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蟲夏草及其混偽品的性狀鑒定

2015-04-17 00:29汪瓊徐增萊呂曄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冬蟲夏草

汪瓊 徐增萊 呂曄

摘要:采用性狀鑒別法,觀察蟲草類的蟲體及子座,從性狀出發,對正品冬蟲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鑒別要點進行歸納區分。結果表明,冬蟲夏草及其混淆品可從子座形態、蟲體氣門的排列方式以及蟲體顏色、蟲體胸腹之間消化道殘跡的形狀等特征來鑒定區分。

關鍵詞:冬蟲夏草;混偽品;性狀鑒定

中圖分類號: S567.3+50.3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1-0273-07

收稿日期:2014-02-21

作者簡介:汪瓊(1971—),女,安徽桐城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藥用植物資源研究。Tel:(025)84347076;E-mail:wqjan2002@sina.com.cn。

通信作者:徐增萊,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藥用植物資源研究。Tel:(025)84347027;E-mail:xuzl5194@sohu.com。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中,具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的功效,是人們滋補身體、壯陽滋陰、延年益壽的佳品,也是傳統出口藥材的珍品。近年來,蟲草野生資源逐年減少,需求量迅猛增長,諸多因素導致天然冬蟲夏草的市場價格一路攀升。偽品冬蟲夏草時有銷售,不僅擾亂了市場正常的經濟秩序,同時也給臨床用藥安全埋下隱患。作為貴重藥材,冬蟲夏草的性狀鑒定歷來受到重視[1-5],但是作為一類多來源、產地廣泛的藥材,不同來源的藥材本身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對來源于不同產地的蟲草樣本進行了性狀鑒別,將冬蟲夏草與其混淆品的來源分布及鑒別要點進行歸納總結,旨在為冬蟲夏草的常規鑒別、合理開發應用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從產地、市場及其他渠道收集12個冬蟲夏草樣品進行鑒定。樣品情況見表1。

1.2儀器

Nikon SMZ1000體視顯微鏡觀察,Nikon DS-Fi1c CCD拍照。

1.3方法

對12種蟲草的蟲體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等特征進行鑒別,某些特征須采用實體顯微鏡觀察。

表1冬蟲夏草樣品

編號名稱收集地備注1小白草安徽省亳州市西藏自治區產(林芝縣產)2蟲草安徽省亳州市四川省產3小牡蠣安徽省亳州市青海省產4冬蟲夏草江蘇省南京市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產5青海蟲草安徽省亳州市過期采集,青海省產6亞香棒蟲草江蘇省南京市產地不明7蟲草安徽省亳州市湖南省產8蟲草安徽省亳州市云南省產9蛹蟲草安徽省亳州市產地不明10金蟲草安徽省亳州市產地不明11土蟲草安徽省亳州市產地不明12偽品蟲草安徽省亳州市產地不明

2形狀鑒別研究

2.1樣品1

小白草由蟲體及其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組成。蟲體形似蠶,長15~31 mm,直徑3~8 mm;表面淺白色或黃白色,頭部紅棕色;胸部隆起,頭部稍下彎,腹部前幾節稍下彎,臀部稍隆起,胸部明顯3節,腹部分為10節,各節常形成3~4個小節,胸節較腹節短,蟲體有20~30個明顯環紋,環紋較淺,近頭部的環紋較細密,體背具點狀毛痕;胸足胸節下具3對胸足痕跡(僅余基節),腹足4對(第3至第6腹節各具腹足1對),明顯突起,趾溝部深棕色,臀足1對,明顯突起;氣門僅腹部6~8節兩側較明顯,橢圓形。質脆易斷,斷面黃白或淺黃白色,第3至第5腹節斷面中部有明顯的暗棕色“V”形紋。子座多單生,細圓柱狀,深棕至棕褐色,扭曲,無分叉,直徑約3 mm,長20~30 mm,一般比蟲體長,上部稍膨大且呈圓柱形,表面有細縱皺紋,質柔韌,斷面類白色,纖維狀,頂部有稍細延長的不孕端,下方密生數子囊殼。氣微腥,味淡。鑒定為冬蟲夏草的近緣種(Cordyceps sp.)(圖1)。

2.2樣品2

蟲草由蟲體及其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組成。蟲體似蠶,長52~82 mm,直徑6~9 mm,外表具棕褐色菌絲膜,蟲皮暗紅棕色,胸節3個,腹節10個,胸節下方具胸足或僅存殘跡,腹足稍突起;蟲體環紋較稀疏,斷面類白色,胸節至第6腹節間消化道殘痕跡為“Y”形,周邊具一棕褐色斷續環。子座細長,單生,長10~30 mm,直徑2~4 mm,少數上部分枝,不規則彎曲或扭曲,黃棕色或黃褐色;頭部圓柱形或棒形,表面可見黑褐色小點(子囊殼突出于表面),不孕頂端長3~5 mm。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淡。鑒定為涼山蟲草(C. liangshanensis Zang,Liu et Hu)(圖2)。

