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膜干細胞移植與單純切除治療翼狀胬肉臨床效果對照

2015-04-17 10:42饒解非陳蔚解林根
中國現代醫生 2015年8期
關鍵詞:翼狀胬肉

饒解非 陳蔚 解林根

[摘要] 目的 比較臨床中角膜干細胞移植與單純切除治療翼狀胬肉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間的112例(120眼)翼狀胬肉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切除組和移植組,移植組56例(62眼)患者采取角膜干細胞移植治療,切除組56例(58眼)患者采取翼狀胬肉切除治療,觀察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術后復發情況和角膜上皮修復時間等。 結果 移植組痊愈率、復發率分別為96.8%、3.2%;切除組痊愈率、復發率分別為60.3%、39.7%;移植組痊愈率明顯高于切除組,而復發率明顯低于切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移植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為(3.4±0.8)d,切除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為(5.6±1.1)d,移植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明顯低于切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臨床中應用角膜干細胞移植較單純切除治療翼狀胬肉更具優越性,能夠大大降低復發率,并縮短修復時間,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翼狀胬肉;角膜干細胞移植;切除手術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8-006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linical corne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with simple excision of apterygial. Methods A total of 112 cases(120 eyes) ytterbium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esection group and transplant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56 cases(62 eyes) patients were in transplantation group and were taken corne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56 cases were in resection group (58 eyes) and were taken ytterbium excision. The clinical results, recurrence and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time were observed postoperativ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ure rate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group were 96.8%, 3.2%, the cure rate, recurrence rate of resection group were 60.3%, 39.7% respectively; The cure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esection group, whil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resection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transplanted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group was(3.4±0.8) d, removal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time of resection group was (5.6±1.1) d, transplanted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esec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rne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apterygial excision is better than a simple superiority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and shorten recovery tim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Apterygial; Corne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Resection surgery

翼狀胬肉在眼科中屬于常見疾病之一,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病情輕微的患者會影響其日常生活,產生異物感,影響其視力。臨床中常采取手術切除治療,但是傳統的翼狀胬肉切除術后復發率比較高,且多次的復發會引起患者產生相關并發癥,降低生活質量。臨床中輔助射線治療和局部使用絲力霉素進行治療能夠有效地降低術后的復發,但是這種輔助治療的并發癥相對比較多,且相關并發癥影響其視力的恢復。因此,臨床中積極地治療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在該病的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角膜干細胞移植技術已在臨床中應用,且越來越受到醫師們的高度關注,但是在降低術后復發中的研究并不多見[1]。因此,為進一步了解角膜干細胞移植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重點對角膜干細胞移植與單純切除翼狀胬肉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旨在為翼狀胬肉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間的112例(120眼)翼狀胬肉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手術治療方法分為切除組和移植組,均為56例。移植組62眼,男30例,女26例?;颊吣挲g26~60歲,平均(46.2±6.6)歲。病變部位:左眼30眼,右眼32眼。切除組58眼,男28例,女28例?;颊吣挲g24~60歲,平均(45.9±7.4)歲。病變部位:左眼29眼,右眼29眼。移植組與切除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變部位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①翼狀胬肉的病變組織浸入到患者角膜,且超過角鞏膜緣的2.0 mm以上;②角膜出現有新生血管,且兩條以上新生血管長入角膜在2.0 mm以上;③角膜創面區域呈現透明或者出現有薄翳,且2.5%熒光素鈉染色顯示為陰性;④植皮之后出現紅潤且無潰破和感染的情況。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臨床中翼狀胬肉的臨床診斷標準;②無其他眼科疾??;③通過此次的臨床研究對象。

1.4 排除標準

①患有干眼、角膜炎和淚道炎等眼科疾??;②無翼狀胬肉手術的指證;③術后隨訪資料不完全。

1.5 手術方法

本次研究的兩組對象均在顯微鏡下進行實施,切除組患者采取翼狀胬肉單純切除術,應用愛爾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并在結膜部位浸潤2.0%利多卡因。然后,剪開角鞏緣球結膜(不剪斷其下變形增厚組織),用剪刀沿胬肉上、下邊緣分離胬肉體部球結膜及其下變形增厚組織至淚阜附近,剪斷胬肉根部。將胬肉根部提起向頭部分離直至將胬肉完整切除。同時,手術過程中確保角鞏膜表面的光滑,術后均采取常規方法治療[2]。移植組患者采取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翼狀胬肉切除參照切除組,選取同眼上方或下方角膜緣的干細胞組織作為移植片,寬度:2.0~3.0 mm,長度:5.0~8.0 mm。手術中將移植片放置在植床上并展平,采取10-0尼龍線間斷縫合,且需要固定淺層鞏膜,清理結膜瓣下腔內血塊及空氣,使結膜瓣緊貼鞏膜創面。手術后采取抗生素眼膏進行涂抹,單眼包扎。手術結束之后前3 d換藥,每日1次,之后隔1天換一次[3]。

