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當代藝術家里希特藝術思想的形成及其文化淵源

2015-04-07 05:43徐子涵
藝術百家 2015年1期
關鍵詞:方法論藝術創作當代藝術

文章編號:1003-9104(2015)01-0201-03

作者簡介:徐子涵(1981- ),女,漢,江蘇金湖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南京藝術學院尚美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音樂學。

摘 要: 格哈德·里希特是當代最優秀的藝術家之一,對德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藝術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國際藝術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大師。里希特一直堅持著傳統的“架上繪畫”,他的藝術思想一直具有獨創性,在藝術領域成功構建了多樣的個人藝術形式,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藝術家。與此同時,他的藝術作品的風格一直受到中國當代藝術家們的歡迎,對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通過對里希特的藝術成長環境、創作思路及創意來源的剖析,試圖挖掘出其經典藝術作品背后受到哪些藝術思潮的深刻影響,以及探索其文化根源所在。

關鍵詞:當代藝術家;藝術思想;里希特;當代藝術;藝術創作;方法論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德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道路特殊而又曲折。從19世紀以來,德國的國家文化形象背負了重重的歷史負擔。德國突出的歷史問題是整體文化身份的缺失,重新塑造國家文化身份和重塑民族文化形象一直是幾代德國知識分子話語研討的核心。戰后德國的文化身份問題更臻矛盾、復雜,國家和民族的分裂現狀,迫使當代的社會思想家和藝術家進行深刻反省和認真思考,從而自覺地把文化藝術當作重新塑造身份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并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岸稹焙蟮牡聡a出了一批優秀的藝術家,有激進澎湃的烏托邦主義者約瑟夫·波伊斯,有讓“二戰”后一蹶不振數十年的德國先鋒藝術重新恢復活力的藝術家西格馬爾·波爾克,還有另一位冷靜沉穩、通常不會被其他藝術風格所影響的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里希特雖然沒有從外表上展現出過多的藝術家所獨有的個性魅力,但他在藝術創作中所體現出的特立獨行足以讓人們驚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沒有放棄架上繪畫的實踐,并表示:“我相信繪畫”。當人們都蜂涌而上介入現代藝術領域時,里希特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外界影響,他只是選擇默默地觀望,這使得里希特的身上散發出獨特的藝術光芒。

一、19世紀德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背景

“二戰”后,德國對曾經的戰爭暴力的承認和歷史反省為德國當代藝術的思考和創意思維打開了大門。對于德國當代藝術創作,著名策展人奧克維·恩維佐曾尖銳地指出:“德國藝術有意無意地根植于大屠殺的創傷,1945年后西德藝術不僅僅因為痛苦思索而熠熠生輝,而隨之而來的對遺忘創傷的批判更是情感的必然,這種表達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對戰爭暴力的反思不僅影響了德國當代藝術,而且也影響了德國的政治哲學,尤其是影響了藝術和政治的關系。政治語境和藝術語境的開放為德國當代藝術開辟了一個空前廣闊的視域,藝術不僅僅是視覺的,同時是微觀的、深刻的政治表達。從約瑟夫博·伊斯的作品,一直到格哈德·里希特以多種形式創作的作品,都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文化特征。德國當代藝術在權利與暴力、正義與罪惡的辯證語境中,因其自相沖突、自我批判的文化性格,以及斷裂和連續并存的邏輯面貌,證實了現代性分裂的特征。同時,它也是在后現代文化場景中,民族區域意識形態向國際藝術語言開放的例證。[1]從1945年至1989年,德國開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東西德在政治取向上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這樣就造就了原先的一個民族的兩種文化藝術被迫成為不同意識形態的社會文化。雖然德國已經分裂,但東西德畢竟是同一個民族,它們共同經歷了“二戰”,有著同樣的歷史創傷。因此,藝術家們在其思想和藝術作品中也反應出了相互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分別表現為民族身份和國際化、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繪畫與多種新藝術形態、冷戰與和平、歷史創傷與未來遠景等等,這諸多對立甚至充滿沖突的二元命題,都給予德國當代藝術以強烈的刺激和推進。[1]冷戰以來的德國藝術深刻地影響了世界藝術的潮流,德國當代藝術家在各個藝術領域所做出了顛覆和創新,從博伊斯、巴塞利茲、基弗到里希特,他們為德國贏得了身份認同,開創了一個藝術思潮的新時代。

