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背景下江蘇省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析

2015-04-17 13:05梁爽陳浮渠俊峰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發展水平低碳農業現代化

梁爽 陳浮 渠俊峰 等

摘要:低碳時代賦予了農業現代化更為豐富的內涵,做好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是新時期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也是實現江蘇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第一步。根據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的內涵與特征,以農業經濟、農業社會、農業生態環境以及農業低碳化為4項準則,建立包含17項指標的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與綜合評價模型;運用AHP法,對江蘇省2005—2012年的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進行綜合評析。結果表明:江蘇省2005—2012年的低碳農業現代化綜合水平不斷提升,2011年已進入基本實現低碳農業現代化階段。農業經濟現代化和農業社會現代化是帶動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整體提升的2個主要原因,此外森林覆蓋率的增加也為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作出了貢獻。農業生產中碳排放源排放強度的超標和農作物碳吸收量的有限均為江蘇省發展低碳背景下現代農業過程中的主要障礙。

關鍵詞:江蘇;低碳;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指標體系;AHP法;綜合評析

中圖分類號: F320.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1-0423-04

收稿日期:2014-07-09

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編號:2012BAB11B06);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

作者簡介:梁爽(1988—),女,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區域農業發展的研究。E-mail:liangshuangcumt@163.com。

通信作者:陳浮,博士,副教授,從事區域環境可持續發展、土地利用的研究。Tel:(0516)83883390;E-mail:chenfu@cumt. edu.cn。農業現代化是指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不斷轉變的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農業現代化的認識由最初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機械化、水利化、電氣化和化肥化”,延伸至七八十年代的“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的科學化”[1],再到90年代初“可持續發展”內容的引入[2],直至目前形成了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即農業現代化主要是指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用現代服務體系服務農業、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的過程[3]。隨著低碳時代的到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賦予了農業現代化更為豐富的內涵,追求農業生產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相互協調下的農業經濟產出、農村、農民社會生活以及農業生態環境這3個系統的協調發展成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新目標。當前,我國對于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研究尚處于理論研究的不斷探索階段,有學者圍繞低碳經濟對農業發展的要求提出了“低碳農業”這一概念,并對基本內涵予以闡述[4-5];也有學者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提出發展低碳農業的重點及策略[6-8];還有部分學者對低碳農業評價的指標體系的構建和量化標準的確定作出了一些探索[9-12],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測度標準與衡量方法,這與學者們對低碳農業內涵的理解不同以及地區差異息息相關。

江蘇省地處華東沿海地區,既是經濟大省,又是農業大省,擁有豐富的水土資源和良好的農業耕作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水平相對較高。近年來,江蘇省在“十二五”期間加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人地矛盾更加突顯,耕地質量不斷退化[13]。與此同時,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污染加劇成為太湖流域的重要污染源[14]。這就對江蘇省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發展現代農業提出了新的挑戰[15-16]。因此,本研究基于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的內涵、特征及江蘇省農業生產現狀,嘗試將農業低碳化指標引入農業現代化評價的指標體系當中,構建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對江蘇省低碳背景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進行綜合評析,以期為江蘇省及同類型地區在低碳背景下建設和發展農業現代化提供參考借鑒。

1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指標選取的標準

低碳時代賦予了農業現代化新內涵,使與之衡量的標準隨即發生變化,從低碳經濟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農業現代化不僅包含了農業經濟、農村和農民社會生活以及農業生態環境這3個子系統的現代化,而且包含了農業生產的低碳化。因此,要綜合評價某一區域低碳背景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應根據該區域地理位置、農業資源和耕作條件、農業生產現狀和規模以及發展歷史等不同社會背景,考慮農業現代化的典型特征,依據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和目標,結合農業低碳化的發展要求,全面反映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評價指標選取應遵循以下幾點準則:(1)科學性。指標體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指標的選擇應建立在充分認識和研究系統的基礎上,能夠度量和反映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的內涵和目標的實現程度,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2)全面性。為全面反映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農業現代化作出全面的評價,既要反映農業經濟的發展質量,又要反映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既要反映農業社會的發展水平,又要兼顧農業生態環境保護。(3)層次性。低碳農業現代化的內涵豐富,涉及面廣,而分層次設定指標因子既能夠全面立體地反映低碳農業現化的內涵和目標,又能夠分解低碳農業現代化所涉及的內容,使得結構分明,不僅易于理解低碳農業現代化的內涵,而且方便使用。(4)可操作性。評價指標的選擇應考慮到指標量化和數據取得的難易程度,要盡可能結合實際情況,利用現有的統計資料,選擇有代表性的、重要的指標,選用指標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5)動態性和穩定性準則。選取指標時,須要結合低碳農業現代化的現狀特點和動態趨勢來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既要保持相對穩定性,又要隨農業系統的發展而逐步調整,以便能夠反映低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現狀和動態趨勢。