1.6 觀察指標

①臨床手術治療痊愈率=[(痊愈例數/總患者數)×100.0%];②術后復發率;③角膜上皮修復時間。

1.7 評定標準

此次隨訪時間為1~2年,然后依據手術情況進行評估,手術區域光滑潔凈,且結膜無充血平整,角膜創傷無任何新生的血管與胬肉增生為痊愈;結膜充血比較明顯,且角膜創面伴有新生血管與胬肉為復發[4]。

1.8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獨立樣本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痊愈率與復發率比較

經過移植組和切除組患者的痊愈率與復發率對比觀察,移植組痊愈率為96.8%,復發率為3.2%;切除組痊愈率為60.3%,復發率為39.7%;移植組痊愈率明顯高于切除組,移植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切除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比較

移植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明顯低于切除組角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翼狀胬肉在眼科中屬于常見疾病,患者表現為角膜下纖維血管異常增生,也是一種贅生組織。研究顯示,患者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慢性炎癥疾病,一般可見單眼或者雙眼犯病,由于其形狀與昆蟲翅膀比較相似而得名。臨床研究顯示,主要是瞼裂部球結膜和結膜下的組織發生變性和肥厚以及增生,并且逐漸向角膜內部發展,可以呈現三角形。這種疾病一般多發生在戶外的勞動患者,發病原因可能與風塵和煙霧等長期刺激有聯系。調查顯示,隨著病情的增加,這種增生組織很有可能覆蓋到瞳孔區,嚴重情況下會影響視力[5,6]。臨床研究顯示,該病的發病原因與環境和紫外線照射等因素有關,患者眼部的正常生理環境受到影響,從而造成部分角膜上皮結膜病變,最終引發該病[7]。臨床中常常采取翼狀胬肉切除手術治療,但是單純的切除術后復發率相對比較高[8]。因此,臨床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該病的臨床效果,降低復發率是醫生們關注的重點。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和專家學者對該病的不斷研究,角膜緣干細胞移植逐漸得到臨床應用,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手術能夠徹底地切除胬肉,并且使得切除部位后的角膜表面更加光滑平整[9]。同時,手術過程中采取角膜干細胞組織進行移植,從而有效消除新生血管因素的刺激,大大降低術后復發的可能[10,11]。經過此次臨床研究分析,臨床中對于翼狀胬肉患者采取角膜干細胞移植術治療較單純切除治療翼狀胬肉效果更優越。數據顯示,移植組痊愈率為96.8%,復發率為3.2%;切除組痊愈率為60.3%,復發率為39.7%;移植組痊愈率明顯高于切除組,移植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切除組(P<0.05)。由此說明,臨床中應用角膜干細胞移植術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切除術,主要是由于角膜干細胞移植術可以有效地避免對健眼造成的干細胞衰竭,還能夠較好地避免移植免疫排斥的問題。臨床中相關研究也顯示,角膜干細胞移植術可以較好地降低術后復發可能,從而提高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12]。同時,角膜干細胞移植能夠較好地修復周圍組織,更好地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降低角膜上皮修復時間。數據提示,移植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為(3.4±0.8)d,切除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為(5.6±1.1)d,移植組角膜上皮修復時間顯著低于切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說明角膜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的可行性和效果。臨床中采取的角膜緣干細胞主要是存在于角膜緣Vogt柵狀皺紋的上皮基地層,且角膜上方與下方的特異性蛋白表達更加明顯,也提示上下角膜的干細胞分布廣泛,上方取材更加方便,也可以降低術后復發[13]。同時,角膜緣干細胞的移植可以較好地阻止異常組織與淺層的新生血管侵入角膜的屏障,且重建角膜干細胞受損區域的角膜表面與角膜緣的屏障,大大地避免翼狀胬肉的復發。同時,采取的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可以減少排斥反應,植片也相對比較容易成活[14]。但是手術的過程中采取的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取材受限,很容易增加手術的創面。臨床中為了進一步地提高角膜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的效果,手術的過程中應在顯微鏡下進行操作,且操作一定要謹慎,從而避免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15]。另外,手術中應徹底地清除角膜緣和鞏膜暴露區域的病變組織,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術后復發。國內研究也顯示,臨床中采取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其臨床效果也不一樣,尤其角膜干細胞移植術效果更為突出[16]。進一步證實,臨床中應用角膜干細胞移植可行,最終改善患者的臨床效果,降低復發,且治療安全性也相對較高。手術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預防術后復發,應密切注意每個環節,例如翼狀胬肉應切除干凈,體部切除后鞏膜裸露面應徹底進行止血,密切地縫合和移植瓣取材,且這些因素均直接關系到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應引起足夠的重視[17,18]。研究顯示,翼狀胬肉患者應用角膜干細胞移植的手術治療安全性高,可以減低手術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此次研究中,也并無患者出現相關并發癥,進一步說明其臨床應用優越性。