用創造一種新藝術來體現新的國家精神,是德國在經歷了巨變之后關于新的文化身份的討論焦點。德國的當代文化學者們都在試圖嘗試和討論如何以視覺的方式去呈現一個新的、當代的德國,即把藝術作為創造新的文化身份的手段,并且加以進一步的想象和發揮。因此,他們似乎都在尋求一種建立在“超藝術”之上的新審美。這種審美所強調的不是個人的敏感性,而是一種集體的視覺集合。由此,在德國掀起一場名為“新表現主義”的具像繪畫藝術浪潮,它響應了意大利的“超前衛主義”藝術思潮,兩者在整個西方世界共同產生出一系列的轟動效應,同時帶動了具像藝術的短暫復興。而在這樣的歷史潮流中, 只有一位藝術家——格哈特·里希特沒有融入潮流,他依然堅守的把他那份藝術執著。這位通過背離傳統來延續傳統的藝術家,以他卓爾不群的富于啟示性的藝術獲得了當代藝術史上的獨特地位。

二、格哈德·里希特的藝術之路1932年,格哈德·里希特出生在德國東部城市德累斯頓的一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家庭里,他的父親是位教師,思想保守并擁戴納粹主義,后來成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的成員,最后在戰爭中犧牲。相反,他的母親卻是位思想十分開明的女性,由于他母親成長于一個具有濃厚藝術文化氣息的家庭,對于文學藝術的敏感度較強,從一開始就培養里希特接觸音樂、文學、哲學,并一直支持他的繪畫之路,里希特之所以能夠堅持架上繪畫,堅持走自己的藝術風格,這與他母親的熏陶是分不開的,由此可以看出,里希特的母親對里希特的藝術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由于里希特是在德國納粹大社會背景之下成長起來的,他的整個青少年時期都是在戰爭的氛圍中度過的。這期間他家族之中的很多成員都卷入到納粹活動中,比如他的納粹官員舅舅、被納粹組織迫害的姨媽等等。這些在少年時期的成長記憶都很直接地反應在他后來的繪畫作品中。里希特本人善于對平庸的家庭照片和報刊攝影進行描繪,這幾乎成了他留給人們的主要印象,人們稱他的作品風格為“照片繪畫”。

1959年,里希特去西德進行一次短途旅行。期間偶然被允許參觀了第二屆卡塞爾文獻展,這是他與抽象繪畫的第一次接觸。而如今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卡塞爾文獻展,已成為國際藝術界中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會之一。但在最初,它的使命卻是用來填補德國長達12年的納粹主義統治之后的文化空白,旨在緊急復蘇本土藝術并加步趕上國際現代藝術隊伍的前進步伐。里希特在經歷這次參觀后,已完完全全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雖然里希特對展覽作品的作者一無所知,但這次展覽促使他的藝術創作思路得以極大的解放。里希特這時候發現自己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并立即做出決定要離開東德前往西德。因此,1960年,在柏林墻尚未建成時,里希特帶著妻子逃離了德累斯頓直赴西德。就這樣,里希特的這一個在藝術選擇上的重大決定最終改變了他一生的藝術與政治命運。里希特來到西德后,進入了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家卡爾·奧圖·格茨給他了很多幫助,在他的引領下,里希特很快在讓·杜布菲、阿爾貝托·布里、讓·弗特里等藝術家的影響下利用了新的藝術語言進行了創作。雖然里希特在西德的生活品質并不高,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對藝術創作活動的熱情。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日子里,里希特相繼與西格瑪爾·波爾克、布林奇帕·勒莫等畫家結識,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們還曾經在一起成立過一個名為“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的小組,該組織既反對“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也反對西方的消費社會。他們善于制作一些來自紙媒的反諷創作。1963年,由于“資本主義現實主義”小組成員中藝術家們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使得里希特與西格瑪爾·波爾克等小組成員分道揚鑣,接著其他成員也相繼散去,各自開始了藝術創作之路。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的德國,風靡歐美的多個現代流行藝術流派同樣互相競爭的異常激烈。在當時的藝術界,到處都在宣布繪畫已經死亡。在這個藝術家埋頭嘗試其他藝術創作形式的浮躁年代里,里希特卻仍然在使用繪畫的基本語言從事藝術創作,像他這樣繼續堅持走傳統的架上繪畫的藝術創作道路,是需要非常堅定的信念的。