2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體系

2.1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應包含5個方面,即農業經濟現代化、農業社會發展現代化、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以及農業低碳化。其中,農業經濟現代化是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物質基礎,是農業社會發展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環境基礎,農業低碳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最高目標。本研究根據低碳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和目標,結合指標體系選取的原則,建立低碳背景下江蘇省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表1)。表1低碳背景下江蘇省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endprint

準則層(權重)指標層屬性權重標準值農業經濟現代化(0.397 6)農業從業人員比重x1(%)負0.156 020.0農業勞動生產率x2(元/人)正0.264 530 000.0土地產出率x3(元/hm2)正0.195 840 000.0單位耕地面積農機總動力x4(kW·h/hm2)正0.110 715.0農業科技人員比重x5(%)正0.074 66.0第一產從業人員中初中以上比重x6(%)正0.127 870.0農業企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x7(%)正0.070 515.0農業社會現代化(0.302 1)城鎮化率x8(%)正0.433 270.0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x9(%)負0.272 135.0農民人均純收入x10(元)正0.294 713 000.0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0.100 0)森林覆蓋率x11(%)正0.500 030.0農業成災率x12(%)負0.500 010.0農業低碳化(0.200 1)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x13(kg/hm2)負0.333 3225.0單位面積農藥施用量x14(kg/hm2)負0.133 38.7單位面積農膜施用量x15(kg/hm2)負0.133 38.0農田有效灌溉率x16(%)正0.066 790.0單位面積農作物碳吸收量x17(t/hm2)正0.333 311.0

2.2指標權重以及標準值的確定

由于各指標因子衡量和反映城市現代化水平的程度不同,需要確定各指標因子的權重。一般指標權重的確定有3種方法,即德爾菲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層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法。本研究采用AHP法,AHP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它把一個復雜的多目標決策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將目標分解為多個子目標或準則,進而分解為多指標的若干層次,通過定性指標模糊量化方法對這些子目標和指標的整體權重進行排序判斷和一致性檢驗,最后確立各個子目標和指標的權重。首先,依據Saaty的1~9標度法,對各層次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構建判斷矩陣;其次,采用方根法求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所求得的特征向量即是指標的權重;最后,為了判斷權重比矩陣是否具有滿意的一致性,進行一致性檢驗,經依次對各個層次指標運用AHP法求取權重,并經一致性檢驗后,得到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價各指標的相對權重值。本研究在確定具體評價指標標準時,在參考各位專家學者研究成果和結合我國農業特點的基礎上,借鑒國際上廣泛認可的中等發達國家的相關水平,此外考慮到江蘇省目前的情況,部分指標的標準值也參考我國先進地區的水平(表1)。

2.3綜合評價模型及評價標準

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水平由低碳農業現代化綜合指數來體現。該綜合指數是將各指標的標準化數值乘以各自的權重,進行加和求得,其計算公式為:

Ij=∑WiYi;(1)

A=∑PjIj。(2)

式中:A為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指數;Pj為低碳農業現代化第j項準則的權重;Ij為低碳農業現代化第j項準則評價指數;Wi為第i項指標的權重值;Yi為第i項指標的標準化數值。本研究采用AHP法得到指標權重,采用比較法得到標準化數值,根據指標與低碳農業現代化的相關關系可采取2種類型的標準化處理方式,計算公式為:

Yi=Xi/Xi0;(3)

Yi=Xi0/Xi。(4)

式中:Yi為第i項指標的標準化數值;xi為第i項實際指標值;xi0分別表示第i項指標的評價標準值。若指標與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具有正相關關系,采用公式(2);若指標與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具有負相關關系,采用公式(3)。

根據低碳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及發展趨勢,可以按照綜合指數把低碳農業現代化分為現代化起步階段、現代化發展階段、基本實現現代化階段以及完全現代化階段等4個階段。低碳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標準如圖1所示。

3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析

3.1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測算

根據以上制定的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江蘇統計年鑒》(2006—2013)、《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6—2013)等統計數據作為基礎數據,有目的地調查2005—2012年江蘇省農業經濟、農村和農民社會生活以及農業生態環境等情況,最終確定2005—2012年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價各項指標的實際值,并應用公式(1)至公式(4)逐步計算得出綜合評價指數。江蘇省2005—2012年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各指標分值如表2所示。表2江蘇省2005—2012年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各評價指標分值

3.2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發展總體評價

由圖2知,江蘇省2005—2012年的低碳農業現代化綜合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評價綜合指數由2005的0.517 1增長到2012的0.780 1,約增長50.86%。由于各年度綜合指數均超過0.5,均值達到0.635 4,說明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已總體度過起步階段,其中達到初步實現現代化階段水平的年份有6年(2005—2010年);2011年綜合指數為0.734 1,根據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判別標準,這標志著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在“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已進入基本實現階段;到2012年,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程度進一步提升,綜合指數達到0.780 1,表明江蘇省在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綜合情況不斷朝好的方向發展,并向著完全實現低碳農業現代化階段全速前進。