2.3樣品3

小牡蠣由蟲體及其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組成。蟲體長18~30 mm,直徑2~6 mm,草體長30~40 mm,表面淺白色至黃白色,頭部紅棕色,較大而明顯。胸部明顯3節,腹部分為10節,各節上常形成3~4個小節,胸節較腹節短,全體有明顯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密。胸足3對,通常脫落僅?;澓圹E,腹足4對(第3至第6腹節各具腹足1對),明顯突起,臀足1對,明顯突起;氣門較不明顯,橢圓形。質脆易斷,斷面黃白或淺黃白色,第3至第5腹節斷面中部有明顯的暗棕色“V”形紋。子座多單生,細圓柱狀,深棕色至棕褐色,稍扭曲,無分叉,直徑3 mm,長20~47 mm,一般比蟲體長,上部稍膨大而呈圓柱形,表面有細縱皺紋,質柔韌,斷面類白色,纖維狀,頂部有稍細延長的不孕端,下方密生數子囊殼。氣微腥,味淡。鑒定為冬蟲夏草的近緣種(Cordyceps sp.)。根據產地及形態特征分析,本品寄主可能為門源蝠蛾(Hepialus menyuanicus Chu et Wang)的幼蟲(圖3)。

2.4樣品4

由蟲體及其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組成。蟲體長32~45 mm,直徑3~8 mm;表面棕黃色至黃棕色,頭部黃棕色至紅棕色,不明顯。胸部隆起,頭部稍下彎,腹部前幾節稍下彎,臀部稍隆起,胸部明顯3節,腹部分為10節(有時第7至第9節不明顯),各節上常形成3~4個小節,胸節較腹節短,全體有明顯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密。胸足3對,通常脫落僅?;?,有時可見腿節, 腹足4對(第3至第6腹節

各具腹足1對),明顯突起,臀足1對,明顯突起;氣門僅腹部6~8節兩側較明顯,橢圓形。質脆易斷,斷面黃白或淺黃白色,第3至第5腹節斷面中部有明顯的暗棕色“V”形紋。子座多單生,細圓柱狀,深棕色至棕褐色,稍扭曲,無分叉,直徑3 mm,長20~74 mm,上部稍膨大呈圓柱形,表面有細縱皺紋,質柔韌,斷面類白色,纖維狀,頂部有稍細延長的不孕端,下方密生數子囊殼。氣微腥香,味淡。鑒定為冬蟲夏草(圖4)。

2.5樣品5

由蟲體及其頭部長出的子座組成。蟲體長21~30 mm,直徑2~5 mm;表面淺黃色至黃棕色,頭部紅棕色,不明顯。胸部明顯3節,色稍深,腹部分為10節,各節上常形成3~4個小節,胸節較腹節短,蟲體有明顯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密。胸足3對,通常脫落僅剩痕跡,腹足4對(第3至第6腹節各具腹足1對),稍明顯,臀足1對,有時明顯突起;氣門不明顯,橢圓形。質軟易斷,斷面黃白或淺黃白色,第3至第5腹節斷面中部有明顯的暗棕色“V”形紋。通常一半或更多的蟲體第3至第5腹節以下中空、干癟至僅存外皮。子座多單生,細圓柱狀,深棕色至棕褐色,稍扭曲,無分叉,直徑 3 mm,長35~65 mm,一般比蟲體長2~3倍,上部稍膨大呈圓柱形,表面有細縱皺紋,質柔韌,斷面類白色,纖維狀,頂部有稍細延長的不孕端,下方密生數子囊殼。氣微腥,味淡。鑒定為冬蟲夏草。本樣品為采收過遲的蟲草,其特征主要表現為:蟲體萎縮、干癟,內部空虛至僅存外皮,表面結構不清晰,草體極長,大部分可見孢子囊(圖5)。

2.6樣品6

由蟲體及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形狀與冬蟲夏草相似。蟲體長25~36 mm,直徑2~6 mm,有稍明顯的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全體具與環紋深度相近的縱向皺紋;表面黃棕色或黃白色,頭部紅褐色至紅棕色,體表具殘存的白色菌絲膜,粉末狀,背面有稀疏黑褐色斑點散在,蟲體可見黑色點狀氣門;足8~11對,中部4對腹足稍明顯,臀足稍突起;質韌不易折斷,斷面平坦,淡黃白色,中央有稍微明顯的紅棕色或灰棕色“一”字形紋,周圍有斷續的環形紋,無“V”形紋。子座單生或有2~3個分枝,長18~37 mm,常在柄部有苞片樣突起(1個至數個)而形成數個節狀結構;細長圓柱狀,柄多彎曲,質柔韌,表面灰白或灰褐色、黑褐色,有縱皺,上部光滑,下部有細絨毛;上部膨大,無不孕頂端。斷面黃棕色。氣微腥,味微苦、咸。鑒定為亞香棒蟲草(C. hawkesii Gray)(圖6)。

