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晚清時期劉永福身份之三易過程

2015-03-27 23:02王倩雯
濰坊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民主革命清政府越南

王倩雯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0)

略論晚清時期劉永福身份之三易過程

王倩雯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0)

作為橫跨整個晚清歷史的人物,劉永福的一生可謂傳奇。經歷過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抗日保臺戰爭及辛亥革命的他,在歷史潮流的推動下,其身份也隨之三易,由農民轉變為農民起義軍領袖,再轉變為封建官僚,最終轉變為民主革命者。劉永福身份演變的過程與歷史潮流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

劉永福;晚清;身份轉變

劉永福,原名建業,又名義,后改名為永福,字淵亭,道光十七年(1837)出生于廣東欽州古森峒小峰鄉(今廣西防城港)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其先祖世代“力農為生”,[1]劉永福天資聰穎,能吃苦耐勞,13歲時當灘艇傭工貼補家用,15歲成為灘艇師。如果不出意外,原本也會像先輩那樣默默無聞度過一生的劉永福,卻在20歲時成為了農民起義軍中的一員,后來在抗法戰爭期間更成為了一名封建官僚,最后在辛亥革命時期又變成了一名民主革命者。他是晚清歷史乃至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一、從農民轉變為農民起義軍領袖

鴉片戰爭的爆發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極大的震動。戰爭期間,清政府為籌集軍費,不斷增加田賦,地主階級通過各種方式壓榨農民,農民的負擔日益加重,加上鴉片戰爭前后的廣西地區連年天災,農作物減產,饑荒時有發生?!暗拦飧剑?820)、辛巳(1821),旱魃為虐,兩年不雨,五谷無收,米貴如珍,人民餓殍,死傷枕藉”,[2]“道光二十五年(1845)起至二十七年(1847)止,蝗蟲為災,飛滿天空,大饑”,[3]“道光三十年(1850),饑,道路餓殍相藉?!盵4]如此的天災人禍,使得劉永福的家庭生計愈發困難。劉永福16歲那年,他的父母及叔父在貧病交加中相繼去世,這給了劉永福很大的打擊。社會動蕩,年成欠收,家庭變動,劉永福的溫飽已經不能維持,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他面臨的最大問題?!按笳煞虿荒転閿蛋偃f生靈造福已覺可羞;況日夕啖稀粥以充饑,尚不能繼,又焉可郁郁久居此乎!吾當出而相機作事耳!”[5]這成為他離開家鄉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兩廣地區的農村都有習武的風氣,劉永福的父親劉以來就習得一身好武藝。為了讓兒子強身健體,在外謀生不受欺負,他將一身武藝傳授給了劉永福?!耙詠砑炊街暼艏妓嚒?,“然永福之技已超越絕倫矣?!盵1]劉永福聰明好學且勤加練習,很快就成為遠近聞名的武術高手,也練就了他堅忍不拔的性格。一身精妙的武藝使得劉永福敢于參加農民起義,也為他后來的斗爭生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劉永福青年時結識了一個叫王者佐的書生。王者佐是一個地主的兒子,自幼熟讀經史,交游甚多,見識很廣,時常讀一些諸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之類的書,“他對封建家教極為不滿,經常敢于干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來,頗有叛逆造反的精神?!盵6]王者佐因劉永福武藝高強,拜他為師。于是劉永福就教授王者佐武藝,而王者佐則教劉永福識字,并給他講述當時發生的一些大事諸如太平天國運動和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這種交往使得劉永福懂得了許多事理,了解到了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且隱約地感受到自己的貧困生活是因為封建統治。再加上當時浩浩蕩蕩的太平天國運動和天地會產生的巨大影響,劉永福最終認識到農民起義就是他要走的道路。

有一天劉永福在深山中砍柴,因困倦在一塊大石板上休息時,夢見一位老翁駕著一朵白云飄然而至其身前,對著他說:“黑虎將軍耶?尚在山林隱伏,曷不出山乎?”[5]說罷就升天而去,劉永福隨即驚醒,心中有所感悟,更加堅定了他要走農民起義道路的決心。當然,這個夢只是給了劉永福一個挺身反對壓迫的借口,實因他已到了無法生存的關頭,想托夢造反。晚年的劉永福常常書寫一個他自己獨創的“虎”字,“這‘虎’字頂端有兩個圈圈,以示虎目圓睜”,“‘虎’字的一雙虎目中各含四個小字:‘昂頭天外’,‘寓目寰中’”。[6]“劉永福的朋友很多,凡是到他家去的,都送給他一幅字畫,上面有個‘虎’字。是用竹片打成排筆寫的。他專門練習虎字,一筆寫成,很有力氣?!盵7]由此可見,盡管黑虎將軍只是一個夢,卻給了劉永福很大的激勵,并且還時常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以至于晚年的他還對猛虎的形象念念不忘。

