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學術刊物與電影批評及其價值取向

2015-04-07 05:06張智華?ぶ燾?璇
藝術百家 2015年1期
關鍵詞:多元化

張智華?ぶ燾?璇

文章編號:1003-9104(2015)01-0085-09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中國當代電影批評及其價值取向研究”(項目編號:12BC021)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張智華(1963- ),男,漢,安徽合肥人,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出站博士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研究方向:電視藝術理論,影視文化傳播。

摘 要: 伴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新時期的中國電影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與之相應的電影批評也走進了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電影類學術期刊就是電影創作者、研究者和欣賞者進行觀點表達和思想交匯的媒介,是溝通創作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渠道,一本高水平的專業電影期刊對于電影理論乃至電影創作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歷史進程比較明顯,多元化呈現引人注目,這些多樣性的電影批評具有互補作用。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特點及價值取向比較明確,在文化藝術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學術刊物;電影批評;多元化;互補作用;中國電影創作;電影理論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新時期的中國電影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時至今日,中國電影面臨著全球化、多元化的發展空間,與之相應的電影批評也走進了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評論家彭加瑾在《電影評論的三分天下》中提出了電影評論分為專業的學理批評,網絡、媒體的大眾批評以及專業、準專業的面向大眾的批評三分天下的劃分方法,這樣的分類為中國電影批評的探究提供了較好的借鑒。他在文中指出學理批評“以論題的方式,或以單篇影評的方式,學術性是其顯著的特點,而學術價值則是它的靈魂。專業的學理批評,本質上是對電影創作、電影現象的一種理論觀照。它從一定的理論基點出發,通過批評再達于新的理論認識。理論基點往往是社會已有的成果,新的理論認識與把握則是專業人士的發現與貢獻?!盵1]相較于媒體批評特別是像網絡批評這樣選擇自主、表達自由的“草根影評”,彭加瑾提出的專業的學理批評更注重理論闡釋,著力于專業與深刻。這類批評的作者基本是大學、研究所及各影視機構中的影視教育工作者、影視從業人員或是其他領域的知識分子,他們有著較為深厚的文藝、電影理論功底和電影專業素養。專業的電影報刊、學術刊物、研討會、規范的電影評獎是上述作者們表達意見和發表文章的園地。其中學術刊物更是專業的學理批評得以發表和交流的重要平臺。學術刊物是在特定的學科領域內專門刊載學術文章,展示研究領域成果并經過同行評審的刊物,它是傳播學術信息,交流學術思想的主要平臺。而電影類學術期刊就是電影創作者、研究者和欣賞者進行觀點表達和思想交匯的媒介,是溝通創作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渠道,一本高水平的專業電影期刊對于電影理論乃至電影創作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發表有研究性電影評論的學術期刊約五六十種。它們大致可以分為五類:1.CSSCI來源期刊,20余種,如《電影藝術》(雙月刊,北京)、《當代電影》(雙月刊,北京)、《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雙月刊,北京)、《世界電影》(雙月刊,北京)、《藝術百家》(雙月刊,南京)、《藝術評論》(月刊,北京)等;2.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近30種,如《電影文學》(月刊,長春)、《電影新作》(雙月刊,上海)、《電影創作》(雙月刊,北京)等;3.一般專業期刊10余種,較為知名的有《電影評介》、(半月刊,貴州)《文藝評論》(雙月刊,哈爾濱)、《藝術廣角》(雙月刊,沈陽)等;4.院校綜合性人文社科學報,如《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月刊)、《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雙月刊,上海)、《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月刊,上海)、《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月刊,金華)等。

在這些學術刊物中,《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這三本刊物具有代表性,這三本期刊已為學界和業界普遍認可,其中發表的影評研究文章注重電影理論的學理性探討與闡釋,重視電影創作中規律的總結以及經驗的反思,代表了電影批評理論研究的前沿方向。根據 CNKI最新一期公布的影視類學術期刊“影響因子”排名,《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報》毫無爭議地成為了電影類專業期刊的三面“旗幟”。(見表1)

《電影藝術》創刊于1956年10月,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一本雙月刊?!懂敶娪啊穭摽?984年7月,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管,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的一本月刊?!侗本╇娪皩W院學報》創刊于1984年,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電影學院主辦的一本雙月刊。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三本電影藝術學術期刊,《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從理論角度對中國電影的創作與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CSSCI來源期刊中的《藝術百家》《藝術評論》等刊物著重刊發各類藝術學科綜合性的學術研究成果,雖不是電影專業類學術刊物,但電影學作為重要的藝術學科也是這些刊物關注的重點,每期都會有一些有價值、有深厚思想性的電影論文發表。其他諸如以《電影文學》為代表的核心類期刊以及以《現代傳播》為代表的高等院校綜合性人文社科學報上也都刊載有一些高質量的電影批評文章。因此本文重點以這些學術期刊中發表的電影批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此為例來折射出中國當前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流變、特點以及價值取向。

一、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歷史進程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歷史進程比較明顯,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發展階段是從1979年到1984年,這一階段中國的電影批評強調真、善、美,反對假、大、空?!懂敶娪啊?008年第12期發表了中國電影評論協會會長章柏青的文章《電影批評:在反思中前行——中國電影批評30年的演進與嬗變》,重點回顧了中國電影批評自1979年以來重新踏上尋求現實主義批評傳統路徑之后的發展歷程。將1979年之后中國電影批評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發展階段自1980年前后到1984年,這是新時期中國電影的起步階段?!?980年前后,我國文藝界一度掀起了關于文藝批評標準問題的討論,人們紛紛表示了對多年沿用的‘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這一習以為常的批評標準的質疑。有人認為,文藝應以思想性、真實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統一為批評標準,有人則主張文藝批評的標準是‘真、‘善、‘美。電影界集中炮轟的是幫派文藝中的‘假、‘大、‘空現象及以‘革命浪漫主義作為擋箭牌的實質上的‘偽浪漫主義,進而進入到對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的呼喚。新時期的電影批評正是由此起步,繼30年代之后,掀起了第二個電影批評的高潮?!盵2]

