘季馴治河,“浚宿州古汴河以入泗”,“使河流入汴,汴入睢,睢入泗,泗入淮,以達?!?,則是把古汴渠與當時的汴河混為一談。宿州境內的汴河,從隋朝開始就只能直接流入淮河,豈能再流入睢水、轉泗水入淮河?這種混淆,恰恰證明汴河淤塞得太過厲害,當時的人們已經不能準確描述它的具體走向了。

在清朝地圖上,汴河這一地名就完全消失了。

三、汴河衰落的原因

汴河的衰落,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占主要成分。

自然因素,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黃河南泛的影響。汴河雖然是隋唐宋的國家命脈,但處于黃河側近,故而經常被南泛的黃河所侵奪。隋煬帝所開的通濟渠(廣濟渠),是從洛陽西苑起,引谷、洛水到黃河,再從板渚(今河南滎陽境內)引黃河水東南流,入淮河。而宋代的汴河,則是從鄭州北的河陰引黃河水東南流。二者引黃的地點其實差不多,但是,一個是導洛、谷水入黃,一個是直接引黃,就具有不同的含義。宋汴河直接引黃,說明汴河更加依賴黃河,其受黃河的影響程度也就更深。宋代迄明,足以影響汴河的黃河大泛濫就不下10次,每次都會帶來的巨量泥沙,導致汴河淤塞。筆者下鄉蹲點所在的阜陽市潁泉區寧老莊鎮附近有潁河,河面原寬是現在的3倍,兩側的沙岸每側都和現在的水面等寬。沙岸以外,都是本地粘土,與沙地迥然有別。毫無疑問,這么寬的沙岸都是黃河泛濫帶來的“禮物”。潁河受黃泛影響較小,寧老莊比汴河又遠離黃河,黃泛所帶來的泥沙尚且如此厚重,那么我們可以推測,幾乎每次都要受到黃泛影響的汴河,其淤塞的程度可想而知。

二是汴河本身的容量有限。汴河雖然是國家的經濟命脈,但由于是人工河,河道很淺,《宋史》記載只有六尺?!肚f子·逍遙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彼?,一到冬天或枯水季節,汴河就不能通航,只能通過河道較深的潁河往京師運送物資。這樣的河道,顯然承受不起黃泛所帶來的巨量泥沙,很容易就淤塞了。真不知道當時的決策人是怎么想的,在當時人力資源如此充沛且廉價的情況下,即使一年加深一尺、半尺,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也有超過一丈的水深,不至于年年斷航,多渠道進京。當然,這只是我們的疑問,當時的決策者是怎樣想的,現在已不可追究了。

人為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元朝以后,汴河不再是國家的經濟命脈,統治者對它失去了興趣。對于汴河的變遷,嘉靖《宿州志》注引《河南通志》這樣記載:“宋時,南北漕運大都由汴以達畿甸,故汴河經理為詳。南遷以后,不資于汴,故汴河日就凐廢。金雖都汴,而周章匆遽,亦欲經理漕運,自泗通汴,而未遑也。洪武六年,議浚汴河而中格。自是,陵谷變遷,中牟以東,汴河不復續矣?!?/p>

這里的有些說法很值得商榷:1.宋室南遷,致使汴河日漸凐廢。事實上,自紹興十年(1140)金人叛盟南侵以后,黃淮之間成了宋金爭奪的主戰場,南宋的統治已經不能達到這里,自然不會再操汴河的心。2.金人遷都汴梁,也想“經理漕運”,只是沒有時間,這個說法也成問題:金人不管是否遷都汴梁,他們都需要從南方“進口”大量的物資,尤其是糧食。但金人都汴之前,有一段時間的和平安定期,他們如果想經營汴河,是完全有時間的。實際情況是:金人日常的軍需民用物資主要不是通過汴河運往北方,而是通過沿淮設立的許多“榷場”來和宋人進行邊境貿易,而不再單純依賴汴河(甚至包括潁河)向帝國的心臟“供血”。沿淮各地都可以向北方(不僅是首都汴梁)輸送糧物,汴河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這才是金人不肯經營汴河的主要原因。還有,這里沒有提到元朝統治的百余年間(從1234年元滅金算起)為什么沒有治理汴河。至于“洪武六年,議浚汴河而中格”,基于下面的原因,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這個原因就是:國家政治中心的東移,帝都不再建于中原地帶,汴河也不再是國家的經濟命脈。