三、格哈德·里希特的藝術創作方法論“每個人都是其所處時代的產物?!边@是黑格爾曾說過的一個觀點,這個觀點表明,什么樣的時代造就什么樣的人,人性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漸發生改變。黑格爾還說:“哲學家們在沉思中捕捉住那個時代的精髓?!庇纱丝梢酝茢唷囆g家是用影像、音樂、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來理解和反映他們所處的時代。這是用藝術來記錄時間的一種方式,更是反映時代面貌的一種特定方式,而藝術正是利用這種獨特性,才獲得了社會的地位和話語權。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戰后的德國藝術家們正在尋找一種出路,一種用藝術表達戰后德國的出路。特別是納粹主義之后的第一代德國藝術家們,他們面對藝術創作的困惑比后來的藝術家們大得多。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沒有任何的藝術題材可以讓藝術家們借鑒與參考,他們在努力的尋找一個既能體現德國本土特點又能與現代主義鏈接的方式。除此之外,冷戰帶來的政治分歧也使得藝術家們不得不去面對嚴酷的事實,所以在藝術創作上多少有所顧忌。里希特便是這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透露出的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冷靜,這有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讓人們對他始終琢磨不透。對于大多數藝術家來說,延續一種特定的藝術創作風格非常重要,這種特定的風格猶如自己獨創的品牌,如果經常改變自我藝術風格,會被看作缺少文化信仰。但是,里希特卻是一個例外,他喜歡在各種藝術流派間來回游離,他認為一個有實力的藝術競爭者或者是藝術家不需要通過堅守自己的符號領地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雖然里希特一直生活在一個反傳統藝術、反對架上繪畫的時代中,經歷了達達主義、激浪派、博伊斯所從事的“社會雕塑”以及波普藝術和極簡主義等所有重要的現代藝術潮流,但人們在他的作品中似乎找不到這些潮流太多的痕跡。里希特在面對眾多的現代主義潮流時,并沒有被某一種藝術形態所影響,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藝術創作方式——照片繪畫。雖然,里希特本人非常排斥這些現代主義潮流中的藝術形態,但是照片繪畫的這種藝術創作方式是在當時所處的環境中產生的。從理論上推斷,里希特多多少少會受到當時藝術思潮的影響。首先,激浪派開放性的藝術觀念潛移默化的使里希特的思想得以解放,使他找到了一種合理的藝術表達方式。其次,波普藝術采用的直接挪用大眾傳媒圖像的創作方式,為里希特的照片繪畫這種藝術創作方法論提供了靈感與依據,為建構自己的藝術創作理論打下了基礎。里希特善于在藝術創作理念上保持“中立”,這是一種自我保護與冷靜的方式?!拔也蛔非罂陀^性、系統性、傾向性;我也沒有計劃,沒有風格,沒有方向。我沒有時間去想作品特別的關注點,作品的主題,或取得驕人成果的變動?!盵2]