比如,“在1983年《北京電影學院學報》正式創刊前推出的創作評論選輯,就是有關《鄰居》《沙鷗》的一系列討論文章,汪歲寒的《從〈櫻〉、〈沙鷗〉到〈鄰居〉》(1983年創作評論選輯)用真實觀、典型化這些傳統的電影和藝術觀念對這些影片進行分析和評價”[3],“1984年刊登了謝飛的《現代電影新觀念淺探——影片〈我們的田野〉創作談》”[3],“這些文章雖沒有嚴謹的理論探討,但是其所表達的基本的藝術理念卻為理論工作者提供了依據?!盵3]發表在《當代電影》1984年第1期上的陳犀禾的《論巴贊的電影真實觀念》重點分析了巴贊理論的缺陷和不足,為電影真實觀念確立一個更為科學、全面、切實的基礎。

1984年第2期《當代電影》上發表的石方禹的《關于當前電影創作的幾個問題》[4]從當時影片創作中存在的特技濫用、畫外音旁白使用不當、變焦攝影、電影音樂等技術角度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還提出了影片應當多一點娛樂性的建議,對當時電影創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了個人的思考。而來自于香港的學者林年同的《中國電影研究中有關古典美學的探討》[5]一文則就1949年以后的中國電影在民族藝術形式的傳統探索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兩個繼承”即中國電影的美學傳統的繼承和中國古典美學傳統的繼承。從上述兩本學術刊物在這一時期發表的學術論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電影批評體現著明顯的兩個特點:

一是電影理論與電影創作聯系非常緊密,許多電影批評學家都著力于從電影創作中來吸取經驗教訓,理論對電影的創作推動作用很大;二是許多電影批評都在關注中國傳統電影理論重要問題的再闡釋和西方電影理論的初步引入。

而同樣的《電影藝術》在這一時期發表的學術論文也有此特征,比如1980年第1期發表的陳立德的《探索和創新必須源于生活——從影片〈小花〉的藝術傾向談起》,1981年第3期發表的周傳基的文章《電影藝術中的一個被忽視的方面——聲音》,1983年第10期發表的鄭雪來的文章《現代電影觀念探討》,1984年第7期發表的羅慧生的文章《現代電影思維的美學特征》,這些文章都體現了上述特點。第二個發展階段是從1985年到1999年,這一階段中國的電影批評逐步走入了多元化發展的時代?!?985 年被稱為‘方法年,全國性的‘新方法討論會就召開了四次。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等方法論被引入對當代文藝的研究,給文壇注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活力?!盵2]“80年代中期之后,對電影本體性研究的范圍更為廣泛、深入,如對‘謝晉電影模式的討論,不僅表達了批評界對創作個性的不同評價與理解,事實上,也觸及到政治、文化的深層內核,而對‘電影娛樂性的爭辯,有些代表性的文章已經開始運用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精神分析學等學科的知識來闡明自己的觀點?!盵2]《電影藝術》1988年第5期發表的張銘堂的文章《謝晉電影之謎》,從基點、視點、焦點等角度分析了30 年來謝晉電影何以能稱雄中國影壇、贏得億萬觀眾的奧妙。馬軍驤在《當代電影》第8期上發表的《結構與意義——謝晉電影分析》則從結構主義的角度分析了謝晉導演的電影。發表在《電影藝術》1987年第7期上的張子恩的文章《電影的娛樂性隨想》提出了先吸引觀眾再影響觀眾,做“高檔的娛樂片”,這一觀點在當時的電影學界和業界還是富有創見性的建議。

《電影藝術》還在1987年中展開了對民族電影文化傳統與電影創新問題的討論。比如1987年第1期發表的張衛的《傳統文化制約著中國電影》,第2期發表的羽山的《繼往開來走自己的路——對中國電影發展的回顧與反思》,第4期發表的張瑤均的《略論中國影視藝術的美學特色》,第6期發表的少舟的《是“科學反思”嗎?——〈傳統文化制約著中國電影〉一文辨》,第7期發表的錢海毅、陳翔的《新時期電影美學結構》,第11期發表的金恒源的《電影與‘文以載道關系之我見》,都從文化、美學等方面對中國電影的民族文化傳統的繼承與電影創作創新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進入20世紀90 年代,“伴隨著商品經濟大潮而來的是又一次思想文化轉型。中國社會及其批評進入一個以主流意識形態為中心話語,以各種‘新潮理論為邊緣話語的‘眾聲喧嘩的雜語時代”[6]。 中國電影批評進入到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皞鹘y的社會學批評、電影本體批評及引進西方理論形成的意識形態批評、神話原型批評、觀眾學批評、電影敘事學批評、女性主義批評、后殖民主義批評等批評范式一齊登場。這一局面的形成是對以往單一的批評模式的反撥與整體性超越,在電影批評的深度與廣度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盵2]“1991年第2期《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將歷史題材電影研究作為焦點,發表了戴錦華的《歷史敘述與話語:十七年歷史題材影片二題》與鐘大豐的《作為敘事和表象的歷史——歷史寫作與歷史題材創作》等文章。他們的文章雖未明確出現西方電影的某個具體理論,但已經對以前的歷史觀、歷史影片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質疑,開啟了借助西方史學理論、電影理論重讀中國電影史、電影現象的進程?!盵3]