1857年,劉永福20歲時離開了家鄉,投入到農民起義軍的洪流中,他先后參加過幾支農民起義隊伍,但跟隨時間最長、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吳亞終的農民起義軍。在此期間,劉永福創立了黑旗軍。在歷次與清政府的斗爭中,因為劉永福的精明能干以及黑旗軍士兵的奮勇殺敵,往往都能夠取得斗爭的勝利,這也使得劉永福和黑旗軍名聲大噪。清政府當然不能容忍農民起義軍如此囂張,“除暴所以安良,原不可稍存姑息”,[8]因此對吳亞終起義軍展開了剿殺。劉永福因與吳亞終意見不合,且為了避開清政府的追殺,最終率部下出走越南,在六安正式創建了黑旗軍,成為不折不扣的農民起義軍領袖。

二、從農民起義軍領袖轉變為封建官僚

1867年,劉永福率隊進入越南之后,為了站穩腳跟,將鏟除橫行霸道于這一帶的封建割據勢力和土匪勢力和建立以保勝地區為黑旗軍根據地作為主要目標。劉永福先后鏟除了以盤文義為首的白苗土匪勢力、以何均昌為首的封建割據勢力、以黃崇英為首的土匪武裝集團以及為害于十州一帶的“幫子”土匪勢力,通過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劉永福及其黑旗軍不僅受到了越南當地人民的歡迎,同時避免了與越南政府的敵對,并且在與清政府合作共同肅清黃崇英部的時候,盡管未能完全改變清政府對黑旗軍的敵視,但是大大減輕了清政府對其剿殺的壓力,使得劉永福在越南期間保存和發展了農民起義隊伍。雖然在1867至1872年劉永福兩次受越南政府冊封,但他本人并沒有享受過越南政府所賜的俸祿,黑旗軍也保持了自身的獨立性。此時的劉永福雖然幫著封建政府作了一些事情,但黑旗軍仍然是一支農民起義隊伍,他仍然是農民起義軍領袖。

19世紀60至80年代,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周邊國家加緊侵略,意圖以周邊國家為跳板,最終達到侵略中國的目的。法國對越南的侵略正是出于此目的。劉永福在越南的日子里,親身感受到了法國侵略者的兇殘,看到了越南老百姓備受欺壓折磨的狀況,并且意識到了法國對中國邊疆的侵略意圖,而越南阮氏王朝又是如此的軟弱,不堪一擊,于是他在收到越南政府的乞援后,認為“今越南有難,中國必為援助?!盵9]當民族矛盾代替階級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時,此時的劉永福已經站在民族立場上考慮問題了,并最終率領黑旗軍投入到了援越抗法的戰爭。這也是他反帝愛國思想的體現。兩次紙橋大捷后,越南政府賜封劉永?!叭岫姐暋?。劉永福為了更好地進行抗法斗爭,接受了越南政府的軍餉補貼。清政府也因中越邊境的緊張局勢而希望借助于黑旗軍的力量,同時劉永福為得到更多的配合和援助,最終也選擇與清軍合作,聯合抗法。1884年8月26日,清政府對法宣戰,同日賜劉永福記名提督銜。劉永福形式上成為了清政府的一名封建官僚,但是仍保留了黑旗軍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性。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與法國侵略者作了英勇的斗爭,并取得多場戰役的勝利,使得法國侵略者對黑旗軍聞風喪膽,“夜輒自嘩,驚呼黑旗來,敵膽已落?!盵10]“法攻東京,以援宣光一役為最難;然與劉軍接仗,未嘗有易事也”,[11]“劉義打番鬼,越打越好睇”等民謠和“火車怕紅旗,番鬼怕黑旗”等諺語也廣泛傳播開來,黑旗軍的名聲越來越大,他們的抗法活動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支持。正因為如此,法國侵略者將劉永福和黑旗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法仇劉甚,必欲滅之?!盵12]當中國軍隊在中法戰爭的東西線戰場都取得勝利時,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卻與法國握手言和了。法國提出撤出澎湖列島的條件是黑旗軍離開越南“入關”,并且威脅說“如劉永福不退保勝,澎湖亦須遲退?!盵5]于是清政府先后下了九次“上諭”,脅迫劉永福入關。盡管劉永福想要留在越南繼續抗法,但是封建正統思想一直深埋于其心,且此時的劉永福名義上已經是清王朝的一名封建官僚了,他不得不服從清王朝的調遣,“此系祖國大皇帝九次上諭催促,不可逆命?!盵5]而此時徹底投降法國的越南政府對黑旗軍的驅逐和法軍對黑旗軍的仇視,也迫使回國之后的劉永福接受了清政府授予的廣東南澳鎮總兵一職,正式的成為了清政府的一名封建官吏,盡管這個職位僅僅“有統兵之名,無統兵之實?!盵13]當然,劉永福不是沖著享受榮華富貴而去的,他接受清廷的官職是為了等待殺敵報國的時機,并且他也等到了這個機會。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政府調其幫辦臺灣軍務。劉永福欣然赴臺,費盡心思整頓臺南防務,并在《馬關條約》簽訂后,率領全臺人民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抗日保臺運動,在中日軍力對比懸殊、清政府詔令沿海各處“臺事無從過問,所有糧械,自不宜再解,致生枝節?!盵14]而斷絕了對臺灣所有援助的時候,劉永福憑借一腔愛國熱血進行了長達五個月的艱苦斗爭,“共殺死殺傷日寇官兵三萬一千八百多人”。[15]這些充分體現了劉永福的反帝愛國意志。盡管抗日保臺失敗后劉永福內渡廈門,但他反帝愛國的斗爭精神卻值得稱頌。他與那些只顧個人升官發財、不顧國家安危的封建官僚有著本質的區別。