眾所周知,蒙元帝國定都北京,他們只擔心海上運輸的成敗,壓根就不操心汴河。而且,蒙古人出于他們草原民族的習性,對于水利工程既沒興趣,也不擅長。1234年決黃河水淹宋軍后長期沒有堵塞決口,是一個典型的事例;滅掉南宋以后,到元朝滅亡,黃河多次決口,也很少見到堵口的記載,蒙古人只是任其自由泛濫。只有元順帝時期,啟用工部尚書賈魯治理黃河,工程浩大,反倒成了元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開河變鈔禍根源”)。

明朝建立,定都南京,汴河的作用微乎其微,統治者對于治理汴河當然不上心。永樂帝遷都北京,沿用元代運河,不再需要汴河。所以,從國家經濟需要講,唐宋運河已經結束了它的使命。

二是海運、漕運都不需要汴河。元朝以來,除了明初短暫的定都南京以外,國家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北京,而從江南往北京運輸軍需民用物資是不需要經過汴河的。于是,隋煬帝花費了百余萬民夫開掘疏浚的通濟渠就成了多余。元朝大力發展海運,巨艦可載成千上萬石糧食,遠大于內河漕運的運量。雖然同時開通了京杭大運河,但那不過是海運的補充,主要用于從江南地區運輸食鹽、奇木、靈石等貴重物品,遠不足以保障北京皇親國戚、貴族官僚和軍民人等的巨大消耗。而且,漕運最容易被切斷。當戰端開啟的時候,例如元末紅巾軍起義時,元朝廷就完全依賴海運,漕運連一粒糧食也沒有供給北京。于是,到了元順帝至正十九年,當方國珍、張士誠不肯從海上給北京運糧的時候,北京竟然出現了大量餓死人的現象。元朝廷對于海運的依賴,可見一斑?;谶@樣的理由,統治者不會在乎汴河,并不是出人意料的事。

明朝定都北京以后,雖然接受元朝統治者的教訓,大力發展漕運,甚至廢除海運,但是由于汴河不在運道,同樣不能引起統治者的關注。而同時黃河多次南泛,造成了汴河多處斷流。統治者聽之任之,汴河的湮滅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三是汴河的治理工程浩大,協調困難。治理汴河是一個跨區域工程,需要動員國家力量而不顯政績(不能對最高統治者起作用)。所以如果最高統治者不感興趣,這個工程就很難開展。更讓人齒冷的是,他們不但拒絕,還打著“不愿勞民傷財”的幌子名正言順地予以拒絕。宋朝以后,開封不再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但一直都是河南的省級行政中心: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明朝、清朝直到民國,河南省府一直都在開封。元朝統治者不關心水利,已如前述;而自明朝以后,汴河的上游屬河南省,下游屬南京(南直隸、江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汴河的治理需要跨行政區域進行,利益的不一致,導致治理更加困難,需要國家協調。而國家對于汴河的需要不再那么急迫,也就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治理。為了帝都的物資供應,元明清三朝甚至連淮河都可以放棄(舍淮保漕),何況區區一條汴河呢。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汴河的消失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注釋:

① 邕水,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考證應為獲水,邕字當為獲字之誤。筆者按:獲水首受甾獲渠,此“邕”字應為“甾”字之誤,形近也。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2]水經注疏[M].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3]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宋濂,王祎.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5]余鍧.宿州志[M].合肥:黃山書社,2008.

[6]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編.淮河水利簡史[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

[7]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8]歐陽修蘇軾潁州詩詞詳注輯評[M].王秋生,輯注.合肥:黃山書社,2004.

[9]胡天生.阜陽考古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1.

責任編輯:之者

On the Changes of Bianshui sinc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HU Tian-sheng

Key words:Bianshui;Bianhe; Tongji Ditch

猜你喜歡
汴河
沈括與北宋大運河
汴河興廢,居然和北宋國運有關
汴河興廢,居然和北宋國運有關
汴河興廢,居然和北宋國運有關
《清明上河圖》賞析報告
基于汴河水系的北宋東京濱水商業初探
從汴河興衰看開封的城市發展
汴河故道,深埋地下的輝煌
從汴河興衰看開封的城市發展起伏
北宋汴河水運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