戴錦華發表在《電影藝術》1994年第1期的《本文的策略:電影敘事研究》一文介紹了電影語言學和電影敘事學的理論基礎和發展。而她在《當代電影》1994年第11期發表的《不可見的女性:中國當代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則從女性主義理論的視角分析了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侗本╇娪皩W院學報》1995年第6期發表的馬軍驤的《講述歷史并被歷史所講述——從林農的導演創作說起》和他的另一篇發表在《當代電影》1990年第6期上的文章《〈上海姑娘〉:革命女性及‘觀看問題》也分別從歷史語境和女性主義理論視角談中國電影。從以上學術刊物中發表的電影批評,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批評的發展是一個對西方電影理論的全面吸收、接納也有困惑、質疑的過程。這十年中,語言學、符號學、意識形態、女性主義、大眾化、后現代主義等理論被逐步引入中國電影界,眾多學者不論是對電影史、電影現象的研究,還是對具體電影文本的詳細解讀,大多是以各種西方電影理論作為理論支撐,而以《電影藝術》為代表的學術刊物對這部分理論研究給以充分的肯定,提供給許多以先鋒姿態出現的學者以巨大的施展和交流的空間。第三個發展階段是從2000年至今,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關于中國電影的全球化與民族化的探討是這一時期中國電影批評的熱點話題,而我國的電影批評也進入到一個更為兼容并包、多元并蓄的時代。2000年以來中國電影批評多數以闡發電影的民族文化特征為批評目的,以多元化形態的影視生存格局為批評標準,采用綜合觀照和整體研究相結合的批評方法,傳統與現代交融并舉,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中國電影批評也從此進入文化批評的歷史時期。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時期的學術刊物中的電影批評的理論建設有三個明顯的趨勢:

一是回歸電影本體研究的學術論文多了,這一時期學術刊物中關于電影美學的討論、電影產業化的研究,對電影藝術與技術關系的探討、對電影表演及電影創作的思考等這些對電影本體研究的學術論文比例明顯高過于上一時期。

二是越來越多的電影批評開始高度關注一些電影的熱點現象,比如對華語大片創作的研究、對香港電影的研究、對動畫電影的研究、對新銳導演的研究、對明星制的研究等等注重內容的多元性和話題的時效性,《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都曾以專題的形式刊載各位專業學者對這些熱點話題的深度探討與解析。

三是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電影與網絡的互動與融合越來越緊密,中國電影批評同樣也在與時俱進地關注著這一新時期的新現象,蒲劍、趙夢然的《電影產業中的互聯網思維》[7]、周雯、王卓明的《數字格局中電影產業的戰略處境和策略選擇》[8]都是以網絡時代為背景來分析電影產業的。網絡平臺和新媒體的出現拓展了中國電影批評的研究領域,同樣,中國電影批評也遭遇到網絡普及化的沖擊,李建強《網絡影評的興起與發展—— 一個值得關注和期待的電影批評現象》[9]、馬楠楠《論新媒體時代電影批評形式的轉換》[10]、李道新《網絡影評的話語暴力及其權力運作的生產機制》[11],這些文章都是關注網絡影評這一全新的電影批評形式的。學者們對網絡影評與傳統影評進行分析與比較,較為深入地從各個方面來審視網絡影評與傳統影評的發展。

二、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多元化呈現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多元化呈現引人注目,這些多樣性的電影批評具有互補作用。國內幾家主要電影學術刊物,均設有以當下中國電影為主要批評對象的電影批評專欄。如《電影藝術》的“電影批評”、《當代電影》的“新作評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的“銳影評”等。這些批評文字評論電影的視角往往多元而新穎,涉及電影領域的方方面面:思想的,文化的,藝術的,經濟的,技術的,產業的,類型的,通常都會涉及當年在政治、藝術、商業等各個層面有廣泛影響力的影片。

進入新千年后電影制作、發行層面上的“中國崛起”令人欣慰,100億票房在2010年得以實現。面對這看似繁華的電影盛世,丁亞平針對2010年電影工業的變化在《大電影時代——異彩紛呈的熱播影視》一書中提出了“大電影時代”的概念,“從大電影競合、市場結構轉型以及進入公共生活的動態關系而言,2010年中國電影、電視劇、動漫、新媒體和進口影視劇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轉折意義?!彪娪霸谶M入跨媒介“融合”、“崛起”的同時,日益占據關注的焦點,而舊有的電影概念已無法囊括全新多元的電影圖景。與“大電影時代”相對應的“大電影批評觀”的建構意味著今天的電影批評眼光與范圍是大大地拓展了。的確,電影作為一種具有大眾娛樂消費特質的藝術文化樣式,其批評與批評者也呈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電影學術刊物所發表的電影批評文字,其作者除了電影學科之外,還有文學、藝術學、傳播學、哲學、心理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者,從而給電影批評帶來了多元的文化特質。因此,今天學術刊物中的電影批評早就不僅僅局限于狹義的電影本體,而包括了更為繁復的內容,正如《如何寫影評》的作者蒂莫西·科里根所指出的,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電影包含了文學、造型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甚至建筑;電影工業依賴于技術進步,并且技術的進步很快地反映在電影工業里;電影技術、生產和發行是一種商業和經濟行為。[12]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影批評由以往較為單一的藝術、文學、戲劇、電影文化批評演變為批評者從各自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運用各自的學科知識積累和批評方法,對電影文本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解讀,并由此形成對于同一文本的不同闡釋。而以《電影藝術》為首的電影類學術期刊面對這種多元雜糅的理論探討,更是海納百川,為更多學者提供了進行學習、交流、探討的空間與平臺。

(一)東西方電影理論的闡釋——學理性電影批評注重學理、重視專業性是電影類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重要的價值取向,因此,運用西方現代電影理論和方法探討中國電影的學理批評是電影類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關注的熱點之一。在《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一書中,李道新重點闡述的電影多元化批評包括電影的敘事批評、后現代主義批評、后殖民主義批評、后現代主義批評的研究范疇還包括了意識形態研究和女性主義研究而這些電影理論幾乎都在進行著西學東漸,把西方電影理論引進并逐漸融入中國電影理論,成為電影理論界的普遍知識。[6]