三、從封建官僚轉變為民主革命者

劉永福不愿受制于人的性格,從他早年參加農民起義因與吳亞終意見不合且不愿被逼娶其妹而率部出走越南就可見一斑,加之他創立黑旗軍之后在越南長期的戎馬生涯和擁兵自重養成了性格?!墩埨t日記》記述道:“劉永福少年不軌,據越南保勝,軍號黑旗。越南撫以御法,屢戰皆捷,斬其渠魁。該國授以副提督職,不就,仍據保勝,收稅養兵,所部兩千人,不臣不釁,越南急則用之,緩則置之,而劉永福亦不甚帖然受命?!盵10]由此可見,劉永福一人率部打仗自由慣了,不習慣聽命于人。而自從他入關以來,清政府為了限制他的活動,多次裁撤其黑旗軍,使他無兵可用,并多次逼迫他鎮壓農民的反抗,這些都是他所不喜的。他受夠了這種寄人籬下、受制于人的情況,并逐漸的產生了脫離清政府的想法。

兵敗內渡后的劉永福,其報國憂民之心并未消失。作為一名封建官僚,他仍然關注時局,隨時準備聽從清政府的調遣上前線殺敵。但此時的清政府已經腐朽不堪,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只懂得屈膝求和、賣國求榮,對人民群眾的愛國行為卻百般鎮壓。清政府之所以拉攏劉永福,是想利用他抗法名將的威嚴來裝點封建統治的門面。故而劉永福的活動受到清政府的百般掣肘,他殺敵報國的愿望也遲遲無法實現,反而一直被調遣去鎮壓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對此,劉永福感到無比失望和憤恨,他表示“我的槍口是要向外打的,向內打用不著我了”。[16]特別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爆發,一心想要殺敵報國的劉永福迅速集結了軍隊北上勤王,卻在中途被召回去鎮壓資產階級革命黨人舉行的惠州起義,劉永福嚴懲侵略者的愿望再次落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劉永福在官場上的所見所聞,以及清政府黑暗腐朽的統治,使得他逐步認清了清政府的反動本質,對清政府的幻想逐漸破滅,最終于1903年訣別官場,開始尋找其他保國救民的道路。

辭官賦閑在家的劉永福并沒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他仍然關注時局,企圖找到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當時中國人民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正是蓬勃發展的時期,反封建的斗爭此起彼伏。劉永福在耳濡目染之下,對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的痛恨更是日益加深。盡管此時對民主革命還不甚了解,但出于對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同情和惺惺相惜的情誼,以及他對于越南人民的深厚感情,劉永福一直都支持著越南革命志士的抗法救國斗爭,不僅將自己在廣州沙河的家作為越南革命志士的主要活動據點,更是以保護這些革命者為己任。這些越南革命志士時常在劉永福家中開會,講述帝國主義的殘忍罪行,討論民主革命的斗爭策略,傳播民主革命思想。特別是越南革命運動史上著名的“兩潘廣州會晤”。越南維新會和光復會分別于1906年和1912年在劉永福家召開成立會議。[6]久之,劉永福深受影響,對民主革命思想有了較深的了解,并逐步參與到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中。

