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道地藥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2015-04-15 15:47郝乘儀,馮波,張慧鋒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吉林市黑木耳中藥材

·經驗交流·

吉林市道地藥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郝乘儀,馮波,張慧鋒,郭淑英

(吉林醫藥學院藥學院,吉林 吉林132013)

關鍵詞:道地藥材;開發利用

文章編號:1673-2995(2015)02-0109-02

中圖分類號:R282.5

文獻標識碼:識碼: B

基金項目:吉林省社科聯項目(省聯1429-2).

作者簡介:郝乘儀(1983-),男(漢族),實驗師,碩士.

收稿日期:( 2014-10-11)

道地藥材是人們傳統公認且來源于特定產地、生態環境的名優正品藥材,是中藥材精粹之所在,也是歷代醫家防病治病最有力的武器之一[1]。道地藥材是久經中醫臨床驗證的中華民族的瑰寶,在中醫藥臨床的防病治病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道地藥材具有質量佳、療效好等優點。我國歷代醫家均十分重視藥材產地來源,注重使用道地藥材,《200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已正式將道地藥材列為學科專業方向并設立申請代碼(C190601)[2]。一直以來,中國非常重視對中藥資源的保護,并于1987年由國務院頒布了《野生藥材資源管理條例》,但是由于國際、國內對中草藥需求的不斷擴大,野生中草藥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甚至有很多野生物種已經滅絕,中草藥特別是道地藥材的缺口越來越大。 吉林省是我國北藥基地之一,是我國中藥材產銷大省,野生藥材產量占全國總量的20%以上,占東北三省總量的35%~40%,中藥材產業為吉林的支柱性產業之一,為了控制中藥材的質量,吉林省建設了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吉林省吉林市是傳統的道地藥材產區,如人參等都是其藥材的主要產區,但是近年來,隨著中藥產業化的推進,其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亦日益突出。

1吉林市道地藥材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吉林市黑木耳生產歷史悠久,黑木耳以其特殊的保健價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09年吉林榮獲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黑木耳之鄉”稱號,2012年,全市黑木耳栽培規模達7.6億袋,年均增長29.4%,黑木耳產量4.2萬噸,年均增長36.6%。全國蛹蟲草的主產區也在吉林市,并成立了北冬蟲夏草(蛹蟲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隨著我國首個“北冬蟲夏草(蛹蟲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加速推進了蛹蟲草產品精深加工開發進程。吉林市還是鹿茸、鹿胎、鹿鞭、北刺五加、北五味子、白鮮皮、威靈仙、豬苓等藥材的主產區。

吉林市下屬蛟河是全國聞名的食用菌之鄉,當地具有40多年的靈芝種植歷史。由于地區冬季漫長、晝夜溫差大等氣候原因,加之得天獨厚的森林及地貌優勢,為靈芝的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僅黃松甸鎮種植靈芝面積就達到50公頃。蛟河還是野生天南星的產區之一,當地天南星全部以野生供應市場,但需求量較少,以前以出口為主,由于近期出口受限,現在出口轉內銷。

樺甸已建成二道甸子、紅石、樺郊、夾皮溝4個林下參種植基地和八道河子、樺郊2個非林地人參種植園區。較大規模的人參加工企業共有3家,至2013年末,林下參種植面積達到10 963公頃,產量2.9噸,產值9 181萬元。樺甸市是關防風的主產區,但產量近些年來減產嚴重,市場貨源稀缺。

2存在的問題

2.1 部分藥材產量連年下降

產區廣大民眾在利益的驅動下,連年不斷的濫采亂挖,年復一年,周而復始,野生資源每況愈下;產區大規模的開山、修路、伐林、造田、建廠、建房、興建旅游景點和工業區、高新區等占用種植面積,極大地破壞了中藥材的生存環境,藥材遭到滅頂之災,產量連年銳減。

2.2 中藥材種植水平低,技術人員短缺

人工栽培比較滯后,家種產量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除了人參種植較多、較廣外,其他中草藥人工種植還是比較滯后,栽培面積較少,多為單戶的分散經營,每年下來產量少,上市商品也少。栽培中藥材技術復雜,對用地、氣候、培育、管理等條件要求嚴格,技術不易掌握,急缺懂得栽培中藥材技術的專業人員。

2.3 缺乏龍頭企業和品牌效應

存在布局分散,標準化程度低,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真正稱為標準化基地的為數不多,能形成主導產業的品種也很少,只有幾個傳統的專業縣村,沒有形成大品牌或產業,導致中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沒有發揮吉林市藥物資源應有的優勢作用。并且本市大多數中藥企業由于經營規模有限,造成企業資金不足,缺乏科研經費,研發能力偏弱。

3吉林市道地藥材開發利用的建議與對策

3.1 加強政府對中藥資源的管理

生態環境被破壞,就會影響道地藥材的質量和產量,對一些重要的道地藥材實施保護政策并制定法規,劃分保護區域,合理規劃區域用地,禁止掠奪式采摘中藥材,逐漸恢復野生資源。

3.2 充實技術人員

政府從大中專院校招聘專業的技術人員,派到藥材基地實習指導農民科學種植中藥材,實行到戶、對應指導,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藥材的利用率。

3.3 標準化藥材栽培,提升品牌知名度

實行規范化、標準化、市場化的藥材種植和采收,嚴格按照GAP標準要求進行道地藥材的栽培,條件成熟時建立GAP基地。還可以采取企業聯合高校與農戶的運營模式,通過增加政府投入資金支持,采取和高校聯合,可以提高生產過程的科技水平,從而保證藥材的質量以及農戶和公司的利益[3]。

參考文獻:

[1]肖小河,王伽伯,鄢丹,等.“道地綜合指數”的構建及其應用價值[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1):1513.

[2]肖小河,陳士林,黃璐琦,等.中國道地藥材研究20年概論[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5):519-523.

[3]魯瀟,張春椿,張文愷,等.浙江省衢江區烏溪江庫區中草藥資源開發調研報告[J].調查研究,2010,7(11):116-118.

猜你喜歡
吉林市黑木耳中藥材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東路小學校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中藥材促農增收
宋四清:種植中藥材 托起致富夢
德江黑木耳
吉林市糧食局 推動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
DNA提取4種中藥材方法的篩選
七個黑木耳引進品種的比較試驗
西藏林芝地區黑木耳袋料栽培技術的探索
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產品銷售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