1.電影敘事學張一的文章《電影敘事學及其批評》主要分析了電影敘事學的基本內容并從實踐的維度較為客觀地評價了這一新興理論[13]。李顯杰的《當代敘事學與電影敘事理論》從敘事學的角度,梳理、論證了當代敘事學和電影敘事理論的源頭、基本框架和理論特征,并提出20世紀以來的符號學理論思潮和神話學理論思潮對敘事學產生了重大和直接的影響,當代電影敘事理論已經形成了四種有影響的理論形態[14]。龔金平的《在褪色“江湖”中尋找“英雄”的再生——香港黑幫片的敘事學研究》則以《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龍城歲月》和《以和為貴》四部影片為例,從“用‘動素模型開創新的批評空間”,“在情節結構的變化中彰顯不同的主題建構方向”,“對敘事技巧的理論自覺”三個方面加以分析,指出香港黑幫片致力于敘事技巧的創新,是這一題材電影的一次異化[15]。

2.意識形態理論王一川《茫然失措中的生存競爭——〈紅高粱〉與中國意識形態氛圍》運用符號學和敘事學理論分析了《紅高粱》本文結構中潛藏的某種意識形態,并且著重從1989年6月以前中國特定意識形態氛圍角度, 揭示了《紅高粱》在與觀眾的“對話”中所產生的意識形態功能,并由此反思了當前的電影創作和文藝思潮[16]。李道新《意識形態話語與電影批評》分析了姚曉濛、王一川、汪暉、戴錦華等學者在中國意識形態電影批評中有代表性的學術文章,指出了在引進西方最新電影理論批評話語的潮流中,電影的意識形態批評也進入了中國電影理論批評工作者的視野。指出中國的意識形態電影批評正在一步一步地拓展自己的視野,也在不斷地從學步走向成熟。[17]另外,汪暉《政治與道德及其置換的秘密——謝晉電影分析》[18]、陳林俠《從普適到特殊:人性話語與國族政治的辯證——以〈南京!南京!〉、〈拉貝日記〉等為核心》[19]都是用意識形態理論分析中國電影的代表性論文。

3.女性主義理論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的中國女性導演訪談和1998年第1期發表的鄧曉川的論文《中國八九十年代女性電影的敘事策略》為先聲,此后女性主義電影理論也是各個電影類學術刊物中較為常見的電影批評方法之一。比如周曉露的《女性主義電影批評在中國》[20]、陳犀禾、程功的《從〈女兒樓〉到〈孔子〉——中國電影女導演胡玫研究》[21]、田卉群的《瓶中惡魔:不在場的男性——李玉電影的精神分析》[22]、金梅的《為女性電影而戰——中國女性主義電影批評述評》[23]依托于女性主義理論視角從文本、案例等不同角度回顧、探討了女性主義電影及相關電影批評。

4.后殖民主義理論李道新的《后殖民主義與中國電影批評》[24]對后殖民主義電影理論在中國的發展進行了回顧與梳理,以大量學界對于后殖民主義電影理論的研究成果為例,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后殖民主義電影批評傾向于在全球文化的參照系中, 把電影作為一種民族文化來討論; 同時,力圖在西方后殖民主義的理論語境中, 觀照中國電影的“他者化”歷史及現實;并以中國電影的運作經驗如張藝謀、陳凱歌的電影創作實踐為對象,對西方后殖民主義理論進行驗證、質疑或重構。指出中國后殖民主義電影批評以拆解中國電影的后殖民語境為批評目的,以電影的本土化立場為批評標準,作為一種主要從西方理論思潮中汲取話語資源的文化批評及電影批評模式,中國后殖民主義電影批評在批評立場、批評途徑等領域,都應有更進一步的整合和超越。黃式憲的《從“后殖民”批評到新左翼激進文化批判——質疑某種“精英視角”對“第五代”電影的“盤點”》質疑了我國理論界所謂“后殖民”或新左翼激進文化批判的話語,對張藝謀和“第五代”電影給予的種種否定性的“盤點”,作者對這種盤點提出了駁難,指出這類“盤點”,貌似激進,究其文化立場卻退回到了前新時期式的保守狀態, 對于“第五代”電影給予了根本性的解構[25]。李大恒的《回顧與反思:關于中國后殖民電影批評——以張頤武的幾篇文章為例》以學者張頤武發表的幾篇關于后殖民主義電影批評的文章為例,指出中國后殖民主義影評把來自西方的話語上升為當今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壓迫形式,把所謂“外向化“以及全球化的沖擊當成中國電影困境的全部原因,一直難以穿透批評話語和中國當代現實之間的隔膜,難以做出對中國電影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貢獻[26]。這樣的論斷毫不客氣地分析了中國后殖民主義電影批評的方向性錯誤和弊病。

5.其他西方理論的譯介與闡釋除了以上文章,還有許多學者從結構學、符號學、后現代語境與后現代文化等多種西方現代電影理論與方法探討中國電影,比如張衛的《后結構主義與中國電影的闡釋沖突》[27]、尹鴻的《告別了普羅米修斯后——后現代語境中的中國電影》[28]、戴錦華的《新中國電影,第三世界批評的筆記》[29]、陳思如的《以電影精神分析理論淺析〈二次曝光〉》[30]、徐楓的《電影研究中接受美學的三個向度》[31]。