2.7樣品7

蟲體長26~38 mm,直徑4~7 mm,頭部大,紅棕色至棕褐色,背部顏色暗淡,腹部深黃色,粗壯,表面有皺紋,有環節20~25個,腹足5對,中部4對明顯,蟲體菌絲膜深黃色,粉末狀,脫落處蟲體表面與菌絲膜同色;蟲體僵硬,易折斷,斷面近白色,中央具“Y”形紋,并具不規則的回環細紋。草體質硬而脆,長10~90 mm,直徑5~6 mm,具縱向皺紋,表面灰白色至灰褐色,頂部灰白色至灰黑色,浸水后變柔軟,為植物莖。氣腥,有辛氣。鑒定為亞香棒蟲草(C. hawkesii Gray)經人工黏接草體的偽品(圖7)。

2.8樣品8

由蟲體及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形狀與冬蟲夏草相似。蟲體長22~41 mm,直徑3~7 mm,有環紋20~30個,環紋較淺,近頭部的環紋較細,表面黃棕色或黃白色,頭部紅褐色或紅棕色,前胸背板紅褐色,蟲體背面有稀疏褐色斑點散在;胸節下方具3對胸足,腿節、脛節、跗節均可見;腹節可見深棕色橢圓形氣門,以第7至第9腹節最為明顯;足8~11對,中部4對稍明顯;質韌不易折斷,斷面平坦,黃白色,中央有稍微明顯紅棕色或灰棕色“一”字形紋,無“V”字形紋。子座單生或有2~3個分枝,常在柄部有苞片樣突起(1個至數個)而形成數個節狀結構;細長圓柱狀,柄多彎曲,質柔韌,表面灰白或灰褐色、黑色,有縱皺,上部光滑,下部有細絨毛;上部膨大,無不孕端。斷面黃棕色。氣微腥,味微苦、咸。鑒定為亞香棒蟲草(圖8)。

2.9樣品9

由蟲體及纏繞成團的菌絲體組成。蟲體為鱗翅目夜蛾科昆蟲的蛹,蟲體橢圓形,長30~55 mm,直徑50~70 mm,表面橙黃色、棕褐色或黑褐色菌絲,有6個左右不明顯的環節,無足;質較脆,易折斷,斷面灰白色。子座1~2枚,直徑3~5 mm,長2~3 mm,柄細長,圓柱形多彎曲。氣腥,微臭,味微苦。鑒定為蛹蟲草(北蟲草)[C. militaris (L.) Link](圖9)。

2.10樣品10

金蟲草為真菌子實體,頭部橢圓形,頂端純圓,無不孕端,黃色或橙紅色,中部帶白色,表面密生許多突起的細疣。氣腥

微臭,味微苦。鑒定為人工培養的北蟲草子實體(圖10)。

2.11樣品11

土蟲草呈紡錘形,兩端略尖,無子座,長15~40 cm,直徑3~7 mm,表面黃白色或棕褐色,頂端可見根痕。具4~15個環節,節上有點狀芽痕,節間長2~5 mm,略皺縮。質堅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白色或灰白色,顆粒狀,可見棕色環形成層環,氣微,味微甜,有黏性。用水浸易膨脹并有黏液。鑒定為唇形科植物甘露子(寶塔菜)(Stachys sieboldii Miq.)的干燥塊莖(圖11)。

2.12樣品12

偽品蟲草由蟲體及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形狀與冬蟲夏草相似。蟲體長28~43 mm,直徑3~7 mm,有環紋20~30個,環紋較淺,近頭部的環紋較細密,表面暗紅棕色,頭部紅褐或紅棕色,蟲體背面有稀疏褐色斑點散在;胸節下方具3對胸足痕跡;腹節可見深棕色橢圓形氣門,均不明顯;腹足4對,稍明顯,臀足稍突起;質韌不易折斷,斷面平坦,黃白色,中央有稍微明顯紅棕色或棕褐色“一”字形紋,無“V”字紋。

子座單生或有2~3個分枝,長29~56 mm,直徑3~5 mm,常在柄部有苞片樣突起(1個至數個)而形成數個節狀結構;細長圓柱狀,柄多彎曲,質柔韌,表面灰白或灰褐色、黑色,有縱皺,上部光滑,下部有細絨毛;上部膨大,無不孕端。斷面黃棕色。氣微腥而臭,味微苦、咸。鑒定為亞香棒蟲草(圖12)。

