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2015-04-05 20:20翟小兵
山東水利 2015年2期
關鍵詞:濟寧市工程建設

翟小兵,曹 鋒

(1.濟寧市水利局,山東 濟寧 272019;2.濟寧市水資源辦公室,山東 濟寧 272019)

濟寧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翟小兵1,曹鋒2

(1.濟寧市水利局,山東 濟寧 272019;2.濟寧市水資源辦公室,山東 濟寧 272019)

【摘要】分析了濟寧市建設水生態文明的基礎條件和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濟寧市;水生態文明;工程建設

近年來,濟寧市積極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切實發揮好水生態文明建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對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1 水生態文明的建設基礎

1.1水利工程建設與水資源管理

濟寧市地跨黃、淮兩大流域,水系發達,境內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多年平均水資源量46億m3,人均水資源量558m3,是我國北方少有的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水庫312座,總庫容5.93億m3,修建加固堤防總長度3511.4km,設計蓄水量在10萬m3及以上的攔河閘壩70座,泵站1757座,塘壩1468處。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濟寧市積極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三條紅線”,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基本實現了增產不增水的目標,保障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城鄉居民飲水安全。

1.2水生態逐步改善

大力推行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建設污水處理廠15座,配套管網1200km,建成7處大型截污導流工程,累計建成和修復人工濕地1.07萬hm2,南四湖水質基本達到南水北調要求的Ⅲ類水標準。加強水土流失治理,累計栽植水保林47900hm2、經濟林24500hm2,封育治理69600hm2,修建小型蓄水保土工程8055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100km2。三大生態河道泗河綜合治理、洸府河、梁濟運河綜合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緊實施。已建成2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15處省級水利風景區,微山湖濕地公園成為亞洲最大的濕地公園,水系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 水生態文明建設面臨問題

2.1水資源豐缺并存,矛盾突出

一是降水時空差異大。全市年平均降雨量從東南部的800mm依次遞減至西北部的600mm,且70%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十年九旱、旱澇交替,甚至旱澇急轉、連旱連澇。二是水系自然連通差。受地勢影響和降水制約,大中河流互不交叉、各不融通,源短流急、峰高流少,多呈扇型匯入南四湖,除狹長的環南四湖區域外豐枯不均特點明顯。三是湖水利用效率低。缺少提水蓄水工程設施,南四湖大量湖水泄往外地。

2.2水生態環境脆弱,水污染防治面臨挑戰

工業點源污染依然存在,農業面源污染缺乏有效控制,城區排水管網雨污混流尚未徹底根治,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部分大中型河流斷面水質尚未完全達標,水環境質量處于不穩定狀態。采煤塌陷水域治理任務繁重,地下水資源超采問題嚴重,地下水漏斗長期存在,地面沉降不同程度出現。水生態體系嚴重失衡,主要河道時常斷流,淤泥和污水大量積存,自凈能力大幅下降,水生物種生存面臨嚴峻威脅。水土流失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積1350km2。

2.3綜合開發滯后,景觀建設較弱

河流、湖泊、水庫堤岸水景觀較為單薄,生態河道、人工濕地、水利風景區配套設施建設滯后,難以連片連線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利用體系有待完善,尚未真正建立“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的水資源利用體系。城市水網水系有待綜合整治,城區河道渠化程度高、通達性低、斷面單一、落差較大,難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景觀帶,且防汛能力不強、極易形成內澇,甚至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文化旅游資源有待發掘利用。

2.4機制有待完善,體制不夠理順

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等涉水事務分屬不同部門,極易造成部門職能錯位和水務管理缺位,致使管水、供水、用水、排水管理體制不夠協調,污染防治、資源保護、水土保持、防洪減災、城鄉供水、水量水質管理難以有機結合,無法順利實現水資源統一管理、優化配置與綜合利用。工程建設投資機制不夠完善。

3 水生態文明建設對策和措施

3.1建設現代水網

依托南水北調東線干線和治淮洪水東調南下工程和省級水網,實施南水北調地方配套、河道攔蓄、引汶入濟、引黃西線和湖水東調等工程,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攔蓄雨洪水,連通“一湖、兩庫、三區、六縱、四橫”,實施“五項重點”,建設“六大體系”,形成跨流域調水大動脈、防洪調度大通道和水系生態大格局,實現當地水、長江水、黃河水“三水”統一調度和河道、水庫、湖泊“三域”聯網運行,在全市范圍內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用水優化配置。統籌解決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威脅、水生態退化三大水問題。

3.2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

鼓勵和支持各縣市區按照因地制宜、積極穩妥的原則,積極申報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以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為依托,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體系完整、水生態環境優美”為總目標,積極構建集防洪、供水、生態等多功能于一體并覆蓋全市的的現代水網體系。進行河道防洪治理、水利風景區創建、生態水系建設,實現人、水、城和諧發展。

3.3強化水生態保護和治理

全面開展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和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設,打造生態河道、人工濕地和水利風景區。加強泗河生態綜合治理,加快推進洸府河、梁濟運河、老運河“三河六岸”綜合提升改造,建設集防洪、生態、文化、休閑、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河道。強化回灌補源工程建設,改善地下水生態環境,通過實施植樹造林等多種措施,促使重要水源地得到切實保護。

3.4全面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控制指標體系,實行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三條紅線”管理制度。推進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建立水資源管理體制,統籌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統籌處理涉水事務。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建立以節水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優化水價、公平負擔”的原則,實行當地地表水、南水北調水綜合水價,逐步提高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和供水水價,實行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階梯式水價制度,促進資源節約使用和循環利用。

3.5完善水生態文明建設制度

一是建立水生態保護制度??茖W劃定水生態功能區,建立各類功能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和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制度,強化城鄉供水水源地、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河流源頭區的保護,構建源頭生態防護體系,逐步改善水生態環境。二是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推動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區域間生態補償協商機制,設立生態補償基金,加大生態補償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對河湖(庫)源頭區、重要水源地、重要生態修復治理區和蓄滯洪區進行生態補償。爭取將環南四湖綠色經濟帶建設納入國家規劃,從國家層面予以政策支持。三是建立水權交易制度。在水資源所有權國有和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剛性約束下,開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形成水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完善取水許可制度,開展水權交易試點,建立健全水權交易制度體系。

(責任編輯張玉燕)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5)-02-0051-02

收稿日期:2014-12-05

作者簡介:翟小兵(1977—),男,工程師

猜你喜歡
濟寧市工程建設
眷 戀
——山東省濟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德州市市場監管局赴濟寧市學習觀摩
山東省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活動掠影
山東省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活動掠影
濟寧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評價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新型軍隊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