(二)對中國電影批評現狀進行批判與反思的電影批評除了學理批評,從電影類學術刊物來看,對于電影批評理論探討的文章中有相當數量對中國影評現狀進行了總結與反思,對適合中國電影批評發展的道路進行了思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章柏青的《影評的光榮、希望與悲哀》回顧了電影批評的繁榮與衰落,道盡了期望與急切,并指出影評人不應視影評為名利工具,踏踏實實才能做好影評[32]。張會軍的《電影批評的思考》全面地分析了電影批評的主客體構成、批評的五種形態、作用、地位等,并指出電影批評與電影創作的關系,明確了電影批評的意義和電影批評應確立的地位,提出電影批評要形成話語的權威性,對電影批評做了精煉的分析與定位[33]。

李道新的《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從電影理論和電影史兩個角度去重新審視電影批評,指出走向獨立的電影批評,以對電影理論與電影史的充滿個性化的、具有相當深刻程度的理解為基礎,提出了建構電影批評學和電影批評史的重要性。將中國電影批評置身于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中,反思中國電影批評的理論形態,建立中國電影批評的歷史敘述。[34]而饒曙光的《重建電影批評體系和權威》則在文中指出了進入新世紀后中國電影市場化、產業化的歷史進程改變了電影批評的生態和格局:電影批評陣地發生“位移”,電影批評傳播方式、途徑和形態發生變化,中國電影批評進入了“眾聲喧嘩”失去了“主旋律”,也失去了對電影的影響力乃至公信力。面對全媒體時代電影批評的危機,應重建電影批評體系,鼓勵大眾化的電影批評,引導網絡批評,努力建設一個開放性的批評體系,形成多元互補的批評格局。鼓勵專業性批評與大眾化批評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有機融合和統一,實現批評自身的跨越與新的發展。[35]從上述電影批評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相當數量的電影學者始終站在電影批評理論研究的前沿,高度關注著中國電影批評新時期的新發展,為中國電影批評和中國電影的發展提出創見與憂思,能有這樣一批為中國電影吶喊的學者可謂是中國電影的一大幸事。

(三)針對電影作品和各類電影熱點現象進行多方位審視與分析的電影批評

學術刊物中也有大量的電影批評是針對電影作品和各類電影熱點現象進行多方位的審視與分析的,尹鴻、雷建軍的《近期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黑馬”現象》[36]、胡克的《綜合與創新——簡析中小成本電影發展策略》[37]都對中小成本電影進行了審視與分析。

饒曙光的文章《喜劇電影與產業化發展》中指出近年來在低成本、高回報的利誘面前扎堆創作的喜劇電影的整體質量依然令人堪憂,國產喜劇電影創作在敘事、內涵等各個方面重需創新。如何在本土經驗基礎上有效推進和發展包括喜劇在內的類型電影,直接影響著中國電影的產業化進程。作者認為,喜劇電影要從中國文化傳統、尤其是中國喜劇電影傳統中吸取營養,突破敘事瓶頸、合理優化資源配置、走出同質化、低質化泥沼,打造本土喜劇精品以贏得更多的觀眾和更大的市場。[38]

陳旭光、宋法剛的《喜劇電影的新美學與新文化——從〈泰囧〉〈西游降魔篇〉看當下喜劇電影的新格局和新態勢》以《泰囧》和《西游降魔篇》兩部喜劇電影為例探討了當下喜劇電影的新格局和新態勢,總結了以兩片為代表的喜劇電影成功的美學和文化歸因,在肯定《泰囧》和《西游降魔篇》票房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這些喜劇電影本身在故事邏輯、情節結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呼吁在這個娛樂不會供過于求的文化環境中,面對當前焦慮悲劇的現實生活,更有條件與責任拍攝一些飽含社會憂慮的悲喜劇影片,讓觀眾笑了同時又能折射社會問題。[39]

藍凡的文章《電影類型新論》[40]、陳詠的《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類型化嘗試》[41]、趙衛防的《〈天機·富春山居圖〉:從類型到敘事的缺失》[42]、夏詠的《如何做中國的類型電影》[43]、丁亞平的《論類型片與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的國際化轉型》[44]則分別從類型電影的敘事、文本、創作、產業等方面對我國類型電影進行了審視和分析。王一川的《華語電影的跨模塊拼貼——21 世紀以來兩岸三地電影新景觀》回顧了中國電影史上的兩次大流動,并指出第一次大流動結束后,中國電影業在20世紀50年代逐步形成了北部電影模塊、香港電影模塊和臺灣電影模塊三分天下的格局。文中關注了第二次流動中,中國電影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跨模塊拼貼景觀。指出了這種跨模塊拼貼涉及原有電影模塊碎片之間的全方位或多層面拼貼,從電影演員間的表層交融,到故事場景、電影資本和電影制作間的交融,再到華語電影藝術觀念間的深層交融,這種跨模塊拼貼呈現出了四種風格。隨著各層面跨模塊拼貼的深入,兩岸三地華語電影之間至深的電影藝術觀念正在日益實現彼此邊界的跨越和價值觀念的混融。[45]