潘佩珠是越南革命的先驅,其民主革命運動受到孫中山的很大影響。在潘佩珠的影響下,劉永福對中國民主革命事業和革命思想的了解日漸深入。1911年,廣州爆發了黃花崗起義,革命黨人開展的不屈不撓的斗爭,使得劉永?!翱匆娏藢崿F反帝愛國思想的微茫希望,對革命黨人的斗爭目標有了更多的了解?!盵6]經慎重考慮,劉永福在廣州加入了同盟會組織”,[17]正式成為了一名民主革命者。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廣州光復,劉永福受任為廣東民團總長并發表了《粵省民團總長劉永福之通告》,明確表示了對辛亥革命的熱烈擁護和愿意為革命盡忠的態度,表達了他反帝愛國的思想?!坝栏1净浫艘环葑?,亦軍人一份子,恐污墮粵人、軍人名譽,重以大都督與統領之諄勸,不得不勉出任事,期效力于萬一而維救之?!盵18]盡管由于政治傾軋,劉永福上任僅一個多月就辭職了,但他仍然關注民主革命事業的發展。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后,劉永?!巴娙珖?,強烈呼吁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共赴國難,開展抗日愛國運動,并不顧年邁體弱,請纓殺敵?!盵6]1917年1月,劉永福病逝,享年80歲。

劉永福的一生經歷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巨大變遷,其身份之三易與歷史潮流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因封建壓迫而揭竿起義,因民族大義而與封建政府合作,因愛國而奮起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因報國憂民之心而不斷探索新的保國救民之路。對劉永福身份演變的原因分析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脈絡,而其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我們亦不無啟示。

[1]李健兒.劉永福傳[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

[2]民國宜北縣志·第八編[Z].

[3]民國柳城縣志·卷一[Z].

[4]平南縣志·卷二二[Z].

[5]羅香林.劉永福歷史草[M].北京:正中書局,1947.

[6]楊萬秀,吳志輝.劉永福評傳[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7]廣西壯族自治區通志館.中法戰爭調查資料實錄[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

[8]曾國藩批牘//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94.

[9]劉永福.諭黑旗將士檄[A].中法戰爭文學集[C].臺北:廣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社,1982.

[10]唐景崧.請纓日記[A].中法戰爭資料叢刊·卷二[C],.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1]西人河內來信[A].中法戰爭資料叢刊·卷一[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2]張文襄公全集[A].中法戰爭資料叢刊·卷四[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3]孔廣德.劉永福乞總署代奏下忱書[A].普天忠憤集·卷一[C].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

[14]王彥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卷一一三[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

[15]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16]唐偉.劉二傳[Z].廣西省政府編譯委員會:出版地不詳,1940. 121.

[17]鄧警亞.中越革命志士組織“振華興亞會”進行抗法斗爭的回憶[A].廣東文史資料·第22輯[C].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62.

[18]靜叔.革命風潮[Z].出版者不詳:出版地不詳,1911.

Brief Discussion On Process and Reasons of Liu Yongfu Changing His Status Three Times

WANG Qian-we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Jiangsu 221000)

Liu Yongfu had a legendarylife as a character across the historyofthe late Qing Dynasty.After experiencing The Taiping Rebellion,the Sino-French War,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Liu Yongju changed his status three times under the impetus ofthe historical trend.He first changed from a farmer to the leader ofpeasant army,then toa feudal bureaucrat,and finallybecame a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The changes of his statu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trend.

Liu Yongfu;status;changing;process;reasons

K827

A

1671-4288(2015)01-0071-04

責任編輯:孫延波

2014-09-21

王倩雯(1990-),女,江蘇省揚州市人,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

猜你喜歡
民主革命清政府越南
讀圖
越南Vedana餐廳
越南百里“銀灘”
擱淺的富國夢——甲午戰后清政府主導的第二輪開礦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權意識與海軍實踐
第一次社會主義政黨特異領導的俄國民主革命敗中有成
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干部學校史研究述評
毛澤東與民主革命時期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試析民主革命時期青年知識分子的左冀化傾向及其成因
“凱薩娜”侵襲越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