綜上所述,臨床中對于翼狀胬肉患者應用角膜干細胞移植治療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單純切除翼狀胬肉的治療效果,能夠大大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痊愈率。同時,還能夠大大降低術后的復發率,并縮短其臨床修復時間,治療安全性更好,值得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文雅,黃麗娟,張招德. 翼狀胬肉的不同術式對角膜上皮修復及復發率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刊,2014,12(17):50-52.

[2] 呂曉霞,柴立靜,姜延維. 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的臨床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38-39.

[3] 吳蓉,王豫桂,劉輝.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翼狀胬肉對角膜屈光狀態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4,52(4):39-41.

[4] 謝宗澤,謝杰光,陳顯全,等. 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翼狀胬肉的療效分析[J]. 中國處方藥,2014,6(4):57-58.

[5] Pauklin M,Fuchsluger TA,Westekemper H,et al. Midterm results of cultivated autologous and allogeneic limbal epithelial transplantation in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J]. Developments in Ophthalmology,2010,45(11):57-70.

[6] 潘玲玲.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的臨床觀察[J].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1(6):3164.

[7] Pichaporn,Artornsombudh,Anapat,et al. Prevalence and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 of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neoplasia in pterygia[J]. Ophthalmology,2013,120(7):1337-1340.

[8] 黃江,徐國旭,魏曉紅,等.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與翼狀胬肉單純切除后眼表淚膜穩定性的對比觀察[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0):1878-1881.

[9] 劉小勇,張曉玲,周清,等.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療翼狀胬肉的療效及安全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2(13):3517-3520.

[10] 張建勇,曹時燕.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的臨床觀察[J]. 醫藥前沿,2014,3(18):172.

[11] 鄭霄,李翔驥,王薇,等. 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與傳統術式治療翼狀胬肉術后復發情況比較[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1):119-121.

[12] 張麗翠. 翼狀胬肉100例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32(9):1108-1109.

[13] 張麗娜.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在翼狀胬肉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24(2):662-663.

[14] Ahmad,Kheirkhah,Hassan,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pterygium surgery with mitomycin C application using conjunctival autograft versus conjunctival-limbal autograft[J]. Ophthalmology,2012,119(2):227-232.

[15] 張小露. 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的臨床觀察[J]. 中華眼科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6(3):141-143.

[16] 伍繼光,楊明善.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原發性翼狀胬肉療效分析[J].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4,14(2):109-110.

[17] 閆媛媛,劉平,王艷情,等.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與羊膜移植治療原發翼狀胬肉療效比較[J]. 中國實用醫刊,2014,41(3):87-89.

[18] 譚瑾. 翼狀胬肉切除術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 25(3):496-498.

(收稿日期:2014-10-16)

猜你喜歡
翼狀胬肉
自體血聯合熱凝切口運用于翼狀胬肉切除手術的臨床觀察
兩種手術方法治療翼狀胬肉的療效比較
翼狀胬肉切除聯合等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翼狀胬肉手術探討
翼狀胬肉患者術前術后護理及健康宣教
三種不同術式切除翼狀胬肉的臨床對比觀察
自體角膜緣上皮移植術聯合切除術治療翼狀胬肉22例臨床觀察
聯合手術治療白內障合并翼狀胬肉26例臨床觀察
角膜緣修復聯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規范化使用治療翼狀胬肉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