陳旭光的《“后華語電影”:“跨地”的流動與多元性的文化生產》在文中解析了“華語電影”這一術語,指出“華語電影”的提出代表了電影研究的新視野,是一個適時的富有整體意識和理論延展性的術語,它產生的本質原因是中華文化、華語的獨特性,而經濟領域的合作,大中華經濟圈的形成則是必要的外部條件。作者從跨地流動、融合與變異等幾個角度探討了“后華語電影”的文化生產,指出這種文化生產表現為三地文化或電影文化的跨地流動、拼貼、融合,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和新的文化符號、文化意義的生產,新形態文化、新型亞類型電影的創生等。這些復雜多元的文化資源的沖突、拼貼、融合乃至錯位,營造了多元化的“后華語電影”生態景觀與文化格局。[46] 一些學者還體現出對電影熱點的及時把握以及對中國電影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的敏感。尹鴻、何映霏的《大時代與輕電影——2013 年中國電影創作備忘》從類型意識的強化、電影美學的轉向、電影樣態的多樣化、開放的文本和沖突的價值觀等多方面解析了2013年的眾多電影作品,指出2013年國產電影的亮點都來自一些相對回避了現實社會的尖銳矛盾,比較單純地表現青年人愛情、友情、理想、追求、青春、創業的所謂“輕電影”。指出如青年電影人的集群崛起,電影類型意識的普遍提高,影視分流重新趨向合流,當代都市青春題材的興起,輕喜劇風格的流行,獨立電影的豐富,動畫電影的受眾定位分化等等,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創作現象,客觀上促成了電影文化的多樣性,也促進了電影觀眾觀影趣味的多樣性,觀眾觀影行為突破賀歲檔限制的日常性和經常性。[47]杜永明的《全媒體時代的電影轉型》[48]、張曉艷的《全媒體語境下中國電影的“微”業態發展》[49]、石迪的《全媒體視域下的中國生態電影與電影生態》[50]、司若、程功的《全媒體時代電影的微博營銷——以電影〈失戀33天〉為例》[51]、劉婧雅、文田的《大數據時代的電影營銷》[52]、劉濤的《大數據思維與電影內容生產的數據化啟示》[53],則以對專業的高度敏感,對全媒體語境下電影創作、電影產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此外,一些學者則從專題性角度、在世界范圍內對我國的電影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研究,比如凌燕的《全球化背景下國產商業大片的本土接受》[54]、嚴前海的《歐美與中國電影中的“后屠殺”敘事》[55]、黃海的《中國與歐美電影美學特征及思潮的比較——兼談中國電影流變過程中的外來影響》[56]、張英進的《簡述中國電影研究在歐美的發展》[57]等。三、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特點及價值取向中國當代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的特點及價值取向比較明確,在文化藝術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中國電影批評主要有兩種:傳統形態的電影批評——包括學院式批評,也即文中探討的學術刊物中的電影批評;媒體批評——包括大眾媒體批評和新媒體批評。隨著媒體批評的發展與不斷擴張,尤其與表象上如日中天的網絡批評相比,傳統形態的電影批評文字由于其刊物定位、專業需求、作者構成等方面的原因,其讀者面和影響力都受到相當限制,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表面看來好似在縮小,然而與魚龍混雜的媒體批評相比,它在理論意義上或“正規”意義上的主導性與引領地位并未改變。從這個意義而言,它非但沒有“失語”,而且還掌握著足夠的“話語權”。上述分析的學術刊物中電影批評在各個理論層面的呈現是多元化的,而學術刊物中的電影批評的價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何謂“價值取向”?“價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 是價值哲學的重要范疇,它指的是一定主體基于自己的價值觀在面對或處理各種矛盾、沖突、關系時所持的基本價值立場、價值態度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基本價值傾向?!盵58]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受市場經濟大潮的驅動和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性特點。價值的多元性為個體提供了不同的選擇目標和視野。電影批評主體同樣受到這種多元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在面對復雜多變的電影現象時,不同的立場、視角、范圍、批評標準形成了電影批評不同的價值取向。當下學術刊物中的電影批評涉及諸多領域,其中包括文學藝術層面的電影文學批評、影視產業層面的電影文化批評、市場經濟層面的商業媒體批評等等。尤其是針對電影熱點現象和電影文本分析的電影批評,它們立場不一、視角不同,其價值取向也是多種多樣的。正如張智華在《注重科技的電影批評及其價值取向》一文中指出的,電影批評中“注重文化的電影批評強調人文價值取向;注重科技的電影批評強調技術價值取向;注重市場的電影批評強調商業價值取向;注重娛樂的電影批評強調娛樂價值取向;注重創意的電影批評強調藝術價值取向;注重美學的電影批評強調審美價值取向?!盵59]這些批評在批評標準、價值取向上呈現較大差異。而這些差異的存在也是我國當代電影批評建立良性批評生態的必然。學術刊物中的學理性電影批評尤其是一些追蹤西方當下前沿的學術話語和批評理論模式的電影批評則是有的為人所詬病。雖然電影批評家關注西方當下前沿的學術話語和批評理論模式本身并沒有錯,不過有些批評實際上扮演的是西方電影批評傳聲筒的角色,無視西方前沿學術話語形成的語境,直接將西方學術話語移植到中國,出現了用西方學術理論演繹中國電影的現象?!盀榱藢⒅袊娪拔谋咎走M西方電影批評的框架,不惜削足適履,堆砌概念,大量使用專業人士都不一定能看懂的詞匯以顯示理論的高深與‘學術。為了證明批評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他們首先在西方各種電影批評新方法中去尋找依據,而很少去質詢這些批評話語是否完全適合中國的國情和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食洋不化”的傾向,甚至陷入了‘方法論崇拜、‘工具論崇拜?!盵60]

在大量西方電影理論特別是以電影符號學為代表的當代電影理論滲入電影批評之后,一方面,電影批評的學術和理論品味的確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普通觀眾和讀者卻在充斥著包括“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俄狄浦斯情結”、“視覺快感”等陌生概念面前望而卻步。當然,這并不是說只有拒斥電影理論和取消理論模式的電影批評才是我們提倡的,但目前是,若沒有其依賴的西方電影理論背景,想要讀懂一篇由滿眼看似認識的字句組成的電影批評著實費力。