根據鑒定結果,編制檢索表(圖13)。

3結論與討論

作為多來源的藥材,冬蟲夏草的性狀鑒定較為困難。冬蟲夏草由冬蟲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蟲的幼蟲上形成,其性狀鑒定涉及到真菌與昆蟲2個方面。麥角菌科蟲草屬(Cordyceps)有許多種真菌可以寄生在鱗翅目、鞘翅目昆蟲的幼蟲上,從而形成多種蟲草,早在1940年,日本學者小林義雄研究確認的種類就達124種蟲草,如九州蟲草、細柱蟲草、戴氏蟲草、變形蟲草、鼠尾蟲草、綠核蟲草、澤地蟲草等,有的性狀與冬蟲夏草極為相似。由于真菌來源不同,冬蟲夏草及其混淆品的子座形態是重要的鑒定特征,子座是否具不孕頂端是區別冬蟲夏草與亞香棒蟲草最明顯的特點。蝠蛾屬的很多種類均是冬蟲夏草菌的寄主昆蟲,由于產地、種類不同,冬蟲夏草的蟲體形態也有一定差異,這也是以往對冬蟲夏草性狀鑒別記載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6-9]。根據《中國動物志》及其他相關文獻的記載,僅中國境內已明確的冬蟲夏草菌寄主基原昆蟲有10余種,如蟲草蝠蛾、白馬蝠蛾(H. baimaensis Liang)、康定蝠蛾(H. kangdingensis Chu et Wang)、玉樹蝠蛾(H. yushuensis Chu et Wang)、雜多蝠蛾(H. zadoiensis Chu et Wang)、斜脈蝠蛾(H. oblifurcus Chu et Wang)、貢嘎蝠蛾(H. gonggaensis Fu et Huang)等。目前已較明確的,以產地區分:云南產冬蟲夏草(滇草)的優勢寄主為德欽蝠蛾(H. deqinensis Liang)、玉龍蝠蛾(H. yulongensis Liang),康定蟲草主要為斜脈蝠娥;以海拔區分,高海拔類型有白馬蝠蛾、人支蝠蛾(H. renzhiensis Yang)等,低海拔有德欽蝠娥等。由于對昆蟲幼蟲形態研究不足,冬蟲夏草子座生長形成過程中對蟲體的破壞及采挖后刷去泥土過程對蟲體表面的破壞,還無法準確地從形態上鑒別種類。以往經驗鑒別中很重視的4對腹足突出的特征是很有價值的鑒別要點,但僅憑此特征尚有明顯不足。本研究發現,蟲體胸腹之間消化道殘跡的形狀也是較好的鑒別特征,與腹足特征結合判定極為有效,但其缺點是必須破壞蟲體,不能做到無損鑒別。從本研究收集樣品過程中對大量藥材的觀察比較來看,由于商品蟲草大宗交易中已廣泛使用金屬探測器,前幾年常見的金屬絲接草的情況現已極為罕見。目前接草多采用草棒、木棒等植物材料。此類接草雖然對藥材質量影響較小,但由于接草帶入了大量雜菌,易造成蟲體部分空癟,部分還可見到明顯的霉菌生長痕跡,對藥材質量的影響依然顯著。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06.

[2]尹金磊. 冬蟲夏草的鑒別[J]. 致富天地,2001,2(4):8-9.

[3]趙峰. 冬蟲夏草及其常見偽品、摻假品的鑒別要點[J]. 海峽藥學,2008,20(7):88-90,封3.

[4]陳璐,萬德光,國錦琳.冬蟲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鑒別[J]. 時珍國醫國藥,2010,21(1):18-20.

[5]賀玫,張云志.冬蟲夏草及其混淆品的性狀鑒別[J]. 陜西中醫,2008,29(10):1399-1400.

[6]董海明. 冬蟲夏草與偽劣品的性狀鑒別[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0):200-201.

[7]王竹鑫,章廼榮. 袖珍中藥快速鑒別手冊[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8]倪進利. 冬蟲夏草及其偽品的鑒別[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7,5(9):38.

[9]侯桂霞,朱聿萍. 冬蟲夏草的真偽鑒別[J]. 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7,13(16):2405.萬譯文,黃向榮,李小玲,等.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漁業水體中16種多環芳烴[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280-284.

猜你喜歡
冬蟲夏草
神奇的冬蟲夏草
神奇的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是怎樣形成的?
冬蟲夏草怎么吃才不浪費
古文獻對冬蟲夏草的記載考釋*
冬蟲夏草的采集管理及立法規制則
冬蟲夏草定殖菌Aspergillus fumigatus中一個新的聚酮類化合物
神奇的冬蟲夏草
GRASSLAND PAINS
冬蟲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