從圖3可以看出,江蘇省農業經濟現代化與農業社會現代化指數基本呈上升趨勢。其中,農業經濟現代化指數由0484 1上升到0.888 9,約增長83.62%,說明江蘇省依靠其獨特的地理條件、農業資源優勢以及政策扶持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并同時加大農業科技投入,使得其勞動產出率、土地產出率以及單位面積農機總動力這3項在農業經濟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指標指數有了較明顯的增長,而江蘇省農業經營endprint

不斷向產業化經營發展,也帶動了農業經濟現代化的良好發展。此外,江蘇省農業社會現代化總體水平較高,最大值是0.921 1,說明江蘇省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十分注重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5年以來,僅農民人均純收入這一指標7年內的增長幅度就接近131.27%,成為江蘇省農業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最大貢獻者。

圖4展示了江蘇省2005—2012年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及農業低碳化水平的變化趨勢,這2項指數的變化趨勢均不太穩定,且整體水平不高;但自2008年以來,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水平明顯上升,這說明近年來江蘇省在提出“綠色江蘇

建設”的幾年時間里,針對生態環境特點,先后實施了一大批林業生態工程,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20%以上,有效地改善了江蘇省農業生態環境。農業低碳化水平指數主要受農業生產中農藥、農膜以及化肥使用量的影響,其中作為農作物生產主要碳排放源之一的化肥施用強度已經達到國際公認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3.2倍,而農藥和農膜的使用強度的實際值與設定的標準值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說明江蘇省農業低碳化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這也要求江蘇省各區域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和實踐農業低碳化的發展方式,推進農業低碳高效式發展。

4結論與啟示

本研究構建了低碳背景下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層析分析法對江蘇省低碳背景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得出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的綜合指數和準則層各指標指數的變化趨勢。結果表明:江蘇省2005—2012年的低碳農業現代化綜合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2011年和2012年的綜合指數顯示,江蘇省已經進入基本實現低碳農業現代化階段,且以較快的增長速度向完全實現階段邁進。農業經濟現代化和農業社會現代化指數的增長是帶動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水平整體提升的2個主要原因,其中農業產出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更是促進發展的2個有力推手。此外,森林覆蓋率的增加也為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促進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作出了貢獻。相比較而言,農業低碳化發展的平穩態勢則阻礙了江蘇省低碳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業生產中主要碳排放源排放強度的超標和農作物碳吸收匯有限的吸收量均會導致江蘇省農業低碳化發展的步履維艱。

面對低碳時代向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出的新挑戰,江蘇省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入手,促進農業增長從資源和勞動力依賴向資金和科技支持轉變,農業生產從“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轉變,農業經營從分散兼業化向農業產業專業化轉變。因此,江蘇省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文件,鼓勵農業生產中有機肥、秸稈和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限制化肥農藥等高污染物品的使用,從而緩解農業發展給資源與環境帶來的壓力;與此同時,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培養專業的農業科技人員,提高江蘇省農業勞動力的整體素質,積極探索低碳背景下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韓士元. 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及評價標準[J]. 天津社會科學,1999(5):68-70.

[2]趙鋒. 廣西現代農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改革與戰略,2006(5):10-15.

[3]譚愛花,李萬明,謝芳.我國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25(10):7-14.

[4]王昀.低碳農業經濟略論[J]. 中國農業信息,2008(8):12-15.

[5]高文玲,施盛高,徐麗,等. 低碳農業的概念及其價值體現[J]. 江蘇農業科學,2011,39(2):13-14.

[6]梁龍,杜章留,吳文良,等. 北京現代都市低碳農業的前景與策略[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2):130-136.

[7]杜華章. 江蘇省低碳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J]. 漁業經濟研究,2010(6):63-71.

[8]李曉燕,王彬彬. 四川發展低碳農業的必然性和途徑[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31(1):103-106.

[9]劉澤強,康智明. 低碳農業發展的質量評價[J]. 北京農業,2012(18):150-151.

[10]王珊珊,張廣勝. 中國低碳農業生產方式的實現路徑與評價[J]. 生態經濟,2012(3):28-32.

[11]陳俊紅,姜翠紅,李紅.都市型現代農業低碳經濟進程評價及建議——以大興區為例[J]. 生態經濟:學術版,2011(1):303-306.

[12]駱旭添,吳則焰,陳婷,等. 閩北地區低碳農業效益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1,19(6):1444-1447.

[13]杜華章. 江蘇低碳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 農學學報,2011(8):49-54.

[14]鄭建初,劉華周,周建濤,等. 江蘇省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目標與模式研究[J]. 江蘇農業學報,2009,25(1):1-5.

[15]郭素玲. 農業生產的雙重性問題及低碳發展取向[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2):379-382.

[16]姚於康. 江蘇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新趨勢、新問題及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2):322-324.徐敏,黃江. 農村普惠性金融發展的農戶收入增長效應——基于新疆82個縣(市)的面板數據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427-432.endprint

猜你喜歡
發展水平低碳農業現代化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低碳經濟視閾下的廣東省新農村建設研究
貫徹新的發展理念 促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國際經驗
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內涵與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