其實,問題并不在于強大的現代電影理論和高深莫測的概念“高、大、上”上了我們的電影批評,而在于電影批評理論化之后,電影批評尤其是學術刊物中的電影批評則不再以指導電影創作為價值取向,而是強調對于作品的闡釋即通過最新的理論去發現原有批評所無法看到的影片意義?!耙环矫?,在理性主義的大旗下,我們不再滿足于原有個人的觀影經驗,而當我們轉向通過電影理論尋求對電影更深入的認識的時候,我們又過分地相信批評理論模式對于電影闡釋和批評的強大功能。因此,在電影批評的實踐中,我們的著眼點不再是電影作品自身,而是電影的闡釋方法和批評模式以及其背后的理論立場。在我們沒有充分了解某一西方電影理論的批評語境的基礎上,匆忙套用中國電影的情況便屢見不鮮,90年代以來的電影批評實踐也已昭示了上面的判斷?!盵62]“因此,如何克服亦步亦趨地追逐西方當代最新理論批評的傾向,如何融合中西批評話語建構中國電影批評的特色話語體系,仍是擺在中國電影批評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盵62]幸運的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這種電影創作與電影理論之間的對話困難,身體力行地去搭建有效創作與理論間的對話平臺,在增強理論高度的同時,注重其實用性的拓展,做真正可以與實踐互動的學術語理論。

從近幾年學術刊物上的電影批評來看,電影批評呈現出多元開放、多姿多彩的面貌,并努力擺脫舊有的、廣受詬病的學理晦澀、曲高寡合、脫離實際創作的狀態,努力地緊隨市場步伐、貼近創作和作品實際。學者們積極運用多種電影批評手法,注重對電影作品和現象本身進行多方位的審視與分析。比如對于中小成本電影、喜劇形態電影、類型電影、華語電影、“輕電影”、“青春懷舊片”,對全媒體新語境下的電影創作走向,對許多當代電影的崛起與嬗變以及對二三線電影市場等的集中注視和深入研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電影批評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對電影文本有了多角度的不同讀解方式,拓寬了電影批評的視野。近幾年來電影批評方法貼近實際、關注創作,更接地氣、通人心。電影批評開始重視讀者、重視觀眾的需求,不再一味地陷入自說自話的高深理論中去,而是努力將電影創作和電影觀眾兩頭銜接起來。

比如近幾年來學術刊物電影批評中對話題電影的關注,對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伙人》《泰囧之人再囧途》等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的類型片的關注,學者們拋棄高深莫測的理論語系,用更為通俗易懂、貼近大眾的語言,對影片的情景設置、內涵意味、表現手法、類型特點、風格特征、演員表演等方面進行了具體深人的分析,并從文本出發進一步詮釋影片的思想。

如李道新的《〈致青春〉與趙薇的我們》[63]與同類題材影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進行對比評析,指出在男權社會和消費主義時代,影片中或隱或顯的女性意識給中國電影帶來了難得的思想與文化。尹鴻的《近期中國電影內地市場的黑馬現象——以〈致青春〉等系列影片為例》[64]在肯定“黑馬”影片的成績,深入分析中小成本“以小搏大”成功的原因后,提出成熟的電影市場不僅是票房“黑馬”,更是可控的供求關系,市場結構應當由相對可以預測的大片主導,多樣化的小成本電影作為補充,適應不同觀眾長期形成的觀影習慣的類型片支撐。中國電影發展要從危機看到轉機,也要從轉機看到危機。給沉迷于票房成功、一時過度樂觀于“青春”的國內市場敲響了警鐘。

這些價值取向多元的電影批評從不同角度審視和反觀了中國電影創作的實際,對中國的電影創作實踐有一定意義的啟示價值。這一類電影批評都體現了學者們傾心關注創作、貼近作品實際的寫作姿態與價值取向。這類電影批評雖不直接參與創作,但間接、潛移默化地影響創作。學術刊物上各類電影批評的刊載發表不斷推動、踐行、引領著電影學術領域內“百家爭鳴”的新氣象,探究、締造、錘煉著電影領域內嶄新的公共學術話題,在帶動電影研究風氣的形成、倡導電影學術風潮、促進電影學術交流方面功不可沒。相對于廣為傳播的類似于《看電影》這類大眾通俗電影雜志,學術類期刊中的電影批評在價值取向上更加重視對電影專業理論的探討與推廣以及對讀者欣賞水平和趣味的引導與培養,在這個基礎上以期達成良好的電影理論與電影創作之間的互動??傊?,以《電影藝術》《當代電影》《藝術百家》等為代表的電影學術期刊重視對電影理論的闡釋與推介,努力總結電影創作與電影理論探究過程中的一些規律與經驗、反思與疑惑,積極關注電影體制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對電影領域內理論、創作、審美、改革、管理和產業發展等方面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多樣化的、綜合的研究,推動了我國電影藝術與產業發展,為我國電影批評與理論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帥慧芳)

參考文獻:

[1]彭加瑾.電影評論的三分天下[J].電影,2006,(06).

[2]章柏青.電影批評:在反思中前行——中國電影批評30年的演進與嬗變[J].當代電影,2008,(12).

[3]湯夢簫.電影理論研究綜述[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10).

[4]石方禹.關于當前電影創作的幾個問題[J].當代電影,1984,(02).

[5]林年同.中國電影研究中有關古典美學的探討[J].當代電影,1984,(02).

[6]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12.

[7]蒲劍、趙夢然.電影產業中的互聯網思維[J].當代電影,2014,(06).

[8]周雯、王卓明.數字格局中電影產業的戰略處境和策略選擇[J].當代電影,2008,(01).

[9]李建強.網絡影評的興起與發展——一個值得關注和期待的電影批評現象[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

[10]馬楠楠.論新媒體時代電影批評形式的轉換[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12).

[11]李道新.網絡影評的話語暴力及其權力運作的生產機制[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08).

[12][美]蒂莫西·科里根著,宋美鳳譯.如何寫影評[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20-24.

[13]張一.電影敘事學及其批評[J].當代電影,1991,(10).

[14]李顯杰.當代敘事學與電影敘事理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11).

[15]龔金平.在褪色“江湖”中尋找“英雄”的再生——香港黑幫片的敘事學研究[J].電影新作,2007,(09).