這是里希特對待藝術的一種表面上看似無意識或者表示“中立”的態度,但實際上這并不代表他在藝術中所要表達無意識或是無觀點,而是他正努力通過“中立”這樣的一種方式來闡釋自己的觀點?!氨3种辛⒌拇_是我的愿望。我視之為一個機會。它是意識形態的對立物。盡最大可能做到客觀這一觀念為繪畫提供了一個正當的理由,因為你是客觀的,所做的事情是必要的,啟示性的,以及諸如此類?!盵3]里希特的這段話,表明了在藝術上的“中立”并不是要真正的形成一種標簽式的風格,而是強調要與各藝術流派間保持一種恰當的距離,這種距離不近不遠,不偏不倚。其實,里希特所表現出的“中立”,是在隨波逐流、各種流行藝術形式滿天飛的社會背景之下對自己的一種反思與批判的態度,與他藝術思想中所強調的自主性相互呼應。里希特從藝術風格到藝術觀念上一直體現出一種不確定性,人們無法把他確定為某一種藝術流派。然而,當人們的目光都轉向他,開始逐漸認同他所具有獨創性的“照片繪畫”時,他把興趣又投向了抽象繪畫,并最終在具象與抽象之間來回交替進行繪畫藝術創作。他的這種獨特的藝術思考方式時常令人摸不著頭腦。因此,里希特的“中立”表現出的并不是一種無意識或無主見,而是站在對鋪天蓋地、形式各異的藝術思潮之上進行理性審視,以保持自身在藝術上的純凈與自主,最終以一種獨特的藝術思想方式呈現在藝術世界之中。

四、結語

格哈德·里希特作為當今在世的德國當代藝術大師,對德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藝術發展都產生著重大的影響。

他一直堅持著傳統的“架上繪畫”,他的藝術思想一直具有獨創性,在藝術領域成功構建了多樣的個人藝術形式,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藝術家。與此同時,他的藝術作品的風格一直受到中國當代藝術家們的歡迎,對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上所述,里希特的藝術成長環境、創作思路、創意來源,以及其經典藝術作品的創作產生,受到當代藝術思潮的深刻影響,擁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他的創作思想和藝術創作方法,受到當時社會文化思潮的深刻影響。在創作風格上,里希特是一位善于在多種風格中來回變化的藝術家,他似乎不愿給自己打上某種風格的標簽,他放棄堅守自己獨特的符號領地。從藝術創作方法上來看,里希特善于在藝術創作理念上保持一種在具象與抽象之間來回交替創作的“中立”,這不是一種沒有主見或虛無的呈現,而是一種自我保護與冷靜的方式,是在理性面對各種雜亂無章的藝術思潮基礎上,保持一種自身藝術思想純凈的表現方式。里希特沒有選擇追隨任何一種現代派創作潮流,而是探索出“照片繪畫”這種獨特的創作方法。雖然里希特在不斷的回避現代主義的風格且沒有讓自己真正屬于某種現代藝術派別,但實際上,當時的各種后現代藝術思潮對里希特的藝術創作實踐確實形成了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其開放的藝術觀念,比如波普藝術,波普的獨特創作方式得到了里希特的青睞,并成為創造自己獨特藝術方法論的基礎。正是這樣一種開放的思想觀念,以及獨特的創新方式,使得這位通過背離傳統來延續傳統的藝術家實現了這樣一種卓爾不群且富于啟示性的藝術創作方式,并由此創作產生出一批傳世經典之作,從而使其自身獲得了當代藝術史上獨特的歷史地位。(責任編輯:徐智本)

參考文獻:

[1]漆瀾、徐佳音.自相沖突、自我批判的文化性格——德國當代藝術綜述[J].當代中國,2009,(06).

[2]王春辰.一個真實的里希特[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08,(03).

[3]王霄.格哈德·里希特的藝術方法論[J].美與時代(中旬),2010,(10).

猜你喜歡
方法論藝術創作當代藝術
《榜樣》:藝術創作的一次“出圈”表達
中國當代藝術研究
當代藝術拓展城市文化新“綠洲”
淺析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馬路奇遇記
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建構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克里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論壇
淺談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構建
論西方哲學方法論之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當代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