[16]王一川.茫然失措中的生存競爭——《紅高粱》與中國意識形態氛圍[J].當代電影,1990,(03).

[17]李道新.意識形態話語與電影批評[J].福建藝術,2001,(04).

[18]汪暉.政治與道德及其置換的秘密——謝晉電影分析[J].電影藝術,1990,(03).

[19]陳林俠.從普適到特殊:人性話語與國族政治的辯證——以《南京!南京!》《拉貝日記》等為核心[J].文藝研究,2010,(01).

[20]周曉露.女性主義電影在中國[J].山花,2009,(02).

[21]陳犀禾、程功.從《女兒樓》到《孔子》——中國電影女導演胡玫研究[J].藝術百家,2013,(05).

[22]田卉群.瓶中惡魔:不在場的男性——李玉電影的精神分析[J].當代電影,2014,(05).

[23]金梅.為女性電影而戰——中國女性主義電影批評述評[J].電影評介,2007,(04).

[24]李道新.后殖民主義與中國電影批評[J].福建藝術,2001,(08).

[25]黃式憲.從“后殖民”批評到新左翼激進文化批判——質疑某種“精英視角”對“第五代”電影的“盤點”[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9).

[26]李大恒.回顧與反思:關于中國后殖民電影批評——以張頤武的幾篇文章為例[J].藝術廣角,2005,(07).

[27]張衛.后結構主義與中國電影的闡釋沖突[J].當代電影,1990,(10).

[28]尹鴻.告別了普羅米修斯后——后現代語境中的中國電影[J].當代電影,1994,(03).

[29]戴錦華.新中國電影,第三世界批評的筆記[J].電影藝術,1991,(01).

[30]陳思如.以電影精神分析理論淺析《二次曝光》[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05).

[31]徐楓.電影研究中接受美學的三個向度[J].戲?。ㄖ醒霊騽W院學報),2012,(03).

[32]章柏青.影評的光榮、希望與悲哀[J].電影評介,1998,(02).

[33]張會軍.電影批評的思考[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08).

[34]李道新.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08).

[35]饒曙光.重建電影批評體系和權威[J].藝術評論,2013,(09).

[36]尹鴻、雷建軍.近期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黑馬”現象[J].當代電影,2013,(07).

[37]胡克.綜合與創新——簡析中小成本電影發展策略[J].當代電影,2011,(11).

[38]饒曙光.喜劇電影與產業化發展[J].大眾電影,2013,(05).

[39]陳旭光、宋法剛.喜劇電影的新美學與新文化——從《泰囧》《西游降魔篇》看當下喜劇電影的新格局和新態勢[J].藝術評論,2013,(04).

[40]藍凡.電影類型新論[J].藝術百家,2012,(06).

[41]陳詠.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類型化嘗試[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3,(10).

[42]趙衛防.《天機·富春山居圖》:從類型到敘事的缺失[J].當代電影,2013,(08).

[43]夏詠.如何做中國的類型電影[J].中國電影市場,2013,(08).

[44]丁亞平.論類型片與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的國際化轉型[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4,(03).

[45]王一川.華語電影的跨模塊拼貼——21 世紀以來兩岸三地電影新景觀[J].電影藝術,2014,(05).

[46]陳旭光.“后華語電影”:“跨地”的流動與多元性的文化生產[J].藝術百家,2014,(03).

[47]尹鴻、何映霏.大時代與輕電影——2013 年中國電影創作備忘[J].當代電影,2014,(03).

[48]杜永明.全媒體時代的電影轉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02).

[49]張曉艷.全媒體語境下中國電影的“微”業態發展[J].當代電影,2014,(08).

[50]石迪.全媒體視域下的中國生態電影與電影生態[J].電影新作,2013,(07).

[51]司若、程功.全媒體時代電影的微博營銷——以電影《失戀33天》為例[J].當代電影,2012,(05).

[52]劉婧雅、文田.大數據時代的電影營銷[J].電影藝術,2014,(01).

[53]劉濤.大數據思維與電影內容生產的數據化啟示[J].當代電影,2014,(06).

[54]凌燕.全球化背景下國產商業大片的本土接受[J].文藝研究,2009,(12).

[55]嚴前海.歐美與中國電影中的“后屠殺”敘事[J].文藝研究,2010,(01).

[56]黃海.中國與歐美電影美學特征及思潮的比較——兼談中國電影流變過程中的外來影響[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07).

[57]張英進.簡述中國電影研究在歐美的發展[J].電影藝術,2005,(03).

[58]價值取向.百度百科.價值取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51625htm?fr=ala0_1.

[59]張智華.注重科技的電影批評及其價值取向[J].藝術教育,2014,(02).

[60]饒曙光.補上電影批評這塊短板[N].人民日報, 2011-04-22.

[61]李道新.《致青春》與趙薇的我們[J].電影藝術,2013,(04).

[62]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499.

[63]尹鴻.近期中國電影內地市場的黑馬現象——以《致青春》等系列影片為例[J].當代電影,2013,(07).

Abstract: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hinese film presents to advance in a plural way, and correspondingly, film criticism enters in a era of plural development. Academic journal of film is a medium for film creators, researchers, and appreciator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also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reators and researchers. An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film journa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film theory and film creation. Plural presentation and studies of film will complete one another. Since the feature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film critic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of film are definite, the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and artistic construction.

Key Words:Academic Journal; Film Criticism; Pluralism; Complementary Effect

猜你喜歡
多元化
探討構成因素在當代雕塑語言中的多元化體現
道德與法治多元化作業應用分析
多元化護理模式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
巧用“多元化”,賦能“雙減”作業
《商務數據分析》課程多元化評價初探
當代陶瓷禮器創作中的多元化審美趣味
道德與法治活動中形成性評價的多元化研究
從“跨界”現象看現代箏曲的多元化發展
董明珠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專業化PK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